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3后汉书-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一'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荅记,□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二'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三' 
  注'一'典略曰:“修,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 
  注'二'廉,察也。 
  注'三'续汉书曰:“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章。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时年四十五矣。” 
  修所着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及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备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乃授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一'因朝会引见,令彪着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年八十四,黄初六年卒于家。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二' 
  注'一'续汉书曰“魏文帝诏曰:‘先王制几杖之赐,所以宾礼黄耇。太尉杨彪,乃祖以来世著名绩,其赐公延年杖。延请之日便使杖入’”也。 
  注'二'华峤书曰:“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一'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二'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闲,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三' 
  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四'识所任之体矣。遂累叶载德,'五'继踵宰相。信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先世韦、平,方之蔑矣。'六' 
  注'一'论语载孔子之言也。相扶持者,谕臣当辅君也。 
  注'二'负荷之寄,周公、霍光之俦。 
  注'三'坤六二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也。 
  注'四'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 
  注'五'易曰:“德积载。”载,重也。 
  注'六'韦贤、平当父子并相继为丞相。 
  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一'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 
  '三'修虽才子,渝我淳则。'三' 
  注'一'言世为国柱臣也。 
  注'二'忒,差也。 
  注'三'渝,变也。 
   校勘记 
  一七五九页三行八世祖喜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太尉杨震碑作“熹”,喜读为熹也。 
  一七六0页四行续汉*(志)**'书'*曰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志”当作“书”,今据改。按:御览九百九十六引作“谢承后汉书”。 
  一七六一页二行伦字仲桓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儒林传。伦字仲理,东昏人。 
  伦理名字相副,作“桓”者未详。 
  一七六三页八行篡辞也按:“辞”原斗“乱”,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七六五页四行去年十*(一)**'二'*月四日京师地动按:延光二年十二月戊辰,京师及郡国三地震。通鉴考异谓下文“其日戊辰”,十一月丙申朔,戊辰乃十二月四日也。今据改。 
  一七六六页四行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汲本“还自敬德”作“皇自敬德”,髃书治要作“洗目改听”。按:李慈铭谓案无逸“皇自敬德”今文尚书作“况自敬德”,隶释载汉熹平石经尚书残碑“况”作“兄”,兄即古况字,王肃尚书注训为滋益。 
  石经用今文,杨震受欧阳尚书,故此疏用今文作“况自敬德”,因误作“洗目改听”,皆因形近致斗。章怀注仅引古文尚书“皇自敬德”,后人不解“况”字,遂改作“还”字,幸治要四字皆误,转可推求而得。 
  一七六六页一四行震行至城西几阳亭汲本、殿本“几”作“夕”。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作“洛阳都亭”,袁宏纪作“洛阳沉亭”,通鉴作“几阳亭”。今按:清胡克家翻刻元刊胡注本通鉴作“夕阳亭”,章钰校宋刊本通鉴三种及明孔天胤本,并作“几阳亭”。 
  一七六八页一0行帝尝从容问奇曰按:“尝”原作“常”,径据汲本、殿本改。 
  一七六九页六行桃林县有蓩乡按:“桃林”当作“弘农”。集解引惠栋说,谓郡国志宏农郡宏农县有桃邱聚,故桃林,有蓩乡。桃林非县名,注讹。 
  一七六九页八行秉字叔节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御览二百七引张Ш杭亲鳌白质迩洹薄!
  一七六九页一二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袁宏纪云幸梁不疑府,梁冀子为河南尹在元嘉初元之后,袁纪是。 
  一七七0页四行特蒙哀识集解引王补说,谓袁纪“哀识”作“光识”。按:校补谓“哀”字疑当作“表”。 
  一七七0页五行太尉黄琼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太尉”袁纪作“太常”,又袁纪载秉上疏在元嘉元年,而琼为太尉在永兴二年,则作“太常”是也。 
  一七七0页一六行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据汲本、殿本补。 
  一七七一页二行居郎闲汲本、殿本“郎”斗“廊”。按:前书颜注,郎着皁衣,故章玄服以厕也。 
  一七七一页七行中常侍单超弟匡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第五种传以匡为超兄子,宦者传以为超弟子。 
  一七七二页一行可告在所属按:刊误谓案文多一“在”字。 
  一七七四页四行览顾知衅重汲本、殿本“顾”作“固”。按:顾固通。 
  一七七四页七行投畀*(有)**'豺'*虎刊误谓“有”当作“豺”,注无它说,知与诗同。今据改。 
  一七七五页一0行左传曰晋寺人披言也“言”原斗“吉”,径改正。按:“曰”字疑衍。 
  一七七五页一五行赐字伯献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太尉杨公碑及文烈杨公碑皆云字伯猷,袁宏纪字子猷。又引沉钦韩说,谓谢承书作“伯钦”。又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今袁纪作“字子献”,又东观记作“字伯献”,与此同。 
  一七七七页六行布恩施惠按:“惠”原斗“志”,径改正。 
  一七七七页一四行景公时按:陈景云谓“景公”上脱“宋”字。 
  一七七八页一行周文日□不暇汲本、殿本“□”作“昃”。按:昃本作□,□为□之或字。 
  一七七八页一一行文王自朝至于日中仄汲本、殿本“仄”作“昃”。按:仄昃通。 
  一七七九页五行长壮大节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列女传“壮”作“指”。今按:初学记引作“壮”。 
  一七七九页六行折□出匈汲本、殿本“出”作“凸”。按:列女传作“出”,初学记引同。 
  一七七九页六行年四十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四十”新序及初学记并作“三十”。 
  一七七九页六行行嫁不售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列女传“行”作“衒”。 
  一七八一页四行禹数视其少子按:“少”原斗“小”,径改正。 
  一七八一页九行梼杌次于*(平)**'丕'*山据殿本改。 
  一七八一页一二行蝀音董按:汲本“董”作“东”。 
  一七八三页四行齐宣五里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王懋云世说举乐松之语,云齐五十里,乃知非五里也,当时史文于“五”字下脱一“十”字。盖七十里近于百里,四十里近于五十里。乐松举其大要耳。 
  一七八五页二行张*(辅)**'酺'*曾孙据校补引柳从辰说改。按:张济为张酺曾孙,已见酺传。 
  一七八六页三行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功曹皆带□车道按:刊误谓案后汉志文,此不合有“三百石长”四字。又云“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三车导”,此文少“督盗贼”三字,又少一“三”字,又误“导”字也。盖门下五吏,贼曹一,督盗贼一,功曹一,主簿一,主记一,凡五车也。 
  一七八六页一三行光武宫洛阳于今亦十世矣按:沈家本谓魏志董卓传注“十世”作“十一世”,是也。此夺“一”也。 
  一七八六页一五行*'昔'*关中遭王莽变乱据汲本、殿本补。 
  一七八七页一二行及车驾还洛阳按:“还”原斗“迁”,径改正。 
  一七八八页一三行*'融见'*操*'曰'*据刊误补。按:此注原在“劾以大逆”下,据刊误说移此。 
  ************后汉书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传 第四十五 
  孝章皇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申贵人生济北惠王寿,河闲孝王开,四王不载母氏。 
  千乘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长兄,甚见尊礼。立十五年薨。 
  子宠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国名乐安。立二十八年薨,是为夷王。父子薨于京师,皆葬洛阳。 
  子鸿嗣。安帝崩,始就国。鸿生质帝,质帝立,梁太后下诏,以乐安国土卑湿 ,租委鲜薄,改'封'鸿*(封)*勃海王。'一'立二十六年薨,是为孝王。 
  注'一'委谓委输也。 
  无子,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为勃海王,奉鸿*(嗣)**'祀'*。'一'延熹八年,悝谋为不道,有司请废之。帝不忍 ,乃贬为廮陶王,食一县。 
  注'一'悝,蠡吾侯翼子,河闲王开孙也。 
  悝后因中常侍王甫求复国,许谢钱五千万。帝临崩,遗诏复为勃海王。悝知非甫功,不肯还谢钱。甫怒,阴求其过。初 ,迎立灵帝,道路流言悝恨不得立,欲钞征书。而中常侍郑飒、'一'中黄门董腾并任侠通剽轻,数与悝交通。'二' 
  王甫司察,以为有奸,密告司隶校尉段颎。熹平元年,遂收飒送北寺狱。'三' 
  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飒等谋迎立悝,大逆不道。遂诏冀州刺史收悝考实,又遣大鸿胪持节与宗正、廷尉之勃海,迫责悝。悝自杀。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傅、相以下,以辅导王不忠,悉伏诛。悝立二十五年国除。觽庶莫不怜之。 
  注'一'音立。 
  注'二'剽,疾也。 
  注'三'北寺,狱名,属黄门署。前书音义曰即若卢狱也。 
  平春悼王全,'一'以建初四年封。其年薨,葬于京师。无子,国除。 
  注'一'续汉志平春,县,属江夏郡也。 
  清河孝王庆,母宋贵人。贵人,宋昌八世孙,扶风平陵人也。'一'父杨,以恭孝称于乡闾,不应州郡之命。杨姑即明德马后之外祖母也。马后闻杨二女皆有才色,迎而训之。永平末,选入太子宫,甚有宠。肃宗即位,并为贵人。建初三年,大贵人生庆,明年立为皇太子,征杨为议郎,曪赐甚渥。贵人长于人事,供奉长乐宫,身埶馈馔,太后怜之。太后崩后,窦皇后宠盛,以贵人姊妹并幸,庆为太子,心内恶之。与母比阳主谋陷宋氏。'二'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三'后于掖庭门邀遮得贵人书,云“病思生菟,令家求之”,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日夜毁谮,贵人母子遂渐见疏。 
  注'一'昌,文帝时为中尉,以代邸功封壮武侯。 
  注'二'比阳主,东海王强女。 
  注'三'侦,候也,音丑政反。广雅曰:“侦,问也。” 
  庆出居承禄观,数月,窦后讽掖庭令诬奏前事,请加验实。七年,帝遂废太子庆而立皇太子□。□,梁贵人子也。乃下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大义灭亲,况降退乎! 
  '一'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保育皇后,承训怀囏,导达善性,将成其器。盖庶子慈母,尚有终身之恩,'二'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今以□为皇太子。”遂出贵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黄门蔡伦考实之,皆承讽旨傅致其事,'三'乃载送暴室。二贵人同时饮药自杀。'四'帝犹伤之,□掖庭令葬于樊濯聚。'五'于是免杨归本郡。郡县因事复捕系之,杨友人前怀令山阳张峻、左冯翊沛国刘均等奔走解释,得以免罪。杨失志憔悴,卒于家。庆时虽幼,而知避嫌畏祸,言不敢及宋氏,帝更怜之,□皇后令衣服与太子齐等。太子特亲爱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舆。及太子即位,是为和帝,待庆尤渥,诸王莫得为比,常共议私事。 
  注'一'左传,恚F杀其子厚,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预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注'二'仪礼丧服曰:“慈母如母。”谓妾子之无母,父命妾养之。故曰慈母,如母者,贵父之命也。 
  注'三'傅读曰附。 
  注'四'续汉志曰“暴室,署名,主中妇人疾病”也。 
  注'五'在洛阳城北也。 
  后庆以长,别居丙舍。永元四年,帝移幸北宫章德殿,讲于白虎观,庆得入省宿止。帝将诛窦氏,欲得外戚传,'一'惧左右不敢使,乃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 
  又令庆传语中常侍郑觽求索故事。'二'及大将军窦宪诛,庆出居邸,赐奴婢三百人,舆马、钱帛、帷帐、珍宝、玩好充仞其第,又赐中傅以下至左右钱帛各有差。'三' 
  注'一'前书外戚传也。 
  注'二'谓文帝诛薄昭,武帝诛窦婴故事。 
  注'三'前书音义曰:“中傅,宦者也。” 
  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庆小心恭孝,自以废黜,尤畏事慎法。每朝谒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明;'一'约□官属,不得与诸王车骑竞驱。常以贵人葬礼有阙,每窃感恨,至四节伏腊,辄祭于私室。窦氏诛后,始使乳母于城北遥祠。及窦太后崩,庆求上頉致哀,帝许之,诏太官四时给祭具。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怀梁后之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