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04年第11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①波列斯瓦夫·列希米扬(1877—1937),波兰现代诗人。
  ②耶日·诺沃谢尔斯基(1923一),波兰现代画家。


海 泉.羽.泉之泉静静地流尚
■  海 泉
  余光中
  余光中
  我发觉天色暗了
  街头掌了灯盏
  喧嚣走入了都市的梦
  余光中
  我看到有花瓣儿在街中飘零
  她和她的风
  直舞向暮色的尽头
  余光中
  世界在瞬间
  流逝成星河
  这羞涩的宇宙  彷徨地闪亮的心灵
  如恒星一样  错落地分享我的歌
  余光中
  是你  原来余光中的宇宙
  是长垂的发
  原来那闪耀的星群
  是你的如水的眼睛
  原来一切一切的诗人们的幸福
  都缘于你的吻
  啊  原来如此
  你  我的世界
  长街的灯依然凝固于夜的烂漫
  烂漫依然绽放于我们之间
  今天的晚空清澈如野
  看到了吗  那放射光芒
  并以温柔的颤抖
  向我致意的一颗
  是我的爱人
  余光中
  街头灯盏退暗  喧嚣聚集
  余光中  都市的夜纱
    被风挥拂而去
  余光中  阳光在重新诞生
  海泉独白:此诗的标题很巧合地与我喜欢的一位台湾诗人同名,创作于高中二年级。当时从未尝过初恋滋味的一个少年,如何一气呵成地写出这样十首近40行的情诗?我也不太理解当时的我是从何而来的创作冲动,也许是令人心动的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也许是某个女同学的一个微笑、一次回眸,巴……
  
   诗 集
  一些整齐的纸
  可能是一个人的生活
  也可能是纸币的翻版
  可能是孤独者走向光明的牢笼
  也可能是哲人在自我解嘲
  很少有人用这些纸饥渴地一饮而尽或品尝
  只有少量制造它们的人
  在一味地自赏孤芳
  很多人只愿远远地眺望
  却不敢走入另一种晴朗
  也许是因为它失去了母性
  也许是因为它还留着陈年的创伤
  海泉独白:这首诗创作于1992年,我喜爱其中的一句“也可能是哲人在自我解嘲”。也许当时的我就已对自己的创作超出了仅仅“自赏孤芳”的愿望表达。人们以隐忍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想,以求其他解读者也反思各自的生活。这也许是当时的我对“诗”这个字的解析。
  
  顾城的白桦林
  他的黑眼睛  注视着那片白桦林
  梦里的声音  摇落一地秋叶
  他的黑眼睛  质问着那片白桦林
  朦胧的爱情  摇落一世英名
  儿时的阳光  天真的田野  七色的往事  宿
   梦的幻影
  都穿不过  这数不清的眼睛
  一个没有故乡的诗人
  一片没有异乡的森林
  一只没有翅膀的灵魂啊
  如何用他的黑眼睛  去寻找光明
  一个忘了时间的旅人
  一段忘了终点的旅程
  一个忘了回还的灵魂啊
  如何用他的黑眼睛  去找寻人世的光明
  海泉独白:词创作于1995年,直至1997年间曾谱曲几稿都被自己否定,于是被“搁置”,不再视它为一首完整的歌。只想以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一位我少年时代所钟爱的诗人,以此纪念他曾闪烁的光华,以及他悲剧式的生命结束和一切他曾向这个世界所提出的未解的谜题。顾城消失了……他的黑眼睛依然在注视着我们……他不应该被遗忘……
  渡  口
  我知道我不能停留  也只好对你挥挥手
  深爱过你以后  就无法再回首
  最美丽的梦太难求
  我和你都曾拥有  山盟海誓地说永久
  说再见的时候  也不需要理由
  曾经爱过就已足够
  可怎又忍心这样走  告别在岁月的渡口
  那靠不到的岸  握不到的手
  深深印在我心头
  深深地爱你在心头  有情无缘的老朋友
  那落不尽的花  喝不尽的酒
  能否与我共烦忧
  我的心付出难收  徘徊在感情的渡口
  就让刻骨的爱和铭心的痛
  随着人海茫茫漂流
  海泉独白:创作于1996年,,一份不舍心中情人却又不得不远行他乡的心情的最真实写照。再唱它的时候,依然感动,我曾多么执著于一份昔日的爱恋啊……这首歌在羽,泉第二张专辑中落选。
  
  如 果
  如果  我的灵魂只是闪电掠过天际的一瞬间
  那么  我的歌唱会是延绵而冗长的呜咽吗?
  如果  我的歌唱只是溪泉溅落山谷的一瞬间
  那么  我的灵魂会是轻脆而短促的笑声吗?
  如果  我的耳朵听不到彩虹
  一如我的眼睛看不懂风声
  那么  是什么
  给我依附智慧的表情
  如果  我的眼睛听不到彩虹
  一如我的耳朵看不懂风声
  那么  又是谁
  开启我饱满欲望的心灵?
  海泉独自:这首诗创作于2002年,因为职业原因,许多诗的冲动,被我以歌词的格式记录下来,并尽量写得浅白,这是一种“诗”的不纯粹的遗憾……
  我喜爱这首作品后半部,以“通感”作为贯穿的技巧,隐喻心灵底层的情感暗涌……
  
  风·云·雨
  风是为云叹息的诗人
  雨是为风动情的歌者
  云是被雨遗忘的情人
  风是被雨迷惑的过客
  为何风云相聚后总有雨点洒落
  为何纵情洗礼后已不见云朵
  风的叹息不解云的寂寞
  云的伤感不羡雨的快乐
  雨的爱情终将汇流成河
  等待被风拂动  蒸发成又一只云朵
  等待再次与风相拥的片刻
  海泉独自:创作于1996年,又一首因为过于个性化、过于惟美的词曲表达而失去“市场潜质”的作品。然而,这首诗一般的歌词,最令我喜欢的是它深深的引喻式的抒情,其中隐含着无数在人们生命中发生和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感情故事。如果你经历过感情的波折与焦急,你就会读懂它……
  拒绝融化的冰
  看不到她的眼
  看到的是泪
  并非挂于眼帘
  似乎盈盈欲滴的存在
  只在些永不沸腾的地方
  火与火之间
  海泉独自:因为这首诗写于1989年,也就是我14岁的那一年,所以我无从回忆创作这首诗的少年心境,但想必是一种自省者的自喻,特别是最后一句“火与火之间”,也许是被压抑的激情与冲动的表现……
  灰  烬
  让火自生自灭吧
  让一些东西在闪烁的感觉中自生自灭吧
  谁愿意承受永远
  谁就去自觉地成为灰烬吧
  我只想用火烤烤手
  却不会消融一点冰心
  火熄的一刹
  便是我离去的片刻
  把被风残败所剩无几的灰烬
  留在温柔的夜中
  海泉独自:这首诗,依然因为创作时间离现在太久,无从回忆当时的心境。令现在的我喜悦的是我终于在这首诗中发现了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少年,这是在我的文字中很少流露出的个性……
   思  念
   你知道思念是什么吗
  没什么  只是时间的另一种奔走
  只是季节短暂的回眸
  只是一种液体
  却不知是酒的迷蒙还是茶的温柔
  不可自禁的颤抖
  并非因寒夜的哭声
  许久后  美好的天空中
  说不定会有如诺言的等候


关于海泉的诗
■  胡世宗
  海泉独自:感谢编者给予这首诗再次发表的机会。可是除却前两行以外,现在的我并不认为它有多么精致,可发的也许只是诗中的一股沉迷于创作的幼稚。
  '作者简介)胡海泉,1975年生于沈阳,从小喜爱文学,读初中、高中、大学期间写大量诗作。曾在《诗潮》、《文学少年》、《沈阳日报》、《辽宁日报》、《人民日报》上发表诗和散文,1996年大学毕业后赴北京闯音乐世界,1998年与陈羽凡组成“羽·泉”演唱组合,自己写词、作曲、编曲,并签约滚石唱片公司,于次年推出《最美》专辑,在全国产生轰动影响,接着推出《冷酷到底》、《热爱》,前三张专辑正版发行超过350万张,新近推出的新专辑《没你不行》,也已发行50万张以上。成为流行乐坛实力唱将。连续多年获华语榜中榜“最佳组合”和“十大金曲”奖,2003年获“中国内地最受欢迎歌手”亚洲大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羽·泉之泉静静地流——胡海泉诗与写真》,收入诗作一百首。
  小雨电话里说,她选了海泉的一些诗,并叫他自己写了关于这些诗“出笼”情况的说明文字;同时想叫我写一篇千字文,谈谈海泉和诗。海泉后来和羽凡组成“羽·泉”组合,他们哥俩自己写词作曲,自己编曲、制作,在流行歌坛上闯荡并有了些成绩,是我从未想到的。
  海泉小时候我就在文学尤其是诗歌上辅导和培养他,期望他能子承父业,在文字撰写上有所成就,这也不枉我几乎与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免得我不在世了,他由于不喜爱文学而把我保存的几千册书卖给废纸收购站。还是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就开始对坐在我自行车横梁上的儿子灌输唐诗宋词。我写了多少本诗集,后来我才知道,海泉是不看或不怎么看的,他自己喜欢的是北岛、顾城。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习诗,初中、高中、大学,从未间断过练笔。还是他就读过的母校建校40周年,评选他为“优秀毕业生”,他不在沈阳,我和老伴翻找他的照片及其他资料,一下子翻找出他的20来个写满了诗习作的本子!后来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羽·泉之泉静静地流——胡海泉诗与写真》,是女诗人林雪从已整理出的10个本子里挑选出100首诗。至今还有10个本子未动过。我们知道儿子是好孩子,回家做作业不必大人操心,每天他在灯下写作业的时间都很长,估计就包括了写大量的诗习作。他在“诗与写真”的自序里说:“写作一直是我用于自我教育的首选方式。这些诗仿佛是游历梦境的日记,记录下一个平凡男生在平凡的成长之中的每一段不平凡的思索之旅、每一次全身心的激情澎涝湃……—没有这些诗,就没有现在的我。”
  有同事和朋友问我,海泉唱的歌词是不是我帮助写的?是不是我给加工润色过?记得羽·泉的第三张唱片《热爱》出版前,我和老伴正在北京海泉家里,我对海泉说:“你把新专辑的歌词拿给我看看呗!”我当时是想帮他们“把把文字的关”。儿子笑笑说:“爸,你帮不了我。我也写不出你们那样的诗。”终于没给我看。这是代沟吗?我不承认。因为他们的歌词我也看得懂,也比较喜欢,比如:“把爱留给爱你的人”,“秋去冬来,春天不会迟到”,“幸福停留得太久,反而变成了忧”,“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不管怎样,我觉得,海泉在歌坛上有今天的成绩,读诗写诗是给他垫了底儿的。


从“隐喻”后退
■  于 坚
  最初,世界被命名为一种声音,那是最初的人看见了海,他感叹道:嗨!他说的这个声音和他眼睛所看到的、目击的事物是一元的,在这里,能指和所指尚未分裂,它们密不可分,说“嗨!”的人并非想到或思考了海,他仅仅看到了目前的海。海获得了一个人的音节,在这里,海是一个能指的所指,能指和所指都是目前的海,“嗨!”是一个元隐喻。
  之后,这个最初的人把“嗨!”通过字和读音转达给第二个人。“想”开始了,元隐喻的时代结束。之后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直到那些一生都不会到大海的人,根据“海”这个音节想象大海。在我们的时代,诗人们是在第x个人的海上说“海”。这时,海,已成为所指的能指。我们再也说不出“嗨!”我们说,啊,永恒而辽阔!从海第一所指滋生出来的所指的能指取代了第一能指。我们不再说“太阳”,我们说,君王,我们不再说“中国”,我们说“龙”。所谓言此意彼。
  文明以前的时代是先知的时代、命名的时代。
  命名是元创造。命名者是第一诗人。
  之后,是想像者的时代、理解的时代、读者的时代、正名的时代。
  今天我们所谓的隐喻,是隐喻后,是正名的结果。
  、
  文明导致了理解力和想像力的发达,创造的年代结束了,命名终止。诗成为阐释意义的工具。
  命名所创造的是元诗,其隐喻是元隐喻,能指和所指是一元。
  正名所创造的是后诗,能指和所指分裂,其隐喻是隐喻后,其能指是一个。
  前者是开始,是神性的,是创造的,是个体的、局部的、偶然的、直接的、清楚的、独一无二的,它在时间中是开放的、流动的。是说。
  后者是阅读和阐释。后者是认识论的、文化的、整体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主义的、相似性的、经验的、复制性的;是价值、是判断、指令、结论或者读后感。它在时间中是封闭的、凝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诗被遗忘了,它成为隐喻的奴隶,它成为后诗偷运精神或文化鸦片的工具。读者在这个世界上公开地冒充诗人,我们始终只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接受”、“阐释”的东西。诗和我注六经一样,依靠的不是创造力,而是想像力。(棕皮手记:世界就是它在着的样子,何须想像)
  一个声音,它指一棵树。这个声音就是这棵树。shu!(树)这个声音说的是,这棵树在,这个声音并没有“高大、雄伟、成长、茂盛、笔直……”之类的隐喻。在我们的时代,一个诗人,要说出树是极为困难的。shu已经被隐喻遮蔽。他说“大树”,第一个接受者理解他是隐喻男性生殖器,第二个接受者以为他暗示的是庇护,第三个接受者以为他的意思是栖息之地……第X个接受者,则根据他时代的工业化的程度,把树作为自然的象征……能指和所指已经分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汉语作为一种特征为象形会意的文字,象形省略了对世界的“看”。而在拼音文字中,你知道这个声音,你还必须看见,才能完成能指和所指的吻合,但在象形文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