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靠谁养活中国 王治安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内陆省份四川,工业城市重庆在上周将2000英亩土地租给一家香港公司,用以建设商业、金融、教育及研究设施。
与此同时,西南大都市成都发布了管理外国投资商业进行土地开发的有关规定,作为售土地的第一步。
在北部省份的沈阳市,政府已经宣布了可租赁7块土地和兴办400个合资房地产项目的计划。
广东中国人民政协香港成员刘绍昆(音)先生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将继广东之后繁荣起来。
美国《华尔街日报》1992年9月12日,由杰西·翁和齐红民共同撰文《大陆房产热吸引香港人》,文中写得更精彩:
廖化勋(音)曾经是中国某大城市的外科大夫,在一次政治运动中丢失了饭碗,被送到农村当了一个农民。
1985年,他终于得到一个机会,移居香港。
现在,他坐在香港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办公室里,支付在大陆买的一套打算退休后住的房子的首期付款2万港元现金。
和廖先生不同,埃迪·岳从未去过大陆。他是一位在北美长大的华侨,在香港一家旅行社工作,生活得十分惬意。他也正打算去试一下中国不动产市场。“我发现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这位年轻人说着话,耳朵还紧贴着“大哥大”。
中国大陆的投资热不仅吸引着全世界的资金,尤其是香港。香港、台湾以至美国的金融老板纷纷跻身中国股市,企业家们也进入大陆建分厂。这种活动自年初中国领导重新强调经济改革后更趋活跃。
香港对大陆的投资热以普通的人们将储蓄投入大陆住宅市场为主。有些人并未涉足大陆就进行投资。仅仅在一二年前,许多港人还曾打算举家迁往外国以逃避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但是面对着大陆蓬勃的房地产市场,他们中许多人又想再发一笔横财。“您可以想象,香港与大陆的边界即将消失,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将把两地连成一片,中国不动产价格除了上升,没有别的。”迈克尔·谭先生说,他刚在只有一道铁丝网之隔的欣欣向荣的深圳市郊用60万港元买了一套公寓住宅。
由于香港投资,深圳在10年间从一个乡村小镇变成了一个大城市,拥有250万人口,交通发达,还办起了股票市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众多的小投资者投入的钱加到一起就变成了巨额的资金。据弗郎西斯·刘房地产代理公司估计,仅1992年上半年,在香港交易的大陆房地产金额就达到99亿港元。在此期间,有16425套大陆住房在香港售出,而香港本地的住房易手数约3万套。
当然,房地产购买热是一场大的赌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开始形成约一年,有关产权的法律尚不健全,如何交税也不明朗。这种热扩散到遥远的内地,在那些地区,甚至连供电及现代卫生设施都短缺。对于冷静的旁观者,这种热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对于买主,则认为是人生发财的好机会。“大陆的房地产热极像19世纪5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现在香港人成了淘金者,大陆变成了黄金地。”斯蒂芬·德雷斯勒说,这位先生产生这个念头是由于看到香港未婚妻的父母买了一套深圳住房。在做了一番调研之后,他的给论是:中国房地产生意真是“asgoodasgold”(像黄金那样喜人)。深圳房价每平方英尺约1250港元,从今年1月至6月涨了40%。价钱与深圳差不多的还有广州与上海。
热衷于大陆房地产热的人们论据之一是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年率达100%。之二是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日趋密切。其三是中国经济已从3年前的风波中恢复过来。许多香港买家是月收入1万港元的家庭,无力买香港每平方英尺4000港元的房产,他们通常是好几户住在一个屋顶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劝香港人积极加入大陆房地产热,而且越快越好。这种像玫瑰一样美好的观念将在未来十几年的中国发展中得到证实。
企业家拥来了,商人拥来了,“明星”们也纷纷“登陆”大办房地产业,大“炒楼”。
在港星中,最早向大陆进军“炒地产”的明星,便是上海姑娘利智。这位文静的女子,在影坛上是一个娴熟的表演能手,殊不知她下海“炒地”、“炒楼”也连连得手。
她先选中了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大胆地投下1000万美元,修建度假村。消息不胫而走,震撼了港澳影视界。她的决心胜过了胆量。不久,她又涉足浦东,意欲享受特区更优惠的政策,爆出特大新闻。这位影坛巨星,又掷下巨资,其规模远比青岛度假村更大,更富有远见卓识。
一位更大的影坛投资者李连杰,在北京时对记者说:“我希望借做地产为武术会多存点资金。”他继好友利智之后,经过全面考察,周密思索,做出一个果断的抉择,在海南投资1.5亿元,破土兴建60层“三龄大厦”。
他慧眼观神州,最后看准了这块地,没有犹豫,大胆地走向海南。另一则消息还告诉人们,武术会计划建筑一个类似台湾“冰人国”一样的游乐园,将一些历史名人、事件、建筑加以缩小,栩栩如生地云集一处。这一浩大工程,需占地2000亩。
李连杰,这位有志之士,在深圳为发展民族武术,成立了武术会,后因形势的需要,把武术会迁至海南。
台湾方面似乎显得缓慢。其实,台湾影视圈的不少人早已涉足大陆,大炒特炒。
龙祥影业公司经理黄秋义,大胆策划,决定与香港方面合作,在北京建设影城。这是一个宏伟的规划,意在让首都观众对港台的影视界的胆略,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嘉通公司的计划更阔,打算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西安,以及乌鲁木齐,各建5个戏院,并开辟富丽堂皇的饮食城,将中外名吃熔为一炉。
据行家的推测,虽然台湾影星投资大陆没有香港影视圈那样阔绰,但台湾影视界,扛巨资投入大陆房地产业,会逐渐成为时尚。
人们极少注意,外商投资房地产的另一个热点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可以说,1994年,是他们投资的盈利年。香港陆氏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8亿美元兴建的三峡商城,虽然该项目居民搬迁安置刚刚完毕,而楼花却已十分畅销,预付资金已注入开发商的帐簿上。
眼看三峡好时光,香港几家大财团,争先恐后,纷纷切入,筹集巨资,发展房地产业。评论家说,继1992年下半年和1993年下半年港商投资房地产热之后,又一轮“投资热”开始启动。
在“房地产大战”、“公寓大战”、“别墅大战”的硝烟中,台湾的投资者拥入内地的势头不减,信心百倍。国内银根紧缩,宏观控制,对外商似乎更得心应手。
房地产业发展的势头,形势喜人。外资注入中国房地产,已由盲目发展到理性的选择。一位房地产专家断言,也许用“热”来形容当前外商投资的新现象,并非十分确切,前二年的“热”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热。由热变稳,健康发展,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走出“阵痛”,迈向坦途!
挡不住的“圈地旋风”
土地成了“唐僧肉”
也许是种“怪癖”,我喜欢和老百姓聊天、闲扯,天南地北,尤其是互不相识,或者判断对方是好心人,不带恶意,便能坦坦荡荡,诚心诚意。以至他们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那些话,他们平素不会倾吐的,大概话逢知己,才吐真言。
盛夏,川西坝子,绿油油的庄稼,煞是喜人,秧苗儿,噌噌上长;玉米株,摇头摆尾,随风飘荡。嫩绿的庄稼,为成都平原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地毯。
1992年6月14日。我匆匆走出成都北大门,去川西采访。我乘坐的一辆乳白色“中巴”车,在高速公路上,呼啸前进,约摸半个时辰便到了××市。
远远望去,在城南的路边上,东头一大片,已是绿油油的稻子,正被推土机、大型装载车、挖掘机轰轰隆隆搅得一派狼籍。西边,一大片农房拆的拆,搬的搬,数十户农民正在向外迁徙。据说要搬走两三个村。
一群人,立在田间,嘻嘻哈哈,指指划划。我好奇地走过去,其中领头的是该市政府×市长,正指点江山。他高声嚷道:“南城的地,要尽快围起来,招商引资,这是我市规划的新城区,占地32平方公里,第一期工程5平方公里。农户的搬迁要抓紧,这是市委的指示”
我听了市长的“施政”演说,冒出一股冷汗。啊,32平方公里!一个县级市,搞那么大规模?这是成都平原的腹心,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典型啊!粮食就是命脉。人们清楚地记得:一向被称为粮仓的县,“困难时期”竟饿死数万人之多。惨啊!尸横田野,目不忍睹!也许他忘记了那段凄楚的日子。
“市长好大方哟,黑沉沉的土地,一句话就圈了5平方公里。”我不知是赞许,还是指责,便冒了一句。
尾随市长的一群人,满面阴云,没人吱声,对我的话无动于衷。
在田间小埂的拐弯处,我看市委书记来了,便和其打了个照面。他伸出双手,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哎哟,大记者,什么风把你给吹来的呀!前几天,市里还打算派人请你来采访哩!你却自己来了。那好啰!我把我市大干快上,建设新城,搞工业开发区的规划向你介绍介绍”
“书记,你们真是争分夺秒呀,这回又走在前面啦!”
“啷个不?我们连夜开了常委会,今天一早就到现场办公,找乡里村里的干部,研究划地、搬迁的事。”书记的脸上又绽开了笑意。
近些年,这个小市被抬得很高很高,什么“模范市”、“试点市”,什么“一条线”上的明珠。这些美名,不免有点虚。随着这个市在全省逐渐“闻名”,市委书记也“光辉”起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我没有去市委,便向南拐去,走进了市国土局的大门。那是一座崭新的棱形办公楼,是近年才竣工的。漂亮、新颖,独具风格,是全市数一数二的建筑。
这些年,人们都说国土局去掉了“土”字,洋起来了。
×局长,是一位大大方方、爽爽朗朗的中年汉子。虽然,他来自农村,但少有那种“小家子气”。见人“嘿嘿”一笑之后,伸出一双粗大的手,顿时,一股热流从他的手心流到你的手心。
今天,我们晤面,他却一反常态,笑靥没了,爽朗的笑声没了,唯独留下满脸愁容。
“王记者呀,我完了,一切都完了”话,刚从喉头逼出后,便嚎啕大哭起来。
我慌了,不知所措。
“×书记要撤我的职”
“为什么?”
“昨晚市里召开紧急常委会,要地,一大片,4000多亩。好吓人哟!而且限令几天内搬走农民,毁掉稻田,交出土地这真要逼死人呀!”
他又哭了,泪水淋淋,如丧考妣。
“哦!4000亩?要那么多地干啥?”
“岂止这个数?前几天,书记去海口、深圳,招来几家大公司搞开发,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什么赛马场、赌场,还有什么高尔基球场?哎,我说不准。”
“不,是高尔夫球场。”
“对,是高尔夫球场。还有很多名堂都要占地。”
“要用地,也得按法律法规程序办呀!”
“哎呀,还讲什么法呀!他说‘我的话就是法,先划地,手续以后再说’。”“先办手续,后用地,不行吗?”
“不行不行。他们脑子里,哪还有法嘞。他们命令我马上交出土地,我说用地几千亩,要省、国务院才有权批。唉,他们哪里听得进去,硬逼着我违法,不交地就撤我的职。唉,一切都乱套了。”
局长含着泪水诉说着心中的苦衷。他说:“城南是我的老窝子,我原在那里当过大队支部书记、乡党委书记。那片土,早些年坑坑洼洼,我带动农民,搞了七八年,才开发成稻田,又凿灌溉渠。皮晒黑了,手磨破了,吃了若干苦才造出一片好田好地,如今要毁田开工厂、建赛马场、球场,农民舍不得呀!’,他说:“嘿,我更想不通的是,现在又搞“瞎指挥”、“命令风”,看到南方批租土地赚钱,我们也跟着要“圈地”,赶农民,这是违法呀!前些年,村民谁要多占一寸半寸土地,都要按违法处理。现在干部权大、根深,不把《土地管理法》放在眼里。今天这里围一块,明天那里圈一片”
1992年的春夏之交,在巴蜀大地倏然狂风大作,“圈地旋风”越刮越猛。
“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炒地热”、划地、圈地、卖地似乎各个地、市、县统一了步调,一哄而起;似乎过去为了维护珍贵的国土而颁发的“条例”、“法规”、“法律”都不生效了;似乎各级土地管理局都不需要了。只听得一派吼声,“要搬掉绊脚石!”“解散国土局!”
旋即,各地的国土局四面出击,手与脚、天与地一齐旋转起来了。“土地爷爷”失去昔日的威风,“土地卫士”垂手听令。一切都是当权者市长、专员、县长说了算。甚至一个村长也可瞪着眼,吓坏一个国土局长。国土局四面拦截,八方呼吁,也难保护他们脚下的土地。
那年月,风头就是这样,圈地围地,沸沸扬扬,谁看准了东头,就圈东头,谁喜欢西面,就圈西面。你吃一块,我占一块,炒的炒,卖的卖,送的送,土地成了“唐僧肉”,喜欢咋吃就咋吃。
那年月,给人们一种预感,仿佛1958年一哄而起的“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拆房子、砍树子,轰轰烈烈的势头又滚滚而来!
一天,我走进四川省国土局,只见一片繁忙,正在调兵遣将,充实“前沿阵地”。能干的办公室王主任调到用地办任职,专批土地。一批干部正整装待发,奔赴地、市、县,执行任务。
随后,我走进市国土局,那里空空荡荡,局长、处长全都下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