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1煮酒侃三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得的,但各有其长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看到这些长短之处,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显然在这方面,诸葛亮做得不好,把马谡这个人才用错了地方,同时又来了个拔苗助长,为了让马谡这个很少或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攻城拔寨的心腹爱将尽快成长,得到锻炼,立下战功而服众,错误的派他去镇守街亭,并希望其能凯旋而归,以事实证明自己的决定和判断的正确性。很显然,诸葛亮对马谡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全面的。以至于到最后是事与愿违,不得不来了个挥泪斩马谡。诸葛亮的眼泪与其说是为自己最信任的部下做错事情而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流下的,还不如说是终于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对马谡的认识不够、使用不当而痛心疾首:是自己害了马谡!
吕布诛董的背后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利用董卓松懈之机,一举杀掉董卓。王允想杀董卓是很容易理解的,他和他所代表的士大夫集团早就对董卓的倒行逆施不满,处心积虑,一直在等待机会铲除董卓。而吕布和董卓的情况却和王允截然不同。吕布和董卓“誓为父子”,在董卓的一手栽培下已经成为中郎将、都亭侯,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听从王允的摆布而放弃大好的前程吗?难道真的是因为董卓“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及“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这么两件事情就和董卓反目成仇进而把董卓杀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吕布投靠了董卓以后,和董卓的关系如何?自己个人和以前丁原手下的一班并州官兵的发展情况怎样?为什么吕布最后把董卓杀了?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逐一分析。
一.吕布和董卓的关系
首先是吕布和董卓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正史、野史上倒是非常一致:关系密切。《三国志?吕布传》说:“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后汉书?吕布传》说:“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由此观之,好象确实不错。不过,在史料记载中还有一段记载容易被忽略。《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和《资治通鉴》等正史都同时都记载:
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㈠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另外,在《太平御览》卷五五注引《典略》更加提到“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则骂,以刀剑击之,不中而后止。”
这个记载很容易让人理解为:董卓有误在前、吕布怀恨在后,纯属个人恩冤。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个资料的事实证明: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存在着一个重大的转变,不象平时理解的那么密切,董卓此举有一定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董卓“性刚而褊”。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是时人对吕布的一致看法,而且此时的吕布手下还拥有张辽等一干丁原旧部,这就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个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小集团。董卓对吕布“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并且“誓为父子”,明显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安抚和利用这个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小集团为自己卖命。等到董卓地位巩固、外部威胁减少以后,对吕布的态度有所改变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另外,吕布在后来投靠袁绍寄人篱下的时候还会发生“将士钞掠”的情况,说明吕布对部下的管制不严,极有可能此时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引起了董卓的不满,加之其他的矛盾,导致董卓“拔手戟掷布”,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此推测之一。
吕布在董卓手下做过什么,史料不详。但有两条很明显:
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
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这段记载在《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和《资治通鉴》中都可以看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吕布已经从“飞将”变成了董卓的保镖。而此时的吕布显然手下还有众多并州兵马,驰骋疆场才是吕布的特长,董卓的行为是什么意图呢?有人认为是对吕布的一种信任,笔者认为不尽然:与其说这是对吕布的信任,还不如说这是董卓加强对吕布控制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变相的削弱了吕布和自己部下的联系,以便直接加强对并州兵士的控制(关于并州军队和董卓的嫡系…凉州军队的矛盾,下面会提及)。把吕布限制在自己的身边,就等于把整个并州军队牢牢的抓在手里。此推测二。
从以上的两个推测分析,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其实属于相互利用,在这种前提的影响下,两人的关系随时会因为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也就注定这种关系是非常的不稳固的。
二.吕布及手下的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一个问题: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如果说这种推测还有些证据不足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第二个问题:吕布个人和以前丁原手下的一班并州官兵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更加清楚地进行判断。从史料分析,吕布和其手下的并州官兵在董卓的阵营中是非常受排挤的,而且矛盾比较激烈。方诗铭先生对此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证:
尽管董卓极力拉拢吕布,“誓为父子”,但并、凉两支军 事力量之间,仍存在矛盾,甚至处于敌对状态。《后汉书?董卓 传》说:“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董)卓遣将胡轸、 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 轸、布败走。”李贤注引《九州春秋》说:“(董)卓以东郡太守 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胡)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 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吕)布等恶之,宣言相警云‘贼 至’,军众大乱奔走。”胡轸字文才(《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注引《英雄记》),属于所谓“凉州大人”(《三国志?魏志?董 卓传》注引《九州春秋》),在凉州军中具有崇高地位。在这次 战争中,胡轸为“大督”,位置在担任“骑督”的吕布之上,是 全军统帅。由于胡轸和吕布的“不相能”,尤其是胡轸对并州军 的敌视,“要当斩一青绶”,所谓“青绶”指吕布。《后汉书? 吕布传》说:“(董)卓以(吕)布为骑都尉。”《续汉书?百官志》 说骑都尉是比二千石的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因此,胡轸所说的“青绶”当然即是吕布。这更引起吕布等人的仇恨,从而导致全军不战自溃。这是并、凉军事力量相互矛盾和敌视的典型事例。。。。。。吕布对董卓的暗中不满,以及内心的“益不自安”,对并、凉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来说,更起了直接激化的作用。 从方先生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董卓手下同吕布的矛盾和敌视情绪,虽然不能直接归咎于董卓的指使,但其手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了吕布及其一干并州兵士对董卓的态度,双方的矛盾也会不断加剧。另外从《三国志?董卓传》中“初,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川诸县”的记载分析,董卓对吕布是不怎么放心的,所以把吕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身边,根本不让吕布有在外独立屯兵的机会。
三.吕布和董卓的较量
那么,既然矛盾和敌视都存在,董卓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吕布呢?笔者认为这是董卓的判断出了问题:没有预见到吕布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而造成董卓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董卓对吕布这个武夫不了解,在他看来,吕布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赐予的,吕布乃一介武夫,政治头脑又差,就算对自己有什么不满,都不会闹到刀兵相间的地步。而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信任的司徒王允一直对自己心怀不满(见拙作“《煮酒侃三国》之掩卷而泣叹王允)。司徒王允的出现,使得这个原本就已经是一触即发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最后吕布联合王允杀掉了董卓的结果,这才是董卓最大的失策。
王允原本就和吕布是同乡,平时关系就比较密切。《三国志?吕布传》中载:“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对于吕布的处境,王允应该是看的比较清楚的,所以他才能成功地说服吕布。而吕布因为受到董卓及其手下的双重压制,心情郁闷,投诉无门,找到王允这个能够代表朝廷士大夫势力的实力派人物,自然满心欢喜,并通过与王允的谈话了解到朝廷官员对董卓的不满,摸清了王允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吐不快,最后同王允形成了一个同盟,终于干掉了董卓。当然,吕布倒没有王允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操,他所担心的只是自己的生存,不过这时候他还是想到了和董卓的表面关系,所以吕布才假惺惺地问王允:“奈如父子何!”明明都已经想好了结果,还要装上一装。当时王允也是很给他面子:“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给了吕布一个下台阶,还把问题的本质说了出来,吕布就更加不会犹豫了。从后来董卓死时《后汉书?董卓传》中“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衔肆“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一次杀董卓也的确是造福于民,有功于社稷,值得大书一笔,吕布立了大功,虽然他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也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刘备之功挂在诸葛帐上
《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所出第一计,它既挫败了曹操欲消灭新野刘备的企图,又树立和巩固了诸葛亮在刘备营中的地位,表现出卧龙先生那种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的思想性格,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之一。作者在此还专门用了一首后人诗来称赞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这也可见这一仗对诸葛亮的重要性。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曾火烧博望坡。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火烧博望坡一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却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火烧博望坡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高卧,岂能去新野指挥军队火烧博望坡呢?
那么,真正火烧博望坡的指挥官是谁呢?是刘备。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中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综合史料的情况分析:刘备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刘表之后,刘表对刘备虽然不加重用,但也算是厚待,给了他一些军队,让刘备驻扎在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曹操闻讯后,立即派大将李典和夏侯惇在博望与刘备对垒,后来,刘备设下伏兵,先自烧博望,佯装被战败逃,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缓解荆州的紧张局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荆州的刘表、刘备也得到了六年的喘息机会。这也是刘备为数不多的打败曹操的战例之一。
这个历史故事后来的移植,不完全怪罗贯中,这又是民间艺人们的杰作。估计在元代之前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已经变成了诸葛亮。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就是在之前民间艺人改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只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写的更加精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关羽、张飞对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颇有微词,“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加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除了联吴抗曹做了一回说客之外,基本上在荆州数年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难满足民间艺人赞颂诸葛亮的愿望。所以也就顾不得历史上原本火烧博望的功劳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了。
要说罗贯中在处理火烧博望这个情节时还是有一番考虑的,并不是为了烘托诸葛亮而完全不顾刘备。历史上的刘备创业初期历经坎坷,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但军事指挥则是水平低劣。《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也评价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都能说明刘备军事才能的在当时已是为人所共知,就这么一次火烧博望的胜利还被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可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了一个刘备建议的“围师必阙”情节。这个情节在历史上也是不曾出现的。《资治通鉴》载:
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儶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儶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儶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儶因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很明显,“围师必阙”计出朱儶。而此时的刘备只是征讨黄巾队伍中的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