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是大明星-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者,所以我很清楚里面的东西,就算不说写书,在座的同学应该也能深有体会,你们写作文的时候,写论文的时候,写完结束后难道就定稿了?”
北大学生都摇头。
“不会。”
“是啊,还得修改呢。”
“嗯,肯定得回头再看几遍,再修饰。”
张烨笑笑,“曹雪芹也是这样的。”
杨老师冷冷笑道:“那要是这么解释的话,八十回后的逻辑问题也可以这么说啊,如何能证明是两个人写的?”
张烨摇了摇手,道:“可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八十回后的逻辑错误,并不是单纯改几个字几个段落就能圆回来的,那可是涉及到全书的构想的问题,涉及到核心思想的错误,我们很难相信,曹雪芹原打算写贾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却忽然转而想写贾府家道复兴;贾母原本是一个慈爱的老祖母,作者却忽然想把她变成一个冷酷的家长;贾宝玉本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作者却忽然想让他光宗耀祖起来,我们更很难相信,曹雪芹会从一个看破世事的人,忽然转变成一个热衷于功名、光宗耀祖的角色!”
张烨的几个加重语调的排比句,竟让那些红学家无言以对!
张烨道:“大家写论文时,回头过去会修改细枝末节,会改文字,会调整一些书写错误,可是,你们会将论文的核心思想和中心观点改掉吗?不可能!所以拿这个做说辞,是根本说不通的!”
真的解释出来了!
而且解释得合情合理!
杨老师有点脸沉,孟东国也眸子一冷,他们又没料到,这次张烨面对这些根本解释不了的错误,又不从书中内容说了,而是再次换了一个角度,居然从一个作者写作的逻辑思路上解释了!
好一张嘴啊!
好一个铁齿铜牙!
严玉眯起了眼睛,“那贾母的问题也可以如此解释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把我的问题单拿出来。”
张烨笑道:“如果我是个普通读者,普通研究者,贾母的年龄问题是可以这么解释的——作者来没来的及修改,大家肯定也能接受这个解释,不用再刨根问底多此一举,但是我不能,因为我现在的身份是个老师,在学术上我必须严谨,贾母的问题我之所以单列出来讲,因为贾母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跟之前的那些解释一概而论,我要是这么说了,那是对我的学生们不负责任!”
“特殊?”
“是哪里特殊了?”
“感觉都一样啊?”
“是啊,贾母不也是生日啊年龄啊的问题吗?”
北大学生们都说了起来。
张烨详细道来,“这一块如果大家不提的话,我本来是不想讲的,但既然说到了,我就讲一讲,贾母生日的问题,到底是七十一回的‘八月初三日’呢?还是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呢?这两个原文完全是茅盾的,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根据宝钗生日的吻合,我判断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的生日才是与生活原型吻合的生日。另外一个理由是第三十九回有贾母的话:‘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又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也表明贾母的年龄不超过七十四岁。而七十一回的文字却是‘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
众人都回忆起来了!
确实是有这些原文原话的!
张烨总结出结论,道:“所以我可以肯定,八月初三是编的,八十岁?这年龄更是飞跃的、整合了的、虚构的,显然不是贾母的真正生日年龄。因此,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后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刚刚在大家提问之前,特意强调了我能解释‘大体’八十回的逻辑错误,因为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文字和稿本,也有过丢失和被人篡改跟误抄的情况,在贾母生日的问题上就是如此,这一段或者这一回跟八十回后一样遗失了,是高鹗或某个无名氏续写的时候自己改动补充的!所以才出现了这么重大的瑕疵,所以这个瑕疵是有区别于刚才其他瑕疵的,自然要单独拿出来讲!”
有理有据!
有原有因!
张烨又一次震住了所有人!
那些记者是压根听不懂的,他们就算看过《红楼梦》,张烨说的很多东西他们也是一时反应不过来,觉得太深奥了,太精细了,可是他们不懂不代表他们不会察言观色,当看到那些第一排的文学家和红学家们的表情,记者们就算再傻也能看明白了,张烨老师的解释和分析十分有力!
“说得在理啊!”
“这样还真解释通顺了!”
“莫非八十回后的作者真另有其人?”
姚蜜很高兴,嘻嘻笑起来,张叔叔太猛了啊!
她旁边的李英和李立兄弟俩也被说得心头一跳,张烨老师的观点真的是越来越冲击了他们的固有认知了!
吴则卿微笑不语。
常凯歌曾教授他们不断点头。
其他北大的讲师和外来的历史专家们也若有所思!
面对红学界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的逻辑问题,张烨竟然来者不拒,一口气全给说通了大半!
文学界的人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昨天看北大官网的讲座视频,他们还没觉得什么,但是今天到了现场才知道,张烨这人真的是太能说会道了,里面有几个人确实是被张烨提出的观点和解释给惊到了!张烨给了他们一个他们从未想过的崭新思路!
而且最让这些文学界人士震惊的并不是张烨从各个思路上的分析解释,而是张烨对于《红楼梦》的滚瓜烂熟,竟然比他们这些研究红楼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人还要熟悉!这是把《红楼梦》从头到尾都背下来了?张烨刚刚长篇大论的分析和引据原文,简直信手拈来,那可是都没有稿子的,那可是连屏幕和资料都没有看过脱稿说的!那么庞大的引据和信息量,偏偏具体到细节文字都被张烨说的一个字不差啊!
第几回。
第几句。
具体段落原文。
那是张嘴就说,磕巴都没打过一个,这在他们看来未免太夸张了!别说他们来的这帮红学研究者了,就整个红学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一块做到张烨的程度啊!不管张烨观点对不对,这人肯定是懂《红楼梦》的,而且可能在很多地方比他们这些专家研究的还要深刻透彻!
得出这个事实后,文学界这些人,里面有一半人脸色都更加不好看了!
不过难堪之后,红学家杨老师却还是胸有成竹,在他看来,张烨从说出那句“我都能解释的了”开始,张烨就无法自圆其说了,因为红学家研究里还有一个从来没有人敢提的逻辑问题,是真的无解的!
笔误?
没定稿?
不!那个问题什么都解释不了!来,张叔叔太猛了啊!
她旁边的李英和李立兄弟俩也被说得心头一跳,张烨老师的观点真的是越来越冲击了他们的固有认知了!
吴则卿微笑不语。
常凯歌曾教授他们不断点头。
其他北大的讲师和外来的历史专家们也若有所思!
面对红学界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的逻辑问题,张烨竟然来者不拒,一口气全给说通了大半!
文学界的人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昨天看北大官网的讲座视频,他们还没觉得什么,但是今天到了现场才知道,张烨这人真的是太能说会道了,里面有几个人确实是被张烨提出的观点和解释给惊到了!张烨给了他们一个他们从未想过的崭新思路!
而且最让这些文学界人士震惊的并不是张烨从各个思路上的分析解释,而是张烨对于《红楼梦》的滚瓜烂熟,竟然比他们这些研究红楼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人还要熟悉!这是把《红楼梦》从头到尾都背下来了?张烨刚刚长篇大论的分析和引据原文,简直信手拈来,那可是都没有稿子的,那可是连屏幕和资料都没有看过脱稿说的!那么庞大的引据和信息量,偏偏具体到细节文字都被张烨说的一个字不差啊!
第几回。
第几句。
具体段落原文。
那是张嘴就说,磕巴都没打过一个,这在他们看来未免太夸张了!别说他们来的这帮红学研究者了,就整个红学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一块做到张烨的程度啊!不管张烨观点对不对,这人肯定是懂《红楼梦》的,而且可能在很多地方比他们这些专家研究的还要深刻透彻!
得出这个事实后,文学界这些人,里面有一半人脸色都更加不好看了!
不过难堪之后,红学家杨老师却还是胸有成竹,在他看来,张烨从说出那句“我都能解释的了”开始,张烨就无法自圆其说了,因为红学家研究里还有一个从来没有人敢提的逻辑问题,是真的无解的!
笔误?
没定稿?
不!那个问题什么都解释不了!
第325章 【学生们死活不下课!】
嗓子说干了。
张烨喝了口茶水。
“我这些解释和分析,还是可以让人信服的吧?”放下保温杯,张烨看着大家,主要是看着第一排的文学界的人。
有一些北大学生轻轻一嗯。
马恒元从旁边一个人那里拿来话筒,“但只是分析而已,只是你的个人推断,就算能圆回来,也不足以说明问题,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早在学术界和历史界有了定论,怎么是几句话就能推翻的?在我看来,我就觉得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一个整体,虽然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小瑕疵,但也无伤大雅,八十回后贾宝玉贾母等人的人物性格的变化,可能是曹雪芹有意为之的,想传达给读者一些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信息和暗语,至少,《红楼梦》里的人物结局都是有头有尾的。”
“真的有头有尾吗?”听他狡辩出这种歪理,张烨反而笑了,这种说辞都上了,说明张烨已经把他们聊晕了。
马恒元冷声道:“当然,这有什么问题?”
孟东国也道:“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还是完整的,瑕疵是有,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写的都已经写了。”
张烨摇头,“这我可不同意。”
孟东国哟了声,“这你还有疑问?”
这些人又和张烨针锋相对在了一起!
北大学生们也不太懂张烨为何又在完整性上提出质疑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难道连完整性都没有?
张烨轻笑不已,“这本来是我后面要讲到的内容,不过提到了,我也可以说,你们觉得一百二十回是完整的人物和情节,我可不这么看,情节人物的并不完整,也是我质疑八十回后并非曹先生所作的原因,我也不用九乘十二的结构分析,我也不用历史资料去佐证,咱们就从这一百二十回通行本里看看,我想问问大家,在八十回后,醉金刚这个人去哪儿了啊?”
醉金刚?
这人谁啊?
北大学生们研究不深,都忘了。
但红学家杨老师脸色微微一变,瞥了一眼马恒元和孟东国俩人,他则没言声。
严玉也皱眉不语。
孟东国一怔,什么醉金刚?有这人吗?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也就那么回事儿,没有文本细读过。
马恒元一个文学教授,则是知道这个人,顿了下,他道:“这个人并不重要,也”
张烨打断道:“不重要吗?这个人可是上过前八十回的回目的——醉金刚轻财尚义侠!呵呵,一个不重要的人,曹雪芹能随便让他上回目吗?一个上过章节回目的人,最后就莫名其妙的没了?”
马恒元强撑道:“这种配角不需要交代。”
张烨笑道:“那好,我再问问你,小红呢?小红又去哪儿了?”
“小红?这个”马恒元被噎住了。
对于小红,林玉红,知道的人更多一些。
开始还没太注意,张烨这么一提,大家倒是都想起来了,是啊,小红呢?
张烨对众人道:“如果非要说醉金刚是无关痛痒的配角,那小红总不是了吧?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小红可也是上过回目的人,而且是不止一次上过回目的重要角色,二十四回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第二十七回,写小红因说话知趣,口角伶俐,被凤姐赏识起用。”张烨事先也早有准备,立即让工作人员给出资料,打出在屏幕上,指着上面道:“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从前八十回中就看得出来,曹雪芹虽然用语不多,可却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角色,那么在八十回后,小红这个人为什么没有了?”
谁也回答不出来了!
张烨追问,“这还叫情节人物都很完整?如果现在通行本的八十回后真的是曹雪芹所写,那么曹先生就算是再糊涂,再病重,再笔误,也不可能活生生把一个他之前设定好的重要人物和铺垫给忘了吧?”
一直都是别人在质疑张烨,张烨全一一解释!
如今,轮到张烨发问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解释的了!
张烨还不算完,再拿出一份资料来,“如果有人非要咬死说小红就不是重要角色,或者曹雪芹就是把她给遗忘了,忘了在后面写小红的情节,那么好,大家请看屏幕上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这个人我昨天讲课已经讲过了,我也说到了整部书里提都没有提过的‘狱神庙’,但我当时并没有给出这段资料,好,现在来看一看,这就是脂砚斋的批语,明明白白地写了,小红在后面狱神庙中还会出现的!而且还救了贾宝玉!就算现今红学界并不认脂砚斋的古本,但你永远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脂砚斋是信口胡诌的?怎么可能!就算他胡诌,也不会胡诌出一个连提都没提过的地方和情节吧?而且连脂砚斋都记得小红这个人,曹雪芹怎么可能忘了?无论大家怎么解释,怎么圆,都是说不通的!通过小红这个人物,也恰恰能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是曹雪芹将这个重要角色忘了,而是后来的续写者,把这个角色忘了!”
“你这说法”马恒元说了句,却断了,没有下文了,最后还是黑着脸没有再说话,因为他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反驳不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