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方法,不同的是机县设备现代化了,浮运重量提高了成百倍。
“闽中桥梁甲天下”。这是对南宋时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石墩桥的真
实写照。由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南宋政治中心又南迁临安(今杭州),
万安桥的建成为大量建造滨海长大石梁桥提供了技术与桥工等,所以南宋
时,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石墩桥。仅《泉州府志》中就记载了一百十座,
其中五里以上的长桥有四、五座。特别是在绍兴年间(1131~1162 年),每
年都要造一华里以上的石梁桥,为建桥史上所罕见。这个时期所建的石梁石
墩桥无论在长度、跨度、重量、建造速度、施工技术、桥型和桥梁基础等方
面部达到了崭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以安平桥和虎渡
桥为例:安平桥俗称五里西桥,座落在晋江县安海公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
(1138 年),化了十四年才建成,总长811 丈,五华里多,362 孔,为世界
上少见的古长桥,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据《安平志》记载,因桥太长,
建桥时就在桥上造了五座亭子,以便行人少憩〔qì气〕。而且一桥分属两县,
桥中“水心亭”作为晋江县和南安县的分界。在郑州黄河大铁桥于1905 年建成
以前的七、八百年中,安平桥一直是我国最长的桥梁。解放后,被列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 年开始又拨巨款作全面修缮。1240 年建成的虎渡
桥,又名江东桥,位于漳州市东四十里的柳营江(九龙江)上,现桥长285
米,25 孔,桥高约15 米,1933 年起已利用旧桥墩桥基改建为公路桥。它采
用了悬挑四层的石墩以增大桥下净孔,最大的石梁长23。7 米,宽1。7 米,高
1。9 米,重达207 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梁桥。即使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
要开采、运输、架设如此巨大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至于七百多年前人
们是如何建成虎渡桥的,至今还是个谜。
江南水乡的石梁石墩桥,为了便利于舟船通航,常常做成中孔高大、边
孔低小的八字式或台阶式,两边桥头还砌有几级台阶踏步以便行人上桥。在
绍兴至杭州的运河边还有一种纤道桥,桥不是跨河而是与河流平行,是为了
纤夫顶着刺骨的西北风拉纤运粮,当时纤歌声声,低沉悲愤。绍兴城东的八
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巧妙,东西两端运用不同的落坡以适应地形
地物,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和拉纤过桥,在建造中又可以不拆除房屋,适应街
道走向。有些古石梁桥在桥下设闸或在桥上设渠道,使一桥多用。据说浙江
钱塘县的石涵桥闸为唐朝李泌所建,白居易在《钱塘湖石涵记》中说,由于
北面有石涵桥闸,南有笕决湖,每一寸厚的蓄水可灌溉农田十五顷(近1500
亩),一昼夜可灌溉五十余顷,真是“涵开涵闭管年丰”,可见石涵桥闸作
用之大。
当河谷宽度超过10 米,中间又不便砌筑桥墩时,石木简支梁桥就难以胜
任了,为增大木梁桥的跨度,古人创建了伸臂木梁桥。它采用圆木或方木纵
横相隔叠起,由岸边或桥墩上层层向河谷中心挑出,犹如古建筑中的层层斗
拱。伸臂木梁桥起源于公元四世纪以前,记载中的第一座桥建在甘肃与新疆
交界地区被称作段国的地方,当地人称它为“河厉”。它层层挑出的外形,
如鸟展翅,加上桥中间一般无墩,故又称飞桥。从古至今,它遍布于西北、
西南各省和广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木材比较丰富的地区,一孔的最大
跨度达33 米。桥上有桥屋或桥廊,屋廊内有彩画、佛座仙像,桥景似花,所
以又称它为花桥或大花桥,逢年过节花桥又成了人们娱乐、庙会、赶集的场
所。广西三江程阳桥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木梁桥,座落在侗族自治县林溪河
上,为侗族地区特有的风雨桥,建于1916 年,全长64。4 米,宽3。4 米,高
16 米。五个墩台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向上,
如翼如飞,亭与亭之间以廊相接,亭廊的板壁上,有许多侗族图案的雕刻。
整座桥均由三江盛产的杉木制成,最大杉木头径达53 厘米;构件间的连接没
有一颗钉和铁件,全部用榫结合或竹木梢。桥墩上木梁支座处运用杠杆原理
将桥跨中负载分三次逐层传递到桥墩上,桥亭为桥梁增添了彩色,不仅是行
人憩息躲雨纳凉的雅所,起着防止木梁、木桥面受雨腐蚀的作用,而且能镇
压住木梁支座,达到重力平衡。由此可见,我国侗族人民心灵手巧、智慧非
凡。程阳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值得一提的是,象程阳桥的桥亭那
样,把功能与装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事例,在我国古代桥梁中还有不少,
这是我国桥梁艺术的一大特色。
伸臂木梁桥的挑出层次总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四、五层次。同时施工
费工费料,刚度差,变形较大,难以跨越20 米以上的河谷和承受较大的荷重。
湖南醴陵的渌江桥,始建于宋宝祐年间(1253~1258 年),它用五层挑梁,
在第四层挑梁处加了斜木撑,跨度近20 米,是伸臂木梁与撑架相结合的桥
型。由此,再发展到木撑架桥以及木拱桥。浙江泰顺县的仙居桥,就是撑架
与拱式相结合的木桥,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 年)九月。全长41。4 米,
净跨35 米,宽5。3 米,高12。7 米。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蜈蚣桥”的木桥,
在泰顺县有几十座,最大的“三滩桥”,净跨达42 米,最古的“叶树阳桥”
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 年),1965 年拆除,改建成石拱桥,存在了五百一十
一年。据1980 年的实地调查,这种桥型在浙江云和、庆元、龙泉等县,福建
东北的政和、屏南、寿宁、祐荣、宁德等县还有不少,并多出于福建巧匠之
手。
二、浮桥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
“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
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大雅·大明》中曾记述周文王
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离今天已有三千年了,是建造浮桥最早的
记录。它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波斯王大流士侵希腊时,在博斯
普鲁斯海峡上所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浮桥还早五百多年。据后人考证,当时
浮桥是稀贵之物,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一人才能使用,用毕就要立
即撤除。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准“天子”上浮桥的规矩也崩坏了。
到汉唐时期,我国浮桥的运用日益普遍。千百年中,建过的浮桥难以统
计。许多地区在建造永久性桥梁以前,总要先造浮桥,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
然后再寻求合适的永久性桥型,前述洛阳桥是一例。据粗略统计,仅在长江
和黄河上就曾架设过近二十座大型浮桥,其中大部分属军用浮桥。公元前541
年的春秋时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鍼因自己所储财物过多,恐怕被秦景公夺
财杀害,在今天山西省临晋附近的黄河上架起浮桥,带了“车重千乘”的财
富由今陕西逃往晋国,这可算是第一座黄河大桥。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建武
十一年(公元35 年)东汉光武帝在与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作战中,公孙述曾
在现今的湖北宜都县荆门和宜昌县虎牙之间,利用险要的地势,架起一座浮
桥,即江关浮桥,以断绝汉光武帝的水路交通。以后被汉光武帝的水师利用
风势纵火烧毁。隋大业元年(605 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
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唐太宗李世民作过一首诗,其中四句是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yì益,一种鸟〕动,缆转锦花萦〔yíng
营〕”,用来描绘他乘坐御车渡越浮桥时,船头上善于搏击风浪的鹢鸟图形
和缆索上的朵朵锦花,在江河波涛上摇曳动荡的景象。
限于篇幅,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军用浮桥。
军用浮桥在军事进攻中用得最多。例如晋武帝秦始十年(274 年),名
将杜预率军南征,在富平津(现河南孟津附近)架设河阳浮桥。架桥前,一
些大官认为,过去的“圣贤”都未做过,架桥是不会成功的。杜预以周文王
在渭水上架浮桥为例,进行说理力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架成了浮
桥。河阳黄河浮桥自杜预建成,经历代重修,直至宋政和七年(1117 年)再
建,前后竟达八百余年,是浮桥史上的首创。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统
一南唐的战役中,宋军先在石牌口镇用大船载搭巨竹试架浮桥成功,攻克安
徽当涂以后,宋太祖即命令将浮桥移架至采石矶。宋军仅化三天时间,就在
采石矶架好浮桥,长短不差尺寸,数以万计的军队就如在平地上行军一般,
在浮桥上迅速通过,大军渡过长江,一举拿下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太
平天国的水陆三军沿长江行军宿营时,也曾建造浮桥居中连接两岸,形成夹
江为营或夹河为营的阵势。这样既可切断清军上下游的联系,阻止其进攻或
退却,又可以把江河两岸的太平军连成一气,水上陆上互相支援,声势浩大,
纵横自若。清军望而生畏,胆战心惊,不知所措。咸丰皇帝惊呼:“攻陷汉
阳,占据江面,搭造浮桥,围扑省城(指武昌),势甚猖獗。”当时以唐正
财、宾福寿、陈国良等为首的太平军水营在十多年中就架过许多军用浮桥。
据记载,在长江上他们就架设过六座以上的浮桥,有为进攻用的,有为防御
用的,也有为城乡人民贸易、交往用的。为太平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把
建造军用浮桥技术提到了崭新的水平。
浮桥的构造和架设,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艇(或木筏、竹筏、皮筏),
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作桥墩,上铺梁板作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
挑板(古称栰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
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用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及两岸,或
者索锚兼用。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正如宋代大诗人苏
东坡描写惠州东新桥诗中所写:“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调整的方法,
中小河流一般用挑板,大河用栈桥;对年水位落差大的季节性河流,采用拆
卸或增装船节。宋朝唐仲友在浙江临海做官时,要在兴善门外修建中津浮桥,
临海距东海很近,潮汐使灵江水面一日涨落常常相差数米。唐仲友在建桥前,
先制成了1∶100 的桥梁模型在水池中试验,然后再开始建造。修建中采用一
端固定于河岸,另一端用可随水位上下而升降桥面的多孔栈桥来衔接浮桥与
河岸。其原理与形式已与现代浮桥大同小异了。唐仲友的《中津桥记》,对
浮桥作了详细描述。
架设军用浮桥,速度第一,这就要有周密的筹划和相应的施工方法。北
宋在采石矶架设长江浮桥以前,先由名叫樊若水的能人用小船带着丝绳在采
石矶江面上往返丈量几十次,准确地测出了江面宽度;宋太祖又命令预先造
好黄黑龙船数千艘,又以大舰载巨竹絙'gēng 耕,竹制缆索'运至石牌口试架
浮桥。正由于筹划周密,所以才能在三日内“不差尺寸”地架好一千多米长
的平坦浮桥。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在1852 年12 月30 日攻克汉阳后,为攻取
武昌,当天晚上就在鹦鹉洲至白沙洲、南岸嘴至大堤口之间架起两座总长近
三千米的长江浮桥,速度空前。架桥方法是,先在汉阳江岸把二艘、三艘或
四艘船联成一段一段浮桥单元,然后衔尾徐行江中,组拼成桥。这样能使众
多的人员同时操作,大量作业在江岸进行。架桥的材料,是鹦鹉洲的木条、
汉阳城的板障,就地取材。浮桥固定的办法,开始仅采取在两岸固定,后因
大风奋发,江水喧逐,加用重三、四十斤的铁锚固定于江中,而不用难以取
得的巨型缆索,千方百计加快建桥速度。他们还在江中急流之处以筏代舟,
以减少迎水面,降低桥身水压。筏用大木排数层纵横交叉组成,四面用牛皮、
木板构成围墙。墙上可以开设炮眼枪洞,以供对外射击。筏上设有“瞭楼”,
以便观察敌情,建有简易房屋,以供兵员住宿和储存粮食、武器之用,备有
大桨数十把,以便在江中游动。筏牢固坚实,迎水面比舟舰小,太平军称它
为“龟船”。用它来组成军用浮桥,是一种创举。1854 年11 月在广济田家
镇的长江上,太平军利用南岸突出江中的半壁山驻扎营垒,同时横江架设浮
桥一座。浮桥的江中部分也用了三个大木筏,桥两边用木板民船作桥脚,筏
和船与横江四道铁链、七道篾缆相连。筏和桥面上安炮,船上置枪,以阻截
自武汉顺江东下的湘军船队。为了防止炮弹引火烧桥,桥面上铺了沙,船中
贮了水。这样山上、桥上相互配合,使来势凶猛的敌人数日个能攻克。
军用浮桥作为一种军事交通工具,敌方要破坏它,自己要保卫它。占代
军用浮桥多用木船组成,因此毁桥的一方常用火攻,东汉江关浮桥就是一例。
抵御火攻的办法很多,有在桥面铺沙,舟中蓄水的,有在浮桥上游或上风方
向设置铁索等障碍物的,也有用战船阻截敌方火攻船只的。南北朝时,西魏
与东魏交战,西魏的纵火船从上游顺流而下来烧东魏的浮桥。东魏用装有长
锁链和钩钉的小船上百艘阻截,将纵火船钉牢锁住拖向岸边,使浮桥安然无
恙。唐朝史思明叛乱,唐名将李光弼和他战于河阳。史思明采用火攻来焚毁
唐军战区中的浮桥,唐军事先用大木、长竿、铁叉等组成拦截工事,待史思
明纵火船靠近浮桥时,将纵火船统统叉住,使之不能前进,很快自焚,保卫
了浮桥。破坏浮桥也有用潜水凿船方法的,如南宋初年,金兵南犯,筑浮桥
于淮河上,运兵渡河;宋兵挑选了一批善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