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米好吃,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

(二)马铃薯马铃薯又名洋芋(或作阳芋),在山西俗称山药蛋,广东
叫做荷兰薯或爪哇薯,原产南美洲。有人在1650 年在台湾看见马铃薯。我国
文献中最早的记载见于福建《松溪县志》(1700 年),其次为湖北《房县志》
(1788 年)。可能最先是从南洋群岛传入我国,后来还有从别路传入的,例
如有人说,“洋芋出俄罗斯”。但是它没有象甘薯那样得到广泛推广。现在
主要产区是西北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东北北部。

(三)燕麦燕麦原产东欧及西亚。我国很早就有栽培。《尔雅》里所说
的雀麦,就是燕麦。一般所称的莜麦,亦作油麦,就是普通燕麦中的裸燕麦
(另有皮燕麦)。燕麦在我国栽培不很多。我国主要产区为北方的牧区和半
牧区。内蒙北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播种面积较多。

(四)荞麦荞麦原产黑龙江至贝加尔湖一带。我国晋以前的书中没有记
载,最先见于《齐民要术》的《杂说》中。但《杂说》不是贾思勰(xié协)
的原文,可能贾氏还不知道荞麦。此外,最先见于唐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七世纪)。较后的唐人诗中就一再提到了。但据考古发掘,在甘肃武威磨
咀子汉墓中,发掘出东汉前期或中期的荞麦实物。荞麦至迟在汉代就已传入
中国,到唐代已有推广,到了宋元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在有些地区甚至成为主粮之一。现在主要产区是东北和黄河下游各省。

(五)豌豆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有人以为《尔雅》所说“戎叔谓之荏
菽”是指胡豆,也就是豌豆。荏菽见《诗经》,实在是大豆。豌豆这一名词
最先见于张揖《广雅》(三世纪),又名豍(bēi 卑)豆。豍豆在东汉崔豍
《四民月令》(二世纪)中已有记载,可以证明至迟在汉代就已传入我国。
元代农书中强调豌豆收获多,一岁之中成熟最早,近城市的还可以摘豆角卖,
鼓励多种;并说山西人用豌豆掺上少量的麦混合磨成面,可作饼饵,不问凶
年丰年,都可食用,实在是救济饥荒的宝贝。现在全国各省区都有栽培。

(六)蚕豆蚕豆原产里海以南和非洲北部。我国明代以来的书中相传:


蚕豆是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的。这完全是后人的推测,没有根据,古书中
往往是豌豆和蚕豆的名称不一致,随俗而异,如王祯《农书》中所说的蚕豆,
实际上是豌豆,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蚕豆(至今还有称豌豆为蚕豆的)。确
指蚕豆的记载,最先见于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 年),叫做“佛
豆”。现在四川仍称为胡豆,发音和佛豆极相象。蚕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
南宋杨万里(1124—1206 年)的诗序中。从我国的一些古书记载来看,这种
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不久传入我国,最先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带,元明
之间才广泛推广到长江下游各省。现在主要产区为南方水稻区。

(七)绿豆绿豆原产我国。这一名词最先见于《齐民要术》(534 年前
后),当时已广泛用作绿肥作物。可能在秦以前已有栽培,秦以前到汉代的
书中提到的小豆,就包括了绿豆。元王祯《农书》也是把绿豆当作小豆的一
种。有人说绿豆原产印度;但是印度古代的文字梵文中并没有绿豆这个名词,
印度栽培绿豆并不早于中国。元明两代的书中说,南北都有绿豆,北方最多,
用途很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可以炒食,磨粉作面食,做粉丝、粉皮、
豆芽菜等。现在也是北方种的较多,在有些地区(如在河南西部)和玉米间
作,成为当地主粮之一,长江流域也种有相当数量。

后记

万国鼎先生的《五谷史话》出版于1962 年,离开现在已经二十年了。随
着时间的推移,书中有些内容如当时粮食作物的统计数字等已不适用,有酌
加修订的必要。可惜万先生于本书出版后的第二年不幸逝世,这次再版,只
好由我承担了这个修订工作。

农业史上的问题,特别是先秦的有关文献,现在学术界(主要是农史界)
是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的。例如万先生认为稷是谷子,粱是好粟,谷子是古代
的首要作物等,有他长期的立论根据,现在也有不少人同意他的见解。我修
订这本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保留万先生原来的论点不变,一是尊重原作,
二是学术上的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不能强求统一,只能留待学术界进一步探
讨。至于文字方面,除个别必须改动的以外,一律不改;有关玉米、甘薯最
早见于哪一省的记述,也一仍其旧。我只是在统计数字、近年考古发掘的资
料以及某些明显缺失的地方,加以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不妥之处,欢迎读者
指正。

缪启愉

一九八二年六月于南京


蚕业史话

章楷

一、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
我国为“塞里斯”,意即“丝国”。罗马的大奴隶主们把我国运去的丝绸视
为无上珍品,可是直到五世纪,他们还不s 知道丝是从蚕儿嘴里吐出来的呢。

据古代传说,我国养蚕、缫丝、织绸是黄帝①的妻子嫘〔léi 雷〕祖发明
的,也是她首先向人民传播的。但是我们知道,从养蚕、缫丝到织成绢帛,
中间要经过许多程序,象这样复杂的生产过程,哪能由一两个人独创得出来!
它必然是聚集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积累了多少代的实践经验才形成的。
古代的种种传说,都不过表明蚕桑生产在我国很早很早就已开始罢了。

1926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②遗址中,曾发
现过一个被刀子切过的蚕茧。解放以后,又在山东益都等地的殷代奴隶主的
坟墓中,发掘到一些玉饰,其中有一种是玉蚕,形态逼真。殷代黄河流域的
奴隶主,把玉石雕凿成蚕形,作为自己的饰物,这就说明蚕儿已是当时人们
非常熟悉的了。考古工作者还在河南殷墟一座奴隶主的坟墓中,发掘到一些
由于粘附于铜器、受铜锈渗透而保存下来的丝绸残片,这些残片可确证殷代
黄河流域已利用蚕丝织成有花纹的绸绢。

长江流域又是如何呢?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吴江县的梅堰发掘到印有蚕
纹的黑陶①,又在浙江吴兴县钱山漾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绢片、丝
带、丝线等。据考证,这些都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遗物。可见,长江流域的
一些地方也很早就开始养蚕织绸了。

在殷代的甲骨文②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在一片
甲骨上还刻有“用三头牛祭蚕神”的内容。当时如果不养蚕,哪用得着祭祀
蚕神呢?

所以,根据出土的实物和甲骨文的记载,都说明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
江流域,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就都已养蚕,并利用蚕丝织绸了。

不过在人们知道养蚕之前,可以推想,必然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是利
用野蚕所结的茧子。野蚕在树林里自生自灭,由于自然情况的变化,每年野
茧的产量很不稳定,有的年头能采收得很多;有的年头要找几个可能都不很
容易。我们的祖先为了使野蚕能够避免雨、雹、鸟、兽、虫、鼠等的伤害,
保证收获,才把它取回家来饲养。于是野蚕就逐渐被驯化成为家蚕。驯化后
的家蚕,吐丝量增加了,丝的品质也提高了,但蚕儿抗御自然不良环境的能

①。。 黄帝:传说中的华族的始祖,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②。。 考古学上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当时以石器为主
要劳动工具。这个时代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止,共约数十万年。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
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①。。 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的黑色陶器。
②。。 甲骨文:我国古代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

力却减弱了。

二、周代黄河流域的蚕业

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所以我们先来谈谈这一地区的蚕业
历史。《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总集。从《诗经》中可以看到
黄河中下游各地都有用蚕桑丝织为题材的诗篇。例如《豳〔bīn 宾〕风·七

月》中有一段:
春日载阳,〔译文〕春天里好太阳,
有鸣仓庚。黄莺儿在歌唱。
女执懿筐,姑娘们拿起高筐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采肥嫩的桑。

这是描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暮春季节,农村姑娘们为采桑养蚕而忙
碌的诗句。

又如《大雅·瞻印》说:“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妇女们既不担负劳役,怎能不从事蚕织?”可见当时养蚕缫织是妇女的主
要工作。

再如《卫风·氓》中的一段:

氓之蚩蚩,〔译文〕那个笑咪咪的汉子,

抱布贸丝。抱着麻布来换生丝。

匪来贸丝,哪里是真的来换丝,

来即我谋。悄悄儿求我成好事。
这首诗告诉我们,远在周代,生丝和丝织品已在市场上物物交换。

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既然歌咏蚕桑缫织,说明当时
蚕桑缫织确已比较普遍了。

在黄河中下游各地中,又以山东的蚕桑业最为发达。山东在周代是齐、
鲁两国的封地,所以我们现在还把“齐”、“鲁”两字作为山东的简称。古
代有不少齐、鲁的故事同蚕桑有关。

《谷粱》中记载:齐国桓公十四年:“王后亲蚕,以共祭服。”所谓“王
后亲蚕”,就是在育蚕的季节里,王后率领一批贵妇们,用一定的仪式去喂
一下蚕儿。这是宫廷中举行的一种典礼,其目的,无非表示统治者对蚕桑生
产的重视。以后历代王朝也常玩这一套,史书中不乏记载,而以《谷粱》的
这条记载为最早。桓公是齐国的国君。《谷粱》中特别记上“王后亲蚕”这
一笔,说明齐国统治者很重视蚕桑。

管仲是齐国的相。据《管子》的记载,管仲曾建议:百姓中有熟悉蚕桑
技术,能防治蚕病的人,政府应该采纳他们的意见,并给予黄金和粮食等实
物奖赏,而且予以免除兵役的优待。管仲如此重视蚕病防治,反映蚕桑已是
齐国很重要的生产事业。

《左传》里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由于家庭纠纷,
长期流亡国外,后来逃到齐国。齐桓公待他很好,还把自己同族的一个女子
姜氏嫁给了他。这样一来,重耳再也不作积极打算,只想长期呆在齐国过安
乐日子了。可是跟随重耳一道从晋国逃来的人,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


一天,他们在桑林中密谋如何促使重耳早日返回晋国。这时,姜氏的女奴正
在桑树上采收桑叶,重耳随从们的密谋全被她听到了。女奴回家后便把此事
告诉了姜氏。谁知姜氏也不赞成丈夫无所作为,为了防止泄密,她竟把女奴
杀了,并设法帮助重耳离开了齐国。重耳便是后来晋国的国君晋文公。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齐国大贵族家中栽有大片桑林,栽桑养蚕是奴隶们的一项重
要生产劳动。

古书中还有不少齐、鲁两国同蚕桑有关的故事,据此可以推测,春秋战
国时代山东的蚕业相当发达。

三、黄河流域蚕业的盛衰演变

秦汉时代,山东仍是全国蚕桑业最发达的地方。秦朝宫廷中所用的丝织
品,便是山东东阿一带所产的“阿缟”;汉朝也在山东临淄设有“服官”,
管理织造供宫廷中消费的丝织品。

西汉时期的缫织技术已相当进步。前几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大批西汉前期
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织制得已相当精美。当时丝织品的产量也很大。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 年),汉武帝刘彻东巡海上,封禅①泰山,在华北作了一次
长途旅行,一路上用于赏赐臣僚的绢帛便有百万匹。当时政府用赋税的方式
从民间征收的绢帛达五百万匹。据估计,那时候要织五百万匹绢,至少须用
鲜茧四十万担。西汉时代丝织品的精美和产量的丰富,固然反映当时缫织手
工业的水平,但也间接反映了当时蚕桑生产的发展情况。

东汉的蚕桑业又比西汉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从简书和帛书的消长上可以
看出。简书就是写在竹、木简上的字书;帛书就是写在绢帛上的字书。商殷
时代,全是简书;春秋战国时代绢帛生产较多,才有帛书。汉朝简书和帛书
并行,不过西汉简书多于帛书,到东汉后期,帛书大大超过了简书。可见东
汉的绢帛生产比西汉多得多,说明东汉的蚕桑生产比西汉更发达了。

总之,秦汉两朝四、五百年间,我国蚕桑生产有很大发展,而最发达的
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地方。

东汉末黄巾大起义,从这时起一直到晋朝统一全国,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里,我国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黄、淮流域各地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的破坏。
曹操在《蒿〔hāo〕里行》中描写黄河流域战乱后荒凉景象时写道: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下,怎么谈得上蚕桑生产呢!

晋朝统一全国后不久,我国又再度陷于分裂战乱的局面。晋朝皇室逃到
长江以南建立偏安政权。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历史上称为“南北朝”。

从汉末开始,每当战乱,北方经常有大批人口逃到江南避难。南北朝初
期,逃来的人数更多,估计当在百万以上。北方人口锐减,北方的蚕业生产
衰落下去了。

可是这时期北方的桑林还是很茂密的。每当战乱的年

①。。 封禅是封建统治者祭祀天地的一种仪式。

头,田园荒芜,北方老百姓都积贮大量桑椹〔shèn 甚,桑树结的果实〕备荒。
兴平年间(194—195 年),曹操有一次带着一千多人马,行军路过新郑,缺
乏军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