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3后汉书-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西南母山,周回四百里。” 
  注'二'郭璞曰:“山别名岣嵝。”湘中记曰:“衡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 
  遥望衡山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乃不复见。” 
  注'三'荆州记曰:“县南十里有平冈,冈有金井数百,浅者四五尺,深者不测。 
  俗传云有金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 
  注'四'帝王世记曰:“有黄陵亭。”*(洞)**'湘'*中记亦云二妃之神。刘表为之立碑。 
  注'五'荆州记曰:“县东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黙石臼。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此室,即合金沙之臼。” 
   
  注'一'魏氏春秋:“建安二十四年,吴分巫、秭归为固陵郡。二十五年,分南郡之巫、秭归、夷陵、临沮并房陵、上庸、西城七县为新城郡。” 
  Ua**九江郡*** 
  秦置。雒阳东一千五百里。*十四城,户八万九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六。 
  Ub**阴陵*** 
  *寿春**'一'**浚遒**'二'**成德*** 
  *西曲阳*** 
  *合肥**侯国。**历阳**侯国,刺史治。**当涂**有马丘聚,徐凤反于此。'三'**全椒*** 
  *钟离**侯国。**阜陵** l**下蔡**故属沛。'四'**平阿**故属沛。有涂山。'五'**义成**故属沛。 
  注'一'汉官云刺史治,去雒阳千三百里,与志不同。 
  注'二'左传哀十二年会吴于橐嚱,杜预曰在县东南。案宋均传,县有唐后二山。 
  注'三'帝王世记曰:“禹会诸侯涂山。”皇览曰:“楚大夫子思頉在县东山乡西,去县四十里。子思造芍陂。” 
  注'四'左传成七年吴入州来,杜预曰下蔡县。 
  注'五'应劭云山在当涂。左传“穆有涂山之会”。 
  Ua**丹阳郡*** 
  秦鄣郡,武帝更名。雒阳东二千一百六十里。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新都郡。*十六城,户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四十五。 Ub**宛陵*** 
  *溧阳*** 
  *丹阳*** 
  *故鄣**'一'**于潜*** 
  *泾*** 
  *歙**'二'**黝**'三'**陵阳**'四'**芜湖**中江在西。'五'**秣陵**'六'南有牛渚。**湖熟**侯国。**句容*** 
  *江乘*** 
  *春谷*** 
  *石城**注'一'秦鄣郡所治。吴兴记曰:“中平'二'年,分县南置安吉县。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中平二年,又分立原乡县。” 
  注'二'山海经曰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郭璞曰在县东,今谓之玉山。魏氏春秋有安勒乌邪山。 
  注'三'魏氏春秋有林历山。 
  注'四'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为名。 
  注'五'左传襄三年楚子伐吴,克鸠兹,杜预曰在县之东。 
  注'六'其地本名金陵,秦始皇改。建安十六年,孙权改曰建业。十七年,城石头。 
  Ua**庐江郡*** 
  文帝分淮南置。建武十'三'年省六安国,以其县属。雒阳东一千七百里。*十四城,户十万一千三百九十二,口四十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三。 Ub**舒**有桐乡。'一'**雩娄**侯国。**寻阳**'二'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三'**潜**'四' l**临湖**侯国。**龙舒**侯国。**襄安*** 
  *晥**有铁。**居巢**侯国。'五'**六安**国。'六'**蓼**侯国。**安丰**有大别山。'七'**阳泉**侯国。'八'**安风**侯国。 
  注'一'古桐国。左传昭五年吴败楚鹊岸,杜预曰县有鹊尾渚。 
  注'二'有置马亭,刘勋士觽散处。 
  注'三'释慧远庐山记略曰:“山在寻阳南,南滨宫亭湖,北对小江,山去小江三十余里。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于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其山大岭凡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其南岭临宫亭湖,下有神庙。七岭会同,莫升之者。东南有香炉山,其上氛氲若香烟。 
  西南中石门前有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鸟兽草木之美,灵药芳林之奇,所称名代。”豫章旧志:“匡俗字君平,夏禹之苗裔也。” 
  注'四'左传曰昭三十一年“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戍帅师救潜”是也。潜有天柱山。 
  注'五'皇览曰:“范增頉在郭东。又庭中亚父井,吏民皆祭亚父于居巢庭上,长吏初*(亲)**'视'*事,皆祭而后从政,后更造祠于东。”广志曰有二大湖。 
  注'六'皇览曰嚱陶頉在县。 
  注'七'左传昭二十三年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杜预曰县南有鸡备亭。 
  注'八'广志曰有阳泉湖。 
  Ua**会稽郡*** 
  秦置。本治吴,立郡吴,乃移山阴。雒阳东三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二万三千九十,口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九十六。 Ub**山阴**'一'会稽山在南,上有禹頉。'二'有浙江。'三'**鄮**乌伤**'四'**诸暨**'五' l**余暨**'六'**太末**'七'**上虞**'八'**剡*** 
  *余姚*** 
  *句章**'九'**鄞*** 
  *章安**故*(治)**'冶'*,闽越地,光武更名。'一0'**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东部**侯国。 
  注'一'越绝曰:“句践小城山阴是也。稷山者,句践*(济戎)**'斋戒'*台。”吴越春秋曰:“句践筑城已成,怪山自至。怪山者,琅耶海中山也。一夕自来,故名怪山。” 
  注'二'山海经曰:“会稽之山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瑛)**'孧'*石。”郭璞曰有禹井。越绝曰有重山,句践葬大夫种。 
  注'三'郭璞注山海经曰江出歙县玉山。 
  注'四'越绝曰:“有常山,古圣所采药,高且神。”英雄交争记曰:“初平三年,分县南乡为长山县。” 
  注'五'越绝曰,兴平二年分立吴宁县。 
  注'六'越绝曰西施之所出。谢承书有涉屋山。魏都赋注有萧山,潘水出焉。 
  注'七'左传谓姑蔑。初平三年,分立新安县。建安四年,孙氏分立丰安县。二十三年,立遂昌县。东阳记:“县龙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远望尽如莲花。龙丘*(长)**'苌'*隐居于此,因以为名。其槵际复有岩穴,外如□牖,中有石林。岩前有一桃树,其实甚甘,非山中自有,莫知谁植。” 
  注'八'汉末分南乡立始宁县。 
  注'九'山海经曰:“余句之山,无草木,多金玉。”郭璞曰:“山在余姚南,句章北,故二县因以为名。”句践欲迁吴王于甬东,韦昭曰县东洲。 
  注'一0'晋*(元)**'太'*康记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未详。 
  Ua**吴郡*** 
  顺帝分会稽置。雒阳东三千二百里。*十三城,户十六万四千一百六十四,口七十万七百八十二。 Ub**吴**本国。'一'震泽在西,后名具区泽。 
  '二'**海盐**'三'**乌程**'四'**余杭**'五'**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 
  '六'**丹徒**'七'**曲阿*** 
  *由拳**'八'**安**'九'**富春*** 
  *阳羡**邑。'一0'**无锡**侯国。'一一'**娄**注'一'越绝曰:“吴大城,阖闾所造,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又有伍子胥城,居巢城。昌门外阖闾頉虎丘。穹隆,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去县二十里。有*(鹿)**'麋'*湖,欐溪城。又石城,阖闾置美*'人'*山。虞山,巫咸山。”皇览曰:“县东门外孙武頉。又要离頉,县西南。” 
  注'二'尔雅十薮,吴越之闲有具区,郭璞曰县南太湖也。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潜行水底,去无所不通,号为地桩。越绝书曰“湖周三万六千顷”。又有大雷山,小雷山,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臣昭案:此僻在成阳是也。又吴伐越,败之夫椒,杜预曰太湖中椒山是也。 
  注'三'案今计偕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大旱湖竭,城郭之处可识。 
  注'四'左传襄三年楚伐吴至于衡山,杜预曰在县南。或云丹阳县之横山,去鸠兹不远,子重所至也。吴兴记曰:“县西北*(其)**'卞'*山有项籍祠。兴平二年,太守许贡奏分县为永县。” 
  注'五'顾夷曰:“秦始皇至会稽经此,立为县。”史记曰,始皇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徐广曰余杭也。臣昭案:始皇所过乃在钱塘、富春,岂近余杭之界乎? 
  注'六'越绝曰:“县南城,*(在荒)**'古淹'*地。上湖中頉者,季子頉也。名延陵墟。”皇览曰暨阳乡。 
  注'七'春秋曰朱方。 
  注'八'左传曰越败吴于檇李,杜预曰县南醉李城也。干宝搜神记曰:“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始皇至,令囚徒十万人掘污其地,表以恶名,故改之曰由拳县。” 
  注'九'越绝曰:“有西岑頉,越王孙开所立,以备春申君,使其子守之,子死遂葬城中。” 
  注'一0'郭璞曰:“县有张公山,洞密有二堂。” 
  注'一一'史记曰:“春申君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城在无锡。皇览曰:“吴王太伯頉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太伯始所居地名句吴。”臣昭案: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頉,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为置庙,不如皇览所说也。越绝曰:“县西龙尾陵道,春申君初封吴所造。”臣昭案:今见在,自是山名,非筑陵道。 
  Ua**豫章郡*** 
  高帝置。雒阳南二千七百里。*二十一城,户四十万六千四百九十六,口百六十六万八千九百六。'一' 
  注'一'豫章记曰:“新吴、上蔡、永修县,并中平*'中'*立。豫章县,建安立。 
  上蔡民分徙此地,立名上蔡。” 
  Ub**南昌**'一'**建城**'二'**新淦*** 
  *宜春*** 
  *庐陵**'三'**赣**有豫章水。**雩都*** 
  *南野**有台领山。**南城*** 
  *鄱阳**有鄱水。黄金采。'四'**历陵**有傅暎健**余汗*** 
  *鄡阳*** 
  *彭泽**彭蠡泽在西。**柴桑*** 
  *艾**'五'**海□**侯国。'六'**平都**侯国,故安平。**石阳*** 
  *临汝**永元八年置。**建昌**永元十六年分海□置。 
  注'一'豫章记曰:“江、淮唯此县及吴、临湘三县是令。” 
  注'二'此地立名上蔡者。豫章记曰:“县有葛乡,有石炭二顷,可燃以爨。” 
  注'三'兴平元年,孙策分立庐陵郡。 
  注'四'建安十五年,孙权分立鄱阳郡,治县。 
  注'五'左传哀二十年吴公子庆忌所居。 
  注'六'在昌邑城。豫章记曰:“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故谓之慨口。” 
   
   校勘记 
  三四七二页四行左传哀六年公如赖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左传云“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此云“公”,误也。 
  三四七二页五行县西有崔城按:襄二十七年杜注云“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 
  三四七二页七行平原郡九城按:钱大昕谓“九”当作“十”。说见下。 
  三四七二页九行湿水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前志及水经注“湿”作“漯”,说文从水□声。 
  三四七二页一0行湿阴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前志亦作“漯阴”,说见上。杜预注左传,又作“隰”也。 
  三四七二页一四行杜预曰县西有辕城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地理志辕县属平原,水经作“援”,郦元引杜预释地,云辕即援也,济南祝阿县有援城。 
  三四七二页一六行高帝西平昌置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文当云“高帝置”,不应有“西平昌”三字,其为衍字无疑。后读宦者传,彭恺为西平昌侯,注云西平昌县属平原郡,乃悟此三字当属上文平原郡,而平原郡九城当为十城,因此三字错入乐安注中,校书者遂改“十”为“九”,以合见成之数耳。又按:张森楷谓钱说致确,但前志平原有平昌县,当即此西平昌,漏未引及。 
  三四七三页二行高菀殿本“菀”作“苑”。按:前志作“宛”,菀、苑、宛三字古通作。 
  三四七三页二行有薄姑城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尚书大传作“蒲姑”。 
  三四七三页六行古薄姑氏按:汲本作“左传姑氏”。惠栋谓当作“古薄姑氏”,“蒲姑”诸本皆讹作“薄姑”,或脱“蒲”字。 
  三四七三页七行县南有地名贝*(中)**'丘'*据殿本改,与杜注合。 
  三四七三页九行杜预曰县东北有摄城按:集解引洪颐鹚担阶笳讯甏傲摹⑸阋远保抛ⅰ傲摹⑸悖胛鹘缫玻皆某窍囟庇猩愠恰薄^こ欠橇某牵⑽笾ぁ!
  三四七三页一一行景帝置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前志为北海郡,故注云“景帝置”,此国为世祖所立,不得依用其文,当云“景帝置郡”,下接“建武”云云,乃为可通。 
  三四七三页一一行*(有)**'省'*菑川高密胶东三国按:校补谓“有”乃“省”之斗,各本皆未正。今据改。 
  三四七四页三行*(拒)**'挺'*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拒”当作“挺”。宋书州郡志注挺令,前汉属胶东,后汉属北海。或以琅邪之柜当之,琅邪之柜从木不从手,志不言故属琅邪,字形偏旁亦异,故知非也。王先谦谓钱说是,今据改。 
  三四七四页一一行故兆按:集解引陈景云说,谓注“故兆”未详,疑“故纪邑”之讹。 
  三四七四页一二行杜预曰棠国也按:殿本考证齐召南谓案左传注原文“棠,莱邑也。北海即墨县有棠乡”。此作“棠国也”,非是。 
  三四七四页一四行地道记曰*'奚'*养泽在西据集解引钱大昕说补。按:钱氏谓注所引地道记,即前志琅邪长广注文,“养泽”上当有“奚”字。后汉长广改属东莱,刘氏不注于东莱之长广,而注于北海之拒,未详其故。 
  三四七四页一五行雒阳东三千一百二十八里按:汲本、殿本“一”作“二”。 
  三四七五页一行惤侯国张森楷校勘记谓案说文,从心之“惤”是河南密县亭,从巾之“□”是东莱县,则此当从巾而从心,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