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诗选-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沟涧中糟蹋着,如何能够保存?“毫未”,指小树。《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未。”
“何当”,在这里是“安得”的意思。
'六'“未成”,尚未长成材。“质已夭”,已被砍伐焚烧。“突兀■豁”,高耸特出的样子。
“岩峦”,山冈。这两句说树木来长成已被糟蹋,山冈因空荡荡而显得更高更突出。
'七'“柏梁”,台名,汉武帝元鼎二年春造成,太初元年十一月,毁于火。“武库火”,晋惠
帝元康五年闰十月,武库被焚。“匠石”,人名,又名匠伯。《庄子·内篇·人间世》载匠石之齐,
至于曲辕,见栎社树而“不顾”,并与弟子谈不材之木的故事。“狼顾”,狼行走时常回头四顾,以
防袭击。这两句说,林木遭受火灾,匠石回顾而愁叹。匠石能辨材之优劣,见劣材而不顾;这里“狼
顾”说明被毁的都是美材。
'八'未两句作者发出感慨说:木材越来越稀少,“爱材养育”这样的大事有谁来关心呢?
跂乌词'一'
'二'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翼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何为
'三' '四'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
'五' '六'
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跃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
'七' '八'
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
'九'
力低飞逃后患 。
'一'这是寓言诗,作者用跂乌的遭遇来比喻自己的身世,充满了对当时政治不满和自己受打击
的愤慨情绪。“跂”,举一足。“跂乌”,病一足,跌而行的乌鸦。有人改为“跂鸟”,实非。
'二'“鸦鸦”,乌鸦鸣声。
'三'“落魄(音托)”,不得志。这两句说群乌在阳光下刷毛伸翼,高高兴兴地,你独独如此
不得意,现在还想能干什么呢?
'四'“三足”,《五经通义》、《春秋元命苞》都说日中有三足乌。这两句说,莫非你想往上
爬,和太阳相近,太阳里的三足乌妒忌你,使你患了这样的毛病吧?
'五'这两句说:莫非你饿极了在路旁吃了人家的鲜肉被人打伤了吧?
'六'“翘肖”,同“肖翘”。《庄子·外篇·胜筐》:“肖翘之物。”疏:“飞空之类日肖翘。”
一说应作“翘首”,就是抬头,和“独足”对衬。“独足”,一足。这两句说,这只跂乌飞下丛林,
因为只能举一足,不能高飞,只能嘴里衔着低枝跳跃。
… 页面 26…
'七'这两句说跂乌惴惴不安,回头看看泥涂中的蚂蚁,因自己腿伤所以防备蚂蚁聚集咬它的伤
口。又仰面看看栋梁上的燕雀,也加以戒备。
'八'“六翮”,《扬子》:“鹪鹏冲天,不在六翮乎?”六翮指两翼。这两句说跂乌本有高飞
的能力(喻人本有才识),可是因为有病(喻人失势),飞不起来。
'九'“支离”,形体不全。《庄子·内篇·人间世》有一段话,大意是有支离的人名叫疏,平
日以缝洗衣服来口。当朝廷派下大差役时,他因有疾不能胜任;朝廷赈济病者时,却得到三钟 (六
斛四斗叫钟)粟和十束薪。这种残废的人还能够生活下去一直到老死。“无趾”,《庄子·内篇·德
充符》:山东有个残废的人,因为不注意保护身体,终于弄断了足趾。他认为孔丘是个“尊足者”,
想向孔丘学“务全”之道,而孔丘却说他“何及矣”。于是向老子问道,以超然的态度求得自全。未
两句是借用《庄子》寓言中支离和无趾的事来比喻自己,说象支寓、无趾还能以无为之道求自全,我
为什么不能呢?我要象跂乌那样努力低飞以避免后患。
放鹧鸪词'一'
'二'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置罩
'三' '四'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厄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
'五' '六' '七'
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 ,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
'八' '九'
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
'一'这首诗是作者以即将被宰杀的鹧鸪自喻,以寄感愤,表现了向往自由的心情。
'二'“鹧鸪”,鸟名,肉肥味美。“嘲嘲”,鸟鸣声。“嘲嘲”句是说鹧鸪鸣声如自呼其名。
'三'“徇(音训)”,从,跟着。“媒”,指被人养驯用来招引同类的鸟,即鸟囮(音油)子。
“罹(音离)”,遭遇,触。“置罦(音嗟孚)”,网罗,捕捉野鸟的工具。
'四'“籞(音语)”,是折竹插在地上圈围起来,上加覆盖,蓄养鸟类的一种工具。上句说鹧
鸪被捕捉后想逃逃不脱;下句说厨房内烧火就要烹它了。
'五'“鼎”,三足两耳,古时用来烹饪的器具。“芍药”,调味的香草。司马相如《子虚赋》:
“芍药之和,具而后御。”这两句写厨人在做准备工作,将动手宰烹鹧鸪的样子。
'六'“毅棘(音胡速)”,惊恐畏惧貌。《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
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音信)钟。’王日: ‘吾不忍其毅棘。’”
“衅钟”是用牲口的血涂在钟上,这是古时的祭礼。
'七'这句典出《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子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日: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邯郸”,赵都,今河北省邯郸县。
'八'“二子”,指齐宣王与赵简子。“得意”,指有权有势。这两句说齐宣王、赵简子正当得
意的时候还怜悯失去自由的动物,何况我自己的境遇就和这鹧鸪相似,哪能不对它同情呢?
'九'未两句嘱鹤鸩被放后应展翅远去,不要再上所谓“同类”的当。这些都是作者自喻,说明
他的愤慨之深。
渔翁'一'
'二' '三'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
'四' '五'
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一'本篇作于永州。
'二'“西岩”,疑即永州的西山。作者另有《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湘”,湘水。
… 页面 27…
'四'“欸乃(音袄霭)”,橹桨戛轧声。或云人声。唐时湘中棹歌中有《欸乃曲》(见元结《欸
乃曲序》)。“欸乃一声”,即棹歌一声。“山水绿”,承上“烟销日出”,谓青山绿水,顿现原貌。
'五'末两句说渔翁驾舟向中流行去,回看天际,发现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追随着渔舟。“天
际”,即“岩上”。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
… 页面 28…
张仲素
张仲素(约七六九——八一九),字绘之,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
贞元十四年(七丸八)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全
唐诗》存其诗三十九首,绝大多数是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
秋闺思'一'
'二' '三'
碧窗斜日蔼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
'四'
微 。
'一'这是《秋闺思二首》的第一首,是闺怨诗,怨丈夫的征戍地太远,梦魂难到。
'二'这句是说透过碧纱深入屋内的斜日余晖变得暗淡了。
'三'“螀”,蝉类。
'四'“金微”,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指诗中女于所忆远人的征戍地。这两句
翻用沈约 《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句意,言梦中确是清清楚楚见到关塞了,却不
晓得走什么路到金微去的。“关塞”、“金微”互文同意。日以“关塞”、“金微”分指两地也可以
通,那就是说梦中虽然见到关塞,仍然无法到达金微,表示金微还在塞外,是更远的地方。见过一般
城堡的人可以具体想象边地“关塞”的形状,未到过“金微”的人只觉得它是一个抽象的地名。所以
前者易见于梦寐,而后者不易。
… 页面 29…
陈羽
陈羽(七五三——?),江东(今南京一带)人。唐德宗贞元八年(七
九二)进士,后官东宫卫佐。四十岁才中进士,政治抱负又不能实现,所以
《春日南山行》诗说:“处处看山不可行,野花相向笑无成。长嫌为客过州
县,渐被时人识姓名。”《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陈羽和陆贽、韩愈有交往。他的诗主要是近体诗,但也写古诗。诗的内
容不外怀古和旅游两类,仅有个别作品直接反映现实斗争。他的诗注重文采,
能够情景交融。《唐才子传》称赞他的诗说:“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
不尽之意,皎皎言外。”又说他的小诗“二十八字,一片画图”,虽然评价
过高,却把握住了陈诗的艺术特色。
从军行'一'
'二'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三'
。
'一'这首诗写边塞军队雪里行军的情景。
'二'这两句描写天山的奇寒。“海”,天山脚下的湖泊。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
寒”。
'三'末两句通过有声有色的风物点染,表现了昂扬的士气。
… 页面 30…
韩愈
'一'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
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
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历宫国
'二'
子监祭酒、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有《韩昌黎集》 。
韩愈在政治、思想、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他与地主阶级上
层并非处处一致,他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主张排佛及其他一些改
革弊政的措施。韩愈在政治上的基本倾向是站在豪族地主一边的。他支持俱
文珍等宦官腐朽势力,反对以王叔文为代表的革新派。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反对骈文,提倡散丈,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但从某些问
题看,实质却不全同。韩愈在哲学思想上的唯心主义,政治立场上的保守主
义。是应当批判的。
韩愈生活的时代,诗歌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李贺、柳宗元、刘
禹锡、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人以他们的创作给诗坛带来了生气。他们的诗
歌风格多样,各有创造。韩愈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在当
时和后世都有影响。韩诗题材不算狭窄,社会生活的重大内容也有一些反映。
但民间疾苦在他笔下却常常只是浮光掠影。他对人民的态度和他写失意牢骚
时那种激切的感情相比,不免显得冷漠了。
韩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宏伟奇崛和“以文为诗”。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
拗折排幂的布局结构,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有意违背常规的险韵重韵,以
及汪洋恣肆的长篇巨幅。是构成他那宏伟奇崛风格的艺术因素。“以文为诗”,
杜甫早已有这方面的艺术实践,韩愈则更进了一步。他的“以文为诗”的主
要内容是大量的议论成分,铺叙的表现手段和散文化的句式,这一切都为形
成宏伟奇崛风格而服务。宋朝沈括斥韩愈这类诗为“押韵之文”,吕惠卿却
'三'
为之辩护说:“诗正当如是。” 他们褒贬不同,但都只是表面地从“诗格”
着眼,没有结合思想内容进行评论,也没有看到韩诗这个特点有其成功和失
败的地方。诗歌艺术风格多样化必须为进步的思想内容服务才有价值。韩愈
诗中那些逞才使气、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以及形式主义的某些倾向,
就对后代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韩愈的籍贯说法很多,这里根据林则徐 《云左山房诗钞》卷一《孟梁拜韩文公墓》的实地
考察。岑仲勉 《唐集质疑》考得的结果也相同。
'二'韩诗注有顾嗣立《昌黎诗集注》、方世举《昌黎诗编年笺注》等。
'三'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八、《诗人玉屑》卷十五所引《临汉隐居诗话》(《历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