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京城的明朝往事(全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京城,京师宣布戒严,因这一年的干支是庚戌,故史称此事为“庚戌之变”。在城下,蒙古致书明朝廷,要求进行通贡贸易。明世宗令礼部尚书大学士徐阶召集百官商讨对策,当时赵贞吉官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参加了这次商讨。
  从早晨到中午,百官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发言。这主要是百官摸不准朝廷是主战还是主和,怕说错了于前程不利,所以任可对不起国家,也不能耽误自己。徐阶见状,无奈之下,要取两个签名簿,准备将众人名字写上,以此上奏。赵贞吉终于耐不住性子,出班高声说:“城下之盟,孔子作《春秋》时以之为耻,况且如果此次允许通贡,蒙古就会入城索要不已,万一出现内外夹攻的情况,如何防御?”明确提出了主战的观点。徐阶听罢,问道:“足下一定有奇谋了?”赵贞吉说:“为今之计,请皇上出御正殿,下诏检讨自己过错,激励将帅,广开言路。少下损害士气的命令,加大赏功的力度;动员文武百官,共同守城;派官告谕诸将并监督力战。除此以外,别的都没用。”
  一直等待商讨结果的世宗,很快就从旁听的宦官那里知道了赵贞吉的发言,他亲自给首辅严嵩写了手诏,说赵某人说的对,只是有的事不该涉及,并让严嵩拟诏褒奖赵贞吉。于是赵贞吉被升为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并给赏功银5万两,令其到军前随宜处置。但在敕命里却没有给赵贞吉督战之权,也没说他可以统带军将前往军前。这个细节,给赵贞吉带来很大麻烦,而这是严嵩等人使的阴招,故意要出赵贞吉的难题。
  本来,赵贞吉与严嵩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可以,二人时有往来,为诗词文字之交。但由于赵贞吉言直口利,引起严嵩不满。据说,赵贞吉在会议发言之后,就到西苑严嵩办公的地方,意在征求严嵩对此事的意见,但门房不让其进入,赵贞吉怒斥守门人。恰在此时,严嵩的干儿赵文华也去见严嵩,赵文华对赵贞吉说:“你这下完了,天下大事应该慢慢商议。”正在气愤中的赵贞吉闻言更加愤怒,他骂赵文华道:“你不过是权门的走狗,哪里知道天下大事!”史书说“嵩闻大恨,欲败其事”,赵文华更是要搞掉赵贞吉,于是在敕书中做了手脚。
  由于没有旨意,赵贞吉得不到运送银子的官车,连一个护兵也没人给他派,他只好到街上雇佣民间的车子,单骑出城去犒赏军兵。当时,敌人的骑兵在城外来来往往,一旦遭遇,后果不堪设想。但赵贞吉凭着勇气,硬是把银两送到总兵仇鸾的大营。他遍历各军营,传达皇上的抗战旨意,发散赏军银两,“一时将卒感奋”,士气高涨。
  次日清晨,赵贞吉回城复命。随后,他把应敌方案和增加他督战之权的请求写成奏疏,但仇鸾赵文华等人找借口压下他的奏疏,致使他复命时只能以颁旨发赏之事上奏。世宗十分不悦,认为,银子让你发下去了,可应敌的措施一项也没有,这就是诓骗朝廷,为自己买好。于是,命锦衣卫逮捕赵贞吉,杖责后降为广西荔波县典史,将赵贞吉赶出了京城。
  从赵贞吉在“庚戌之变”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倔强刚毅的个性,和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无畏精神。因此他虽遭贬责,但赢得了海内人士的一片赞誉,人们赞扬他“主张国是,大义凛然,令边衅不开,国势日尊”;还赞扬他“立朝正色,侃侃然排大议攘大患”,有功于国家。与赵贞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百官的庸懦自私,奸臣的卑劣阴毒。他们无视国家民族利益,苟且目前,因私害国,为己害人,他们受到后世的谴责是应该的。 

  因为有严嵩的阻挠,赵贞吉直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秋,才返京任户部右侍郎,但仅一个月后即被勒令退休,原因是一个叫霍冀的人看中了户部右侍郎的位置,向严嵩行重贿,于是严嵩将赵贞吉再次赶走。
  赵贞吉另一为人们称道的原因,是他有很好的学问,和出色的口才。
  赵贞吉是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他的学问得自于徐樾(波石),而徐樾先后学习于王阳明和王艮,所以,赵贞吉可谓是泰州学派的嫡传,再加上他肯于独立思考,多有心得,因此他在嘉靖隆庆两朝的学者中极有名望。而他也乐于讲学,积极奖掖后进,言其桃李满天下并不为过,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就受到过他的影响。
  赵贞吉对学术的论述颇多,思想十分丰富,但我们无法讲得太多,在这里只谈一点。他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学问,必须要“通”,要吸收各方面的精华,否则就会陷于“陋”,譬如禅学,很多人对其反感认为对学问有害,但实际上它是无害的,关键是怎样学和怎样用。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能博通,其学问必定支离破碎,而其人也会“滞窒昏愚”,无用于世。赵贞吉是很讲究学以致用,以事证学的,他在朝为官的种种行为,与他这个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初一日,即位不久的穆宗按旧例到国子监视察,当时称“幸学”。此时赵贞吉已被从四川召回,担任了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同时还兼任了国子监祭酒(国学院院长)。皇帝幸学,照传统要由国子祭酒讲一次课,皇帝及众人聆听。赵贞吉这天讲的是《尚书·大禹谟》中的“后克艰”章,他的讲稿幸而保存至今,他开头是这样写的(原文):“这是《虞书·大禹谟》篇,史臣记禹敬承于帝,而献其谋谟如此。后是君,克是能,艰是难……”他的讲稿写的很细,条分缕析,浅显明白。通过这个讲稿,我们可以推想他当时讲课的情形。需要说的是,他这次讲课,与其他人为皇帝讲课不同,是坐着讲的,这出于穆宗的特恩。有关赵贞吉的记述,总要把这一点提出来,这在封建时代,确实是件很荣耀的事。
  赵贞吉在讲课时,阐发精明,音吐洪亮,给穆宗留下深刻印象,当他得知赵贞吉是新起用的大臣时,更加高兴。很快,穆宗就让赵贞吉充任日讲官,专门给皇帝自己讲课。后来,赵贞吉因与阁臣发生矛盾,自请到南京任礼部尚书。没多久,皇帝开讲筵,发现没有赵贞吉,很不高兴,对阁臣说:“去年那个自告去南京的,仍令他回来日讲!”由此可见赵贞吉的口才实在是过人甚远。
  赵贞吉不仅重视道理之学,还非常重视实用之学。当时的学者对天文历法的原理和推步都不甚了解,但赵贞吉却颇为专业。他比较强调实地观测的结果,而对于推步的数据则不大信赖。由于他的住处离观象台很近,他经常约同好去访问切磋。可能是因为他在理学上的名气太大,使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不被人所知,不仅今天是这样,在当时就是如此。与他同时的一位在天文历法方面很有成就的学者叫唐顺之,当他听说赵贞吉也懂天文推步,竟然十分吃惊,并随即托人向赵贞吉讨教。
  虽然赵贞吉深得穆宗信任,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进入内阁后,他直言不讳的性格,使他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发生矛盾,特别是和高拱的矛盾很大。赵贞吉于是请求退休,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他的请求被批准,返回四川。直到万历四年(1576年)69岁时去世,赵贞吉再也没回过他在北京的住所。 (张兆裕) 

  目前故宫保存了一幅清绘《香林千衲》图,绘制的是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官员与僧人云集万寿寺,为皇太后恭祝七十寿诞的情景。画面中央便是金碧辉煌的万寿寺,两旁建筑错落有致。前面便是明清时期唯一的御河——长河。众多官员与僧人在河的两岸,聊天打偈,静待仪式的举行。河水潺潺、芳草连天,画面十分柔和,透着一股暖暖的气息。远方似乎木铎声声,随风而来。
  这座万众瞩目的万寿寺,却并非始建于乾隆年间。万寿寺最初建于唐朝,原名聚瑟寺。但它得以重建与开始出名,却是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由神宗的生母慈圣李太后出资捐建。
  翻开中国古代历史,几乎便是一部“男人的历史”,女人的份量少得可怜。这不仅在于中国古代是一个男人主宰的社会,而且更在于中国古代正史,更是由男人来书写。所以,在数量上与男人平分秋色的女人们,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古代历史中,近乎于失声。她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们往往只能在一些笔记小说、歌曲词赋中找到仅存的一些蛛丝蚂迹。
  比普通女人要幸运的是,皇宫里的女人因为贵为妃嫔,在正史中,还有一些简单的记载。那么,《明史》是如何记载重建了万寿寺的慈圣李太后呢?
  李太后本是北直隶顺天府通州一个普通的民家女子。如果不是嘉靖年间裕王府的一次选拔宫女活动,她可能将如其他平凡女子那样,浣沙织布,过完平淡的一生,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漫漫长河,而不为人所知。但命运的安排就这样离奇地改变了她的一生。在她贵为皇太后以后,关于在她出生时,她的父亲李伟梦到了祥云飘至他的家的传说,便广泛流传开来。这种神话般的解释往往反映了人们对他人离奇命运的不解与羡慕,只能将之归为天命所定。
  李氏被选为裕王府宫女。由于她颇有姿色,为人聪明稳重,很快便在芸芸宫女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裕王的喜爱,进为王妃,并很快为裕王产下一子。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主宰明朝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翊钧。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逝世,裕王登基为帝,是为明穆宗。明穆宗在位七年后去世,实际年龄尚不到9周岁的朱翊钧荣登大宝,是为明神宗,是年为隆庆六年(1572年),李氏也从贵妃变成了皇太后。
  本来李氏在隆庆朝只是贵妃,不得封为太后,但由于她是神宗的生母,所以尊为太后。按照制度,生母相对于嫡母,在徽号上应有所减杀。但穆宗皇后陈氏由于无子,在隆庆年间便已迁居别宫。到了万历新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讨好神宗,于是便并尊两太后。陈氏徽号为“仁圣皇太后”,李氏徽号为“慈圣皇太后”。
  由于李太后是神宗生母的原因,实际上在后宫中的权势更大。但李太后为人谦逊守礼,尽管地位已与陈太后相侔,但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以嫡庶之礼,相敬太后。神宗也在问候生母后,须到陈太后那里问安。宫中气氛甚是祥和。两宫的融洽气氛,与两太后性格温和、善良自然具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与她们的出身不无关联。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局面的出现,规定妃嫔必须要从普通民间选择,而不能从公侯官宦家迎娶。民间出身的妃嫔由于家无奥援,也无野心,所以往往容易满足,不易滋生事端。所以,明朝后宫尽管也存在一些斗争,但整体看来,都较为和睦,更没有发生后宫干政的现象。
  神宗冲龄即位,自然无法独立处理政事,但明朝祖训禁止后宫干政的规定,也排除了李太后垂帘听政的可能。于是,李太后便以司礼监太监冯保负责处理宫中事务,以内阁首辅张居正管理国家大事,自己辅导神宗,居中制衡。历史上著名的张居正改革,便是在李太后的坚定支持下,得以顺利展开的。只是由于她守着本份,站在历史的幕后。随着历史大幕的卸去,她的身影也逐渐模糊,她的历史功绩,才少为人知。 

  神宗幼年登基为帝,面临着诸多诱惑,如果不善加管束,后果将不堪设想。李太后便负责起了督导神宗的任务。神宗即位后,李太后从慈宁宫搬到了乾清宫,严格要求神宗。每个孩子都有贪玩的时候,如果神宗因此而不好好读书,便会被李太后责令长时间跪地。每到大朝的时候,李太后在天刚蒙蒙亮的五更天便叫起明神宗,让太监与宫女扶着神宗坐下,拿水为他洗脸,然后送他坐上轿子去上朝。可见,神宗尽管贵为皇帝,恐怕要比一般的官宦子弟还要辛苦得多。
  习惯了前呼后拥、颐令指使,神宗难免会有一些骄奢的行为。一次,神宗在宫中玩乐,一时兴起,让太监唱首新歌给他听听。太监回答说不会。神宗一怒之下,便拿剑去刺太监。在旁边人劝解之下,神宗开玩笑似地把太监的头发割掉,以示惩罚。整个事情类似于一场孩子般的闹剧。但李太后知道后,便马上命令张居正上疏劝谏,并且让神宗下《罪己诏》,向全天下承认自己的过错。国事已毕,家法难饶,李太后又将神宗召到后宫,命他跪在地上,数落他的过错。神宗涕泣不已,请求改正过错,才算完结。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李太后几乎将神宗视为一个普通的民间子弟,严加管教,并不因为他是皇帝,而稍加宽纵。
  李太后对于民间的朴素情感,是一直保留下来了的。神宗年长后,非常偶然地与一名宫女发生了关系,生下了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但神宗却碍于身份,羞于承认此事,并且长期不立朱常洛为太子。李太后知道此事后,责问神宗。神宗回答:“他是宫女的儿子”。李太后大怒,说:“你也是宫女的儿子”。神宗十分惶恐,趴在地上不敢起来。朱常洛因此被立为太子。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太后既然已经母仪天下,她们家自然也会相应尊贵起来。他的父亲李伟被封为武清伯(李伟便是明清皇家园林清华园的始建者)。但李太后对于自己家庭管束十分严格,家人曾经犯过过错,李太后便命太监亲自到家宣布罪过,将家人绳之以法,做到了大义灭亲。
  代表清朝官方对于明代历史正统观点的《明史》在记载李太后这些事迹时,是带有十分尊敬与钦佩的口吻的。现在看来,李太后既能安邦定国,又能谨守本份,在她掌控下的万历前十余年,明朝国泰民安、宫内和睦,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样的太后,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可以讲是一位贤能的太后。
  但《明史》对李太后并不全是褒奖,也有一些批评。这些批评是针对李太后尊崇佛教而发的。“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钜万,帝亦助施无算。居正在日,尝以为言,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