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记译注-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式。⑨关:关照。⑩书:写,指记录下来。(11)画法:意思是划一之法(依《正义》)。(12)毋:同“无”。绝殊:特别。“绝”“殊”同义。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①,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②,二元以长星曰“元光”,③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④。
①元:开始。这里指纪年,也就是设立年号。天瑞:上天降下来的吉兆。古人迷信,把自然界出现的某些奇异现象附会天降的吉祥之兆。命:命名。②建元:这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年号。建,建立,设置。汉武帝以前,帝王纪年只有年数,没有年号,用年号纪年由汉武帝始。③长星:彗星的一种。④狩:打猎。按:此处史文有错漏。《集解》引徐广曰:“案诸纪元光后有元朔,元朔后得元狩。”又《会注考证》引顾炎武曰:“是建元、元光之号,皆自后追为之,而武帝即位之初,亦但如文,景之元,尚未有年号也。”又《新证》以为并非追记。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毋祀①,则礼不答也②。”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③:“天地牲角茧栗④。今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⑤,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⑥,而从祠衣上黄⑦。”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⑧,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⑨,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⑩,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11)。
①后土:地神或土神。②答:《尔雅·释言》:“答,然也。”这里“礼不答”是于礼不合意思。③太史公:指当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司马迁之父)。④天地牲角茧栗:意思是祭天地用的牛,其角如蚕茧或板栗一样大小。这是指祭祀用的幼牲。⑤圜:同“圆”。⑥瘗(yì,意):埋。⑦从祠:指陪祭者。上:同“尚”,崇尚。⑧脽(shuí,谁):丘。一说是地名。⑨望拜:远望而拜祭。⑩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邈(miǎo,渺):远。(11)侵:渐近,逐渐。寻:攀缘,这里有接近的意思。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宫人①,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②。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毋子。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得)③,相危以法。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悦。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④。大言曰:“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为臣贱⑤,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予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臣恐效文成,则方土皆掩口,恶敢言方哉⑥!”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⑦。子诚能修其方⑧,我何爱乎⑨!”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上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⑩,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11),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12)。致尊其使(13),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先验小方,斗旗(14),旗自相触击。
①宫人:官名。掌管君主日常生活事务。②尚方:官名。掌管配制药品(参用《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③中:符合;投合。④疑:犹豫。⑤顾:不过。⑥恶:何,怎么,哪里。⑦马肝:据说人吃了马肝会丧命。⑧诚:果真。⑨爱:吝惜。⑩贵:使……尊贵。(11)卑:以为卑,认为卑贱。(12)肯邪(yé,爷)不(fǒu,否)邪:意思是究竟肯不肯来,还在两可。邪,语气词,表示疑问。不,同“否”。(13)致尊:极尊。致,最,极其。(14)斗旗:《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旗”均作“棋”,应据改。斗棋,方士用鸡血杂以羽毛等物磨擦钢棒,使生磁性,再以磁石做成棋子,钢棒就能使棋子互相触击,利用这种手段骗人。(参用《正义》引高诱注《淮南子》说)
是时上方优河决,而黄金不就①,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金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制诏御史②:“昔禹疏九江,决四渎③。间者河溢皋陆④,堤繇不息⑤。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⑥,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⑦。《乾》称‘蜚龙’,‘鸿渐于般’⑧,意庶几与焉⑨。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⑩,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11)。又以卫长公主妻之(12),赍金万斤(13),更名其邑曰当利公主。天子亲如五利之第(14)。使者存问所给(15),连属于道(16)。自大主将相以下(17),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18),夜立白茅上(19),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弗臣也(20)。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21)。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22)。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治装行(23),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数月(24),佩六印,贵振天下(25),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26),能神仙矣。
①黄金不就:指炼黄金没有成功。②制诏:下诏令。③决: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④间者:近来。皋陆:河边陆地。⑤堤繇:修筑堤防的劳役。繇,通“徭”。⑥临: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为统治。⑦大通:即大通将军。⑧“《乾》称”二句:《乾》,指《周易·乾卦》。蜚,同“飞”。《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渐,进。般,通“泮”,指泮宫(周代学宫),为禁止射猎之所。(参用《周易古经今注》说)《周易·渐卦》:“六二,鸿渐于磐(同“般”),饮食衎衎(kàn,看。喜乐的样子),吉。”《会注考证》引方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言君之得臣也;鸿渐于磐,饮食衎衎,言臣之得君也。武帝以栾大为天所遗士,故引此。”⑨意:想,想来。庶几(jī,机):或许。与:赞许。⑩甲第:第一等的宅第。€乘舆:帝王的车驾,也指帝王所用的器物。斥:驱逐,这里指分出去。妻(旧读qì,气):以女嫁人。(13)赍(jī,机):送物给人。(14)如:往,到……去。(15)存问:看望,慰问。所:《封禅书》作“供”,当衣改。(16)连属:连接。(17)大主:即大长公主。汉文帝的女儿,武帝的姑姑。(18)衣(旧读yì,义)羽衣:穿着用鸟羽制成的衣服。(19)白茅:多年生野草。(20)弗臣:不以之为臣,不把栾大看作天子的臣下。(21)道:同“导”,引导。(22)下神:使神仙下凡。(23)治装行:整理行装。(24)见:被引见。(25)振:同“震”,震动。(26)搤(è,扼)捥: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搤,通“扼”。捥,同“腕”。禁方:秘方。
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①,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②。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毋款识③,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④。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晏温⑤,有黄云盖焉。有麃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至长安,公卿大地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间者河溢,岁数不登⑥,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年丰庑未有报⑦,鼎曷为出哉⑧?”有司皆曰:“闻昔大帝兴神鼎一⑨,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⑩。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11)。禹收九牧之金(12),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13)。遭圣则兴(14),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15),鼎乃沦伏而不见(16)。《颂》云(17)‘自堂徂基(18),自羊徂牛(19);鼐鼎及鼒(20);不虞不骜(21),胡考之休(22)’。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23),承休无疆。合兹中山(24),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25),路弓乘矢(26),集获坛下,报祠大飨(27)。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28)。鼎宜见于祖祢(29),臧于帝廷,以合明应(30)。”制曰:“可。”
①魏脽:即前文所提的“汾阴脽丘”。因汾阴原属魏国,所以叫魏脽。营:指祠庙周围的地界。《会注考证》引颜师古说:“营,谓祠之兆域也。”②掊(póu,抔):用手扒土。③文:花纹。镂(lòu,漏):雕刻:款识(zhì,志):古代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④以闻:把这事报告给武帝。闻,使闻,等于说报告。⑤晏温:天气晴暖。⑥登:庄稼成熟。⑦丰庑(wú,无):丰茂。庑,通“芜”,草木茂盛的样子。报:祭名。农事结束后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以报德。《诗·周颂·良耜·序》:“良耜,秋报社稷也。”⑧曷为:为什么。⑨大(tài,太)帝:也作“泰帝”,指传说中的太昊(hào,浩)伏羲氏。兴:建。这里是制作的意思。⑩系:联属依附。(11)象:象征。(12)九牧:指九州。牧,原指牧守,是州的长官。金:指铜。(13)鬺(shāng,伤)烹:烹煮,特指烹煮牲畜以祭祀。(14)遭:遇到。兴:兴起,这里是出现的意思。(15)社:祭祀土神的地方。古代诸侯建国都要立社坛。(16)见:同“现”,出现。(17)《颂》:这里指《诗经·周颂·丝衣》。内容是描写周成王时举行绎祭(又祭,大祭次日举行的祭祀)的情形。(18)“自堂”句:是说紧张地往来做准备。堂:正屋。徂(cú),阳平粗),往,到。基,地基,墙基,这里指台阶。(19)“自羊”句:是说准备祭祀用的牲畜。(20)鼐(nài,奈):最大的鼎。鼒(zī,滋):小鼎。(21)虞:同“娱”。快乐,引申为喧哗。骜:通“傲”。傲慢。(22)胡考:长寿。休:福。(23)龙变:象龙一样地变化,指变化神奇莫测。(24)合:符合,与……相合。(25)符:符命。即所谓祥瑞征兆。(26)路弓:大弓。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乘,因此以乘为四的代称。(27)大飨:古代一种祭礼,即大袷(xiá,匣)。古代帝王诸侯集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大合祭。(28)合德:指天人之德相合。古人迷信,认为天与人能互相感应。(29)祖祢(nǐ,你):祖先。祢,《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解沽》曰:“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30)明:神明,神灵。应:瑞应。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①。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②。
①殆:大概,恐怕。②候:观测。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①,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②:“黄帝得宝鼎宛(侯)〔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③,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④,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⑤,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⑥,凡二十堆,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⑦,疑其妄书,谢曰⑧:“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⑨。上大说⑩,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功,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齐人也。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11)。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12)。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13)。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14)。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15),五在中国(16)。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17),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18),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19)。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号(20),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21)!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耳(22)。”乃拜卿为郎,东使侯神于太室。
①朔:朔日,即每月初一。旦:天明时,早晨。②札书:写在木筒上的文字。札,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筒。③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④纪:古以岁、日、月、星辰、历数为五纪。这里指历数,即推算节气之度。⑤迎日推策:指观测太阳的运行用蓍草推算历法,预知日月朔望节气等。迎,预测。⑥率:大致。⑦经:正常。⑧谢:辞谢,推辞。⑨嬖人:受宠幸的人。⑩说:同“悦”,高兴。€鼎书:关于宝鼎的书。当黄帝之时:指与黄帝时的历日相同,如年名、日名、冬至等节气的位置等。(13)且:或,或者。(14)神灵之封:指为祭祀神灵而建立的封国。居:占。(15)蛮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四方各少数民族。(16)中国:指中原地区。(17)非:以为非,反对。(18)寒门:《集解》引徐广曰:“寒,一作‘寒’。”(19)胡:兽颈下的垂肉。髯:两颊上的胡子。(20)号:大声哭喊。(21)嗟乎:叹词。(22)(xǐ,洗:同“屣”,鞋。
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①,坛放薄忌泰一坛②,坛三垓③。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④,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⑤。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⑥,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⑦。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⑧。其下四方地,为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⑨。已祠,胙余皆燎之⑩。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