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诗鉴赏大典-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写自己的家庭遭遇。
先写将到家时的感叹。社会如此动荡不安,而自己却与寄居异县的家人长期分离,“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正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小和急切地希望同亲人患难与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快到家门时的喜悦。然而,迎面所见的不是老妻的笑脸和幼子的欢跳,而是“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悲惨景况,这对风尘仆仆一路上喜忧交加的诗人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呢?他内心的悲恸是可想而知的。但诗人并没有在个人的痛苦上作过多的纠缠,只以“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两句带过,从而由自己的遭遇推想到天下广大人民的不幸。自己是个小官,不必缴纳租税,自己的孩子却在“秋禾登”的情况下饿死,那些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些无产无业和远戍边疆人的遭遇不就更不必说了吗?诗人念此忧彼,愁绪百结,愤激之情不可抑制。“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正是这种感情的强烈收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咏怀”诗,它抒发了诗人匡世济国的远大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强烈思想感情,同时又是一部“史诗”,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唐代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集团奢侈豪华的腐朽生活,表现了人民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下所承受的贫穷和苦难。
这首诗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典型的艺术概括。诗的内容通过描写旅途的见闻,叙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抒发多种的感叹,有个人家庭的,有社会广大人民的,有上层统治集团的。内容繁富,篇幅巨大,洋洋五百言,却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两句诗是贯穿全诗的一条主线,它有机地将开头部分的抒怀、中间部分过骊山的所见所感与后半部分的家庭遭遇等情景组合在一起,使人读后在感情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此外诗中还采用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景物描写烘染着环境,为叙事、抒情创造气氛,叙事为议论提供根据,从而使议论显得具体、细致。
如诗中把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一些情况作了对比,尤其是对皇亲国戚的奢靡生活作了详尽的铺叙之后,从而得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结论,真是透辟、尖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寓居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这年正月,安史叛军头子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持续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暂告结束,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携家带眷流落在梓州的杜甫,听到唐军的胜利消息,喜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开门见山,诗情激荡。“剑外”点明听到喜讯的地点。“忽传”“初闻”表明喜讯来得突然,也表明喜之“惊”,“收蓟北”直接写出是什么样的喜讯。一个“忽”字,将惊喜之情溢于纸上,同时又将“剑外”“ 蓟北”相隔千里的两地连接在一起,把人们奔走相告飞快地传递喜讯的情态和气势都融于字里行间。
杜甫在国家的动乱中,颠沛流离,饱受忧患,无时不在渴望着叛乱的平定。“初闻涕泪满衣裳”呢?
一个“满”字,将诗人百感交集,喜泪纵横的状貌真实而细致地描摹出来。不是半生坎坷,饱经沧桑的人,怎会如此“泪满”!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如狂”是继表现闻听喜讯后的情景。初闻时的喜悦,还没有来得及有更多地体会,在惊喜之中已是涕泪纵横。这是感情的第一次爆发,“喜”情还多在“惊”情之中。回过头来看看妻子儿女,她们脸上平日的愁云,早已烟消云散,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情态。这就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平日患难与共的妻子儿女,几年来与自己一样遭受过多少战乱之苦,忍受了多少忧愁的折磨。如今也都转忧为喜,这就更使诗人喜上加喜,以致顾不得看书了,胡乱地把书收拾一下,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个“狂”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喜态,这是诗人喜悦感情的第二次爆发。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喜悦感情的第三次爆发。诗人象小孩子一样欢乐得手舞足蹈还不能表达自己的喜悦,还需要“放歌纵酒”才能把喜情抒尽。’白日放歌”纵酒,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今日之高歌,不是长歌当哭,而是快乐地欢唱。他恨不能立即归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正是诗人归心似箭的心理写照。
“ 穿”“下”二字,贴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想象中在险峡中穿行疾驶与出峡后顺流而下的畅快之情。
这首抒情诗,抒发了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极度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热烈感情。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
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
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雨伴着和煦的春风飘洒大地,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禾苗、花木。“潜”、“细”二字,十分精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神”。
如果说上两句是诗人在屋内听春雨飘洒声之所感,那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则是诗人推门远望雨夜景色之再现。雨声沙沙,喜而思见。推门向外一望:细雨绵绵,乌云笼罩,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远处闪耀着一点红光,是江上渔船的灯火。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广漠的幽暗中感受着一种甜美的静寂。这里作者细致地写出雨夜之景,正是以这种气象寓托对喜雨的兴致心情。
夜色越阴暗,才越能觉出绵绵细雨不断之势,盼喜雨的心情就更加称意。诗人在这幅春郊夜雨的画面上,于一大片的黑色之中,点上一点“渔火”的光亮,使得“黑”“明”映衬,醒目鲜明,从而更增强画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诗人喜兴心情的进一步表达。诗人推想这雨今夜一半时是不会停的,经过一夜的滋润,到明天拂晓时,雨过天晴,锦官城满城含着雨水的百花,会更加鲜艳夺目,一片生机。从这层春意盎然的想象中,足见诗人对好雨的喜悦难尽心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意味。“红”、“湿”、“重”三字,极其形象、准确地表达了雨后花朵的特征。故而明人谭元春说:“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见《唐诗归》)。
这首诗全篇按时间的顺序,依照景物的变化,顺应着主观的感受,点染出“春夜喜雨”的景色与气氛。
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而“喜”字却一字不露,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离到四川成都,由于得到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来,即“杜甫草堂”。
茅屋刚盖起来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一家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写的景象。
全诗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下者飘转沈塘坳”。首句点题,开门见山地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头两句,诗人就具体交待了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倾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
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体铺叙茅草被狂风吹得满天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风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写顽童抢草的情景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叹息。
屋上的茅草,被风卷走,挂在树梢,跌落在塘坳,诗人本希望能拣回来一点以备修补房屋。但是从村上来了一群顽童,看主人年老力衰,就把撒落在地面上的茅草,一捆捆地抱走,主人呼喊他们也不听。“忍能”、“面对”、“公然”描摹出了顽童的无所顾忌、大摇大摆地调皮情态。“唇焦”、“口燥”、“呼不得”,将当时诗人焦急,费尽口舌的呵斥、劝阻都细致形象地记录下来。最后诗人只好回到家中,精疲力竭地靠在拐杖上叹息。“倚杖”与“老无力”紧紧相扣,表现出了诗人的未老先衰,“自叹息”又使人深感诗人的孤寂、不幸。
诗人笔下的顽童固然可恶,并当面呼他们为“盗贼”, 但是诗人在思想感情上并没有把他们置于敌对的地位而加以认真地谴责,相反却将他们的顽皮、幼稚的神情表现得活泼可爱。
第三段从“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风定屋漏雨来之夜,愁迫难眠的情景。
这段头两句先描绘风息云浓,渐近黑夜,大雨袭临之势,交待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俄顷”点明时间的短暂,“漠漠”、“昏黑”渲染出大雨前阴霾浓暗的气氛。三、四句接着从天气恶变写到破屋的情形:一床盖过多年的粗布被子,棉花已经干硬不能御寒,以致盖在身上“冷似铁”。被里子已经单薄得无筋力了,所以孩子在睡梦中一蹬就破。这种对布衾的细腻描绘,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困苦图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夜棉被本已“冷似铁”, 然又遭屋漏雨淋,床上几乎无干处,其景象就可想而知。因此诗人瞻前顾后,从眼前的一切回想到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真是愁苦不堪,彻夜难眠,怎不希望天快亮啊!
第四段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篇末,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诗人在破屋湿床之上,彻夜难眠,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广大穷苦人民的苦难,并且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从中升华出宁愿牺牲自己而能普济天下穷人的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多么富于浪漫而有气魄的想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又是何等地激情奔泻!这几句豪言壮语正是诗人伟大理想与高尚品质的集中体现。
这首诗,通俗流畅,广为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从白天、傍晚、夜里、直到第二天早晨,所见所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精心选择了风卷屋茅、顽童抱茅、倚杖叹息、孩儿蹬被、屋湿无干处等场面和细节,进行具体形象地描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当时所经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整个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从而使诗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