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41年4月10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在1941年度“治安肃正作战”的报告中对发动中条山会战的目的作了如下的说明:“利用这次增兵之机,本军对晋南地区的中央军,努力以大兵力作战,除图谋一扫黄河以北的中央军势力外,主要是为了好集中力量对共产军根据地进行毁灭战。”〔4〕对作战企图作了如下规定:“当前任务在于消灭和扫荡盘踞在晋豫边区的中央军主力,消灭其在黄河以北的势力”,“扩大和利用这次会战的战果,借以确保华北安定,并加强对重庆政权的压力”。第1军决定“彻底集中兵力(甚至不顾警备地区的治安下降)”进行此次作战。其作战指导的一般要领是:“1. 置作战地区于张马—垣曲一线,将中条山分为东、西两个地区把作战重点始终保持在西部地区。为此,决定从42个大队中集中35个大队,俾能保持优势兵力,把敌人完全包围起来予以歼灭。2. 在正面利用既设阵地和黄河障碍,以挺进部队切断退路,从两侧迅速突入守军纵深,将敌完全包围。3. 为了确保包围圈,采取双重包围部署,以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为内侧包围兵团,以第37、第41师团为外侧包围兵团,将中国守军切实包围。作战过程中,还要调整包围线,防止敌人逃脱,并要特别增强外侧包围部队的兵力。4. 要特别重视切断作战,为此要部署许多经过挑选的挺进队,走在敌人退却和逃脱的前面,占领黄河北岸重要地点,切断守军退路,防止其向黄河南岸逃脱。因此,另采取一切措施,隐蔽企图,在黄昏以后行动,快速袭击敌人。然后在包围圈内反复扫荡,将其全歼。”〔5〕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中条山会战 2
1941年4月下旬,日军作战部队全部到达集结位置,完成了战前准备。
中国第一战区主力自1938年春进入中条山地区到此次会战前,已长达3年,本有充裕的时间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工事,整训部队,养精蓄锐,加强战备。但由于中国最高当局的错误决策以及上下之间、部队之间矛盾错综,指挥不灵,办事因循拖沓,不求实效等原因,原定一年的整训拖了两年半尚未完成,对内制造摩擦,对日疏于戒备,而且由于较长时间未遭日军大规模进攻,反而助长了侥幸苟安的心理。当日军向中条山地区增调兵力时,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进攻中条山区的企图,拟定了第一战区作战指导的三个参考方案:“第一案,主力向黄河南岸撤退,巩固河防;第二案,乘敌集中尚未完毕,制敌机先,以击破其攻势;第三案,采取机动战术,变内线为外线作战。”〔6〕4月18日,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何应钦赶到洛阳,召集第一、第二、第五战区高级军官军事会议,研讨晋南三角地带的作战准备。何应钦指出:“中条山地位异常重要,如现三角地带一部为敌占领,则陇海路不独深感威胁,且洛阳恐亦难保,西安亦危。设洛阳西安不守,则第五战区侧背完全受敌威胁。”同时认为:“晋南之敌,似将逐次夺取我中条山各据点,企图彻底肃清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呼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长安。”在20日第二次会议上,何应钦基本上采用军令部第二案的精神,对晋南作战作出下列指示:“为确保中条山,(一) 第一步,应相机各以一部由北向南(93军),由东向西(27军),与我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29年(1940年)4月前之态势。(二) 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日军而歼灭之。(三) 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为此,要求第一战区晋南作战部队应速作准备,派高级参谋前往现地侦察地形、敌情,提供作为以后作战指导的参考;防守中条山的各部队应依山地之特性,以火力封锁各道路口;利用中条山纵深地带,多构筑斜交阵地,以备一点被突破时尚可依交叉火力扑灭之;对主阵地带工事,须随时日而增强之,等等。〔7〕
4月28日,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判断日军有由沁阳、济源及横岭关、皋落镇进攻垣曲之企图,遂于5月2日令第一战区加强中条山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的道路,以1个军向高平、博爱,另以1个军向闻喜、侯马、夏县采取攻势,以击破日军攻势;令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路、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路各当面之敌进行牵制。第一战区于5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其方针是:“为打破敌之进犯企图,制敌机先,积极实施游击,以粉碎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其指导要领是:“(一) 第27军以一部积极向新乡、博爱间道清铁路沿线游击,可能时力求打破敌对白晋公路之封锁。(二) 第24集团军,以有力之一部分别对安阳、淇县及壶关一带游击。(三) 第9军之冀察游击第1纵队,以有力部队进击温县以东,积极实施敌后游击;该军第47师控置于王屋、邵源间,修筑封门口一带工事。(四) 第14集团军,以有力一部对高平及沁水、翼城方面积极实施游击,可能时力求突破阳城。(五) 第80军配属之河北民军,以主力进出同蒲路、安邑、闻喜以西积极游击。(六) 第36集团军,以一部加强中条山西段之游击。”〔8〕但各军的出击部署尚未完成,日军已开始进攻。
二、 会 战 经 过
会战开始前,日军为改善其态势,于1941年3月6日以第36师团主力和第35师团一部从壶关、高平、晋城等地会攻陵川,给中国第27军以打击,解除会战时其左侧背的威胁;3月10日,又以第37、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各一部向绛县以东、翼城以南中国第15军进攻,夺占了松树掌、西堡、东西桑池等要点,以便会战时其部队展开。
1941年5月6日至7日,日军航空兵首先发动攻击,轰炸西安、咸阳、潼关、郑州等地,并炸断陇海铁路。5月7日傍晚,日军以6个师团另2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向中条山地区中国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其部署是:(一) 对中条山西部地区,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分别从翼城、绛县并列南下,攻占垣曲,割断第5集团军与东部第14集团军的联系,并对第5集团军实施双重包围;第36、第37师团分别从闻喜、运城并列东进,进行双重迂回包围,与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会合后围歼第5集团军及第80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从平陆沿黄河北岸快速东进至济源,与东路的第35、第21师团在邵源会合,切断第5、第14集团军向黄河南岸的退路。(二)对中条山东部地区,第35师团和第21师团分别从温县、沁阳并列西进,经济源、王屋攻占邵源,与独立混成第16旅团会合,切断守军退路后由济源至邵源的公路线北上,进攻第14集团军;第33师团从阳城南下,协同第35、第21师团对第14集团军进行南北夹击。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中条山会战 3
(一) 中条山西部的战斗
中条山西部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共展开3个师团又2个独立混成旅团。中国守军为第80军及第5集团军所属第3、第17军。日军在兵力、兵器上均处于优势(据日方统计,其进攻兵力与中国守军兵力之比为1∶0.7)。
5月7日薄暮前后,日军第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9旅团在航空兵掩护下在绛县以南的西桑池(第5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结合部)至横岭关一线展开,分多路向守军第43、第17军突击,其进攻矛头由北向南,直指垣曲。守军奋力抵抗。至8日晨,日军首先突破据守皋落以西战力较弱的第43军阵地,随后,第17军阵地也被突破。日军乘势扩大进攻,于当日晚占领中条山中部、黄河北岸重镇垣曲,将中国军队分割为东、西两部。与此同时,日军第36、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在夏县至张店间展开,向守军第3、第80军猛攻,主突方向为第3军与第80军之结合部。激战至次日,日军在张店附近突破第80军右翼阵地,切断了第3、第80军的联系,并沿黄河左(北)岸向东突进,第5集团军被迫退守秦家岭、望原等第二线阵地。第80军退守台寨。
这样,在中条山西部,日军仅用1天时间即全面突入中国守军纵深地带。5月9日4时,日军一部已迫近第5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马村。司令部东移至漳南沟,当即收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电话:本部已派兵2团,在五福涧以北高地占领桥头堡阵地,并征集渡船十余只。不得已时,各军应逐次南移,在五福涧渡河。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的先头部队已于9日上午进至五福涧。由河南岸派来的第14军85师2个团与日军激战至10日晨,被迫放弃桥头堡阵地,退回黄河南岸。此时退守台寨的第80军已与日军苦战2日,伤亡惨重。第80军奉命南渡,新编第27师掩护主力渡河,坚守阵地,力战不退。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祀均壮烈殉国。
第3、第17军被分割包围于中条山内,连日陷于苦战,后援无继,回旋余地不大,处境危殆。第一战区和第5集团军为保存力量,下令第3军向西北、第17军向西,以团为单位分散突围。因日军设有多层包围圈,突围途中每每与日军遭遇,各部队且战且走,利用夜暗摆脱日军,隐蔽西进,在夏县、安邑、闻喜一带突破日军封锁线,越过同蒲铁路,渡过汾河。至5月19日,第3军、第17军各有4个团到达吕梁山区的稷山、乡宁一带休整。突围未出的部队,一部分被日军消灭,一部分化整为零留于中条山内游击。第3军军长唐淮源因无法突出而自戕殉国,其第12师师长寸性奇于15日牺牲。
日军占领中条山西部地区后,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反复进行梳篦式“扫荡”,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留于山内的中国军队大部被歼。
(二) 中条山北部的战斗
中条山北部守军为第14集团军所属第93军第10师、第15军和第43军,左与第5集团军相邻。5月7日晚,日军第33师团从南岭至阳城一线向第14集团军正面突击,次日晨突破第43军阵地,继续向南突进,于10日进至煤坪。但右翼第98军则坚守阵地,顽强抗击,日军一再增兵,连续进攻,才于13日占领董封。第14集团军各部撤至横河镇东南地区,但这时西路日军已占领垣曲,东路日军已占领邵源,第14集团军腹背受敌,后退不得,补给中断。第一战区乃令该集团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该集团军以第93军第10师一部在阳城附近游击,以第98军一部在董封以南游击,以第15军一部在横河镇附近游击,各牵制当面日军,掩护主力沿董封、沁水东西地区,于14日开始分路向北突围。日军对突围部队层层拦截,并多次施放毒气弹,战斗异常激烈。至20日前后,第93军第10师和第98军、第15军各一部在太岳区八路军策应下,突破日军的包围和截击,进入沁水以北地区。第14集团军指挥部及各军担任游击的部队因受日军阻截,未能突围北进,辗转游击于中条山区达半月之久,直到5月底6月初才乘夜暗分批突过日军封锁线,或南渡黄河,或北进与主力会合。其间第27军曾由陵川西进,威胁晋城、阳城,策应第14集团军突围,但在遭日军第36师团和第33师团一部阻击后退回,未与第14集团军靠拢。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中条山会战 4
(三) 中条山东部的战斗
中条山东部是指河南省北部道(口)清(化)铁路西段的地区,在此方向担任进攻的日军是华北方面军直辖的第35师团(配属骑兵第4旅团)和第21师团。守军是中国第一战区所属第9军。5月7日,第21师团从沁阳、博爱出发,第35师团及骑兵第4旅团从温县出发,在飞机、战车、火炮支援下开始向西突击。激战至8日8时,日军第35师团突破第54师阵地占领孟县,尔后与第21师团合击济源。当夜日军攻占济源。第9军退守封门口既设阵地,留一部在大岭头侧击日军。由于西路日军第41师团已于8日晚攻占垣曲,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一部继续沿黄河北岸东进。卫立煌因河防空虚,急令第9军主力由关阳渡口撤至黄河南岸担任河防,留一部兵力迟滞日军,掩护第14集团军后方。10日拂晓,第9军直属部队及第54师伤亡颇大,且只能乘日机轰炸间隙抢渡,所以军直属部队及54师直至当夜才渡过黄河。11日,日军猛攻第47师阵地,渡口、船只已全被炸毁。第47师及新编第24师无法渡河,不得已退至王屋、邵源公路以北进行游击,并与第14集团军取得联系。当日,日军西路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与东路的第35师团在邵源会合。至此,中条山通南岸的黄河渡口全被日军封锁,日军随即北向横河镇突进,与第33师团夹击第14集团军。未及撤到黄河南岸的第9军部队则转移到道清路西段和济源以北山区开展游击战争。
大规模行动告一段落之后,日军即在中条山区内反复搜索、扫荡残留的第一战区零散部队。直到6月15日,日军才宣布“中条山会战以赫赫战果胜利结束”。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9〕
但日军不可能扑灭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当第一战区的部队被肃清以后,第八路军的部队又逐渐深入中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