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不载私),
故能成其私?
(才成就他们的私吗)?
【笔记】
一,本章核心:要无私。依旧宣扬不得之德。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道是不生不灭的。玄生无生有,一无一有,相反相成,所以,任何事物在天地间都是对立同一的。天地不自生,那是永恒道在生天地。道是永恒,因此天地能长生。如果天地自生,根据道发挥作用的辩证法,也一定是自灭的。
二,圣人无私而成其私。
认识这样道理后,圣人,退却能先,外却能存。正是无私而成其私。
无私而成其私不可错解。错解虽然有错解的道理,但那不是圣人之私。比如,小失而大得,很多人这样理解老子的话,也对,这是辩证看问题,是老子吸引世间众生的手段。但,只是落在这个层次去解道德经是不够的。能站在道的高度解老,才是关键之关键。实际上,圣人的私不是“人世间”的小失大得,而是无为,回归大道。无私,合乎永恒的道。
三,通行本问题: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 帛书本“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后人把声字改写成圣字,把芮字,改写成后字,对帛书甲本修改痕迹明显可见。而“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这句话是解释得通的,根本不用修改的。
2 帛书本“不以其无私舆”,后人修改成“非以其无私邪”?实际上,帛书本的文字是通顺的。
52(通行本第八章):上善治水。
〖经文——译文〗
上善治——水。
(最上最高明的治,是水之治。善:善于,擅长)。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之所恶。
(水善于利益万物,而又有争:争居众物所厌恶的低处。争:字取帛书乙本,帛书甲原字酷似窗字,宝字盖下不是一撇一那,象癸字头):
故几于道矣。
(因此,水接近于道)。
居善地,
(行要居下。居要象水那样善于选择最底处,也即居下。注意:这是指为一切事,都要居下,而不居上。地:〈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
心善潚,
(心要常潚。心要象水那样善于潚,容纳百川。潚:音速,水清澈而深广。潚:字取帛书乙本,帛书甲本原字是上竹下寇,和第四章一样),
予善信,
(予人要伸。给予要象水那样善于伸张,此言要伸张无为也。予:给予。信:〈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裕А剐殴纾倘诵紊煲病9纾倘诵吻玻
正善治,
(治我用无。自己乃至天下,实际都是“我”。正己正天下要象水那样善于无为治理。老子体系中,无,是天下之正),
事善能,
(做事,要象水那样善于自己所能,而不强求),
动善时。
(行动,要象水那样善于按时守节,而不逾越。动:字取帛书乙本,帛书甲原字是谡字,把言字边换成衣补。和第五章动字一样)。
夫唯不争,
(只有如水这样不争。争:字取帛书乙本,帛书甲原字酷似窗字,宝字盖下不是一撇一那,象癸字头),
故无尤。
(才不能有过失)。
【笔记】
一,本章核心:学水之治,去治“我”之身,之家,之国,之天下。依旧宣扬不争。
二,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
1上善之治,圣人无为之治是也,水之治是也。在老子眼中,水接近道,所以,他要求我们做一切事都要学习水。
2无为,很多人误解成什么都不做,老子在这一章说明,无为,要向水那样,“有争”。争什么?争“居众之所恶”。
3居众之所恶。老子一一例举。说穿了,就是不争。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4修行,只是一味守空守静,修行中会落入顽空的,是邪道。只有这样无为而为去行一切事,有一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才能明道,悟道。
追求永恒,达到永恒,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慧者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凡夫俗子才把目光局限在一生一世,争那任何人乃至任何动物都在争夺的一时之利。
三,现实的人是不现实的。而那些不现实的人往往是最现实的。
以为老子主张是消极的,没别的原因,仅仅因为没有悟道。不知道“道”是什么,也就不能理解老子。有一天,自己悟道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而不是错解道,这时回头再看老子,才知道什么是声人。到这样境界,也就不说老子“无为”主张是消极的了,也就会主动去劝化世人“看破放下,无为不争,回头是岸了”。
四,通行本问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 帛书本“上善治水”,后人修改成“上善若水”,是错该。圣人之治,是人世间最高明的治,那就是无为之治,也就是上善之治。上善之治,如同水之治。后人因此改写成“上善如水”,“上善若水”。实际来说,“治水”二字更能够和圣人无为之治联想到一起;治水二字,更能够反映圣人无为治身治国治心的那个治字;治水二字,令我们时刻不忘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浴”字;治水二字,让我们很容易悟到心就是道。所以,“如水”“若水”不如“治水”,后人所改,是错改。
2 帛书本“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后人改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显见是从“争”演化来的,修改者以为不争才对。实际上,从修行角度看,争,比“不争”的含义要深刻得多,不争替代争,只有修行不到老子高度的后来人才想得出的。
3 帛书本“故几于道矣”,后人把“矣”字去掉,又是错。对照通行本,能够发现,后人这般乱填乱砍处数不胜数。中国古文何其简练,随便去掉一个字,加上一个字,是不允许的。
4 帛书本“予善信”,后人解释不通,索性分开来,分成两句“与善仁,言善信”,修改者觉得这样才说的通,便这样动了分离手术。实际上,信字,取伸的含义。给予,要向水那样善于伸展自己,也就是说无为要善于伸展。
后人用心虽然良苦,但自己看不懂便擅自改动经文,这是对道德经的严重亵渎。
5 帛书本“正善治”,后人修改成“政善治”,又是错改。正能够解通,何故要改?害老子不浅,害后人不浅。
水又是争,又是不争,岂不矛盾?不修道人看上去是矛盾,修道人知道这不矛盾。
53(通行本第九章):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经文——译文〗
持而盈之,
(执持而使其满盈。持: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原字是左米右比),
不若亓已。
(不如停止它。亓:其古体字)。
揣而允之,
(团成圆,依然痴心去团它。揣:〈马融…长笛賦〉冬雪揣封乎其枝。「裕А勾в胪殴磐ā4ё秩⊥ㄐ斜尽2橐冶咀治笫强褡蟊撸沂撬凇T剩盒牛弦玻υ省2榧妆驹诹礁鲋种屑渫咽Я艘桓鲎郑墒窃首帧R蛭橐冶旧镜袅撕竺娑郑挥兄馗矗趴赡苌境U饫锎右冶荆蛭庖迕挥胁畋穑
不可长葆之。
(不可能长葆其圆)。
金玉盈室,
(满堂装满金玉),
莫之守也。
(也不保总能守得住)。
富贵而骄,
(富贵而骄横。骄:字取通行本。帛书甲原字酷似粦字),
自遗咎也。
(自己便留下祸患)。
功述身芮,
(功可以表述,却要守弱小。芮:〈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裕А管牵∶病!绰朗洗呵铩匾选挡皇彻仁常灰萝俏隆\牵崛恚
天之道也。
(这是天道,也就是说,道在天地间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笔记】
一,本章核心:宣扬不争,不得。
1天道,乃是指道在天地间发挥作用,不是老子所说的永恒的那个道。“功述身芮”,这是永恒的道在天地之间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因为道生出有和无,不偏向任何一方,所以,必然有二边对立;有无相生相成,必然有二边转化。这是天地间的辩证法,也是老子的辩证法。这样的辨证不是人为的辨证,而是由永恒的道决定了就是如此。
2老子在第八章引导我们学那水,哪个肯学?人们多是追求“持而盈之”,崇尚有,谁肯无?老子打一掌:盈“不若亓已”。人们多是追求揣而允之,崇尚圆满,谁肯缺陷?老子打一掌:团“不可长葆”。人们多是追求金玉满堂,崇尚金钱,谁肯穷困,老子打一掌:钱“莫之能守”。人们多是追求富贵,崇尚势力,谁肯贫贱?老子打一掌:贵“自遗其咎”。
二,对治世人之病。
道生出无和有。多数人都对有感兴趣,贪情恋色,追求名利,哪个肯无?都是开眼便可,哪个能否?遇境便当真,谁能当作假?
因此,老子开出药方:令我们“无为”,“不争”,“守弱”。这实际是令我们归于虚无。只有归于虚无,才可能归还大道。归还大道,有什么好处?那真是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啊。如果都说出,也怕众生心生狂乱,狐疑不信,所以,不能说尽。
三,通行本问题: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 帛书本“揣而允之”,后人把允字修改成锐字,是错误。是不解揣允二字所致。
2 帛书本“不可长葆之”,后人修改成“不可长保”,目的是变成骈文。
3 帛书本“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后人修改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读起来上口,实际没有差别。
4 帛书本“自遗咎也”,修改成“自遗其咎”,也是上口而已。
5 帛书本“功述身芮”,修改成“功遂身退”,也没有必要,因为“功述身芮”便解释得通的。
54(通行本第十章):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经文——译文〗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达到修行中的魂魄守一抱元,离相才能做到;能不离而做到守一抱元吗?注意:禅定,是离相的手段,到达一定深度,相自然归无,也即意识不到有相。而不离就能守一抱元,这是色空不二的本事,可见老子修行已经达到绝顶高度。戴:值。〈禮…喪大記〉君纁戴六。「裕А勾髦灾狄病S褐危饫镏感扌小!葱⊙拧得C肅謝功,召伯营之。「梗褂我病F牵鹤秩⊥ㄐ斜荆橐冶咀治笕沼伊郑俊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行中,专气,此身此心可以达到柔而不刚;能和无欲婴儿一样不用专气就达到柔吗。专:字取通行本,帛书乙本字为左米,右谡右半边,且把田字换成凶字)?
修除玄蓝,能毋疵乎?
(修行中,清除玄上的染色,能如玄本身那样没有瑕疵吗)?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
(热爱民众,以不杀建治邦国,需要有智慧;能不用智慧,也就是用“无知”,能做到这一切吗?栝:音瓜。箭末尾扣弦处。栝国:无为治国,以不杀治国。知:通智)?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天地之门一开一阖,阴阳雌雄相反相成,能甘心为雌为弱吗)?
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
(明白四达,这是有为;能明白四达同时又做到无为吗)?
生之畜之,
(道生一切有无,养一切有无),
生而弗有,
(生而不有,也就是生而无生),
长而弗宰,
(是一切之长却不主宰一切,也就是大而不大),
是胃玄德。
(这就是玄德)。
【笔记】
一,本章核心:道最尊,德最贵。
二,玄德。
玄,道起用后,玄是道的代名词。道生有和无。
玄德:玄生有无,养有无,虽然生,但却不有生,也就是无生;虽然有为,却为而不恃,也就是无为;是一切之长,却不知自主,也就是无我。也就是“弱者道之用”。
玄德就是不得,就是无为。
三,老子行的层次。
第一问:
“修行中,灵魂离万象,才能值遇守一抱元。能不离,就做到守一抱元吗”?能,归玄能做到。抱一是修行中的极高境界,不是口头功夫。远离尘世喧嚣,静坐禅定,是基本修行方法。到高层次,都能达到抱一。也就是万法归一。这一,是心之空明,万物沉寂,是无,不是玄,也就是说,在老子那里还不是道。所以,老子提出一问:“无离”也就是不离开尘世喧嚣,不静坐,不禅定,能达到抱一吗?实际来说,只要真正得道,不静坐,不禅定,也是色空不二的,抱一守元的。
显见,老子达到了这个修行层次。
第二问:
“修行中,专气,此身此心可以达到柔而不刚,能象无欲婴儿那样不用专气就达到柔吗”?
能,归玄能做到。气行专一,可以达到柔,使身心双亡,归于虚无。柔也是修行中的境界。老子反问:不专气能否达到柔呢?玄就是。
果然得道,不专气,也如处虚空,身心双亡,达到柔。
显见,老子达到了这个修行层次。
第三问:
“修行中,玄如明镜,洗除玄上的染色,能如玄本身那样没有瑕疵吗”?
能,归玄能做到。玄无瑕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