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5三国三十六计-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亲率20万大军迎战袁绍,一面派刘岱、王忠二将打着丞相旗号讨伐刘备。
正值初冬,大雪纷飞。两军冒雪布阵对峙。关云长飞马提刀同王忠杀了起来,不几个回合就将王忠活捉于马上,返回本军。张飞见二哥立了头功,心中焦灼,立刻对刘备说:“待我去活捉刘岱来。”刘备说:“刘岱也是一镇诸侯,不可小看了他。”张飞冷笑道:“此辈何足挂齿?我一定把他活生生捉来见你。”刘备故意说道:“只恐你鲁莽性子坏了他性命。”张飞急了,叫道:“如杀了他,我偿性命!”刘备就交三千兵马给张飞。张飞即率军前进。
刘岱见王忠被活捉后,紧闭寨门,就是不出来迎战。张飞就每天在寨门前恶语叫骂,刘岱知道张飞厉害,愈加不敢出战。张飞叫骂了几天,见刘岱不出,寨门攻打不下,又在刘备面前夸下了海口,心中焦急,但焦躁之余忽生灵感。他传令全军今夜二更去劫刘军营寨,白天,却在自家营帐里饮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故意寻找一个帐前军士的错处,喝令左右将他痛打一顿,并将他捆缚在营里,骂道:“哼,待我今晚出兵凯旋时,再拿你的脑袋拜祭军旗!”私下里张飞却悄悄指使左右故意放他逃走。那军士逃出寨门,越想越气,便径往刘岱营中密告张飞企图夜劫刘寨的情报。
刘岱见那军士给打得皮开肉绽,便相信了他的情报,高兴地说:“好,今日叫张飞尝尝我伏兵的味道。”传令空出营寨,士兵全部埋伏在寨外,单等张飞闯入,来个“瓮中捉鳖”。
这天晚上,张飞果然兵分三路,长驱而入,但他的中路却只有30人,任务是闯入刘寨抢先放火,却教左右两路人马抄在刘寨背后,单等火起为号,然后夹击刘岱的伏兵。到了三更时分,张飞亲自率一支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30人,果然抢入刘寨放火。寨外刘岱伏兵大声喊叫,以为张飞中伏,皆向寨内杀入,张飞两路军马一齐出动,围杀刘岱伏兵。刘军顿时乱作一团,也不知张飞究竟有多少人马,四面溃逃。刘岱知大势已去,率一支余部夺路欲逃,正撞见张飞像天神一样拦住退路,急忙回避,却被张飞飞马赶上,只一回合,便把刘岱活捉过来。余众纷纷投降。
张飞派军使跃马驰入徐州报捷,刘备大喜,对关云长说:“三弟向来粗鲁、莽撞,今天也会用智谋作战了,可喜可贺,我再也不必为他担忧了。”
'评析'
《韩非子·难一》上说;“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木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所谓“兵不厌诈”指出了用兵时为了制胜敌人,在策略上使用诡计的必要性。张飞运用的正是“兵不厌诈”的计谋,设计引出刘岱,并最后生擒刘岱的。
兵不厌诈之例说——饥饱的真真假假
岳飞曾奉宋高宗之命,招抚岭表一带的曹成。曹成不服从,岳飞上奏给皇帝说:“群盗力量强大,就会肆意横行。力量削弱,才有可能接受招安。如果不用暴力加以围剿,而希图通谈判来招降,是不容易的。”奏后,岳飞率兵进入岭表地区,恰巧抓到曹成派来的间谍,于是把他捆在岳飞帐篷前。岳飞出篷去调遣大军的粮草,一个官吏向他报告说:“粮食已经吃光,怎么办?”岳飞故意大声说:“那么准备返回茶陵吧!”过了一会儿岳飞回头看了这个间谍一眼,假装很失意的样子,跺着脚走进帐中。同时暗暗命令手下,设法让间谍逃走。岳飞估计间谍回去报告曹成一定要来追击。就下令立即开饭,饱食为度,然后迅速行军绕过山岭。不到天亮,已逼近曹成的堡垒。曹军出乎意料,乱作一团,惊呼:“岳家军到了!”岳飞乘乱大破曹军,一连夺取了很多险关隘口。曹成途穷力竭,岳飞这时说:“现在可以招降了。”
兵不厌诈之例说——刘伯承倒穿草鞋突围假
在孙中山号召全国各地武装讨袁之时,年轻的刘伯承在熊克武领导的四川讨袁军中担任连长。在一次讨袁战斗中,四川讨袁军虽然重创袁军,但终因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惨遭溃败,熊克武也被迫离川出走。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在艰难的形势下,刘伯承仍然率领讨袁军同袁军展开游击战,与敌周旋。一天,他带着与之出生入死顽强奋战仅存下来的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头顶着绵绵秋雨,脚踩着泥泞崎岖的山路,艰难地往大足县撤离。
不料,刘伯承的撤离行动被敌人发现了。约一个营兵力的敌人紧迫不舍。
“必须尽快摆脱敌人!”刘伯承在心中暗下决心。他一边行军,一边思考如何才能尽快摆脱敌人的办法。
时至黄昏,刘伯承带领的这支讨袁军来到了一片树林中。他命令部队原地休息。
夜幕降临,刘伯承已经定下了摆脱追击敌人的计策。他胸有成竹地命令大家:“脱下脚上的草鞋,把它倒过来穿在脚上!”战士们开始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都执行了命令。然后刘伯承又命令部队按原路返回,再拐弯朝路旁的一座山上爬去…
就在敌人为失去追击目标而为难之时,在树林边沿搜索的敌尖兵班一个士兵发现了刘伯承他们穿草鞋行军留下的“特制脚印”。根据这种脚印所指方向,敌尖兵留下“路标”,继续追击。大批敌军也跟着尖兵班设下的“路标”继续追击。
然而这个时候的敌人都是与刘伯承他们背道而驰的,追赶的速度越快,离刘伯承他们越远。
刘伯承就这样巧妙地摆脱了敌人追击,化险为夷。
兵不厌诈之例说——邓小平巧用蛛网退致
1930年盛夏的一天,红七军政委、26岁的邓小平在有江附近摆脱白匪追击时,不慎摔伤了腿,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很不方便。白匪在后面追来,情况非常危急。 就在这个时候,我地下党一个交通员正巧经过这里,他背起邓小平趟过百色附近的布柳河,钻进了离河不远的一个旧瓦窑洞里。 洞内阴森潮湿,蚊子成群,不一会儿两人便被蚊子叮得奇痒难忍,加之南方的雨季,高温、闷热,在洞内呆着的确不好受。
邓小平与交通员低声说了几句话,便领着交通员来到洞外。他们俩在洞外捉了许多当地人都知道的非常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把它们放在洞口附近。这种花蜘蛛,个儿大,螯肢多为钳状,头胸部有四对步足,腹部有纺绩器,结网迅速牢固。大概是因为这些花蜘蛛有“特异功能”,它们知道洞内有许多蚊子,为了堵住这些蚊子,必须尽快结网,堵住洞口。于是,在花蜘蛛勤奋工作下,不一会儿,洞口就结起了几张大网,网上粘满许多蚊子。
就在这时,追击邓小平的白匪过了布柳河。正在他们东张西望,决定往什么方向继续追击的时候,有个白匪发现不远处有座窑洞,向其连长报告。
白匪连长下令:“去,你去看看!” 那个士兵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蹑手蹑脚地走向洞口。当他正害怕进洞的时候,抬头一看,忽然发现洞口有许多蜘蛛网。这一下使他找到了不进洞内的理由,这个士兵赶快回过身来,对连长说:“报告连长,洞口的蜘蛛网都没有破,哪会有人进去呀?”敌连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把头一歪,说了声“撤”,便带着队伍又到别的地方搜索去了。
兵不厌诈之例说——琼尼钻空逃关税
美国的海关已有数百年时历史,蓄谋逃避严密的海关管理条例,又要不犯法,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进口商琼尼却得逞了。他的办法是仔细研究海关的各项规章条例,预料海关人员可能作出的某些假设,然后精心策划钻空子。
进口法国女式皮手套须缴纳高额进口税,因此这种手套在美国的售价格外昂贵。琼尼跑到法国,买下了l万副女式皮手套。随后,他仔细把每副手套都一分为二,将其中l万只左手套发运到美国。
这位进口商一直不去提取这批货物。他让货物留在海关,直到过了提货期限。凡遇这种情况,海关得将此作为无主货物拍卖处理。于是,这1万只舶来的左手套全部被送到了拍卖行。由于一整批左手套毫无价值,这桩生意的投标人只有一个,就是这位进口商的代理人。他只出了二笔微不足道的钱,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 这时海关当局已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们晓谕下属:务必严加注意,可能有一批右手套舶到,不能让那个狡猾的进口商得逞。
然而,这位进口商已经料到了这一着。他还料到,海关人员会假设这些右手套会像上次的左手套一样一次整捆运来。于是,他把那些右手套分装成5000盒,每盒装两只右手套。他期望海关官员会认为,一盒装两只手套,那一定是一副。 这个宝又押中了。第二批货物一路绿灯通过了海关。这位进口商只缴了5000副手套的关税,再加上在第一批货拍卖时付的那一小笔钱,就把1万副手套都顺利地弄到了美国。事后,他在对人谈起这件事时,得意地说:“海关虽严,仍有孔可钻,我成功了!”
许多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是建立在隐蔽的或已知的假设之上的,而对这种假设的正确与否,往往不作认真严格的检验,只凭以往的经验进行惯性的推论。琼尼正是抓住这一点,以合法的手段闯过了号称最为森严的美国海关,发了一笔横财。
兵不厌诈之例说——阮文惠空船破敌
1786年6月,阮文惠率领的越南西山农民起义军占领了渭潢。渭潢离升龙(今越南河内)不过70里,北方郑朝的大小官吏听说西山军占领渭潢,大为震惊,乱作一团。郑楷慌忙组织军队抵抗,先派丁锡壤率领水军沿浮沙江(红河下游的一段)截击,再派步兵埋伏在江岸应援。两军相持了一段时间。一天晚上,刮起很大的南风,对西山军向北行船非常有利。阮文惠当机立断,派出船队乘风溯流而上。丁锡壤下令把战船排成一字阵,横在江面,好像一道墙阻挡住西山军的进路。他看到西山军的船队越来越近,命令兵士迅速放炮射箭。西山军船被击沉了一艘,其余的船只仍然不停地前进。郑军的炮火更猛烈了,箭放得更密了,可是却听不见西山军船中有任何声音。战斗足足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色大亮,才看见西山军船内连一个兵士也没有,只有几个木偶人在“摇橹”,这才知道中了阮文惠诱敌之计。郑军的弹药、箭矢都白白地射光了。兵士们正不知所措的时候,阮文惠指挥大批战船冲杀过来,起义军呐喊鼓噪,惊天动地。丁锡壤的水军弃船逃命,阵势大乱。阮文惠又派精锐部队上岸,攻击郑军步兵,也大获全胜。这样,浮沙江一役就消灭了郑军的主力。
兵不厌诈之例说——马赫底施计攻破堡垒
1848年9月,伊朗爆发了巴布教徒起义。10月,在马赞德兰省巴尔福鲁什的巴布教徒在穆罕默德·阿里(即巴布)的领导下,击溃当地驻军,占领希赫·塔别尔西陵地。塔别尔西陵墓是一座古圣墓,按古老传统,即使内有犯人,当局也不能搜捕。起义者在此筑起堡垒,反抗统治者。
伊朗国王得知起义消息后,即令地方武装镇压。但起义军用夜袭不仅击败了地方武装,也使前来镇压的国王的叔叔密尔扎·马赫底·古里一时束手无策。虽然多次增兵,但马赫底·古里的强攻还是一次次失败了。到1849年4月底,包围堡垒的马赫底。古里的军队有1万人,而起义军不足250人。但是起义军斗志旺盛,决心与攻城之敌死战。
狡猾的马赫底·古里知道,目前的情况下,如果坚持强攻虽能取胜,但付出牺牲太大。他闭门苦思,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起义军长期坚守堡垒作战,必定想转移它方,重新发展力量。巴布教徒虔信伊斯兰教,如果以《古兰经》对天发誓,诱他们走出坚守的堡垒,他们很有可能上当。
1849年5月初,马赫底·古里身着礼服,在古圣墓前捧着《古兰经》发誓:只要起义军放下武器,离开堡垒,就可以保全生命和自由。起义军信以为真,放下武器。当他们纷纷走出堡垒时,马赫底·古里的军队开始了大屠杀。一时间,守卫堡垒的起义军战士全部惨死。起义领袖穆罕默德·阿里和其他起义领导遭到逮捕。马赫底·古里的计谋得逞了。
马赫底·古里利用起义军虔信宗教,将诈兵之计与宗教信仰相结合,从而达到了轻易攻破堡垒的目的。
兵不厌诈之例说——俄舰易帜大获全胜
1853年,南欧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由于利益所在,英、法、埃及等国联合土耳其向俄国开战,进攻高加索。11月中旬,联军海军主力从黑海撤回博斯普鲁斯海峡,留下土耳其海军元帅奥斯曼统率的混合舰队运送粮食、弹药前往高加索西海岸的巴统。途中,土耳其舰队遭到俄舰堵截,不得已只好退入锡诺普湾暂避,等待联军援救。
11月30日早晨,锡诺普湾被大雾所笼罩。为防敌军偷袭,奥斯曼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海岸锚泊,以便能得到海岸上的炮火掩护。他特别让装载弹药、粮食的运输船呆在内侧、火力较强的巡航舰在外侧警戒。到了中午,轻风吹散了迷雾,忽见6艘战列舰和两艘巡航舰张着满帆驶近港口,成“八”字形抛锚在土耳其舰队外侧。8艘舰艇上都悬挂着英国“米”字国旗。奥斯曼见是友军英军的舰只,大喜过望,以为援军终于来了,一颗悬紧着的心放了下来。
12时30分,8艘英国军舰突然一齐转身,同时将黑森森的炮口对准土舰队。瞬时间,“米”字旗落下,白“十”字的俄国旗迅速升起。土军大惊失色,奥斯曼急令土军准备开战,但为时已晚了。
土耳其16艘舰上共有510门小口径炮,他们的炮手还没有到位,俄国舰队的720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