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晃商科大学)(人文篇)27(1980)。
35。《〈儒林外史〉的内部构造》,大岛晃著。发表于《北海道大学中国
文学谈话会》第100 回(1987。2。28)。
36。《中国文学与儒·侠的关系》,冈村繁著。载《中国文学论集》第 19
号(1990)。
韩国对《儒林外史》的翻译与研究
据韩国学者赵宽熙博士介绍,现行的《儒林外史》韩译本,主要有两种。
最早译出《儒林外史》韩译本的学者,是陈起焕先生。此书分上、中、下三
卷,每卷末都有译者说明,共987 页。上卷卷首译有闲斋老人序文一篇。全
书是译者采用忠于原文的直译方式译出的。由于是直译法,译文不够流畅,
有些译笔还显生涩。此译本1990 年由汉城明文堂出版。1991 年韩国■江出
版社出版的第二种《儒林外史》的韩文译本,是中国延边大学崔承一、崔奉
春、张义源三位教授全译本之翻印本,全书亦为三卷本,共933 页。第一卷
卷首有序文和主要人物表。此译本的译文比较流畅通达,但误译不少,如将
季遐年的人名误译成“假年”,将吴敬梓的“梓”字错译为“xin”音等。韩
国在翻印这一译本时对译文作了修改和润色。
韩国学者研究《儒林外史》始于本世纪60 年代初期。据初步统计,三十
余年以来,发表有博士论文一篇,硕士论文八篇,专题论文九篇及书评二篇,
目录如下:
一、学位论文
1。李启远:《吴敬梓论》,汉城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63 年。
2。李星:《〈儒林外史〉研究》,汉城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75 年。
3。郑基先:《儒林外史研究》,檀国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81 年。
4。金镇妙:《在〈儒林外史〉上的清代知识人相考察》,高丽大学中文
科,硕士论文,1982 年。
5。徐采希:《儒林外史研究》,庆北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87 年。
6。蔡禹锡:《〈儒林外史〉的人物研究》,韩国外国语大学中语科,硕
士论文,1989 年。
7。郑荣豪:《〈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和讽刺技法研究》,庆熙大学中
文科,硕士论文,1991 年。
8。申秉澈:《儒林外史构造研究》,汉阳大学中文科,硕士论文,1992
年。
9。赵宽熙:《儒林外史研究》,延世大学中文科,博士论文,1993 年。
二、专题论文
1。李桂柱:《〈儒林外史〉瞥见》,载《中国学报》第21 辑,1980 年。
2。李星:《儒林外史和其讽刺文学》,载《清州大学论文辑》第13 辑,
1980 年。
3。金镇妙:《在〈儒林外史〉上的理想的人物研究》,载《中国论总》,
1,1984 年。
4。李秀雄:《儒林外史的人物与其时代意义》,载《文科学论丛》第 17
辑,1985 年。
5。朴宪用:《儒林外史和Candide 的比较研究》,载《中语中文学报》
第2 辑,1985 年。
6。康泰权:《儒林外史研究》,载《中国问题研究》创刊号,1986 年。
7。康泰权:《儒林外史研究》,载《中国语文学》第13 辑,1987 年。
8。许根培:《从“儒林外史”看到的作者的历史意识与其社会批评的样
相》,载《教育研究》(公州师大教育研究所)第4 辑,1987 年。
9。Kim IK…sam:《儒林外史的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 ofThe
Schalars),载《中国学研究》,6,1989 年。
三、书评
1。李汉祚:《〈儒林外史〉——再发现韩未畅销书》,载《世代》4 卷
10 号,1966 年。
2。李星:《儒林外史》,《中国古典100 选》,东亚日报社,1980 年。
关于韩国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情况,赵宽熙博士将其归纳为两个
时期。他写道:“首先是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者的议论。其
次则是进入20 世纪以后受到西方影响的一批研究者的议论。传统研究者的论
点主要集中于作品中人物和环绕人物周围各事物的真实性。而近代的论者的
焦点则侧重于分析《儒林外史》内容中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意识与做为一种“讽
刺小说”所应有的各种具体表现。后者还将其关心的领域扩充到讽刺小说的
结构与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关系。(参见南京大学出版社版《儒林外史辞典》
书中赵宽熙所撰《韩国的〈儒林外史〉研究概况》辞条)
越南文译本《儒林外史》
越南文译本《儒林外史》由越南汉学家、翻译家潘武及汝成合作翻译,
1961 年4 月由越南河内文学院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根据1959 年中国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版本译出的,全书分为三册,为五十五回全译本。此译本
书前所附译者撰写的《序言》分作《作者》、《作品的现实性》、《作品的
民主思想》和《作品的艺术性》四个部分。《作品的现实性》部分有云:“对
比儒生们丧失人格的百态,作者还塑造了一些下层人物的形象,而且不隐瞒
自己对他们的好感,并把他们带进儒林的历史中去,把他们看成真儒。这一
作法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罕见的。”《作品的民主思想》部分有云:“吴敬梓
描画了一幅清朝社会的逼真的图画,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作者接受了当时
的一些民主思想,特别是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作品的艺术性》
部分有云:“《儒林外史》所采用的讽刺艺术手法,完全像十九世纪欧洲批
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作者尖锐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并且作了极其深刻的描绘,
不是给几个人物写传,而是给儒生们写历史。”另外,这篇《序言》在谈到
译本的翻译工作时,还写道:“《儒林外史》的文字别具一格,有史家文字
的特色,遣词造句往往包含着批判和讽刺意味。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朴实无
华,仔细推敲就使人感到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艺术技巧。这种情况也使人联
想到吴敬梓之前的司马迁和吴敬梓之后的鲁迅的笔锋。所以《儒林外史》的
文字可以说是一种最难译的文字。因为语言严谨、微妙,我们对在越南不常
见的名词术语作了些注释,而在遇到一些耐人寻味的段落时,怕表达不出其
深远的含意,我们又增添了一些解说。《儒林外史》这个译本是第一次在越
南介绍和译述,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裴纪老人的指教,译文尽力做到忠实
于原文。”由此可以看出,译者的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这个译本的《序
言》也可以代表越南汉学界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就。
(选自汇评本《儒林外史》附录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收入本书时,作者作了校订与补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