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访感觉很糟糕,从会议室出来灰头土脸。接下来我们按要求在两个小时完成采访稿。
关在一间屋子里写稿的还有几个。阿芳不时进来为我们添茶倒水。采访不理想,心气也就减了一半。两个小时后写完稿,自己都看不下去。最后跟阿芳闲聊,谈及这次面试的缺憾和担忧。我让她去问问,能否早点给个信儿,我晚上就要回武汉了,省得老挂念。
阿芳是个好人,出去一趟,旋即返回,拍拍我肩:〃我问了,你行!〃人一辈子,在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并不多,这是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至今都还记得阿芳说这话时那口底气扎实味道浓郁的京腔。阿芳说,其实行不行,你们从会议室出来就有结果了。这帮编辑主要考察的是你给他们的整体感觉,不是很看重专业经验和文字。几年后一次跟杨浪闲聊,说到那次面试,杨浪告诉我:〃那天一看到你背着个大书包,风尘仆仆迈着大步从外面走进会议室,我就觉得这小子不错。〃杨浪还说,当时他们招人有一个近乎偏执的标准,就是凡大学新闻系学生一般不予考虑。他们觉得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上手快,但成长慢,别的专业学生正好相反。所以在最初确定的15个记者中,只有汪文一个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汪文后来去了《中国青年报》,实践证明她是一个上手快成长也快品学兼优的好同学。
回到那天下午。提前得到好消息,告别阿芳,从三联的小白楼里出来,心里一下亮堂了好多。不再是上午走近它时的不安和惶恐,步子和心情一样轻盈。在三联到17路汽车站不过200米的距离里,我迅速培养起对这个陌生城市的感情,以至觉得我是它,它也是我的一部分了。
第三部分:PART 3王锋: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2)
密谋
两个月后,我又来到北京。这次已经成为《三联生活周刊》的聘用记者。
和现在很多机构招人用人方式不一样,当时生活周刊记者要提前两个月到岗参加培训。内容包括请京城名记名编来杂志社举办专题讲座;所有记者早上8点到单位集体收听《美国之音》的新闻节目训练听力口语;甚至请来解放军艺术学校的专业老师给记者训练形体、礼仪,怎么走路,怎么交谈,怎么接电话……外面都称我们是三联的黄埔一期。从三联的管理者到编辑到记者之间,都憋着一股劲,认为自己手上即将诞生一本能参与国际新闻竞争,彪炳中国新闻历史的新闻周刊。苗炜在当时的一篇作业里说,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城北的和平里穿过几十个街区到城南永定门外,好像是为策划一个惊世密谋,心里充满了快感。
我们的密谋从7月26日开始。
第一天的主谋是三联老板董秀玉。她讲课的题目是:《三联书店·三联人·三联情结》。这题目就已经极大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董总心目中的杂志〃要有鲜明的三联风格〃;〃永远追求卓越和层出不穷的创意〃。50多岁的人了,言辞中居然出现〃世纪之交,该有多少值得激动和欢畅的事情啊〃这样的句子,真是让人激动和欢畅。
随后是钱钢和陶泰忠讲话。他们一个沉着一个激昂,一个务实一个就虚,共同的特性是思路清晰,节奏抑扬。充斥在他们讲话中的那些〃世纪意识〃;〃大系统观〃;〃商业文明〃都让我这个刚到北京的外省青年耳目一新,醍醐灌顶。〃我们粉碎自己来到生活,再相互粉碎铸成新我。〃这哪里是讲课,分明是蛊惑,闪烁在这些40岁中年人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光芒让我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老态龙钟。那天的日记里我写道:今天才明白了什么叫生活,那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
那段时间刚到北京,我住在西南六里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独享一套三居室。每天7点不到起床,坐16路50分钟到前门,再转17路30分钟到永定门。白天上课,晚上回家还要写作业,挺累。但觉着自己每天在学习,在吸纳,在进步;〃生机勃勃地活着〃,很有劲儿。按理说,20多岁已经不年轻,不应该活在格言里了,可当时想着那些语录,想着那些铿锵的语调就振奋,这种青春期的励志教育对我来得晚了些。
我们26日开始的培训以每天两位编辑授课的方式进行。记得杨浪有一堂课,比他的新闻作品和版面更精彩。他把自己从事新闻事业13年分为蓝色时期(1981~1985):理想、敬业,责任感;红色时期(1986~1989):成熟,卓有成效的组织,是自己的颠峰;第三是迷乱时期(1989年以后);《中国青年报》是我一直阅读的报纸,杨浪的回忆犹如星星点灯,串起了我对那几年中国新闻发展足迹的印象,也加深了对新闻本身的理解。杨浪有阅历有责任感,心怀天下激情澎湃,是一个非常典型80年代成长起来的新闻战士。他说自己是一个残存的理想主义者。对这样的人我总是满怀敬慕和向往。杨浪谈到他对我们在座每一位的关注,谈到一个好编辑应该充分了解所带每一位记者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审美趣味和可能适合的领域,我感到一种被尊重的温暖。当他饱含深情地望着我们说;〃我对在座各位投以非常强烈的情感〃时,我内心真是被深深打动了。
编辑们是老师也是朋友,讲新闻更讲人生。我们那个年龄,对各种教学深恶痛绝。可几天的培训让我们觉得受益非浅。印象很深的还有钱钢,那张脸把天真的孩子气和成年人深重的责任感调和在一起,好有魅力。何况他口才那么好,我们还在一个迷信话语的年龄。当时我们记者每天要写一篇作业,随笔,论说,小说,诗歌不计。一段时间后钱钢就会对作业进行点评。记得有一次点评会;〃我们从承受能力强的黄集伟开始〃,钱钢开讲了:
〃黄集伟是一个性能很好的发电机。可他的危险也就在这里。他在歧路上仍能把车开得飞快。〃
〃刘君梅是一个提着篮子上集市的妇人,鱼虾肉蛋枯枝败叶全往篮子里装。〃
〃王锋太冷了。没有火花,没有激情。不是冷静,是冷漠。〃
〃首先定题。以题带动全文感觉。〃
〃不要重辞令文采,这样会使真诚受到怀疑。〃
〃有面的时候花功夫找点,有点的时候花功夫找面。〃
〃冷峻理性,坦白率直,找到干净了断的周刊文体。我们不玩春秋笔法。〃
钱钢洋洋洒洒地讲了4个小时,眉飞色舞,妙语连珠,嘴到意到,鞭辟入里,我们记者都觉得他真是高人。
8月16日,第一期培训快结束的时候,钱钢发言,对《三联生活周刊》做出完整阐释。
他的讲话从〃GOSS〃开始。这4个字母分别代表Goal,Obscale,Solution,Start:目标,障碍,解决方法,开始。〃多么具有目标价值和现实美感的4个步骤啊。它是《生活》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依旧是诗般的语言开场。
随后钱钢分析了那两年报刊发展状况,剖析周末版的繁华和短命,论及了周刊出笼的背景和前途。并提出一些办刊的具体构思,如〃三界共生,系统运作。〃所谓三界,就是依靠新闻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系统运作,共同打造一本品质优秀的新闻周刊。
第三部分:PART 3王锋: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3)
钱钢的阐释显露深切的历史感,一如他的写作,这也是他认识世界解释生活的方式。他深情款款地同我们一起回溯上上个世纪末的最后10年:从紫禁城的第一盏电灯到北洋水师的培训,从甲午海战到公车上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世界在骚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世纪末画卷。〃一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将更加波诡云谲。人们将静候更加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变化。〃钱钢最后竟然用1991,2002这两个对称年的玄学思想来解释和预测我们的旷世幸会:〃对称年,非凡的美妙!〃我至今都很记得钱钢兴奋坚定的神态和手势。
开练
课堂培训进行了一个多月,然后我们就开始实战练习。第一次大规模的采访是9月23日,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那个晚上。我被派到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那是北京申奥国内的主会场。前两个月看雅典奥运会还在感慨,想当年,2000年奥运会还在8年之后的遥望中,转眼间2004年的奥运会都过去了,回望10年也是恍然一梦。
那次采访的封面专题《北京不拭泪》刊登在《生活周刊》第一期试刊号上。随后的一次评刊会也许值得一提。
评刊由钱钢主持。发言从记者开始。记者中居然是苗炜轰了头炮。也知道这北京少爷平日的蔫儿闷里包藏着尖损和刻薄,但他那天抱着一壶茶用眼角瞅人的姿态还是让我惊讶:〃整个儿一个伪善!虚妄的责任感!〃接下来逐页批驳,毫不留情,就像当初编辑们批评我们的作业。
陈虹更是从杂志定位、主旨等根本问题上提出质疑,被钱钢认为第一次看到了她的〃研究生背景〃。
黎争从写法上给予否定,批评刊物文字充满矫情造作的贵族气。那年7月才从北大化学系毕业的黎争3个月里搬了4次家,他曾在作业里说,希望自己是双草鞋,去感受底层泥土的粗砺。
石正茂则大呼:〃这刊出得可真是时候啊,让我们从天上回到地面!〃
上午的评刊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对期待已久的试刊记者们无不表现出自己的失望。因为年轻,容易被调动也容易被打击。下午是编辑评刊。观点跟上午差不多,但编辑们表述得很冷静周全,也就没什么火力了。
试刊前后那一个多月,对这本叫《生活》杂志的认识一直伴随着我们对生活本身的认识,点燃于盛夏的那团虚火基本上熄灭了。生活和《生活周刊》的状态开始从空中回落到一个不那么理想但更真实的高度。那几年,整个中国社会正以千年不遇的力量和速度前行,我们难过地发现;《生活周刊》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被期待被需要。有记者套用一段经典:生活就这样结束/生活就这样结束/没有砰然巨响/只是一声唏嘘……
《生活周刊》给我在北京的生活确定了一个不错的起点,尽管其中埋藏有太多的遗憾和蹉跎。对《生活周刊》我依旧充满热爱,对它的未来我还是怀有热望和信心。只是我不再继续亢奋在虚妄的想像中了。试刊之后,按要求我们每人写了一份总结。总结里我写道:〃……尽管遇到诸多不测,尽管可能有更大的困难潜伏在将来,但我还是不可救药地相信明天的《生活周刊》会是最好的。只是那个目标比我们想像的要远,那段路比我们预计的更难。〃
1995年,朱伟之后,历经磨难的《生活周刊》终于正常出刊。
1999年,我离开《生活周刊》。随后几年跟《生活》时有接触,总在关注它的每一步变化和成长。不管走到哪里,人们总会用《生活》的概念观察和评判我们。《生活周刊》像胎记一样,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印记。
2003年9月的一天,在飞机上读到朱伟为《乐》杂志写的一篇有关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乐评。他用滤去了水分的锯木来表达卡氏大提琴的力量,他说那是丰富的祈祷,是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像石砖一样被堆砌,进而成为一种建筑。我好生感慨。一是为卡氏的琴声,二是为我认识的这个人和这些事。想到《生活周刊》这本杂志10年里经受的艰难和压力,一定也是〃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吧。
第三部分:PART 3朱伟:净土胡同15号与1995年的复刊(图)(1)
朱伟 1952年出生于上海,16岁赴黑龙江建设兵团上山下乡,在那里开始小说写作。1978~1983年在《中国青年》杂志当记者、文艺部编辑;1983年~1993年任《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编辑、编辑部副主任;1988~1989年曾为《读书》杂志撰写《最新小说一瞥》专栏,主编《东方纪事》杂志;1993年到三联书店创办《爱乐》杂志,并编著大型工具书《音乐圣经》;1995年9月接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我经常想;《三联生活周刊》之所以会有今天,很大原因是因为它诞生在净土胡同。从大约是1993年钱钢与陶泰忠看中这个地方,到2000年《三联生活周刊》搬出这个地方,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欢乐,当然也有痛苦。
我不知道钱钢他们当年是不是因为〃净土〃这两个字,才选中这个地方。反正,不知多少朋友都羡慕这个地方:在闹市之中,不需走多远,竟会有这么静的一方净土!
这里原来是北京净土寺所在,寺早就倒塌,15号原来是北京最时髦的雪花电冰箱厂的厂房。我记得钱钢刚把破败的厂房装修成编辑部时邀我参观的场景,在胡同里,无论从哪一个口进去,都要走很长很长的路。钱钢与陶泰忠,一个是原来《解放军报》的记者部副主任,我们一起合作编辑过《东方纪事》;一个是原来《解放军文艺》的编辑部主任,我在《人民文学》时的竞争对手。两人可谓珠联璧合,在当时真是年轻而被理想主义所笼罩。他们营造的15号,白墙白窗白桌椅加上灰地毯,整个一种静谧的气息。记得我当时印象最突出的是三楼设计的摄影部洗相片用的暗室,还有二楼已经准备就绪的会议室。
遗憾的是,钱钢后来没能在他自己精心设计的编辑部里呆多久就离开了。
我第二次走进15号,是参加还在筹备中的《三联生活周刊》一次文化研讨会。那时朱学勤刚刚接过钱钢的理想,他的办公室里云集了一帮学者,我记得清楚的有刘东、邓正来和雷颐;而他的办公室对面,杨浪的屋子里则是另一帮人,大家也都是兴奋而躁动,屋子里同样弥漫着烟雾。钱钢、朱学勤与杨浪当时对《生活》未来憧憬的那种眼神至今一直在我记忆里,我由此一直觉得,净土胡同正是有了他们那样的奠基;〃生活〃后来才能得以存活。到我这里,只不过是在一定积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