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书集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 〔4〕商纣之世,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至武王十三年,乃伐纣而有天下。张
子曰:“此事间不容髮。一日之间,天命未绝,则是君臣;当日命绝,则为独夫。然命之绝否,
何以知之?人情而已。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武王安得而止之哉?” 〔5〕箪,音丹,竹器。
食,音嗣,饭也。 〔6〕运,转也。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赵氏曰:“征
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1〕者也。
《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
征,北狄怨。曰:“奚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
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
后来其苏! 〔2〕’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
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3〕。王速出令,反〔4〕其旄倪〔5〕,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後去
之,则犹 〔6〕可及止〔7〕也。”
〔1〕千里畏人,指齐王也。〔2〕两引《书》,皆《商书·仲虺之诰》文也,与今《书》文亦
小异。一征,初征也。天下信之,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奚为後我,言汤何为不先来征我
之国也。霓,五稽反,虹也。云合则雨,虹见则止。变,动也。徯,胡礼反,待也。后,君也。
苏,复生也。他国之民,皆以汤为我君而待其来,使己得苏息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而为政
于天下也。 〔3〕拯,救也。累,力追反。系累,絷缚也。重器,宝器也。畏,忌也。倍地,
并燕而增一倍之地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人悦之,而齐可为政于天下矣。今乃
不行仁政而肆为残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不免于以千里而畏人也。 〔4〕
反,还也。 〔5〕旄,与耄同,老人也。倪,五稽反,小儿也。谓所虏略之老小也。 〔6〕犹,
尚也。〔7〕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范氏曰:“孟子事齐、梁之君,论道德则必称尧、舜
论证伐则必,称汤、武。盖治民不法尧、舜,则是为暴;行师不法汤、武,则是为乱。岂可谓
吾君不能而舍所学以徇之哉?”
邹与鲁椋 1〕。穆公〔2〕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 〔3〕,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4〕。如之何则可
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5〕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
者幾 〔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7〕,有司莫以告,是上〔8〕慢
而残下也。曾子曰: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9〕民今
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10〕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11〕”
〔1〕椋矗派病!2〕穆公,邹君也。 〔3〕胜,平声。不可胜诛,言人众不可尽诛
也。 〔4〕长,上声,下同。长上,谓有司也。民怨其上,故疾视其死而不救也。〔5〕转,饥
饿辗转而死也。 〔6〕幾,上声。 〔7〕充,满也。 〔8〕上,谓君及有司也。 〔9〕夫,
音扶。 〔10〕尤,过也。 〔11〕君不仁而求富,是以有司知重敛而不知恤民。故君行仁政,
则有司皆爱其民,而民亦爱之矣。 范氏曰:“《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有仓廪
府库,所以为民也,丰年则敛之,凶年则散之,恤其饥寒,救其疾苦。是以民亲爱其上,有危
… 41…
难则赴救之,如子弟之卫父兄、手足之捍头目也。穆公不能反己,犹欲归罪于民,岂不误哉!”
滕文公问曰:“滕〔1〕,小国也,间〔2〕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3〕,则有一〔4〕焉:凿斯池也,
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5〕”
〔1〕滕,国名。 〔2〕间,去声。 〔3〕无已,见前篇。 〔4〕一,谓一说也。 〔5〕效,
犹致也。国君死社稷,故致死以守国。至于民亦为之死守而不去,则非有以深得其心者不能也。
此章言有国者当守义而爱民,不可侥幸而苟免。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1〕。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
者大王居邠〔2〕,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3〕。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 〔4〕业垂统〔5〕,为可继也。若夫
〔6〕成功,则天也。君如彼〔7〕何哉?强〔8〕为善而已矣。〔9〕”
〔1〕薛,国名,近滕。齐取其地而城之,故文公以其逼己而恐也。〔2〕邠,与豳同,地名。
〔3〕言大王非以岐下为善、择取而居之也。详见下篇。 〔4〕创,造。 〔5〕统,绪也。 〔6〕
夫,音扶。 〔7〕彼,齐也。 〔8〕强,上声。 〔9〕言能为善,则如大王虽失其地,而
其后世遂有天下,乃天理也。然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
而行耳。若夫成功,则岂可必乎?君之力既无如之何,则但强于为善,使其可继而俟命于天耳。
此章言人君但当竭力于其所当为,不可侥幸于其所难必。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1〕,不得免焉。事之
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2〕其耆老而告之曰:‘狄
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3〕。二三
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 〔4〕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
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5〕。或曰:‘世守也,非身之
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6〕’君请择于斯二者。〔7〕”
〔1〕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2〕属,音烛,会集也。〔3〕土地本生物以养人,
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也。〔4〕邑,作邑也。〔5〕归市,人众而争先也。〔6〕
又言: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己所能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
稷之常法。 《传》所谓“国灭,君死之,正也”,正谓此也。〔7〕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
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己量力,择而处之可也。杨氏曰:
“孟子之于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礼立正也。至其甚恐,则以大王之事告之,非得已也。
然无大王之德而去,则民或不从,而遂至于亡,则又不若效死之为愈。故又请择于斯二者。”
又曰:“孟子所论,自世俗观之,则可谓无谋矣。然理之可为者,不过如此。舍此,则必为仪、
秦之为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于智谋之末而不循天理之正者,非圣贤之道也。”
鲁平公将出,劈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1〕
已驾〔2〕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
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
〔3〕。君无见焉!”公曰:“诺。〔4〕”乐正子〔5〕入见〔6〕,曰:“君
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
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
五鼎与? 〔7〕”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
… 42…
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8〕告于君,君为〔9〕来见也。嬖人
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10〕”
〔1〕乘,去声。乘舆,君车也。〔2〕驾,驾马也。 〔3〕孟子前丧父,后丧母。逾,过也。
言其厚母薄父也。 〔4〕诺,应辞也。 〔5〕乐正子,孟子弟子也,仕于鲁。〔6〕“入见”之
见,音现。 〔7〕三鼎,士祭礼。五鼎,大夫祭礼。与,平声。〔8〕克,乐正子名。〔9〕为,
去声。 〔10〕沮,慈吕反。尼,女乙反。沮、尼,皆止之之意也。焉,於虔反。言人之行,必
有人使之者;其止,心有人尼之者。然其所以行、所以止,则固有天命,而非此人所能使,亦
非此人所能尼也。然则我之不遇,岂臧仓之所能为哉?此章言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
天命上所为,非人力之可及。
… 43…
公孙丑章句上
凡九章。
公孙丑 〔1〕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2〕”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3〕。或问乎曾西〔4〕曰:
‘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5〕然曰:“吾先子〔6〕之所畏也。’曰: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7〕”然不悦,曰: ‘尔何曾〔8〕比予
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9〕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于是!’ 〔10〕”曰〔11〕:“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
〔12〕我愿〔13〕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14〕。管
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15〕?”曰:“以齐王〔16〕,由反手〔17〕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18〕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
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19〕。今言王若易〔20〕然,则文王
不足法与 〔21〕?”曰:“文王何可当〔22〕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
六七作 〔23〕。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24〕诸侯、有天下,
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25〕,其故家〔26〕遗俗,流风善政,犹
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27〕,皆贤人也,相与
辅相 〔28〕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
文王犹方 〔29〕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 〔30〕,不如待时〔31〕。’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
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
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32〕。且王者
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33〕。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34〕。孔子曰: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35〕’当今之时,万乘〔36〕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37〕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38〕”
〔1〕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2〕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
霸诸侯。复,扶又反。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 〔3〕齐人但知其国有
二子而已,不复知有圣贤之事。 〔4〕曾西,曾子之孙。 〔5〕蹵,子六反,不安貌。〔6〕先
子,曾子也。 〔7〕艴,音拂,又音勃。怒色也。〔8〕曾,并音增。曾之言则也。 〔9〕烈,
犹光也。 〔10〕孟子引曾西与或人问答如此。桓公独任管仲四十馀年,是专且久也。管仲
不知王道而行霸術,故言功烈之卑也。杨氏曰:“孔子言子路之才,曰:‘千乘之国,可使治
其赋也。’使其见于施为,如是而已,其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固有所不逮也。然则曾西推
尊子路如此,而羞比管仲者,何哉?譬之御者,子路则範我驰驱而不获者也;管仲之功,诡遇
而获禽耳。曾西,仲尼之徒也,故不道管仲上事。” 〔11〕曰,孟子言也。 〔12〕“子为”
之为,去声。 〔13〕愿,望也。〔14〕显,显名也。〔15〕与,平声。 〔16〕王,去声。
〔17〕由,犹,通。反手,言易也。 〔18〕滋,益也。 〔19〕文王九十七而崩,言“百年”,
举成数也。文王三分天下才有其二,武王克商乃有天下。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然后教化大
行。 〔20〕易,去声。下同。 〔21〕与,平声。 〔22〕当,犹敌也。 〔23〕商自成汤
至于武丁,中间太甲、太戊、祖乙、盘庚,皆贤圣之君。作,起也。 〔24〕朝,音潮。 〔25〕
自武丁至纣凡九世。 〔26〕故家,旧臣之家也。 〔27〕鬲,音隔,又音历。 〔28〕“辅相”
之相,去声。 〔29〕“犹方”之犹,与由通。〔30〕镃,音兹。镃基,田器也。 〔31〕时,
谓耕种之时。 〔32〕此言其势之易也。三代盛时,王畿不过千里,今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