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诗鉴赏大典-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稹的诗平易浅切,这在其他题材的诗歌中,艺术上往往利弊得失参半。但就这首诗而论,这种平易浅切的风格倒是和诗所表达的内容、感情完全契合的。 
  悼亡诗在感情的真挚这一点上,比任何诗歌都要求得更严格,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而华丽雕琢往往是会伤真的,朴质平易倒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好形式。特别是当朴质平易和深厚的感情结合起来时,这样的诗实际上已经是深入浅出的统一了。鲁迅所说的白描“秘诀”——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似乎特别适用于悼亡诗。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元稹 
  伴客销愁长日饮, 
  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旁人泣, 
  醉里时时错问君! 
  元稹诗鉴赏 
  元稹对亡妻韦丛有着真诚执着的爱恋,这首“伴客销愁”,深情缱绻,读来沉痛感人。 
  起句叙写诗人在丧妻之痛中意绪消沉,整天借酒浇愁的情态。伴客销愁,表面上是陪客人,实际上是好心的客人为了替他排遣浓愁而故意拉他作伴喝酒。 
  再说,既是“伴客”,总不好在客人面前表露儿女之情,免不了要虚与委蛇,强颜欢笑。如此销愁,哪能不愁浓如酒呢?在这长日无聊的对饮中,他喝下去的是自己的眼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透出了心底的凄苦。 
  第二句妙在“偶然乘兴”四字。这个“兴”,不能简单地当作“高兴”的“兴”,而是沉郁的乐章中一个偶然激昂的音符,是情绪的突然跳动。酒宴之上,客人想方设法开导他,而诗人一时悲从中来,倾杯痛饮,以致醺然大醉。可见,这个“兴”字,溶进了客人良苦的用心,诗人伤心的泪水。“偶然”者,言其“醺醺”大醉的次数并不多,足证上句“长日饮”其实喝得很少,不过是借酒浇愁而意不在酒,甚至是“未饮先如醉”,正见伤心人别有怀抱。 
  结尾两句,真是字字泣血,读诗至此,有情人能不掩卷一哭!醉后吐真言,这是常情;醒来但见旁人啜泣,感到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在醉中忘记爱妻已逝,口口声声呼唤妻子哩!凄惶之态,凄苦之情,动人心魄。 
  绝句贵深曲。此诗有深曲者七:悼念逝者,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现在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只写旁人感泣,从旁人感泣中见出自己伤心,此其深曲者一。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写出永远无法忘却的哀思,此其深曲者二。怀念亡妻的话,一句不写,只从醉话着笔;且醉话也不写,只以“错问”二字出之,此其深曲者三。醉里寻伊,正见“觉来无处追寻” 
  的无限空虚索寞,此其深曲者四。乘兴倾杯,却引来一片抽泣,妙用反衬手法取得强烈感人的效果,此其深曲者五。“时时错问君”,再现了过去夫妻形影不离、诗人一刻也离不了这位爱妻的情景,往昔“泥他沽酒拔金钗”(《遣悲怀》)的场面,如在眼前,此其深曲者六。醉后潦倒的样子,醒来惊愕的情态,不着一字而隐隐可见,此其深曲者七。一首小诗,如此曲折有致,委婉动人,至为难得。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 
  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 
  小桃花树满商山。 
  元稹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返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收到友人书信的兴奋欣悦之情。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浮沉感,长江边上的风雨飘摇,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间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 
  “今日春风到武关”,正是于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兴奋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富有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重心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佳境更筹。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涌上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思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换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唱:“小桃花树满商山”! 
  这桃花,开满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流露无遗。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选取这两个景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 
  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 
  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诗鉴赏 
  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同的命运肥两颗心连得更紧。元稹的谪居生涯非常凄楚。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瘴乡独处,意绪低沉,千里之外,唯有好友白居易与他互通音问。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唱。序文最后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所谓“ 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往返,互相关切的情形。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这是一首构思奇异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收到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拿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结果。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推知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叹。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 白乐天!今儿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 
  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面,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叹,却只表达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 
  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诗鉴赏 
  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 
  这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贬至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现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昨晚上又梦见了他。老友感情这样深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第二句乃说:“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在通州害过一场严重的疟疾,病后一直身体糟糕,记忆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还包含了精神上的深深苦闷,包含了无限凄凉悲哀之情。四句紧承三句说: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与白居易寄来的诗相比,这一结句翻出新意。 
  白诗是这样四句:“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切。诗从对面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诚。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楚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挚、极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深切动人。再说,元稹这首诗是次韵和诗,在韵脚受限制的情况下,别出机杼,更是难得。    
  重赠乐天 
  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 
  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 
  月落潮平是去时。 
  元稹诗鉴赏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凡情无奇而自佳者,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然也。”的确,有些抒情诗,看起来情景平常,手法也似无过人处,但读后令人回肠荡气,经久不忘。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回旋往复的音乐节奏,及由此产生的“韵”或韵味。 
  《重赠乐天》就是这样的一首抒情诗。它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相逢又将分手时的赠别之作。先当有诗赠别,所以此诗题为“重赠”。 
  首句提到唱诗,便把读者引入离筵的环境之中。 
  原诗题下自注:“乐人商玲珑(中唐有名歌唱家)能歌,歌予数十诗”,所以此句用“休遣玲珑唱我诗” 
  作呼告起,发端奇兀。唐代七绝重风调,常以否定、疑问等语势作波澜,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適)、“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这类呼告语气容易酿造动人的风韵。 
  不过一般只用于三、四句。此句以“休遣”云云发端,劈头喝起,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好友难得重逢,分手之际同饮几杯美酒,听名歌手演唱几支歌曲,本是很愉快的事,何以要说“休唱”呢?次句就象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商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那不免令他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呼告的第二人称语气,以及“君”字与“我”字同现句中,给人以亲密无间的感觉。上句以“我诗”结,此句以“我诗”起,就使得全诗起虽突兀而承接从容,音情有一弛一张之妙。句中点出“多”“别”,已暗逗后文的“又”“别”。 
  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彻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无穷。 
  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 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读后却有无穷余味,给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此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余韵。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回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致的情感: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令人恋恋难舍。更加上诗人想象出在熹微的晨色中,潮平时刻的大江烟波浩荡,自己将别友而去的情形,更流露出无限的惋惜和惆怅。多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这种人生聚散的情景,借助回旋往复的音乐律感,就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这里,音乐性对抒情性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连昌宫词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 
  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 
  “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 
  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 
  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 
  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届寒食一百六, 
  店舍无烟宫树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