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诗选-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律诗在初唐已逐渐形成定格,沈、宋所作律诗更严谨地遵守这种定格,所以
'二'
后人以沈、宋代表律诗开始成熟的阶段 。他们的应制诗都很工整,表现了
高度的文字技巧。他们被贬以后,有了较深的生活感受,诗里也有了较充实
的内容。之问两次流放,有一些纪行述感之作被人传诵,本书所选的两首都
属于这一类。
'一'《旧唐书》说他是弘农人,《新唐书》说他是汾州人。
'二'清钱良择 《唐音审体》云:“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
题大庾岭北驿'一'
'二' '三'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四' '五'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一'这首诗系作者被流放岭南时途中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境。“驿”,“驿
舍”或“驿亭”的简称,是古代官办的交通站。官吏往来经过,依照定例可以在驿舍停宿和取给交通
工具。
'二'“阳月”,十月。“至此回”,古时传说,鸿雁南飞到大庾岭折回。
'三'这两句是说自己还要继续南行,北归无日,不能象南飞雁到这里就折回。
'四'“瘴”,南方深山密林中的郁蒸之气。
'五'末两句是预拟之词。“望乡处”,指岭上高处,即“陇头”。作者后来曾在此高处回望北
方家乡。《度大庾岭》诗云:“度岭方辞国,停轺(轻车)一望家。”大庾岭气候早暖,十月中可以
见到梅花,所以说“应见陇头梅”。
渡汉江'一'
'二' '三'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一'“汉江”,即令汉水中游的襄河。作者从贬所泷州逃归洛阳,当由襄阳渡汉江,经南阳入
洛,所以有“近乡”之语。有的选本把此诗当作李频的作品,显然错误,因为李频的宦迹不曾到过岭
南。
'二'“岭外”,即岭南。开头两句是说贬谪岭南时,家书断绝,经历日子不少。
'三'“怯”,畏缩。上文说音书久绝,家里情况不明,所以愈近家愈提心吊胆,深怕听到坏消
息。也许因为作者从贬地逃归,只求隐匿,怕碰见熟人,越走近家乡,越不敢随便和人交谈。
沈佺期
沈佺期 (?——七一三),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人。
高宗上元二年(六七五)进士。武后时累迁考功郎、给事中,以交通张易之
… 9…
流瓘州。中宗神龙时 (七○五——七○七)召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
官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卒于开元初。有《沈佺期集》。
沈佺期和宋之问齐名。沈、宋都是宫廷文人。他们的诗在用词和着色方
面,都还有齐梁的馀习。沈诗靡丽更过于宋。宋五言较胜,沈则长于七言。
就两家全集比较起来,沈诗在数量和内容上都显得贫薄一些。
杂诗'一'
'二' '三' '四'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五' '六'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
'一'本题共三首,都是写闺中少妇和塞上征人相忆的诗。本篇原列第三首。
'二'“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西北。一本作“黄花塞”。
'三'“频年”,连年。“解兵”,罢兵,撤兵。
'四'这两句说闺中和营中同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在征夫看来,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
玩的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象怀若深情,实在可亲可恋。“长在”,一本作“偏照”,似不可
从。这里的“长”字和下文的“今春”、“昨夜”都是申说“频年”二字,如作“偏照”,便失却线
索。“汉家”的“汉”既指汉族,也指汉朝,当时的文人往往以汉代唐,避免直指。
'五'这两句说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相思。所谓“今春意”,其实是年年的意,所谓“昨夜情”,
其实是夜夜的情。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可能包括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下面两句所写的。“良人”,
丈夫。
'六'末两句说希望有人能指挥军队,一举破敌,以结束战争。“旗鼓”,代表军队。《左传·成
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旗和鼓都是指挥进军用的东西。“龙城”,见杨炯《从军行》
注'三'。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一'
'二' '三' '四'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
'五' '六' '七'
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
'八'
明月照流黄 。
'一'这是拟古乐府之作,所以题作“古意”。内容写少妇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乐府诗集》
收入《杂曲歌辞》,题作《独不见》。“补阙”,掌讽谏的官。乔知之在武后朝为补阙,后被武承嗣
杀害。
'二'乐府古辞《河中之水歌》(或作梁萧衍诗):“十五嫁为卢家
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后人往往以“卢家妇”作为少妇的代称。“郁金”,植物名,是珍贵
的香料。“郁金堂”,言堂中燃烧郁金之香。古辞《河中之水歌》又有句云:“卢家兰室桂为梁,中
有郁金苏合香。”是其所本。一本作“卢家少妇郁金香”,以“郁金香”形容少妇,似非原意,这样
下句的“梁”字就没有根了。
'三'“海燕”,燕子的一种,又叫“越燕”。这里以燕子双栖和少妇的孤独作对照。“玳瑁”,
一种海龟,龟甲黄黑相间,半透明,很美观。“玳瑁梁”,是涂饰成玳瑁色的屋梁。
'四'“寒砧”,寒风里捣衣的砧杵相击声。砧是承托捣衣的石块。九月是将要换季,家家准备
寒衣的时候,这时的捣衣声最能引起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所以下文紧接着写少妇对于夫婿的苦思。
“木”,一作“下”。“下叶”,就是落叶。
'五'“征戍”,出征守卫边疆。“辽阳”,泛指辽东地区(今辽宁省一带)。
… 页面 20…
'六'“白狼河”,古称白狼水,即今辽宁省的大凌河。这一句承上“十年征戍”而言。
'七'“丹凤”,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凤凰飞降咸阳城,因而以“丹凤”为城名。
后人称京城为凤城。这里指长安。唐时长安宫阙有丹凤门。这句是说少妇家生长安城南,秋夜不眠,
和上“九月”句承接。
'八'“流黄”,黄紫间色的绢。这里指少妇所捣的衣服,也可能指室内的帏帐或机中织残的绢
匹。末两句说无人能见少妇的独处含愁,是谁教明月来相照呢?这样写是为了更衬出她的孤寂难堪。
郭震
郭震(六五六——七一三),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今河北省大
名县附近)人。十八岁举进士,授梓州通泉县尉。好结交豪侠,劫财济人,
'一'
“海内同声合气有至千万者” 。武后时为凉州都督,其后屡次参顶边防,
立功,有名。中宗时为相,封代国公。郭震在朝遇事敢争,杜甫有诗称赞他
'二'
“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 。他的诗《古剑篇》曾被武后所称赏,
因而被重用。《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
'一'张说《郭代公行状》。
'二'杜甫《过郭代公故宅》。
古剑篇'一'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
'二'
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
'三'
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
'四'
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
'五'
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一'题一作 《古剑歌》,见张说所撰行状:一作《宝剑篇》,见下
引杜甫诗。本篇借歌咏古剑的废弃感叹人才的埋没,托物言志,词气慷慨。杜甫《过郭代公故
宅》诗云:“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对此诗和作者都表示推重。
'二'这四句写良工铸宝剑。“昆吾”,传说中的山名(见《山海经·中山经》)。相传山有积
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这种石就名为琨珸(即昆吾),铸成的剑名为锟珸(即
昆吾),都是以山得名。“红光紫气”,指剑在铸炼时放射出精光宝气。“龙泉”,龙泉剑以地得名,
相传龙泉县有水可以淬剑,曾有人就此水淬剑,剑化龙飞去,因此这口剑便名为龙泉剑 (见《太平寰
宇记》)。传说晋张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观察、解释。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
使雷焕寻剑,雷焕后来在丰城县狱屋基下掘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上刻文字,其一为“龙泉”(见《晋
书·张华传》)。
'三'这四句写龙泉剑的光采和装饰。“咨嗟”,叹美声。“琉璃玉匣”,《西京杂记》载汉高
祖斩白蛇剑以五色琉璃为匣。“错”,涂金。“镂”,雕刻。“错镂金环”,言环状的剑柄头上,涂
饰金花,映照于剑匣,就象是“莲花”、“明月”。
'四'这六句说正逢国无战事,宝剑无杀敌之用,幸而还能被君子、游侠、英雄佩带防身。比喻
英杰之士纵使没有机会发挥才能,卫国立功,如能得到知己加以赏识爱护,也算是幸运了。“风尘”,
指战争。“周防”,自卫。“文章”,指剑上花纹。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莫邪造两剑,
“阳作龟文,阴作漫理”。晋曹毗《魏都赋》:“剑则含章飞景,……或龟文龙藻。”(《初学记》
卷二十二引)
… 页面 21…
'五'这四句说宝剑虽然被埋在地下仍然能放出精光宝气。比喻英杰之士虽然“零落飘沦”,自
己还能有所表现,而不是志气销沉。“何言”,岂料。“古狱”、“气冲天”,均见本篇注'二'。
张若虚
张若虚(约六六○——约七二○),扬州(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曾官兖州兵曹。文学与贺知章齐名,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全
唐诗》存诗仅二首。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接近齐梁体,水平不超过一
般初唐诗;另一首《春江花月夜》,却是一篇出色的作品。这首诗不事雕饰,
只是集中描写春江月夜的景物(江流、月色、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等等)
和相思离别之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生感慨,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跨
出了宫体诗仅写贵族歌女的小圈子,颇有生活气息。艺术上写景写情交织成
文,反复咏叹,清丽婉畅,在初唐的七古中比较突出。如果拿题材相似的卢
'一'
照邻的 《明月引》来比较,尤其能看出此篇的艺术水平后来居上 。不过,
全诗总的情调是感伤的,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空虚落寞的愁思,烙着深刻的时
代和阶级的印记。
'一'卢照邻《明月引》也写了水光月色,也写了思妇离客,也用了“碣石”、“潇湘”等同样
的字面,但只见铺陈,不离赋体,不象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情景融成一片,并有声韵之美。
春江花月夜'一'
'二' '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
'四' '五'
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
'六'
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
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
'七'
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八' '九' '十'
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
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十一'。鸿雁长飞光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