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1师丁治磐    
    第44师陈永    
    第37军陈沛    
    第60师董煜    
    第95师罗奇    
    第140师李棠    
    第99军傅仲芳    
    第92师梁汉民    
    第99师高魁元    
    第197师万倚吾    
    第79军夏楚中    
    第82师欧百川    
    第98师王甲本    
    暂编第6师赵季平    
    暂编第2军邹洪    
    暂编第7师王作华    
    暂编第8师张君嵩    
    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李默庵    
    炮兵指挥官王若卿    
    工兵指挥官朱焕庭    
    注释: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83年中译本,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01页。    
    〔2〕同〔1〕,第159页。    
    〔3〕见《第九战区第二次长沙会战战斗详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3—1084页。    
    〔4〕同〔3〕,第1092页。    
    〔5〕同〔1〕,第160—161页。    
    〔6〕转引自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七卷第136—137页。    
    〔7〕同〔1〕,第164页。    
    〔8〕同〔3〕,第1106—1120页。    
    〔9〕同〔3〕,第1112页。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日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作战 1

    和对内地的航空作战沿海封锁作战和对内地的航空作战,是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沿海封锁作战即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大小港口,切断中国与海外的所有进出通道,阻止一切援华抗战物资进入中国。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封锁战,意在以武力封闭中国,使中国因得不到海外援助而削弱甚至丧失持久抗战的能力。对内地的航空作战,是对中国西南、西北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重要目标进行大规模的、持续的战略性轰炸,造成深度破坏,并在心理上造成一种威慑力,影响中国的士气和信心。日军统帅部对此寄予很大希望,企图以对其占领区(即敌后战场)的“治安战”(即反复残酷的扫荡)、对正面战场的进攻战、对沿海的封锁战和对大后方的航空战,全方位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再结合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摧毁中国继续抗战的意志和能力,达到征服中国的目的。    
    侵华日军的沿海封锁作战和对内地的航空作战主要集中于1938年10月(武汉会战以后)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一段时期内。    
    一、 对沿海的封锁作战    
    日军从侵华战争开始就把对中国沿海港口的占领和封锁作为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7月占领塘沽,同年11月占领上海,1938年1月占领青岛,同年5月占领厦门,同年10月占领广州。这样,在一年多一点时间里,日军就占领了华北、华东和华南的最大港口,封锁了中国主要海外通道。这是和它在陆地的大规模战略进攻同时进行的。    
    还在武汉会战进行期间,日军就估计到占领汉口、广州后,英、法仍将通过河内—南宁—桂林—衡阳路线(即桂越路)、河内—昆明—贵阳—长沙路线(即滇越路)、仰光—昆明—贵阳—长沙路线(即滇缅路),以及从苏联经新疆—兰州—西安路线继续进行援华。要压制中国,从军事、经济两方面切断这些联络线极为重要。1939年9月日本在中国南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时,其大本营赋予“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任务中,就把“尽最大努力切断敌之南方补给线”单独列为一条。所以,日军在停止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以后,更加重视对中国的经济围困,把沿海封锁作战作为独立的(专项的)作战行动列入计划,在其全盘战略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1939年日军沿海作战的主要行动有:2月中旬台湾混成旅团(又称饭田支队)和海军第5舰队攻占海南岛的作战;3月下旬第21军第1独立步兵队为切断澳门—香山—新会公路而进行的西江沿岸作战;6月下旬第21军后藤支队和海军第5舰队一部攻占汕头、潮州的作战;8月中旬第21军第18师团一部攻占深圳、沙头角的作战;11月中旬至1940年2月上旬,第21军主力和海军第5舰队为切断桂越国际通路而进行的南宁作战(桂南会战)。通过这些作战,日军不但进一步封锁了中国南方沿海,而且为后来的南进、入侵印度支那和香港建立了跳板。    
    1940年日军的主要封锁行动有:乘纳粹德国向西欧大举进攻,英、法自顾不暇之机,胁迫英国同意于7月至10月封闭滇缅路3个月,并禁止由香港地区向中国输送军械、汽油等作战物资;9月,又以第5师团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编成印支派遣军,占领海防、河内、谅山等地,切断桂越路和滇越路。    
    1941年是日军沿海封锁作战最为频繁的1年。在1月18日经裕仁天皇裁决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中,就提出要对中国“力求加强地面、海上及空中的封锁。切断法属印度支那通道,阻止缅甸通道,以海军封锁海面及以陆军兵力封锁海港作战并行,加强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压迫。”〔1〕大本营据此于2月26日下达“大陆命”第488号命令,规定“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应对浙江省以北的中国沿海、华南方面军应对福建省以南的中国沿海,自现在起分别以一部兵力,随时进行以封锁为目的的作战。”〔2〕参谋本部与军令部为此又制定了《陆海军中央关于对华沿海封锁作战的协定》,“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则将封锁作战列为1941年各项任务之首,可见日军统帅部的重视。这一年的主要行动有:    
    香韶公路切断作战——香韶公路是以香港为基地,在其以东海岸卸货,然后运往粤北韶关的通路。日军“华南方面军”发现仍有不少物资由此路输入中国,便于2月4日以川口支队(第18师团以川口清健指挥的4个步兵大队为基干)在大亚湾登陆,奔袭淡水,同时以末藤支队(第38师团以末藤知文指挥的3个步兵大队为基干)从深圳方面进行策应,完全封锁了大鹏湾和大亚湾,并截夺了大量物资。然后以川口支队留驻淡水,执行切断任务。    
    雷州方面切断作战——雷州半岛和广州湾海岸线很长,尽管日本陆军、海军不断监视,仍有不少援华物资从沿岸小湾小港秘密送上大陆。日“华南方面军”根据大本营命令,从近卫师团、第48师团、第38师团共抽调18个步兵大队,编为6个支队,于3月上旬,用了约1周时间在海军协同下对广州湾和雷州半岛约500公里正面可能登陆的各要点及其周围严密扫荡,夺走了正在运输中的物资。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日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作战 2

    汕尾方面切断作战——汕尾是汕头以西在碣石湾和红海湾之间的一个小半岛,经常有海外援华物资输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军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和近卫师团各一部在汕尾登陆,进行扫荡,并留驻部队予以封锁。    
    福州作战——厦门被日军占领后,福州成为援华物资输入的主要港口。3月23日,日军参谋总长命令“华南方面军”使用第48师团及第18师团、近卫师团各一部实施福州作战,随后又下达了要暂时确保福州的命令。4月19日拂晓,第48师团主力和第18师团佗美支队(佗美浩指挥的4个步兵大队)在海军第二分遣华舰队协同下,在闽江口附近登陆,击退中国第25集团军所属部队和福建省保安部队,于21日占领福州,同时以近卫师团1个大队攻占了附近炮台,然后第48师团驻守福州,至9月3日退出。    
    浙东作战——浙东沿海的港口较多,其中以宁波、台州、温州较为重要。1941年3月,日军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使用驻在上海吴淞的第5师团进行浙东作战。这一作战的目的不仅是要切断援华物资输入孔道,更是为了夺取宁波以南象山半岛一带出产的飞机制造业原料萤石。为策应第5师团作战,命令第13军以第22师团主力和第15师团的赤鹿支队(以赤鹿理指挥的3个步兵大队为基干)向中国第10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诸暨进攻。4月19日,第22师团发起进攻,牵制中国军队;同日,第5师团在浙东沿海登陆,并于20日占领宁波、石浦、台州、温州。随后,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宁波,其余部队返回吴淞。10月,第5师团全部调出,准备参与太平洋作战,而将防务交由独立混成第20旅团接任,直到战争结束。    
    盐城作战——盐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濒临黄海,是中国重要的产盐地,由中国新四军担任守备。日军为掠夺盐业资源,用以补充日本国内的不足,并阻止海盐流入中国内地,加强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封锁,于1941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独立混成第12旅团从东台、兴化向盐城、阜宁进行扫荡作战,以一部兵力占领盐城。    
    此外,还进行了若干小的封锁作战。    
    据日军战史统计,仅1941年上半年,用于沿海封锁作战的兵力就有64个大队,约相当于7个师团的兵力,作战后又用2个半师团的兵力留驻于一些要点担任守备,以保持持续的封锁效果。1941年秋季以后,为进行南进准备,才停止了封锁作战。    
    日军的沿海封锁作战确实给中国方面造成了相当困难,以致到1942年,中国的所有海上通道都被封闭,只剩下一条通往苏联的陆上通道。为冲破日军封锁,中国不得不开辟一条空中通道——由印度东北部飞越当时还属空中禁区的喜马拉雅山,到达中国昆明。这条空中通道后来以“驼峰运输线”而著称于世,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年代,每月运进几千吨到1万吨美国援华物资,以应急需。日军的封锁未能完全切断中国与盟国的物质联系,更何况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自然经济为主,这样一个一致奋起救亡图存的大国蕴藏持久抗战的巨大潜力,绝不是日军的封锁所能窒息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二、 对内地的航空作战    
    分属于陆军和海军的日军航空兵在其战略进攻阶段,以直接支援地面作战为主要任务;转入战略保守以后,日军大本营要求陆、海军航空部队互相协同,在全中国各要地果敢地进行战略、政略的航空作战,挫败中国继续战斗的意志,并破坏中国空军的重建。日军大本营在对华战争指导纲要和作战计划中反复地强调这一方针。这就是说,日军航空作战的重点由前线转向了中国的深远后方,由战役战术性行动转向了战略性行动。    
    1938年12月,侵华日军陆军航空部队主要有第1、第3、第4、第7飞行团,拥有各式飞机约260架;海军航空部队主要有第1、第2联合航空队,第1、第3、第14航空队和高雄航空队等,拥有各式飞机250多架。这是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力在华的最高额,后来部队的编组和序列虽屡有调整,但飞机总数没有大的增加。1941年底发动太平洋战争后,逐渐减少。    
    日军控制的机场甚多,但多半只能用于战斗机临时野战。可供重型轰炸机起降又最接近中国内地的前进机场,在华北是运城、包头,在华中是汉口。运城至兰州,及汉口至重庆的距离约为700—800公里,除重轰炸机和部分侦察机外,其他各种战斗机都因续航能力、飞行半径的限制,不能执行如此远距离的作战任务,因而日军对中国内地的航空作战,都是在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条件下由重轰炸机和海军的中攻击机单独进行的。适合执行此种任务的飞机,陆军航空兵只有40多架,海军航空兵约有90架(1941年一度超过200架);对稍近目标的攻击,则尚有约100架轻轰炸机及部分战斗机可以担任。    
    从1938年11月到1941年9月,日军对中国内地的航空作战有4个较为集中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是有计划、有重点的空中进攻战役。    
    


第七部分: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日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作战 3

    第一阶段为1938年12月至1939年2月,主要目标是重庆和兰州。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政治上和军事中枢机关所在地;兰州是苏联援华物资的必经大道,又是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日军企图利用攻占广州、武汉后的声威,再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沉重的一击,迫使其屈服。这一阶段日军以主要装备重轰炸机的一个飞行团由汉口起飞,对重庆进行了4次集中轰炸。因重庆天气不好,时有大雾,投弹难于命中目标;第一飞行团又转场到包头和运城,3次轰炸兰州,对兰州东、西机场和市区进行破坏,炸毁了苏联援助的部分飞机,但也遭到中国空军和防空炮火的反击。据中国方面宣布,中国击落日机十余架;日方则承认被击落5架,其余飞机虽全部中弹,但安全返航。此外,以轻型轰炸机为主要装备的日军第3飞行团还对长沙、常德、恩施、芷江等地进行了轰炸;海军高雄航空队和第3联合航空队(使用海南岛和南宁机场)还对桂林、贵阳、昆明、蒙自和滇越铁路大桥进行了轰炸。    
    第二阶段为1939年11月至12月。在此之前,因发生诺门坎事件,日军大本营一度将航空作战主要方向放在关东军方面,用于对苏战备。诺门坎事件解决后,日军重新调整力量,继续对中国内地实施航空作战。这次的重点目标仍是重庆和兰州。由于苏联援助中国的飞机多在兰州进行交接和训练,并从兰州起飞轰炸过运城机场等日军军事设施,所以这一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