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陔馀丛考 [清]赵翼-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坼副“不坼不副,无灾无害”,凡妇人易于产者,不过无灾害耳,而《诗》必以不副坼形容之,何也?盖古妇人生子,尝有坼剖而生者。《史记。楚世家》:陆终氏娶鬼方女贵,久孕不育,启左胁,三人出焉,启右胁,三人出焉。干宝曰:谯周作《古史考》,疑此事为诞妄,遂废而不论。然前志所传,修已背坼而生禹,简狄胸剖而生契,近日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以今况古,知注记者不妄也。则《诗》所谓不坼副者,或正因修已、简狄等之背坼胸剖系同时之事,故相提并论也欤?○帝武元鸟毛笺“履帝武”,谓姜原从高辛往祭天也。笺“元鸟”,谓春分元鸟降,时简狄从高辛祈于郊也。郑康成则据《史记》姜原见巨人迹,践之而生稷,简狄吞乙卵而生契,以注《诗》。而后之说经者皆宗之。盖两汉时毛注未立学官,其立学官者皆本《史记》说也。洪容斋力斥其荒幻,谓不如毛注之明白。然帝王之生,亦自有不可常理论者。《汉书。张骞传》:乌孙王难兜靡为大月氏攻杀,子昆莫新生,有人抱置草中,狼来乳之,又有乌衔肉翔其旁,后仍为乌孙王。《后汉书》:夜郎之初,有女子浣于Т水,有三节大竹流来,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又《晋书》:鲜卑檀石槐,其母闻雷仰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遂有娠,生檀石槐。年十四五,勇健异常,后遂为鲜卑大人。王充《论衡》:橐离国王侍婢,有气大如鸡卵来降,遂有娠。既生,投豕溷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马栏中,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后遂王于夫余。《北史》:高句丽之先夫余王,尝得河伯女,闭于室内,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娠,生一卵,大如五升,后有一男破而出。及长,字之曰朱蒙,至纥升骨城,遂自王,以高为氏。后魏之先诘汾,尝见辎自天而下,有美女称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请还。期年复来,以所生男授诘汾,曰:“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即始祖神元皇帝力微也。故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徽皇帝无舅家。”《元史》;蒙古之先孛端叉儿之母方寡居,夜有光明照其腹,遂有娠,生孛端叉儿,为有元之祖。虞集《高昌王碑》:其家本畏吾人,有天光降于树,树生瘿。越九月,瘿忽裂,得五婴儿,收养之。其最小者曰卜吉可罕,既壮,遂君其地。据此,则吞卵、履迹亦或事之所有也。
  ○奚斯所作《鲁颂》“新庙奕奕,奚斯所作”,言奚斯造此庙也。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奚斯颂僖,歌其路寝。曹植《承露盘铭序》亦云奚斯颂鲁,则竟以此颂为奚斯所作矣。说见颜师古《匡谬正俗》及袁文《瓮牖闲评》。按扬雄《法言》曰:正考父尝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尝正考父矣。《太尉杨震碑》云:敢慕奚斯之追述,树碑石于坟道。则以奚斯为作颂,又不止王延寿、曹植也。
  ○《春秋》《春秋》,鲁史记名。韩宣子聘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此孔子未修以前《春秋》也。然不独鲁史以此为名也,《国语》楚庄王问教太子之法于申叔时,对曰:“教之以《春秋》,而为之耸善抑恶焉。”晋羊舌习《春秋》,悼公使之教太子。又《管子。法法篇》曰:《春秋》之记,有弑君弑父者。《权数篇》曰:《诗》者所以记物也,《春秋》所以记成败也。庄王、管子、羊舌在孔子前,则所谓《春秋》必非孔子所修鲁史可知,是齐、晋、楚皆有《春秋》也。《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韩非子。备内篇》有《桃左春秋》,虽不知何国书,要亦一《春秋》也。韦昭注《国语》,谓以天时纪人事,故曰《春秋》。房玄龄注《管子》,谓《春秋》周公之凡例,而诸侯之国史也。则周时列国之史皆名“春秋”也(《墨子》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又按《吕览。求人篇》:观于《春秋》自鲁隐公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庄子。齐物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又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则孔子所修之《春秋》,可见战国时已大行于世矣。自后虞卿有《春秋》,吕不韦有《吕氏春秋》,陆贾有《楚汉春秋》,赵长君有《吴越春秋》。袁有《献帝春秋》司马彪有《九州春秋》,习凿齿有《汉晋春秋》,王范有《交广春秋》,杜崧有《任子春秋》,孙盛有《魏氏春秋》、《晋阳秋》,臧严有《栖凤春秋》,李公绪有《战国春秋》,王韶之有《晋安帝春秋》,刘允济采鲁哀公后十二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崔鸿有《十六国春秋》,萧方等有《三十国春秋》,韦述撰《唐春秋》,梁固、胡旦皆有《汉春秋》,尹洙有《五代春秋》,吴任臣有《十国春秋》,则又皆仿《春秋》之名而为之者也。
  ○《春秋》底本孔子修《春秋》,鲁史旧文不可见,故无从参校圣人笔削之处。今以《汲冢纪年》书考之,其书鲁隐公及邾庄公盟姑蔑,即《春秋》公及邾仪父盟于蔑也;书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虞师灭夏阳也。据此可见当时国史,其文法大概本与《春秋》相似,孔子特酌易数字,以寓褒贬耳。杜预所谓推此可以知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而孔子删订《春秋》之处,亦即此可见。又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公羊传》谓原本乃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孔子修《春秋》改曰星陨如雨。是亦可见圣人改削之迹。
  ○《春秋》书法可疑《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以其笔削至严也。笔削之严,应莫过于纂弑之事,然《春秋》书法实有不可解者。赵盾之不讨贼,许止不尝药,而皆书“弑君”,固以责有攸归也。楚王麇之死,据《左传》公子围入问疾,缢而杀之,则围实弑麇也,而经但书“楚子麇卒”。说经者曰:楚以疟疾赴,故不书弑。夫弑君而嗣位之人,谁肯以弑赴告列国者?以疾赴遂不书弑,是转开一规避法也。及楚灵王之被弑也,《左传》谓王田于乾,闻公子比自晋归作乱,遂自缢,则与被弑者终有间。而经则书“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一则手弑者,反脱其弑君之罪,一则自缢者,转坐其臣以弑君之名。又如齐孺子荼之死,据《左传》乃悼公使朱毛弑之,陈乞不过先废荼而立悼公耳,其时悼公既立,则不得专坐陈乞罪也。而经书曰“齐陈乞弑其君荼”。岂经之所书者真,而《左传》所述者不可信耶?抑经但据旧策以书,而必待作传者之详其事耶?使无作传者之详其事,则首恶者不几漏网,而从坐者不且覆盆耶?事隔千载,无从订正,以经为据,当是作传者误耳。
  ○春不书王《春秋》每岁必书“春王正月”,如正月无事可纪,则书“春王二月”或“春王三月”,所以尊王也。乃隐公九年、十一年不书王,桓公惟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书王,而三年至十七年皆不书王。杜预云:天王不颁历,故不书王。此恐非也。《春秋》以尊王为第一义,若不颁历即不书王,则是年竟不属之王乎?况不颁历宜莫如王子颓、王子带、王子朝之乱,朝廷播越,岂暇修举故事,乃是时却书王,而隐、桓时反不书,岂流离之日尚能颁朔,而太平无事转缺此典乎?程子则谓:桓公弑君而立,元年书王,以王法正其罪也。二年宋督弑君,以王法正其罪也。三年不书王,见桓之无王也。此亦恐非也。若谓因桓之无王而不书王,则当其弑立之初,已目无王,何以反书王于元年,至第三年而始著其无王也?若谓元年书王,以王法正其罪,则凡书王之年,皆因国君有罪而书乎?宋督弑君,何与鲁事,而欲以鲁史之书王正宋臣之罪,有是理乎?何休则谓:十年书王者,数之终,十八年书王者,桓公之终也。据此则书王之例,第于人君即位之年、遇十之年、薨卒之年书之,而其馀俱可不必书王矣,何以十二公内除此数年外又多一一书王也,此益曲说不可通者也。抑知《春秋》时周正已不遍行列国,有用周正者,有用殷正者,有用夏正者(说见后)。鲁虽秉周礼,然观其置闰、失闰之参错,则其不遵周正可知。或虽不尽遵周王,而史官秉笔有尚知以周月记事者,则孔子书王正月以别之,谓此正月乃王之正月,见其犹尊王也。而史官更易,不一其人,有时或竟以鲁国自用之岁月以纪事而不合乎周正,则孔子即仍其所书之春正月而不复书王,谓此正月乃鲁国自行之正月,而非王之正月,见其无王也。然则书王不书王,本据旧史之周月、鲁月为定。旧史所纪用周正则书王,旧史所纪非周正则不书王。明乎此,则诸家纷纷之说俱可不必矣。
  春秋时列国多用夏正。《左传》隐公三年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若系周正,则麦禾俱未熟,取之何用?是郑用夏正也。隐六年,宋人取长葛,经书冬而传书秋,盖宋本用殷正建酉之月,周之冬即宋之秋,是宋用殷正也。桓七年,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经书夏而传书春,是二国不用周正也。僖五年,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经书春而传在上年之十二月。十年,里克弑其君卓,经书正月而传在上年十一月。十五年,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经书十一月,传书九月。又如《左传》僖二十三年九月晋惠公卒,二十四年正月秦伯纳重耳于晋,而《国语》则云十月晋惠公卒,十二月秦穆公纳公子。鲁之月与晋不同,是晋不用周正也。文十年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经书九月,传作七月,是齐不用周正。又《管子。立政篇》正月令农始作,《轻重篇》令民九月种麦,则齐用夏正也。《史记。秦本记》宣公初志闰月,则宣公以前并有不置闰者,其不用周正可知也。至战国时,更无有不用夏正者。吕不韦《春秋》是全用夏正,杜预记《汲冢纪年》书系魏哀王时人所作,以夏正为首,是魏亦用夏正也。不宁惟是,鲁号秉礼之国,然《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若周正,则暮春尚是夏正之正月,安得有换春衣浴且风之事?是曾点所云暮春,即夏正之三月,夏正之三月在周应作仲夏,而曰暮春,则鲁亦久用夏正可知也。又《左传》文元年闰三月,非礼也(三代闰月皆归于岁终,所谓归余于终也),襄二十七年再失闰,哀十二年又失闰,季孙问仲尼,仲尼曰:“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杜注:尚是九月,历官失一闰也。十三年十二月又螽。杜注:季孙虽闻仲尼言而不能正历,失闰至此年,故十二月又螽。则鲁不惟不用周正,并夏正亦失之矣。刘原父谓:《左氏》月日多与经不同,盖《左氏》杂取当时诸侯史策之文,其用三正,参差不一,故与经多歧。可见是时列国各自用历,不遵周正,固已久矣。凡古制非现行者,阅数十年,未有不废绝。若周改正朔之后,列国皆遵周正,则千年以前之夏正何以尚在人间而行之自若乎?盖周初虽改岁首,而农事仍以夏正并行。《微子之命》曰:统承先王,修其礼物。是听其自用先世之制,杞用夏正,宋用殷正可知也。《尚书大传》亦云:王者存二代之后,与己为三,所以通三统、立三正。郑康成注云:使二王之后自行其正朔也。是二王之后不用周正,固不待言。即周制亦自有兼用夏正者,《逸周书。周月解篇》有曰:亦越我周改正,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享,犹自夏正焉。今按“七月流火”之诗,周公所作,而授衣、条桑、烹葵、剥枣、凿冰、献韭,一一皆以夏正纪节物,然此犹曰追叙祖宗时事也。“四月维夏”,“六月徂暑”,非周中叶之诗乎?“维暮之春”下文即接“于皇来牟,将受厥明”,岂非夏正之三月,其下月即麦熟时乎?《周礼》仲春会合男女之无夫家者,若周之仲春为今之十二月,风雪Ё寒,岂能会合于野、奔者不禁乎?则亦岂非夏正之仲春乎?是知周改朔之初,本已兼用夏正,民间习用既久,及东周以后,去开国之时愈远,王朝又不颁朔,列国遂并忘周正,而各自用夏正,固非一日矣。由此以推孔子修《春秋》必书“春王正月”,实以是时列侯多不用周正,故特著之,言此乃王之正月也。若各国咸禀周正,则但书“春正月”即是王之春正月矣,何必更表之以王?(说见“春不书王”条下)告颜子以行夏时,亦以夏时本所当遵,当时已多私用,与其另建一朔而不能使天下划一,不如仍用夏正,俾上下通行也。(按《夏小正》一书实《月令》所本,其曰《夏小正》者,盖周改朔之后,此书仍听其行之民间,以便民事,而实非本朝之制,故谓之夏小正,以别于周正耳。)
  ○春王不书正月唐刘ナ对策,谓《春秋》定公元年春王不书正月者,以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也。此亦唐人臆说。春王无正月,此不过脱简耳。如《春秋》每遇四季之首,虽无事亦必书其首月。隐六年秋无事,书秋七月,桓九年夏无事,书夏四月之类,不可胜纪。杜预所谓虽无事必书首月,具四时以成岁也。而桓四年秋、冬无事,乃不书秋七月、冬十月,七年、九年及庄七年之秋、冬亦然,其为脱简无疑也。则春王之下无正月,其为脱简,又何疑乎?或谓脱简必脱一行,如秋七月、冬十月之类,至春王下缺正月二字,岂有一简中脱落半段之理?不知简策亦有传写脱误者,如《左传》庄六年经文“冬齐人来归卫俘”,而《公》、《》经文皆言“卫宝”,则有误在一字者矣。僖十年经文“冬十二月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夫人姜氏也,而无姜字,杜注云,脱误也。则亦有脱在中一字者矣。一季之内虽无事,必书首月,而庄二十二年夏无事,乃不书夏四月,而书夏五月,非传写之误乎?推此则庄十年之夏五,亦岂非脱字乎?而必为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