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地皇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点五亩,“二号直丘”五点三亩,有如“张三,男,三十五岁”。社员有花名册,
土地有田亩册,这是两本最根本的账册。由这两本账册而派生出来的“工分册”便
是时代革命举世独有的创举。它册定了几亿中国农民整整三十年,整整一代人。种
田被叫做“做工分”、“挣工分”,人们靠工分吃饭,靠工分生活。男人十分,女
人八分,弱男人九分八分,等同女人,弱女人六分五分。张三很棒,一年挣五百工
分,他就可以娶到一个好女人,靠工分养活家小。能挣大工分的女人,自然也头高
颈昂。农民的身价再也不是以拥有多少土地而是以能挣多少工分来决定了。
历史的进程,把农民从土地这张皮上剥下来,贴到了工分榜上。勤劳的中国农
民从若干个世纪争得一片自己的土地的苦难中解放出来了,去挣那工分册上笔写的
符号。整整三十年,人们才醒悟过来,废除了它,从贫瘠的泥沼里走出来。
但谁都不得不承认这段历史。独特的不再重复的中国史。
农民们(指纯粹田间劳作的社员)再也无须为种田而操心劳神了。早起不看天,
晚归不看地,巴望日头落,一天画个圈,只管工分册上有,不管地里无,出工有人
派,收工没人管。种啥是队长的事,收了归大仓。种田人听队长的,队长听社长的,
社长听区长的,区长听县长的,一级一级听上去。那些不曾种田的人也成了田的指
挥。
田稻是一社之长,是铜钱沙的头脑,掌管了干亩良田。他终日为田操劳,睡在
床头,想着田头,常常半夜起来看天色,看潮水,看庄稼。上面要公粮,要余粮,
十万八万派下来,非得完成,还要早交多交,夺得一面锦旗。铜钱沙人是种田汉子,
要面子。下面有五百张嘴要吃,肚子是勒不住的,粮食得从土里刨出来。全村男女
劳力两百多双手,吃了饭,干什么?他们站在那里听从指派:强壮者干什么,体弱
者也不能闲,谁都得去挣工分。即使是个人影子,也得到地里去晃晃,否则,他就
没有了工分,也就没法生活。生老病残,他都得想到,连女人怀上了孩子他也得知
道。栽种收割,除草施肥,抗旱排涝,防虫治虫,芝麻割了种绿豆,绿豆摘了撒养
麦,稻田翻了种油菜,棉梗拔了种小麦。铜钱沙是他的一本作业簿,每天一页,一
年三百六十五日,等他出题,等他解答,等他批阅,等他向上级报告。田稻毕竟读
过几天书,能写会画,比他爹能干。他口袋里一个小本儿一支钢笔须臾不离,千亩
田,数百人,在他心中、手中盘弄得井井有条。他是一个好社长。
那一年的清明节,田稻总算抽出了一点空,带着全家来到屋后祖父母和父亲的
坟前。菜儿兰香给死人烧香化纸,田稻用镰修理坟头的野草。他是党员干部,烧香
叩头怕人看见。他用锹培着土,把一个老鼠洞塞了,又抓了一把青草,把两块墓碑
通身擦了一番。祖父和父亲的名字明晰起来。
豆女牵来不到四岁的潮生。潮生拿着一把小铲子,在坟边挖洞。他挖一个小洞,
就叫一声:“奶奶,种!”豆女就依了孙子,从衣袋里掏出两三粒豆籽,种下。孙
子沿着坟挖,她沿着坟种。
奶奶和孙子种下了数十粒豆。
豆女对着坟说:“阿稻他爹,孙子给你种豆啦!这不是‘社’的豆,是我们家
的豆,你看着吧!社里的豆不好吃,你还是吃自家的。”
兰香小声对菜儿说:“娘又说鬼话了。”
“你才说鬼话,你们全部在做鬼事。”她听到了,抗议道。
菜儿笑笑说:“娘,没说你。”
豆女说:“你们成天做鬼事,说鬼话,怕我不知道吗?跟着你哥鬼搞。”
兰香说:“我们没鬼搞呀!”
豆女说:“你们把种田说成做工分,不是鬼话么?做了一天,收回什么?到墙
上贴的纸上去画一个记号,干什么?”
菜儿说:“那叫工分!”
豆女说:“工分,能吃能喝?干活男一队女一群的,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鬼
混。”
兰香说:“娘,那是社,是集体劳动。”
豆女说:“社,鬼才兴社。社是好玩,唱社戏,放社火。”
田稻说:“莫跟娘说这些。你们回去吧!”
田稻慢慢地摸透了母亲的习气。从父亲死后,母亲的思想就停止了。她拒绝一
切变化着的现实。她在那里自我完善父亲生前的那些想法。
豆女偶尔也参加队里的劳动。她当年还只是四十多岁的妇女,照正常情况,她
下田能挣七分工哩。但她不正常,她算不算社员,从来没人研究过。豆女的名字在
人口册上有,在工分册上无,虽然她天天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着。自从把人和土地区
分开来,农民本该从田头获得行为的自由,然而,适得其反的是,农民在失去了个
人对土地的支配权之后,也失去了个人行为的自由。个人无法安排农活的同时也无
法安排自身了。豆女一生没有人工分册,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参加集体劳动时,她
心里有一个十分严格的原则界线。田稻发现了母亲的奥秘:
她只在曾属于她家的那十亩地的界线内干活,而且干得非常认真,非常卖力。
那是她和田土根开垦的处女地。大田平整后,田界毁了,她却能精确地分辨出来,
过了界,她就不干了。那不到她的田。生产方式的变更,把所有的农民推出了界,
而豆女却坚定不移地站在她的界内。有一次种秧,数十人下到田里,豆女怦然以一
个农家主妇的身份感激大家,自己也带头下田。插了一阵,她回家去,做了一大甑
米饭,煮了一大盆南瓜,挑到田头,硬逼着社员们吃。兰香和田稻哭笑不得。家里
十天的口粮让她一甑蒸完了。人们笑哈哈白吃了一顿,队长要给豆女记工分,田稻
坚决拒绝了。
豆女没有进社,她疯了。她把自家屋后的两分菜地种得跟绣花一样,四季常青。
豆女守着心中的十亩田和丈夫公婆的坟。
田稻修理好坟头,把儿子拉到碑前,叫他跪下磕头。潮生不肯,却挺起肚子,
张开胯,把尿撒在了墓碑上。田稻气极,狠狠地在儿子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日煞
的,这是你祖宗。”
潮生没哭,反而笑:“这是石头,祖宗是石头吗?”
“祖宗埋在石头底下。底下埋的是我爹,旁边是我爹的爹,这就叫祖宗。”
“祖宗是要埋的,爹也是要埋的。爹,我也要埋你吗?埋下去了做祖宗?”
“放你娘的屁。老子还没死哩!”
田稻要打,兰香抱住儿子,笑。
至今,田稻也记得这事。儿子要埋他,埋到哪里去?
连埋在地下的骨头也要挖起来了啊!
阿麦又要回来了,他会怎么说?
田麦这次回来,不为修庙,不为修路,不为开工厂,而是来买地。他将要花比
他们的父亲当年高上万倍的价来买他父亲开垦的这块地,买下埋着他们的祖父母和
父亲的这块地。
田麦离开故乡三十多年才回来。
落叶归根,人老思乡。中国人的骨髓里就带有乡土观念的染色体。
人,均有两极之地,生地和墓地。在飞机上出生和在海轮上出生的人现代才有。
把骨灰撒向大地海洋是近代才兴的。在古代,人们尤为看重这两地的建设。埃及的
金字塔和中国的皇陵,耶稣和穆罕默德的耶路撒冷和麦加圣城,孔子的曲阜和毛泽
东的韶山冲,蒋介石的溪口,鲁迅的绍兴。人,青年时代应该走出故土,凡是先哲
至圣,都不是在本乡本土成仙得道的,莫不是成功了,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行不
了天下者,何言福及故里。一个人在故土上是很难成名有所作为的,因为了解你的
人太多,你没有神秘可言。除了作恶,你难得神气起来。
田稻和父亲可谓为铜钱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们说到底也只不过有耕种
她的权利,而摆弄不了她。林老爷注册没有问过他们;日本人占领驱走了他们;解
放了,人民政府分发给他们;合作化他们又乖乖地交出来给了“集体”;改革了,
又还给他们;开发了,国家征去,租卖给投资商,他们连同他们祖宗的坟也得搬走。
田土根和田稻父子是铜钱沙的主人吗?不,他们仍然是土地的奴仆。
田麦十二岁就离开了铜钱沙。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学徒,从学徒变管家,从管
家变女婿,然后自立门户,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买地开工厂,三十多
年没回铜钱沙。他所拥有的田氏土地比父亲渴望的十亩地不知多了多少倍。他带走
了那买地的钱,把地买到外国去了,但他还要回来买。潮生向叔叔通了信,近水山
庄度假村希望叔叔买下来。中秋节时,他就要回来。
老人总爱做童年的梦。田麦住在豪华的别墅里,梦见的总是铜钱沙,总是故乡、
故土、故人、故事,魂系故里。自从得知了故乡的信息,他就渴望回乡看看。
人在弥留之际,思维多半停留在故乡少年时代似梦非梦的境地,盼望再生,重
走一遍。所以,发迹的人,晚年都想在他的出生地留下一点纪念,至少希望叶落归
根,埋在故土。
坟,是人不甘心死亡又无可奈何的标志。
田麦第一次回乡,正赶上回潮生迎娶林家小姐林静。这是田林两家的第三次结
亲。田菜嫁给林清那会是“文革”期间,港台关系是敌我关系,谁也不敢张扬。这
回不同了,田林两家在城里办的婚宴场面大,气派大,田麦给田潮生的贺金可以买
一辆小轿车,林老爷给曾孙女的嫁资更是可观。姑奶奶林佩玉也从日本回来了,还
请他们婚后去日本旅行。贺婚的人如流水行云一般。这桩婚事简直成了统一战线、
邻邦友好的一次盛会。从城里到乡下,热闹非凡。
婚宴之后,田麦回到了铜钱沙。正是清明时节,祭祖是他此行的主要内容。
田麦祭祖是经过一番准备的,一切都按照旧时的习俗。田麦没有经历过大陆三
十多年的革命,他有钱了,大港商啊!是大陆正吸引的主要对象。只要他高兴,随
他去吧!只要他高兴,撒下一把钞票,铜钱沙就肥起来。
公路旁停了十几辆小轿车、面包车。除了田家人以外,林家人也都一起来了,
包括林佩玉和她的儿子田中先生。林佩玉是来祭恩兄,也是来看豆女的。如果没有
他夫妻二人搭救,她早葬身鱼腹了。她要再看一看她身遭劫难的土地。相去四十年,
铜钱沙已经让她无法辨认了。这里是一派春光,艳阳照着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一幢
幢小洋楼取代了旧时的三角形茅舍。那黑昏的海涂,汹涌的潮水,阴森、恐怖的芦
苇林,孤雁悲鸣长夜的凄怆,已相去久远久远,留在另一个世界。只有坟上的一丛
芦苇,那枯萎的芦叶,那飘去芦花剩下的穗缨,如招魂幡在春风中展动,可以勾想
陈年的记忆外,一切都变得陌生。新生的几株芦苇,在枯枝败叶中亭亭玉立。田稻
从不割去它,从田土根为父母筑了一座新坟,坟上长出一丛芦苇后,就一直没有动
过它。保留它有如保留父亲。芦苇枯了荣,荣了枯,年年旺盛,连绵不绝。
豆女在坟旁种豆。田麦和太太回来后在城里的大宾馆里住了两天,田稻和兰香
到宾馆里同弟弟弟媳见了面。豆女坚决不去城里。她怎么也不相信阿麦回来了。她
坚定不移地说人们是在骗她。如果阿麦回来,该来看她,为什么住在城里,反要母
亲去见他呢?
田麦真的回来了,林小姐也回来了。谁也没有打乱豆女的日常生活。她们在坟
头相见。
“豆姐呀!你还在人世啊!”林佩玉拉着豆女,老泪纵横,“我是佩玉。”
“你是林小姐?不是,她去了日本。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你是——”
“豆姐,我回来了,老了,你不也老了么?土根哥死了快三十年了吧!阿稻也
老了,阿麦也老了呀!”
“老了,死了。本田那该千刀万剐的老了死了不?”
“他早死了。”
“你真是林家大小姐?”
兰香说:“娘,她真是,来祭爹,来看你的。”
“你们不是土匪?坐汽车来的?”她用铲子指着那些陪同来的人。
“娘,您又瞎说了。哪来的土匪,光天化日的,这都是城里的客人。”田稻难
为情地责怪娘。
“抢人抢地的都是土匪。林小姐是用一条小船装来的,像猪一样捆着,是你爹
用船送她回去的。后来,她爹就买下了铜钱沙。”
“豆姐,那是快五十年的事了啊!”
“土根把你送回去,你没用小汽车送他回来。你们又来买地哪?那十亩地你爹
卖给了土根,写过约的,钱是阿麦带去还清的。”
“娘,别胡说了。”田稻阻止。
田麦跪在豆女面前:“娘,我回来了。那买地的钱——我——我给了我的师父。”
他向父亲的坟叩了三个头,老泪纵横:“爹,我买了很多地,我还要买。”
田稻也感到诧异了。这个几十年萦绕在心头缄口不言的话题,这个已经快要淡
忘的问题,这个在当年关系到田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这个在土改复查“四清”
“文革”中反复被下塘杨家人提出疑问而无法查证的重大问题,今日被疯婆豆女和
田麦一语道破。要是在当年,田土根就不是村长田土根,他会是中农田土根,而不
是雇农,田稻也当不了兵,田家会因为这十亩地带来许多说不清的灾难。
当年,田土根把二百二十块大洋交给儿子田麦,连大儿子田稻也没有告诉过,
只有豆女知道。这事是委派田麦去办的。他相信田麦精明,识字断文,在城里深得
老爷的爱护。父亲让他把那十亩地欠债的字据拿回来。林老爷早就允诺过的,三十
块大洋一亩,十亩三百大洋,当时付了八十块。日本人走后,风调雨顺,田土根积
蓄了三年,买回十亩地的愿望终于要变成现实了。他把买地的钱给了儿子田麦。也
就在这个时节,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了南京,林家要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