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说新语译注1-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1)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注释】
①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是唯心主义玄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参看 《言语》第14则注①。嵇叔
夜:嵇康,字叔夜,有奇才,志趣不凡,喜好道学。参看《德行》第16则注①。
【译文】
简文帝说:“何平叔的精巧言辞连累到他所说的道理,没有很大说服力;
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张,得不到实现。”
①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 。多谓立惠帝为
②
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把,有何不可 !”
【注释】
①“时人”句:晋武帝和齐王都是晋文帝的儿子。武帝即位后,立皇子司马衷为太子(后来继
位为惠帝),封其弟司马攸为齐王。齐王后任司空,参与朝政,声望很高。这时武帝的宠臣荀勖、冯
紞看到太子无能,惧怕司马攸将来会继承帝位而对自己不利,就向武帝进谗言,要武帝逼令齐王离开
京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以确保太子的继承权。齐王忧愤成病而死。
②“使子”句:承家祀,指接续王国的祭祀,即回到王国去。家指所封的王国。按:古时诸侯
所封之地称国,大夫所封称家。桓温是东晋人,评价西晋的得失,他以为出齐王和立惠帝两事,从礼
… 85…
制上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译文】
当时人士都评论晋武帝令齐王归国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两件事,哪一
件事失误最大。多数认为确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桓温说:“不是这样,让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王国,有什么不行!”
①
(33)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殷曰:“故
②
当以识通暗处 。”
【注释】
①王公:王侯公卿,指显贵。
②“故当”句:殷渊源和裴叔道两人都擅长清言,这句是说明两人的共同点。
【译文】
有人问殷渊源:“当代的显贵把你和裴叔道并列,怎么样?”殷渊源说:
“这自然是因为都能用识见疏通疑义。”
①
(34)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注释】
①抚军:简文帝司马昱,他未登位时任抚军大将军。
【译文】
抚军问殷浩:“你和裴逸民相比,到底怎么样?”过了很久,殷浩才回
答说:“自然超过他呀。”
①
(35)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
②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君”。
②“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
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
“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36)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
①
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
② ③
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
④ ⑤
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
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
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 《老》《庄》,萧条高寄,不
⑥
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
【注释】
①温润恬和:温和柔顺、恬静平和。第30则评价王仲祖为“韶润”。
②清易令达:清廉平易、善良通达。 《晋书·谢尚传)说,谢尚(字仁祖)不拘小节,不为流
俗之事,为政清简。
③弘润通长:弘润指心地宽大。品性柔润;通长指才思精深广阔。 《晋书·阮裕传》说,阮裕
(字思旷)以礼让为先,以德行知名,有归隐之志,不为宠辱动心。虽不博学,而论难甚精。许多方
面不及别人,而兼有众人之美 (参看本篇第30则)。
④洮洮:同“滔滔”,形容谈论滔滔不绝。清便(pián):清雅、能说会道。”
⑤致思:同思致,新颖的思想和情趣。殷洪远是殷浩的叔父殷融,善清言,参看 《文学》第74
… 86…
则。
⑥玄胜:指玄妙的。超越世俗的境界,即玄理或老庄之道。高寄:寄情高远,实指隐居。与:
同“以”。按:孙兴公(即孙绰)少有高志,早年住在会稽,游放山水十多年。
【译文】
抚军司马里问孙兴公:“刘真长这个人怎么样?”孙兴公回答说:“他
的清谈清新华美,禀性简约美好。”又问:“王仲祖怎么样?”孙回答:“温
和柔润,恬静平和。”“桓温怎么样?”孙说:“高尚爽朗,神态超逸。”
“谢仁祖怎么样?”孙说:“清廉平易,美好通达。”“阮思旷怎么样?”
孙说:“宽大柔润,精深广阔。”“袁羊怎么样?”答:“谈吐清雅,滔滔
不绝。”“殷洪远怎么样?”答:“大有新颖的思想情趣。”“你认为你自
己怎么样?”孙兴公说:“下官才能所擅长的事,全部比不上诸位贤达;至
于考虑时势的需要,全面把握时局,这也大多赶不上他们。可是以我这个没
有才能的人而论,还时常寄怀于超脱的境界,赞美古代的《老子》《庄子》,
逍遥自在,寄情高远,不让世事打扰自己的心志,,我自认为这种胸怀是没
有什么可推让的。”
①
(37)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
“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
我辈耳!”
【注释】
①会稽王:指简文帝司马昱,登位前封为会稽王。他喜欢清谈,刘真长是他的谈客。
【译文】
大司马桓温到京都后,问刘真长道:“听说会稽王的清谈有了出人意料
的长进,是这样吗?”刘真长说:“是有非常大的长进,不过仍旧是第二流
中的人罢了!”桓温说:“第一流的人又是谁呢?”刘真长说:“正是我们
这些人呀!”
①
(38)殷侯既废 ,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
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注释】
①“殷侯”句:殷浩曾任中军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北征时大败。桓温一向忌妒他,就乘机上
奏章请求惩办他,结果他被废为庶人。
【译文】
殷浩被罢官以后,桓温对大家说:“小时候我和渊源一道骑竹马玩,我
扔掉的竹马,他总是拾来骑,可知他本就不如我。”
(39)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
①
心 。”
【注释】
①差:比较地;大体上。献酬:本指主人一再给宾客敬酒,这里指应酬。
【译文】
有人问抚军司马里:“殷浩的清谈究竟怎么样?”抚军回答说:“不能
超过别人,大体上能满足大家的心愿。”
①
(40)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注释】
①谢安南:谢奉。参看 《雅量》第33则注①。其弟:指谢聘,字弘远。孔岩:据《晋书》,当
作孔严。自胜:原注“言奉任天真也。”指不受礼俗影响。
… 87…
【译文】
简文帝说:“谢安甫在清雅善美上不如他的弟弟,学识上不如孔岩,但
是显然有自己的优越之处。”
①
(41)未废海西公时,王无琳问桓元子 :“箕子、比于,迹异心同,
② ③
不审明公孰是孰非 ?”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注释】
①“未废”句:公元365年,晋哀帝死:他弟弟司马奕继位。公元371年桓温仗其声威,废晋
帝为东海王,立简文帝,接着又降封东海王为海西县公。王元琳:王殉,字元琳。桓元子,桓温的字。
②箕子、比干:商代纣王的两个叔父。纣王无道,箕子进谏,不被采纳。就披发佯狂,降为奴
隶。比干也不断进谏,被纣王杀死。这两个人做法不同。而不忍看到纣王的残暴和国家的危亡这点心
思却是相同的。孔子曾称他们是仁人(参看《论语·微子》)。
③管仲: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孔子也称赞过他的仁德(参看《论语·宪
问》)。
【译文】
还没有罢黜海西公的时候,王元琳问桓元子说:“箕子和比于两人,行
事不同,用心一样,不知道您肯定谁、否走谁?”桓元子说:“如果都一样
称为仁人,那么我宁愿做管仲。”
(42)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
①
人物。或问:“社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奔奔神令。”
王。刘善其言。
【注释】
①肤清:指外表情丽。奕奕:同“奕奕”,精神焕发。神令:精神美好。按:卫玠小名叫虎。
【译文】
丹阳尹刘惔和司徒左长史王濛在瓦官寺聚会,护军将军桓伊也在座,一
道评价西晋和江南有声望的人士。有人问:“杜弘治和卫虎相比,哪个好?”
桓伊回答说:“弘治外表清丽,卫虎神采奕奕。”王濛和刘惔认为他的评论
很好。
① ②
(43)刘尹抚王长史背曰 :“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注释】
①“刘尹”句:刘惔和王濛很要好,而且名星相同,刘惔和丞相王导却不相投。
②阿奴:对王濛的爱称。都长 (zháng):指容貌漂亮、本性淳厚。
【译文】
丹阳尹刘谈拍着长史王濛的背说:“你和王丞相相比,只不过比他漂亮、
淳厚。”
(44)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
①
向子期 。”
【注释】
①向子期:向秀,字子期。这里指玉檬有向秀超尘脱俗的韵味。
【译文】
丹阳尹刘惔和长史王濛坐在一起,王濛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就跳起舞
来。刘惔说:“你今天赶上向子期了。”
①
(45)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
②
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
【注释】
… 88…
①孔西阳:孔严,字彭祖,历任丹阳尹。尚书,封西阳侯。仲文:指桓温之婿殷仲文。
②陵践:欺压。处:决断;处理。
【译文】
桓温问西阳侯孔严:“安石和仲文相比,谁强些?”孔严考虑着没有回
答,反问桓温:“您以为怎么样?”桓温回答说:“安石显然使人不能压制
他的决断,自然就是胜一筹了。”
①
(46)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 。公问李弘度曰:“卿家
② ③ ④
平阳何如乐令 ?”于是李潜然流涕曰 :“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
⑤
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 。恐难以相比!此自显干事实,非私亲之言。”
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注释】
①遏、胡儿:谢玄,小名遏;谢朗,小名胡儿。是谢安的侄儿。
②平阳:李重,字茂曾,任平阳太守。后来赵王司马伦任相国,调他做相国左司马,他知司马
伦有篡位意图,忧愤成病而死。
③潸然:流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