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击中国教育底线-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该校的体育特长生多次代表河南省外出比赛,先后获得过一些奖励。比如在河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十二中有十多位学生夺得了奖牌;上届亚运会皮划艇冠军范瑞楠也是该校毕业生。借助于特长生的力量,十二中敲开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大门。这多少给它带来了一点声望,使人们觉得,十二中的学生也不全是“青菜”,从而使生源不至于过分紧缺。
在升学教育上,尽管十二中一直抓得比较紧,学生也知道用功学习,进步的速度也很快,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基础不牢、素质不稳等客观原因,最后升入的多是本地的高等院校,如焦作工学院、焦作大学等,很少有破额腾空,飞越龙门的“龙鱼”。这使十二中在人们的眼里,又始终难以和“优质”挂钩。
这样,即便十二中用尽了解数,也依然难以破茧化蝶,至于“青菜”的盛宴和“鱼”的舞蹈,也只能是其一直努力追求却又远未实现的教育理想。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地方在于,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隐性的、长期的,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对教育有百害无一利。根据这个规律,“雪中送炭”式的教育行政手段更有利于使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公正地得到分配,也才有利于对最大多数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最行之有效也是最基础的教育。
然而,虽然“雪中送炭”的行为更具平民色彩,但它却不如“锦上添花”的做法更容易制造光彩夺目的“形象工程”。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锦上添花”的做法多,“雪中送炭”的行为少。它最直接的后果是:优质高中不需破茧已然为蝶,一般高中纵然破茧也难化蝶,薄弱高中无力破茧只好困死其中。
祁宏伟给我讲了这样两个故事:一是他在北京四中、北京十四中考察时,发现人家根本不存在升学问题,十四中提出的目标是消灭大专,四中提出的目标是消灭“大本”;二是有一次他曾对焦作一中的校长许继公开玩笑,说如果许校长把一中的随便两个班放在十二中,让十二中的老师教,三年之后,拿这两个班的升学成绩跟一中的毕业班比,看谁的成绩更好。许校长说,不用比,我们不行。
在讲第一个故事时,祁宏伟表现更多的是无奈,十二中的生源质量无论如何也不敢和北京四中、北京十四中比;在讲第二个故事时,这种无奈就变成了不平——十二中的整体师资水平并不比一中差,但却招不来好生源,为什么?
十二中的整体师资水平之高,在一般高中并不多见。以青年教师为例,在全校120多名教职工中,有特级教师一人、省级教育教学专家两人(焦作市中学阶段仅有两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一人、省级骨干教师七人、市级骨干教师及教坛新秀30余人,其中五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0人拥有双学位。近几年来,该校获得各种奖励80多项,其中张硕果、冯志丽等十余位教师分获省历史、生物等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王南方、牛玉玲等十多位教师获市优质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在教育科研上,十二中的老师希望科研兴校、兴教、兴学。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制定了《焦作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编写了《焦作市第十二中学科研课题指南》。《阶梯——目标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普通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等省级以上重点课题先后在十二中开题。事实上,仅去年一年,十二中就承担了38项校级课题、四项市级重点课题、五项省级课题,向省、市教育部门申报教育科研成果16项且全部获奖,对外公开发表理论文章30多篇。
尽管如此,十二中离“优质高中”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这一点,大家都不讳言。实际上,从祁宏伟本人来说,他并不赞成“优质高中”“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的提法,认为它违背了大众教育和基础教育规律,不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他觉得,将高中分为“合格高中”或“标准高中”比较好,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终身受益的基础教育,而不是把高中教育单一化为升学预备教育;这种标准下的“优质”,才是真正的“优质”,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才既能像“青菜”一样制成盛宴,也能像“鱼”一样尽情舞蹈。
然而,事实是,国民对高等教育的热度非但不减,反而越来越热。从前是孩子考上大学就基本满足了,现在则非重点大学甚至只有清华、北京等极少数名校才能满足家长心愿。这种只愿欣赏“鱼”的舞蹈,不想品尝“青菜”的盛宴的公众心态虽然无可指责,但与之相适应,优质高中资源必须迅速扩大才行——尽管以人们现在对它的认识,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真的违背了教育规律。
在这个背景下,是给大量的薄弱高中如焦作十二中等“雪中送炭”,使其尽可能快地向优质资源靠拢,破茧化蝶,还是在它们之外,给已有的优质资源“锦上添花”,通过大办分校等形式走向“垄断教育”,将大量的薄弱高中困死茧中,使教育资源出现闲置或浪费更为合理,的确需要大家共同反思。
第6章 探路5 孙维刚酿造的美酒味在其中(1)
5戴着镣铐跳《天鹅湖》——孙维刚酿造的美酒味在其中
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说:我参加过高中年级的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年轻教师,她非常同情高中学生面临的处境。她主张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这样的教育理念并不为校方所理解,因为校方衡量教育成果是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这位班主任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流下了泪,而坐在讲台下的我也很矛盾,甚至痛苦。虽说大家都希望孩子考上大学,但谁也不想让孩子高分低能。
2002年1月20日,北京二十二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因病去世。对孙维刚,相信大多数读者比较熟悉。作为一个标志性人物,孙维刚最令人称道的,是在他曾执教并担任班主任的一个普通班中,有22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据媒体报道,虽然身为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中学班主任,但他却被教育界众口一词地誉为“教育大师”,认为他用数学教出了哲学——论据是:他的教育理念虽有争议,但他带出的学生样样好,连个头儿都比别人高。
一位标志性教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常常“离经叛道”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却取得了众所瞩目的业绩。我希望通过对他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他戴着现行教育体制的“镣铐”,依然跳出了舞姿优美的《天鹅湖》之谜。然而,我深知,这种解读只能属于抛砖引玉式的表面之作,要真正发掘出隐藏在孙老师身上的诸多宝藏还需广大读者本着“天下教育,苍生功业”的宗旨,在随后的日子中继续深刻思考。
孙维刚有说不完的故事,有些故事甚至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史上的经典。当我在互联网上对“孙维刚”这个名字进行搜索时,数百条信息扑面而来,绝大多数都是对他的去世表示真诚悼念的,其中既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唁电,也有从未与孙维刚谋面的普通网友。一个普通教师的去世,能引来如此众多的人们滚滚的热泪,这本身就令人感慨。
“孙老师是名师,他并不专门为示范而示范。他的每一节课都是示范课,都按照他自己的进度讲。他讲课从不拒绝别的教师旁听,校内校外的教师,京城内外的教师,都是推门就可以听孙老师的课。”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焕奇也曾是孙老师的同事,他说,做一名数学教师,和孙维刚做同事应该是一种悲剧,因为他做得太好了,你难以超越他;但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你可以看到他竟将教师这个职业做得如此轰轰烈烈。
北京二十二中副校长杨春林曾是孙维刚的学生,她的办公桌就在孙老师对面,她清晰地记得2001年寒假前,孙老师上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他用两道高考题为初三学生结课,这两道题属于前几年高考中比较难的题目,但同学们很快就解开了。杨春林说,孙老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的思想和解题方法,因为这样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教学自然就容易了。
在孙老师带的第一轮实验班里,有位蔡冰冰同学,当初考初中时,她连区重点都没考上,但6年后,她却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首届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她说,这得益于孙老师和自己的一次谈话。上高中时,她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上课时就未免有点儿无所适从。孙老师及时点拨她: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你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
孙老师注重和家长的配合,他的班上有42名学生,他常常说,我们有85个教师,父母双方也是教师。他的家长会要求父母双方都到场,他说:“如果我的教学思想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是根本无法实施的。”在一般人眼中,孙维刚的教学方法有些严厉,他会要求学生晚上9:30去睡觉,要求不能进游戏厅……还有许多细小的要求。尽管这种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他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他的学生在学校里样样突出:文化课、体育、卫生、公益,甚至身体发育得都要比别的学生好,但他们却并非从学校或者区里选拔出来的,而是大多非常普通。
孙老师爱说:“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做人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的,比如正派、诚实、无私。”他希望学生“做一个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的人”。他的这种理念在学生们身上得到了体现。1997年高考前,他班里综合评分在前15名的同学都坚决表示:放弃参评三好学生,放弃高考10分加分(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高考可加10分),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阎君,高二时就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但他想再参加一次国际奥赛,再夺一块金牌。可他看到孙老师身体不好,便想帮孙老师一把。随后,他用了100多个小时为班上的同学作辅导,自己却在国际奥赛代表队选拔赛中以一分之差落选。可阎君说:“我不后悔。”
孙维刚去世后,到他家悼念的人络绎不绝,但每个人都被他清贫的生活感动:所有的家具都是“过去式”,铁床和大衣柜更是20世纪80年代初常用的。其妻子王海亭说:“经常有人问我孙维刚这么做,你觉得亏不亏。说实话,我是有些苦,但我很敬佩他,做一个教师能活成这样,为家庭、为学校、为国家留下这么多东西,他过了轰轰烈烈的一生,值。”
解读孙维刚的故事,我的感觉颇为复杂。孙老师以自己的才学、能力、人格,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敬佩,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然而,他之所以拥有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因为他的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试想,如果孙老师班上的学生没有那么多人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他所实践的教育理念,是否还像今天这样能得到大家近乎一致的认可?
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就说:我参加过高中年级的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年轻教师,她非常同情高中学生面临的处境——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她主张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并不为校方所理解,因为校方衡量教育成果是以考上某某大学的学生比例为标准的。这位班主任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流下了泪,而坐在讲台下的家长们也很矛盾,甚至痛苦。虽说大家都希望孩子考上大学,但谁也不想让孩子高分低能。
在采访工作中,我也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尴尬事。比如在某市采访时,我一提起素质教育,该市普教科的负责同志就说,我们这里的素质教育搞得不错,然后就是兴奋地列举某初中有多少学生升入了重点高中,某高中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全然不提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多少。到了基层学校,校长们最津津乐道的也是这些内容,在他们看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多少学生升入了重点初中或重点大学。这都使我感到困惑:评价素质教育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还是升学率?如果这样,今天大家所谓的“素质教育”,依然还是应试教育,与以往不同的只是,今天的应试教育套上了一件“素质教育”的时髦外衣。
第6章 探路5 孙维刚酿造的美酒味在其中(2)
在戴着“镣铐”跳《天鹅湖》的过程中,孙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些努力甚至带有一定的风险。可以说,他是在用生命为学生探寻通往学业顶峰的攀岩之路。然而,仔细分析他所取得的一些“经典经验”,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他用心血乃至整个生命换来的这些“经典经验”,往往只是在中外教育史中早已有定论的、最基本的常识。他的成功,也只是自觉实践了这些常识而已。因此,我在此想说的便是:为什么认识常识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什么实践常识也要如此艰难?
要回答这个问题,便不能不触及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痛点。有位名叫汪中明的学生家长这样直言:作为学生家长,我知道素质教育的好处,但是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提素质教育为时尚早。讲素质教育,就要讲学生的“减负”,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但结果怎样呢?今天你给孩子“减负”,孩子轻松了、高兴了,但明天第一个哭的就是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减负”了,但别人的孩子非但没“减负”,反而在不断“增负”。这样,你的孩子因“减负”而不适应于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