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笔记(何沁版)-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认识是清醒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刘少奇说:〃要在中国采取相当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还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
1950年6月;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的闭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地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在建国前后对革命转变问题的许多论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
其一;关于转变的时间;认为〃还在很远的将来〃;〃是相当长久的将来的事情〃;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相当长久〃到底有多长 毛泽东曾讲过10年;20年;二三十年;刘少奇曾讲过几十年;周恩来也讲过10年;20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还分别用过〃新民主主义时期〃; 〃新民主主义阶段〃;〃新民主主义时代〃等概念;毛泽东还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的提法;最后形成大约15年至20年后过渡的共识。
其二;关于转变的条件;社会经济〃一定程度的充分发展〃;〃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一般是指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其三;关于转变的方式和步骤。最初的设想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具备了条件之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但方式是和平的;非暴力的;有代价的消灭。中共领导人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在中央政治局形成了共识。1951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这里所指的10年;和前面提到的几位中央领导人所讲的10年;20年;二三十年;都是转变时间的大体设想;在实践中也可能长些;也可能短些。但要有一个新民主主义阶段;要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则是非常清楚的。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到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这一改变;同当时的形势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的新认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1)中国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和相对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且发展迅速。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占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增加到56%;国营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商业营业额的60%。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因素。要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新中国已经积累了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在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这既是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措施;又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最初步骤。这一经验的积累;使毛泽东改变了原有的待条件具备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的设想;形成了逐步过渡更为有利的新认识;即〃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十年到十五年走完〃。(3)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的经验;即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渐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的道路。这一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中国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等到工业化后再搞农业机械化;而是先合作化;然后才能有机械化。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4)苏联经验的启示。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社会主义苏联援助中国;特别是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经验;鼓舞着中国人民。苏联的计划经济及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等等对中国都有启发。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成为中国的榜样。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而认为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过渡;因而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形成的过程。在1952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逐步过渡〃的思想由此产生。之后;他又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向社会主义过渡要分步骤;似过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用10年到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走完。195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李维汉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查汇报。毛泽东在发言时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月;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批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毛泽东的意见被中共中央接受。至此;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形成。为了向全国人民宣传总路线;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通俗系统的解释。1954年2月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总路线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即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社会主义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把农业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的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解决所有制问题;即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解放生产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强大的工业;才能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工业;才能支持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和代替资本主义商业;才能用新技术来发展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才能迅速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立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又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前提。中共中央认为;如果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自由泛滥必然破坏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的;狭小的农业必然在原料;粮食供应;市场;资金积累及劳动力等方面阻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4。如何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首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在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工业;但这些旧有工业;是带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性质的;门类也残缺不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经过3年的努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由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鉴于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发展又必然带来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随着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本主义企业与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与本企业职工及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为了适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愿望;也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为了避免个体农民在获得土地后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必须谨慎地逐步地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广大贫下中农也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互助合作方面发展的一个动力。个体手工业的情况与个体农业的情况相类似;广大手工业者也有走社会主义互助合作道路的强烈要求。
其次;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有失误;主要是:(1)求〃纯〃求〃公〃;即追求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追求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在分配形式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2)在对待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上;〃限制;利用〃与〃改造〃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私营工商业只看到它的落后性;而忽视了它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作用;主张〃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3)在改造的时间上急于求成。原来准备用15年到18年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际上只用不到4年(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算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估计不足。
5。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的异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既有相一致(或基本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两者在过渡性质上;在任务和目标上;在过渡的方法上;在转变的时间设想上等;大体是一致的:都是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都是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主张用和平的方法实现过渡。关于转变时间;都是设想10年;20年。但两者也有重要区别。主要是在过渡时期总线路提出之后;客观上强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毛泽东多次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且逐渐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主题;就是纲。提起了这个纲;各项帮助农民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一切都有统属了。〃这些论述;同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建国后的战略方针与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不完全相符的。此外;过渡时期总路线从原来设想的〃先建设后改造〃改变为〃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从原来设想的10年;20年后向社会主义转变;改为从〃现在开始〃就转变;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到逐步改造;一步一步地消灭资本主义;等等。在这些方面;过渡时期总路线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也是有区别的。
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缺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1)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3)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4)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掌握客观实际情况;既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又不要犯命令主义错误;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农业合作化健康地发展。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就是巨大的;经验是丰富的;但也存在着缺点和偏差。主要是1955年以后;对农业合作化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工作上出现了强迫命令;违犯自愿互利原则;以及经营管理跟不上等缺点。出现这些缺点的原因;既有对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个体经济的作用与倾向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改造越快越能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偏差;还有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造成的政治压力的因素;等等。另外;从今天的认识高度上看;当时人们把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集体化)与经营方式(劳动集体化)混为一谈;把集体化与大规模社会化生产混为一谈;误认为集体经济必须集体劳动;才能显示出优越性;误认为有了大型合作社;就有了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因而;改造后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模式上;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
7。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偏差: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激烈了丰富的经验:一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特点;把资产阶级区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经济区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并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产阶级实行专政;对民族资产阶级保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