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慧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上有多少人,都埋怨自己时运不济,为什么人家会成功,自己却一点着落也没有。其实,他们不知道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不肯把全部精神贯注到工作中去。    
    他们做起事来只是半睡半醒、毫无神气地动动手指罢了。他们没有伟大的志向,也不想排除任何妨害事业成功的障碍物,他们也没有把全身的精力汇集起来,使之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个无精打采、拖泥带水、随随便便地做事的人,永无成功的希望。只有胸怀大志、肯于努力、做事果断、敏捷的人,只有诚恳、热烈、有血气、有思想的人,才能把事情推向成功之路。    
    没有志气和没有主见,是青年人最易感染而且最可怕的毛病,他们常常因此而每况愈下,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们对于平凡、枯涩、没趣味的生活都能苟安下去,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从不想到要怎样提起精神,拿出一些本领,往前跨两步。他们这样自暴自弃,都是因为没有远大的志气和正确的见解。然而这种自暴自弃的错误竟致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要指导一个初从学校出来、热血沸腾、一心想干番事业的青年比较容易,但要改变一个已经因失败而消沉、颓废的人,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所有的力量似乎都已经全部消失,所有的希望也已经悉数抛弃,好像已经僵死了一般,毫无振作的精神和力量了。    
    世上真的有不少失败者,他们既没有坚强的意志,又没有恒久的耐心,更没有敢作敢为的决断力。这些可怜人,如能彻底反悔,寻求一个适当的目标,打定主意,继续不断地努力,他们将仍是大有可为的。    
    


《智慧书》第三部分感性

    黄淑丽译 感性    
    经过细心培养的青年人易于感受的第一种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谊。他日益成长的想像力首先使他想到他有一些同类,人类对他的影响早于性对他的影响。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在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这个方法的意义更为重大。    
    我往往发现,很早就开始堕落、沉湎于酒色的青年是很不明智的。性情的暴烈使他们变得很急躁、爱报复和容易发脾气,可以不顾一切,只图达到他们想像的目的;他们不懂得慈悲和怜悯,为了片刻的快乐就能牺牲他们的亲人和整个世界。反之,一个在天真质朴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由于自然的作用是必然会养成敦厚和重感情的性情的:他热诚的心一见到人的痛苦就深为感动;他见到伙伴的时候会高兴得发抖,他的双臂能温柔地拥抱别人,他的眼睛能流出同情的泪;当他发现他使别人不愉快了,他就觉得羞愧;当他发现他冒犯别人了,他就觉得歉然;他见到自己伤害了别人就哭泣和战栗,他愿意用自己的血去赔偿他使别人流的血;当他觉察到他犯了过失,他所有的怒气就会消失,他所有的骄傲就会变为谦卑。如果别人冒犯了他,只要向他道个歉,只要向他说一句话,就可以消除他的怒气;他既能真心实意地弥补他自己的过失,也能真心实意地原谅他人的过失。    
    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热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是人,我们对人类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对人的依赖,就是力量不足的表现,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就根本不会同别人联合了,所以从我们的弱点中反而产生了微小的幸福。    
    


《智慧书》第三部分嫉妒

    黄淑丽译 嫉妒    
    不必要的谦虚与嫉妒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谦虚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是在我看来,我很怀疑,谦虚在其更为极端的形式上是否仍值得如此看待。谦虚的人需要一连串的安抚保证,而且常常不敢去尝试他们本来有能力完成的任务。谦虚的人相信自己比不上身边的人。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嫉妒心,并由嫉妒心导致不幸和敌意。    
    就我来说,我认为,抚养一个孩子,让他知道自己是个好孩子非常重要。我不相信哪一只孔雀会去嫉妒另一只孔雀的尾羽,因为每一只孔雀都认为自己的尾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结果是,孔雀成了和平温顺的鸟类。试想一下,如果一只孔雀被告知,对自己评价很高是一种邪恶的行为,那它会变得多么不幸啊!每当它看见别的孔雀开屏时,它就会自言自语:“我可不能去想我的尾羽比它的更漂亮,因为这样想是骄傲自满。但是,唉!我多么希望自己更漂亮些!那只丑鸟太自以为漂亮了!我扯下它几把羽毛怎样?这样我就不用再害怕与它相比了。”或许它会设个陷阱,去证明那只孔雀行为不端、邪恶可恨……到最后,真正光彩夺目的尾羽将会变成只在记忆里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嫉妒假冒道德获得的胜利。但是当每只孔雀都认为自己比其他同类更漂亮时,就没有这种压抑的必要了。每只雄孔雀都认为自己在这一竞争中赢得第一名,并且由于它们尊重自己的雌性伴侣,所以都会认为自己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    
    当然,嫉妒是与竞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对自己认为毫无希望达到的幸运是不会嫉妒的。在那个社会等级森严固定的时代,最下等的阶层是不会嫉妒上等阶层的,因为贫富之间的界限被认为是由上帝指定的。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即使他们会嫉妒那些比自己成功的乞丐。现代世界中社会地位的变动不定,以及各式各样的平等学说,极大地拓展了嫉妒的范围。当对平等进行理性思考时,除非它们是基于一种应得价值的高度,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公正。一旦这种不平等被视为不公正,除了把它消除,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智慧书》第三部分人的过错

    黄淑丽译 人的过错    
    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内,就不会再痛苦了。紧紧地占据着大自然在万物的秩序中给你安排的位置,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你脱离那个位置,不要反抗那严格的必然的法则,不要为了反抗这个法则而耗尽了你的体力,因为上天所赋予你的能力,不是用来扩充或延长你的存在,而只是用来让你按照它喜欢的样子和它所许可的范围生活。你天生的能力有多大,就能享受多大的自由和权力,不要超过这个限度,其他一切全都是奴役、幻想和虚名。    
    只有自己实现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借用他人之手实现自己的意志。由此可见,在所有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这样可怜和邪恶,正是由于滥用了自己的才能。大自然之所以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的需要,难道不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吗?身体上的痛苦难道不是机器出了毛病的信号,叫我们更加小心吗?谁愿意始终这样生活呢?死亡就是解除我们的罪恶的良药;大自然不希望我们一直遭受痛苦。在蒙昧和朴实无知的状态中生活的人,所遇到的痛苦是多么少啊!他们几乎没有患过什么病,没有起过什么欲念,他们既预料不到也意识不到他们的死亡。当他们意识到死的时候,他们的痛苦将使他们希望死去,这时候,在他们看来死亡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如果我们满足于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对命运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万物是有一个毫不紊乱的秩序的,普遍的灾祸只有在秩序混乱的时候才能发生。个别的灾祸只存在于遭遇这种恶事的人的感觉里,但人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不是由大自然赐予的,而是自己造成的。任何人,只要他不常常想到痛苦,不瞻前顾后,他就不会感觉到什么痛苦。    
    


《智慧书》第三部分一失足成千古恨

    黄淑丽译 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你在心境忧郁或意气颓丧的时候,千万不要决定生命中的任何重要步骤,千万不可作任何重大的决定,因为这种不良的心境会使你的判断误入歧途。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感受到重大痛苦与失望时,他所采取的步骤,大都只会顾及到使自己从眼前解救出来,不会顾及到日后的最终结果是好还是坏。一位女子在遭遇极度的失望或痛苦时,她往往会降格屈就,决意嫁给一个她并不真心爱着的男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些人在事业上遭遇重大失败时,往往不能振作起来,而是自甘陷入破产的境地。殊不知他们如果能够努力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渡过难关,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人们在感受到巨大的刺激和痛苦时,常常会想到自杀。虽然他们也明明知道,他们所受的刺激和痛苦只是暂时的,咬紧牙关过一阵后就必然能够解决,遗憾的是,由于一个人正在感受着痛苦时,往往很难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观察与透视;由于我们的精神或身体遭受着痛苦,致使我们不能作出理智的判断,不能对事物作出明晰的分析。    
    要测验一个人的真正实力,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事业失败、命运坎坷,甚至连他的至亲好友都劝他放手、笑他不识时务时,他能否仍然坚持他的夙愿与事业。    
    有如此多的青年作家、艺术家,或从事其他事业的人,就是因为在事业上遭遇一时的失望或刺激,以致抛弃所学,去从事别种与自己的天性不相近的职业。日后虽然他也发现了自己当初选择上的错误,但是因为惟恐受他人的耻笑,或害怕重蹈第一次的覆辙,于是不敢再行变换,而至遗憾终身!    
    有无数乡村少年在城市就业时,一旦受了些打击,就会动了乡愁,竟至跑回乡间!殊不知,如果他们能够忍耐下去,他们一生的事业是不可限量的!    
    有许多出国攻读音乐或艺术的青年男女,因为一时的沮丧或乡愁,竟在半途还未学成就回国,从而造成日后无穷的追悔。也有不少学习法律的人,起先还满心想当一位律师,但后来读到法律上比较艰深、麻烦的部分后,使丧失了志气,弃而不学,自责地认为自己生来就不配做律师。    
    有些少年,从小就未曾离开过家庭,他们一旦离乡背井,负笈他乡,往往因思家心切,乡愁沉重,而不顾一切辍学回家。但事后他们总会对自己当初的软弱表示无穷的悔恨。    
    他人放弃,自己仍然坚持;他人后退,自己继续向前。在眼前没有光明、希望时,自己还不放弃努力奋斗。这种精神,是所有科学家、发明家及其他伟大人物成功的秘诀。    
    我常常听到一些中年以上的人发出这样的叹息:“假如我当初能够坚定意志,贯彻始终,而没有在沮丧的时候放弃所从事的事业,恐怕我现在也已经很有成就了吧!我的生活也要比现在幸福得多吧!”有许多人之所以壮志未酬,过着悔恨悲愁的一生,就因为他们身处沮丧、懦弱的时候,在事业上“向后转”了!不管你的前途怎样黑暗,心头怎样沉重,你都应该等到忧郁、沮丧的心情消散以后,再来决定你的方针或行动方案。在你心境不佳的时候,不管你所承受的痛苦的负担有多么沉重,你千万不要屈服!    
    在作重要的决定时,你必须要运用自己的理智、正确的判断力与健全清晰的观察力。你不能在心境不佳的时候决定你生命中的重要问题,或决定你生活上的“转折点”。你生活、事业上的“转折点”,应该在你心境平和、精神愉快时决定。当颓丧、失望充满我们的心情时,它们容易使我们的判断流于错觉。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每当事情稍有不顺时,他们就去变卖家产,并会做出种种可笑的事情来。之所以如此,就因为他们以为要不这样做,他们的事业将陷于绝境。实际上这种想法只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在你智穷力尽、不知何去何从时,你就已处于一种很危险的境地,因为那时你所进行的思考及决策,往往是不健全的。你只能在头脑冷静、心境恬淡的时候才去思考与决策。因为当你的心中充满着恐惧、怀疑与失望时,你是不能拥有正确可靠的判断力的。只有在脑筋健全活泼、精神不感到烦恼时才能作出健全的评估。你在心情不佳时所产生的念头,千万不可作为你行动的指针。    
    


《智慧书》第三部分空虚的世界

    王静译 空虚的世界    
    现代人同自己疏远开来,同他的同伴们或同事们疏远开来,同自然界疏远开来。他变成了一种商品,他将自己当做一种投资来体验生命的活力,而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投资必须给他带来可以获得的最高利润。人的关系,实质上是疏远了的或异化了的机械般动作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的安全感是以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为基础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每个人尽可能地努力同其余的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每个人还是极度地空虚和寂寞,每个人都充满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感和罪恶感。如果人的空虚和寂寞不能被克服,它们就总是会导致不安全感、焦虑感和罪恶感的产生。    
    文明世界的,企业与机构部门的机械工作,其严格的规程促使人意识不到他自己具有人的最根本欲望,意识不到超越自身和结合的强烈要求。由于惟一的规程在这个方向不能够成功,因此,人通过娱乐的过程化,通过娱乐工业提供的声音和风景被动地消遣,以摆脱潜意识里的绝望。除此之外,人为了克服孤独感和空虚感,还往往通过购买时髦的东西,很快地更新换旧,以从中获得满足。现代人实际上很接近于赫胥黎在《勇敢新世界》中所描述的形象:身体肥胖、衣着漂亮、情欲放荡,然而没有自我,除了与同伴们或同事们肤浅的接触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并且还受那句曾被赫胥黎简洁地说出来的箴言的影响:“个人觉察到,万众齐欢跳。”或者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乐明日忧。”又或者最雅致的说法是:“现在每一个人都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