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描写英国小型城镇和小康家庭生活情况。剧本是伊丽莎白女王下令莎士
比亚写福斯塔夫求爱的故事。主人公福斯塔夫穷途潦倒。梦想跟温莎的乡绅
福德和培琪的妻子求爱,从他们身上骗取钱财。为此他冒昧写了一式两封情
信,分送给福德大娘和培琪大娘。她们见信后十分愤恨,设下计谋,让福斯
塔夫一次又一次上当,吃尽了苦头。作者把福斯塔夫当作漫画式的滑稽人物
去描写,反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小城镇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王燕)
《第十二夜》喜剧。莎土比亚著。作于1600 年。剧名指圣诞后第十二
夜,即一月六日夜。剧本为节日宴会演出而作。内容是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
孪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奥拉相貌酷肖,海上遇险。薇奥拉被救起后,女扮男
装,给伊里利亚的统治者奥西诺公爵当侍从,且爱他。奥西诺爱上了奥丽维
亚小姐,派薇奥拉去求亲。奥丽维亚却爱上了薇奥拉。西巴斯辛遇救后也来
到伊里利亚。奥丽维亚错把西巴斯辛当作薇奥拉而同他举行婚礼。西巴斯辛
和薇奥拉相认后,真相大白。奥西诺被薇奥拉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决定与她
结婚。两对情人选定吉日举行了隆重婚礼。
(王燕)
《哈姆雷特》悲剧。莎土比亚著。作于1601 年,与《奥赛罗》,《李
尔王》、《寿克佩斯》合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是其中
最杰出,成就最高的一部。剧本的基本情节是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
的故事。父王被叔父杀害,母亲改嫁叔父。父王的亡魂要求他报仇。哈姆雷
特为了替父报仇,同时也为了“重整乾坤”、改造社会,同奸王及其宫廷集
团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终因寡难敌众而失败。《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
义思想家的悲剧。它无情地揭露了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专制王朝的罪恶,热
情赞扬了哈姆雷特反封建暴政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从而反映和揭示了都锋王
朝末期英国社会的危机以及作家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同丑恶现实之间的矛
盾。该剧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忧郁王子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个典型的
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弱点,无一不通过他的言
行得到活生生的体现。
(王燕)
《暴风雨》传奇剧。莎士比亚著。作于1611 年。该剧写米兰公爵普洛
斯被罗被他的弟弟驱遂,携带幼女米兰达逃往荒岛,他通过魔法掀起狂风把
那不勒斯国王——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那不勒斯王子等所乘的船摄到荒
岛,宽恕了安东尼奥,恢复了爵位,王子同米兰达结了婚,一同回到意大利。
普洛斯彼罗对岛上的土著民的征服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殖民过程。剧中也明确
提出了人文主义者理想国的主张。全剧以宣扬容忍宽恕告终。
(王燕)
琼森(1572~1637)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朋友。生于
贫苦牧师家庭。少年时作过泥水匠。1597 年开始当演员,并从事创作。1616
年出版了《琼森文集》。1618 年接受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年俸。是英国历史上
第位桂冠诗人,思想有民主倾向。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创作丰富,有
戏剧、警句、诗歌、评论及翻译作品多种。主要成就是戏剧。其代表作品《狐
狸》、《炼金术士》被称为社会风俗喜剧,揭露了十七世纪初过渡时期人们
贪婪、拜金的恶浊社会风气,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喜剧创作“气质论”,
认为人都有贪婪、嫉妒等主导情欲,并作为刻划人物性格的依据。作品语言
典雅,戏剧冲突生动集中。是莎士比亚之后影响较大的英国剧作家,19 世纪
初期英国文坛的盟主。
(张延庆)
《狐狸》喜剧。琼森著。写于1606 年。随着资本上义的迅速发展,市
民阶级进一步过渡为资产阶级。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发生着变化,崇拜金
钱已是英国社会的风气。剧本反映的正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这一普遍现
象。主人公威尼斯大富翁伏尔蓬涅(意大利语:狐狸)贪婪狡猾。他虽然有
钱,却贪得无厌。和食客莫斯卡(意大利语:苍蝇)串通一气,狼狈为奸,
佯装将死,造成遗产无人继承的假相,诱使大批贪利之徒上当。结果骗取了
这些人的钱财和妻子。剧本讽刺揭露了过渡时期人们追逐金钱的社会风气。
喜剧效果强烈。是作者“气质论”创作主张的具体体现。语言典雅,冲突尖
锐,对白生动。对古典主义戏剧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张延庆)
弥尔顿(1608~167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政论家。出身于富有的
公证人家庭。青年时代就读于剑桥大学,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接触到大量
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并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1638~1639 年,游
历法国和意大利。1640 年起直接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写了《论出版自
由》、《为英国人民声辩》等充满战斗激情的政论文,鼓吹革命主张。1649
年被任命为护国政府拉丁文秘书。为捍卫共和国日夜操劳,以至双目失明。
但仍在助手配合下撰文写作,宣传共和。王政复辟与,遭到严重迫害。1674
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晚年口授创作的史诗《失乐园》、长诗《复乐园》和
诗剧《力士参孙》三部作品,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坚定信念。他被恩格
斯称为“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代表。
对后来的革命者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张延庆)
《失乐园》长篇叙事诗。弥尔顿著。写于1667 年,当时正是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政权被颠覆,封建王朝复辟时期。全诗十二卷,长约一万行。取材
于《旧约全书·创世纪》。描写撒旦率领叛逆的众天使反抗上帝,失败后被
打入地狱。后来撒旦闻讯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上帝创造的乐园——伊甸
园安居后,便逃出地狱,寻到乐园,引诱二人偷食禁果。触怒了上帝的亚当
和夏娃因而被逐出了乐园,去饱受人间的磨难。撒旦最后也受到了上帝的惩
罚。长诗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艺术概括。叛逆者和上帝的作战,暗喻了
资产阶级革命者反抗封建专制的斗争,揭露了复辟王朝的残暴统治。全诗塑
造的形象撒旦在革命失败后继续战斗的崇高品德寄予了诗人复仇的愿望。全
诗说明的“人类不幸在于理性不强”,也是对革命失败的侧面总结。诗歌重
迭、比喻运用,背景壮阔,风格恢弘,结构严谨,被称为英雄史诗,在英国
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延庆)
《力士参孙》诗剧。弥尔顿著。写于1671 年。当时王政已经复辟,作
者受到严重迫害。取材于《旧约全书·士师记》。参孙是以色列民族英雄,
力大无比。他的妻子被非利士人收买,说出了他力量的源泉——九缕长发。
敌人趁他睡着时,剃去了他身上的长发,用铜链锁住他。后被挖掉眼球,每
天给敌人推磨。当非利士人庆祝对参孙的胜利时,他利用敌人威逼他表演武
艺的机会,撼动了神庙的支柱,大厦坍塌倾覆,他与敌人同归于尽。诗剧以
希腊悲剧形式表现了坚强的革命精神,反映了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所
受的迫害,以参孙的行动向敌人提出了挑战。参孙是革命者的形象,也是诗
人的自况。全剧按三一律写成,情节集中,题材崇高严肃,感情澎湃,语言
质朴有力,音律活泼有节,被认为是作者长诗中最有力量、最令人满意的作
品。
(张延庆)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生于商人家庭。青年时期经过商,当
过兵。到过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在经营商业的同时,积极从
事政治活动,鼓吹社会变革,反对封建专制。曾因著文讽刺宗教政策而被拘
禁。服刑期间,创办了英国第一份定期出版的文化政治刊物——《评论》杂
志。出狱后,创办过多种期刊,因言论偏激又两次被捕入狱。被称为“现代
新闻报道之父。”59 岁开始创作小说,先后写成了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共三部)(1719 年)和《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等。作品极力美化
殖民扩张,歌颂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精神,表达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愿望,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现实主义初期的优秀作品,是标志着
近代英国小说逐步形成的里程碑。被称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为现实
主义文学的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基石。
(张延庆)
《鲁滨孙飘流记》长篇小说。笛福著。写于1719 年)当时英国对外连
年进行殖民战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全书40 万字左右。写英国青年鲁滨孙
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因遇海盗被摩尔人
掳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
在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他在岛上
二十八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羊、耕土地,用
各种方法寻找食物。终于战胜自然,改善了生活环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个
土著,经训练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后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岛的统治者。
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国。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
在歌颂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鲁滨孙成为资产阶
级企事业家的英雄典型。作品以普通人作正面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写。擅
长写具体行动和环境细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是英国早期现实主义杰作。
(张延庆)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8 世纪政论家、讽刺作家。出身于爱尔
兰贫苦家庭。早年丧父,靠伯父资助读完大学。毕业后做过私人秘书、乡村
牧师、报刊编辑和教堂教长。早期创作以《一个木桶的故事》为代表,揭露
了政治的腐败。1710 年起,发表《布商的书信》、《一个温和的建议》等多
篇政论,主要抨击英国的殖民统治,表达对爱尔兰人民的同情和追求自由民
主斗争的歌颂。代表作品《格列佛游记》(1726)无情鞭挞了英国社会的弊
病和教会的丑恶。他的作品多用讽刺、夸张手法,文笔简洁质朴,于对比之
中刻画,生动形象,主题尤为深刻。他是启蒙运动激进派的代表,所开创的
讽刺文学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延庆)
《格列佛游记》长篇讽刺小说。斯威夫特著。写于1726 年。当时的英
国内政腐败,对外殖民扩张。全书共分四卷。小说以第一人称通过主人公英
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四个虚构中的国家:“小人国”、“大人国”、“飞
岛国”、“贤马国”的离奇遭遇,对18 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
和批判,抨击了当时的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
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作品想
象丰富,手法夸张,讽刺尖刻、语言朴实清晰,用语简洁。全书的虚构和细
节的真实结合完美,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力量。是开启英国文学史上讽
刺传统的代表作品之一。
(张延庆)
理查逊(1689~1761)英国小说家。生于细工木匠家庭。少年时做过印
刷所学徒,利用闲暇时间刻苦自学。后来自己经营印刷所,在当时印刷业中
颇有盛名。在经营中曾写过一部供人模仿的尺牍,内容多是劝人行善修德。
并由此受启发写成英国第一部现代小说《帕美拉》。思想上倾向保守,企图
树立资产阶级清教徒式的道德规范,借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代表作品
《克拉丽莎》、《葛兰狄生》、《帕美拉》,完全摆脱了以见闻经历作主线
的写法,反映了18 世纪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批判了利己主义。作品
多以书信体描写家庭生活,擅长以感伤的笔调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是
感伤主义的早期代表。
(张延庆)
《克拉丽莎》长篇小说。理查逊著。写于1747 年,1748 年最后完成。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虽然空前发展,封建势力却仍危害国家和人民。全书长达
百万字。叙述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父母为了家庭经济,强迫她嫁给一个俗不
可耐的有钱人。后在贵族青年洛弗拉斯帮助下从家中逃出,却遭到了这个保
护人的奸污。她虽认清了洛弗拉斯的自私自利面目,但因无法逃走,终于身
心交瘁而死。作者通过克拉丽莎抗婚、逃婚以至被骗、死去的不幸遭遇,在
批判贵族腐化堕落的同时,也借谴责女主人公宣扬了资产阶级清教徒式的道
德。小说采用书信体写成,着重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凄惨境地和悲苦心情,感
伤色彩浓重。描写细腻真实,语言清新柔丽。心理刻划尤为生动。对欧洲小
说发展尤其对卢梭、歌德等人影响较大。
(张延庆)
菲尔丁(1707~1754)18 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出身于破落的贵族
军官家庭。曾在贵族的伊顿学校和荷兰的莱顿大学学习。回国后,从事戏剧
创作,写了许多喜剧、笑剧、讽刺剧和小说剧,主要讽刺当时的社会习俗和
政治黑暗。《历史纪事》就是菲尔丁创作的一部讽刺剧。后因大批戏院被封
闭,便放弃戏剧,改学法律。40 年代初开始写小说。他的长篇小说有《约瑟·安
德鲁传》、《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汤姆·琼斯》和《阿米莉亚》。
他的现实主义小说被称为“喜剧性的散文史诗”,其特点是幽默和讽刺相交
织,充满乐观精神和对人民的热爱。与笛福、理查逊并称为英国现代小说的
三大奠基人。
(王燕)
《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长篇小说。菲尔丁著。作宁1743 年。根
据当时伦敦著名的大骗子魏尔德的生平写成。魏尔德自幼偷窃,长大后坑豪
拐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