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管好你的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骂人致死应当属于个案,未曾把人骂死的人大可将其当做一件奇闻怪事传一传就是。不过,我在这里就要问一个问题了:那个庞老太和那个黄某在骂人时,难道早就料到过自己会把人骂死?如果是这样的话,法律一定不会轻饶他们。而据后来的消息,这两位被传讯时都纷纷表示悔恨自己没管好自己的嘴,只图自己骂人时的“一嘴之快”,不曾料想这嘴也能杀人。一般凡事爱开骂的人大抵也是这种心态,惟有知得有“骂人致死”之例,才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一句“祸从嘴出”的感叹。
可见,舌为利害本,嘴是祸福门——这句话一点不假。先别说人能把人骂死,就平常的人际交往,有多少是是非非,不也是因为嘴而引起的吗?比如在农村常听得农妇骂街,那架势无不是气势磅礴,尤其是骂自己的同类——女人时,顺嘴而出的词汇总离不开“狐狸精”之类,至于狐狸精美不美她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狐狸精有其丑恶的一面。有这一面,就足够她骂天下所有看不惯的女人。要逢得对方也不依不饶,双方对骂,那场面可就更壮观了。而前面所提到的庞、王两老太均身为老市井,其“骂功”竟能赛农妇,着实也够让人唏嘘。如此看来,“祸从骂出”——这确实是很让人忧虑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生有一张嘴,是非也就多了;是非一多,麻烦便跟着来!谚语中讲的“病从嘴入,祸从嘴出”,应验的也正是此理。
说话的权利人人都有。人人都滥用说话的权利,这才叫可怕!
著名作家鲁少曾与萧军既是世交又是近邻。萧老病重时期,鲁少曾之女鲁景超去看望他。萧老看着她,即以自己人生之感慨,讲了一段很让人感动的话:“‘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得一个朋友不易,伤一个朋友,只要一句话就了结了。”萧老又说:“怒时易拒人,该应也不应,还要训斥人家。自有后患。无论成败喜怒,都要冷静;退一步想想,给自己降点温,就会少犯错误;退一步天高地阔……还要注意不能揽功推过,我是有功归唐僧,有过归孙猴。”我想,如果当今世人个个都具有像萧老这样的处事、待友的品德,平常少动怒多饶人,上网少扔点板砖,下网少扔些“嘴砖”,人际之间就有享用不尽的安宁与和谐。
口出狂言者祸必至
2002赛季的NBA刚开打不久,对新加盟火箭队的中国姚明嗤之以鼻的原NBA球星巴克利在TNT电视台的“NBA内部秀”节目上滔滔不绝,并口出狂言地说,如果姚明能够在本年度的任何一场常规赛上得到19分,他就会去“亲吻”同事——当年火箭队夺冠的功臣肯尼·史密斯的屁股。这句话经过若干次“误传”后,到姚明的耳朵时就成了“如果姚明得到19分,巴克利就会亲吻姚明的屁股”。姚明听了后就笑着说:“那好,我就拿18分算了。”
结果火箭队在客场挑战湖人队时,姚明攻下了20分,在为自己赢得尊重的同时,也把巴克利逼入“绝境”。而肯尼·史密斯在得知姚明得了20分后欣喜若狂,表示一定要让巴克利履行诺言。巴克利要非常难堪地去应付他的“赌债”,尽管巴克利“履约”时的对象只是替身——驴屁股,尽管那镜头不一定适合小孩和几位敏感人物,但这一幕对巴克利来说实属“恐怖”。不日,镜头聚焦、强光灯灯光闪耀,在周围发出的一阵狂笑声中,巴克利一脸难堪地蹲下身去,无奈地、痛苦地朝“肯尼·史密斯”的屁股啃去……
上述场面并非无稽虚构,而是全世界从NBA球星到球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吻屁股佳话”。然而人们在这则评、传“吻屁股”故事之余,感想更多的并不是“吻屁股”本身,而是妄尊自大、口出狂言之祸!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然而有许多自以为有点资历的人总是在这个道理上犯错。只要有众人的地方,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鹤立鸡群感,优越得没治;他们总是不失时宜地张着“大嘴”卖弄自己的所谓本事;他们不因为自己缺乏内敛或丢人现眼而感到羞耻,反以为能博得一些和他同样缺乏内敛的人的浅薄喝彩而沾沾自喜。更要命的是,他们说话不分轻重,经常忽略了说话应该给自己留些余地的道理,只要嘴巴一张,便是狂言乱飞,甚至不惜以贬低他人的手段,来托高自己伶牙利齿的“嘴功”。而恰恰正是这种所谓的“嘴功”,在关键时刻最易掉链子,暴露出力不从心的低能,以至误事误人也误己。
比误事误人也误己更糟糕的是因为口出狂言而误国误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人大多属于个人英雄主义者,蛮以为以自己有点过人之处就能拯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结果在毫无把握的前提下盲动,最终断送了大好江山。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大军阀袁世凯就是一个典型。在清政府和民主革命两大阵营中,他实际上是一个十足的摇摆派,却以“把中国带向富裕”的“宣誓”骗取了代总统的美誉,在政史上风光了一把,结果呢?由于他的腐败无能,引发了军阀割据,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一次被他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人们应该很清楚《三国演义》中蜀军失街亭事件,那正是好大喜功的马谡口出狂言所致。
马谡系谋士马良之弟。自幼熟读兵书,但摄入得多,消化得少;由于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和诸葛亮的赏识,又养成了自高自大、动辄口出狂言的脾气。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师北伐,想到了咽喉之地街亭必须派重兵留守,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马谡毫不犹豫地抢言:“某愿往。”可见其心性浮躁,好大喜功。当孔明指出街亭要地易攻难守时,马谡却不屑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其狂妄自大,骄傲轻敌的思想已昭然若揭。当诸葛亮委婉地指出对手非同小可,难以胜之时,马谡更是口出狂言,不仅把对手贬得一钱不值,还以全家性命为担保立军令状,狂妄得已经失去了理智。结果呢?他还是因为自己指挥无方,又犯下调度错误致使蜀军溃败而被问斩。
无疑,马谡是有一点墨水就急急忙忙往外倒、惟恐路人不知的庸才。庸才只有不知其庸,反以为智的时候才会变成狂人。现实生活中,像马谡这样的狂人又有几多?这个数字没人去统计,也没有人能统计得出来。但我倒是常见有“庸不可耐”者在我面前口出狂言。比如A君:“有事你言语,在×地,没有哥们儿办不到的事!”比如B君:“丫牛什么牛?我只要一个电话,想卸掉他哪支胳膊就卸掉他哪支胳膊!”又比如C君:“别跟我提什么风险,我××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二字!”不得不承认,这几位仁兄都不同程度地享受过浮华,可是如今,那些原属于他们的浮华已散尽,个个无不落得个英雄气短、满目迷茫地寻找着“从头再来”的启门之道。悲哉!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物欲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社会上各类职业当中都有敢动辄口出狂言的人。比如有不知荣耻而狂的;有狗仗人势而狂的;有商业炒作而狂的;有不甘冷寂而狂的;还有被酒“烧”狂的等等,不一而足!以下,我例数较有代表性的4种。
不知荣耻而狂者这种人大抵是当今自诩“另类”一族:有点叛逆又有点刁钻,一张嘴得理不饶人,不得理也不饶人。比如前些日子,某“美女作家”在某大城市签售她的一部“肢体小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作家,因为我感到他们写的内容没有特别打动人的东西。我不想和前辈作家一样,我需要另辟蹊径的写作方法。”当被问到是否看过鲁迅的作品时,该“作家”竟然说鲁迅小说“不怎么样”,即使是他的杂文,也“搀杂了很多政治因素”,所以“不想回答”——如此轻慢的狂言,你说她知耻还是不知耻?
狗仗人势而狂者世界上最凶狠的是有权势的人,而比有权势的人更凶狠的是他们豢养的狗。不管是公狗还是母狗,大抵都会仗着人势而欺人。最近“宝马”二字在国人老百姓中的口碑可不是很好,原因不是车子本身,而是此车被个别人当成了“势”的筹码。已经路人皆知的北方某城市一位贵妇的一辆价值129万、车号N个8的宝马车停于路边被卖葱农妇的拖拉机刮了一下,贵妇大怒:“信不信我撞死你!”“撞死你不就是十万块钱吗?”雌威发过,一头钻进车内,那“神奇”的宝马果真“马”似地向前撞去。农妇当场毙命,看客们倒下一片,现场狼藉、一片呻吟!那位贵妇有如此之胆,能出如此狂言,靠的是什么势?是钱势?是权势?还是什么势都不是?不得而知!
商业炒作而狂者有这种嗜好的人大抵利欲熏心所致。诸君请见文坛:哲学家连着数年不玩哲学而去写玩读者心跳的《自传》,教育家请长假去当文化“枪手”者屡见不鲜,究其因,有出版商给钱,有媒体造势,何乐而不为?这还不蹊跷,蹊跷的是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不知蹲在什么“村”里“做”了个什么“菜”,瞬际名声大噪,名利接踵而至:传媒的过度翻炒、艺商的浮躁喧嚣、肤浅文化受众的追捧……及至这个作者“很配合”地在各种电视节目上频频露脸,让国人备感整个娄阿鼠二世!娄阿鼠是不敢随便口出狂言的,但娄阿鼠二世敢!这或许是鼠辈的“进化”?前些日子,他说要搞剧作,搞就搞呗,非得当着众人的面扬言自己的某剧作要拿个国际奖什么的。结果“国际奖”的娘胎还没找到,媒体愣是又把他煽了一阵。依我看,这个作者当酝酿下一部作品曰“阿村,上晕菜”了。
被酒“烧”狂者这种人大多属于日子过得并不太开心的一族。他们满肚子都是怨气。尽管平常靠理智控制着,只是适度地发些怨言,但更多的怨气并没有得到尽情的宣泄,而这些怨气愈积愈多,愈加愈深,就会有酿成事端的危险。酒——就是酿成事端的祸源之一。他们喝酒是为了消愁,这一消愁酒就高,酒一高话就来,话一来,就管不住那张狂言频出的嘴了。前些日子,在从广州到宜昌的2285次火车开至株洲站时,从其中一节车厢内突然传来一个青年的吼叫:“你再不老实,我就一枪崩了你!”车厢的旅客闻言无不惊慌失措。有人赶快向乘警报了案。乘警迅速赶到现场,只见该男子满口酒气,狂呼乱叫。长沙铁路公安处紧急出动20多名民警协助乘警,将其制服,却发现该男子身上什么武器也没有,只因与同伴喝酒喝高了发生争执,遂口出狂言,谎称自己带有两枝枪,强迫同伴在他面前下跪。结果呢?“酒高”者还是为自己的酒后狂言付出了代价——被公安部门依法带走了。
口出狂言一祸、二误,个人也未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利好”——实乃无一可取!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有那么多人狂言依旧呢?这个问题真该值得深思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之祸
视时、视人、视事、视场合——这是说话的四大前提。其中,“视人”是一件很难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因为“视人”不仅要看其外在,还要关注其内心之所想。世间万象,人心万种,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把话说完,而忽略了“听者”余后之所想的话,冷不丁哪句话得罪了谁,弄不好自己还蒙在鼓里呢。
有道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而“意”实质上就是指对说者本意的曲解,甚至造成不良反应。无疑,“听者之意”是个不好伺候的玩意儿。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听到了可能会有不同反应。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一笑了之;而有的人就可能会敏感些,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应该尽量避免说一些有伤人之嫌的话,因为可能你是无心说出的话,却给他人造成了莫名的痛苦。除了利益之争而辩,谁又愿意看到自己说出的话无意中伤害了他人呢?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都快到点了,还有一大半的人没来,心里很焦急,便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这种情况,更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一则故事虽然纯属杜撰,如果不认为说话者有愆尤,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些走掉的客人统统都是蠢蛋。但若是回到说话者角度来看问题,更深层的谬误便出来了:这个请客的主人显然是忽略了自己的出口之言与言下之意之间的因果关系。你没想到的当属你的无心,但在场的客人对你的言下之意难免会从另一个极端加以引申,以至出现如上那幕连环性的“走客”误会。我看要是追究其罪的话,该罪当归主人自己的无心口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另一个含义是基于听者处于隐形状态而论的。俗话说“墙有缝,壁有耳”“路上说话,草窝里有人”“没有不透风的墙”“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些大抵都是对说话者“防隐”意识的一种告诫。尤其是本身就是带有隐性的话,如果说话时被他人偷听了,那可就危险了!
且不说出门在外有多少天灾人祸,光是平常说话时稍稍一不留神,身边一个陌生人也许就会把你的存折掏空。
说者无心,往往表现在身边的人放松了应有的警惕。有一位王女士坐车到异地办事,当她掏出手机打电话时,才发现手机里预存的话费已经用完了,王女士就借车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