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慧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努力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讲道理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奢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形成,而是靠劳动和行动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刚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是如此,大学毕业写论文也是如此,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解一道数学题,或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都是如此。    
    


《智慧书》第三部分怀疑之敌

    白莉译 怀疑之敌    
    人类每天必须面对的最阴险的敌人之一就是自我怀疑。在我们的每个转弯处,怀疑都会阻挡我们的去路,甚至在我们已经踏上某条大道之后,仍会在后面晃着他那丑恶的脑袋嘲弄我们。    
    “怀疑是我们身上最可耻的叛徒。”莎士比亚说,“当我们总是怀疑某种获得利益的尝试是否可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那本该获得利益的机会。”    
    我们可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头脑树立了去承担某项任务的决心后,一旦怀疑悄悄地出现,并开始占据我们的心灵,它就会削弱我们的雄心,我们的情绪就会慢慢被怀疑所主导,决心也就会开始动摇。怀疑常常对我们说:“慢慢来,不要着急。现在可不是着手进行这项任务的恰当时机,还是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机会吧!”于是那些我们在生活中早已期待的事情,那些我们早已确信完全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事情,就因此而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我们开始怀疑并不停地等待,直到我们完全丧失掉做这件事的勇气。    
    某些人总是对自己能否完成已经承担的任务表示怀疑,他们总是在怀疑应该做这个还是应该做那个。我发现,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就像漂流在海上的一叶小舟,是永远不会到达任何地方的。他们从不会朝着一个确定的港口航行,他们只是在漂流,随着海浪漂流而已。    
    有许许多多人本来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的,但仅仅因为他们的怀疑和恐惧,使他们失去了完成事情的信心,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失败了。    
    要克服这种怀疑心理,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树立一种完全不同的信念:相信你能够完成任何你想完成的事情,并且坚信该项任务值得你为此而付出努力。     
    信心是你的法宝,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那些难以完成的事情。而怀疑却是破坏性的,并会扼杀我们的努力。当一个人的头脑充满怀疑时,他就不可能为此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许多人尽管受责任感的驱使而去工作,但他们却仍然带着怀疑、恐惧和担忧的心态,这就使他失去了远大的理想,也使他缺乏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的激励。    
    “怀疑是我们身上的叛徒。”这句话完全正确。怀疑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试图去完成的事业,使我们容易背叛我们所期待实现的目标。怀疑更是决心和毅力的杀手,是雄心的敌人,是希望和计划的破坏者。    
    可怜的是,种种怀疑正是我们自己生出来的,是我们喂养和照顾着它们,直至它们成为威胁我们生存的怪兽。当怀疑要进入我们的思维时,我们应该向它关上大门,并且设法彻底驱逐它。    
    当一个人的大脑充满了怀疑时,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显然,他已经不大可能从事任何建设性的、创造性的事情了。你必须清除思想中的这个大敌,然后你才有可能去做值得做的事情。    
    因此,在你对一个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并作出决定之后,千万不要让消极的思想来影响你的计划,破坏你的进程。当然,在付诸任何行动之前,你应该仔细考虑好事情的方方面面;而在你已经作出如何行动的决定后,就决不要让任何事情挡住你的去路。你就按照这一原则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吧!历史进程中的所有伟大创造者都是拒绝怀疑的。    
    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做成一件正在努力从事的事情时,你是否意识到你究竟在干些什么?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剥夺自己争取成功的资格,你正在往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设置绊脚石,你正在驱逐那些原本吸引你和属于你的东西!    
    相信自己吧!你确实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永远不要为恐惧或怀疑心态提供生长的土壤。你应保持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信念,相信你必将胜出,最终获得成功。你应该总是抱持胜利的态度,去预见成功,而不是失败;肯定自己,而不是责备自己。    
    这样,你就很容易能受到自我肯定情绪的积极影响,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不要老是去寻找自己的过失,不要老是责备自己,更不要去贬低自己,而要经常对自己大加赞赏。    
    


《智慧书》第三部分你我的不同

    白莉译 你我的不同    
    你的思想主张追逐名誉和出风头。    
    我的思想却劝告我,恳求我把这些世俗的功名抛在一边,像对待撒在天国海滩上的一粒粒沙子一样。    
    你的思想把傲慢和优越感灌输给你。    
    我的思想在我心中播种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独立的渴望。    
    你的思想尽做美梦,梦见缀满珠宝的檀香木家具和丝线织成的床。    
    我的思想却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即使你没地方依靠,也要保持身体和精神的洁净。”    
    你的思想使你祈求官阶和地位。    
    我的思想却劝告我谦卑地为他人服务。    
    你的思想是社会的科学,是一部宗教和政治词典。    
    我的思想却是一条简单的公理。    
    你的思想经常谈论漂亮的女人、丑陋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卖身的女人、有文化的女人和愚蠢的女人。    
    我的思想却把每个女人都看做是男人的母亲、姐妹或女儿。    
    你的思想中臣民不外乎是小偷、罪犯和谋杀者。    
    我的思想断言小偷是垄断的产物,罪犯是暴君的后代,谋杀者和杀人者皆属同类。    
    你的思想描述法律、法庭、审判和惩罚。    
    我的思想则解释人们在制定法律的时候,既不想违犯它也不想遵守它。如果有一条基本的法律,那么,我们在它面前必须得到同样的对待。    
    你的思想关心有技巧的人、艺术家、知识分子、哲学家和牧师。    
    我的思想谈及爱情、挚爱、真诚、诚实、坦率、仁慈和牺牲。    
    你的思想拥护犹太教、婆罗门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在我的思想里却只有一个普通的宗教,它的各种不同的途径只不过是上帝仁慈的手指。    
    在你的思想里有富人、穷人和乞丐。    
    我的思想里却没有财富,只装着生活,我们全是乞丐,没有慈善者存在,只有生活本身存在。    
    你有你的思想,我有我的。    
    


《智慧书》第三部分我的信念

    白莉译 我的信念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    
    “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纯粹科学的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忘我于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不了一言半语的苛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逝去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我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动力所在。    
    


《智慧书》第三部分每一天的决战

    白莉译    
    在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上,到处充满了虔诚的僧侣,他们沿着这条路去朝拜佛祖。有的人刚刚起步,有的人行程过半,有的人已近在咫尺。但在佛祖的眼中,哪怕还有一毫一丝的距离,也不会放弃考验众僧侣的机会。    
    道路的两旁布满了鲜花,还有结满果实的树木,但在鲜花、果实的后面,佛祖布下了万丈深渊,里面全是硫磺火湖,张着贪婪的嘴巴。佛祖设置了两重境界,在诱人的表征下隐藏着一个教人警醒的深渊。佛说,堕此深渊者,尘心未泯,不可见佛。    
    路上的僧侣一个接一个心怀虔诚地行进,当空的烈日如火一般炙烤着大地。大地似蒸笼,热流滚滚,没有丝毫的凉风。僧侣们的头上沁出豆粒般大小的汗珠,滴滴滚落,前胸后背被汗水打湿,紧贴在肌肤上。盐水浸入毛孔,使本来灼伤的皮肤痛上加痛。僧侣们在求真的路上饱受煎熬。    
    越接近佛祖,路上的磨难越深重。    
    有的僧侣不堪忍受,不住把眼瞟向路旁鲜翠欲滴的水果。不住的探望,使他们的脚步延缓了。到最后实在忍受不了饥渴的折磨,便丢开眼前的佛祖,伸手去攀摘树上的果实。谁知,手刚刚触抵水果,脚下便悬空起来,身子直立着向深渊堕去。深谷中哀号不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的声音。    
    几十年的修行,眼见就要成正果了,却忍不住最终的诱惑,前功尽弃。实在痛心。    
    而虔诚的僧侣,忍受饥渴,宁肯倒在求佛的路上,也不向诱惑低头,他们心诚意坚,如磐石一般;只有这样意志坚定,克己律己,才能得见真佛。    
    辑此一集,专述律己之术,以供读者参悟。    
    每一天的决战    
    人生如梦,而生命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比所有的财宝都珍贵。将如此宝贵短促的生命无所事事地轻抛是可耻的。    
    对人类来说,没有比为使命而活着更可贵的了,同时也没有比不知为何生存更空虚的了。彷徨的人只不过在别人眼中是自由的,对不得不彷徨于路的人来说,他没有了生存的根基,打发着一个个充满不安和内心空虚的苦恼日子。没有使命感的人生犹如彷徨的人生。    
    人类生命中有一个像最大公约数一样的共同基础,就是生命的支柱。在这个基础之上,人们的才能、天分得到发挥。若失去了做一个人的最本质的基础,再杰出的才能也会枯竭,甚至会耗尽生存的力量,不得不走向衰亡。人类生命中这种必备因素是与生俱来的,熟知人的本质基础之后,才能去寻找可充分发挥个性的合适场所。    
    “既然是人就要竭尽全力生存。”把这一条当做焦点来观察一个人就会发现,外表的不同都是枝节。去掉这些枝节,只会剩下赤裸裸的生命的胴体。要判断他的人生价值,这是惟一的基准。    
    人生就是建设,一旦建设停止,人生就失败了。    
    对自己眼下能做的事必须点燃起你的热情。对眼下能做的事情不付出全力的人,是没有资格谈未来的。首先得稳稳地站住脚跟,才能进行下一个大飞跃。    
    想想看,一天只有24小时,利用交通工具,跑得再快,也不能改变这一点。这样说来,不管在哪里,不管怎样做,只有自己的“存在”才是确实的。怎样充实这个自我呢?这就看你怎样充实每一天。甚至是否能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是否能在社会上拥有主动权,关键也在于每一天的充实。有利的环境本身是单调的,如果你设法利用这些有利因素,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起来,这种脑力劳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每一天都在决战,昨天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天的胜利,昨天的挫折不一定就导致今天的失败。每一瞬间的实干才是重要的。所有的实干加在一起就是你的机会和才能,这才是你一生的总结。    
    


《智慧书》第三部分人格 操守和信用

    白莉译 人格、操守和信用    
    人格和操守,是从事事业的最可靠的资本。这一点,许多青年人总是不很注意。他们在事业上,每每借助于机巧、权术、诈取、势力、凭借等等,而忽视了诚实及品格。这些人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有许多公司,愿意出大量的金钱,去借用一个已经死去很久的人的名字当做“招牌”呢?岂不是因为在那人的名字中内含着力量,昭示着人格,代表着信用吗?在商业界中,一提起有些人的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他的信用稳固,如同磐石一般,我们就可以从中明白人格的价值了。    
    林肯去世已然很久,然而他的声誉却愈益光大,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