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上海是蒋介石政权发行“金圆券”,掠夺人民金银、外币和实行
管制经济的中心。所以在8月21日,蒋介石又下令派俞鸿钧担任上海区经济
管制督导员,而派他的大儿子蒋经国去“协助督导”。同时,蒋介石又发电
报邀请上海的党、政、军、金融、经济各界的头面人物到南京开会,要求他
们拥护政府措施,交出全部黄金、白银、外汇,否则就要严厉处置。
在这个背景下,蒋经国来到上海。名义上他是俞鸿钧的副手,实际上俞
鸿钧正忙于在全国推行“金圆券”,上海完全由蒋经国独当一面。蒋经国也
雄心勃勃,他在日记中写道:“扰乱金融市场的并不是小商人,而是大资本
家和大商人。所以要开刀就要从大头开始……这件工作是非常困难,但是十
分重要,无论如何必须尽力干下去。”他向蒋介石表示:“只要对国家有利,
我个人愿冒一切危险,什么都可以牺牲!”
一到上海,蒋经国就向上海的富商巨贾下了最后通牒,他在题为《上海
何处去》的演讲中大声疾呼:“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
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能安定的!”“人民的事情,只有用人民的自己的手
解决,靠人家是靠不住的。要想把社会翻过身来,非用最大的代价不能成功!”
与此同时,蒋经国调兵遣将,把他的秘密组织“中正学社”的成员纷纷
召到上海,决定以原“勘乱建国总队”的成员为核心,成立“大上海青年服
务总队”,吸收各阶层、各行业的青年参加。在短短的时间里,蒋经国便选
拔出12339名青年,分为20个大队,配合军队、警察、宪兵,对大上海实行
经济管制。他们搜查市场、库房、水陆空交通场所,审查帐目,查封仓库、
勒令金融界、工商界人士带头交出黄金、白银、外汇换取“金圆券”;并且
严格规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在8月19日的水平上,不许涨价。
蒋经国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口号,叫“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意思是与其
整一大批人,不如狠整个别大人物。他的心腹干将王升担任“大上海青年服
务总队”的总队长,根据蒋经国的意图,王升也喊出了“只打老虎,不拍苍
蝇”的口号,表示要“打祸国的败类,救最苦的同胞”。蒋经国“上海打虎”
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9月11日,蒋经国也学着他父亲的办法,在上海请各界头面人物吃饭。
但他的态度要严厉得多,尤其是对大人物,他更是不客气。交通银行董事长
钱新之吓得不敢露面;联合银行总经理戴立庵找了保人才得回家,并被规定
… Page 299…
不许私自离开上海;上海银行公会主席、浙江第一商业银行董事长李馥荪,
打算由各个银行凑足一千万美元应付一下,结果惹得老蒋大发雷霆,蒋经国
对他更是声色俱厉;金城银行董事长周作民吓得偷偷乘飞机逃到香港去了;
上海农商银行总经理梅哲之,在抗战时同日本人关系密切,蒋经国对他拍桌
大骂,逼他交出金银美钞来。杜月笙、荣尔仁、刘鸿生等一大帮头面人物或
实业家,也被蒋经国逼得很紧。十月份,蒋经国还组织了“上海十万青年大
检阅”的活动,先在兆丰公园集会,听蒋经国发表演说,然后举行示威游行,
沿途高呼口号:“打倒奸商!”“不准囤积居奇!”“不准抗拒不卖!”
为了杀鸡吓猴,蒋经国真的使开了铁血手腕。
财政部秘书陶启明,在上海滩有后台,有背景,他利用职权泄露经济秘
密,串通商人搞股票投机,牟取暴利,被蒋经国的部下侦破,人赃俱在,当
即判了死刑。同孙中山之子孙科关系密切的林王公司经理王春哲私套外汇,
被判处死刑。淞沪警备司令部经济科长张尼亚、稽察处第六大队长戚再玉等
因贪污舞弊,被判死刑。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搞股票投机,被判八个月徒刑,
后改为罚款;杜家的管家、米商万墨林由于粮食贷款舞弊案被扣押。此外被
关罚的大商人、大实业家达到60多人。在这种高压下,蒋经国做到了把物价
稳定在8月19日的水平上,同时在一个月内收兑黄金、白银、外汇等共值三
亿七千多万美元。一时间,蒋经国的权威迅速建立起来了,外国记者把他形
容成“中国的经济沙皇”。恨他的中国人把他比作清代的雍正皇帝,老百姓
则把他当成“打虎英雄”、“包青天”!
蒋介石也大为高兴,并且把“金圆券”的发行量从最初的20亿元一下子
提高到200亿元。
然而,经济局势并不是单凭政治权力就可以完全控制的。“金圆券”的
信用只体现在政府的文件上,并没有在市场流通中反映出来,所以真正掌握
着商品的人,仍然是抱观望态度的多,他们尽量多保留商品而少收入“金圆
券”;同时在政治高压下稳定的物价,也打击了商人们的经营积极性。结果
物价虽然没有上涨,但市面上的货物却越来越少。少数财大气粗后台硬的奸
商,不但自己仓库里的货物不拿出来卖,还派人到市面上抢购货物,囤积起
来。这样一来,小商人进不到货,店里越来越空,老百姓拿着“金圆券”买
不到东西,对“金圆券”的信誉也就发生了怀疑。黑市上的“金圆券”对美
元的比价也就逐渐下跌。
面对新的危机,蒋经国亲自组织了5600个骨干分子,向全市各行各业实
施物资总检查。
这一查,查出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他就是孔祥熙的大儿子孔
令侃。孔令侃的母亲,就是宋美龄的妹妹宋霭龄,他同蒋经国算起来是姨表
兄弟。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孔家排在第三,仅次于蒋介石和宋美龄
的哥哥宋子文。孔令侃在上海办了一个扬子公司,囤积了大量大米、百货、
药品、钢材、呢绒、棉布、汽车配件等等,他拒不拿出来销售。蒋经国发现
后,一边全部查封,一边向外界公布了这一情况。顿时,全上海、全中国以
至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扬子公司案”,看蒋经国怎样处置他的这位富可
敌国的皇亲国戚。
蒋经国决心拿孔令侃开刀。他在日记中写道:“已经骑在虎背上了,则
不可不干到底!”于是他下令加紧清点扬子公司仓库的存货,准备全部没收。
孔令侃没想到蒋经国会同他玩真格的,加上外界压力太大,他有点沉不
… Page 300…
住气了。孔令侃先是去请上海市长吴国桢出面调解,然而吴国桢老奸巨猾,
他才不肯在蒋家和孔家的冲突中乱掺合呢。他找个借口,轻轻地推托掉了。
孔令侃急中生智,跑到南京,搬来了他的姨妈宋美龄。
宋美龄虽不是蒋经国的亲生母亲,但平时两人的关系不错,几乎从来没
有红过脸。特别是蒋经国的亲生母亲死于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后,宋美龄
待蒋经国如同亲生,蒋经国也很尊重这位后母。可是这一回,尽管宋美龄一
再劝解,蒋经国仍然不肯松口。他坚定地认为,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他们两家
的私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宋美龄无可奈何,只得动用最后一张王牌,向正在北平忙于军事大计的
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报告上海的意外情况。
蒋介石立即给蒋经国发来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要他“且慢行事!”
蒋经国立刻明白了这是宋美龄的花样,于是也向北平发了一封“十万火
急”的电报,告诉蒋介石:“慢则生变,慢则倒台。沪人怨声载道,500万
人抢购势如狂潮,金圆券岌岌可危,经济管制毁在旦夕!草草收场,百姓遭
殃。”
蒋经国没有夸大危机,此时上海的抢购风潮已经势不可挡,人们提着“金
圆券”就像提着一团火,见到什么买什么,连棺材和寿衣都被人抢购一空!
蒋介石见双方相持不下,只得亲自乘飞机赶来上海。可他一下飞机,就
被宋美龄和孔令侃接到了孔家。宋美龄一再向蒋介石强调,蒋家和孔家不是
一般的关系,损害了孔家的利益,也就是损害了蒋家的利益。孔令侃又以公
布蒋家在美国的财产数字相威胁。蒋介石权衡利弊,终于决定袒护孔令侃。
第二天,他召见蒋经国,批评他办事太过火;又公开宣布扬子公司储存的货
物不属于“日用必需品”,不在查禁范围之内。
蒋经国垂头丧气,向等待消息的他的亲信们说:“我只有先在家尽孝,
然后再为国尽忠了。”
孔令侃这只天字第一号的“大老虎”逍遥法外,蒋经国在上海的“打虎”
运动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了。蒋经国凄凄惨惨地发表了一个《告上海市民书》,
表示对上海人民的歉意,灰溜溜地离开了上海。
被捕入狱的60多个富商被释放了。
紧接着,翁文灏倒台,王云五辞职。
“金圆券”像脱缰的野马,在短短九个月内,就贬得一文不值。一千元、
五千元、一万元、五万元、十万元、五十万元面额的钞票相继发行,而物价
也像天文数字般飞涨,一日数变。到1949年4月,要36万元“金圆券”才
能买到一块银元,比发行之初涨了18万倍。到上海解放时,一块银元要值八
千万元“金圆券”!
随着“金圆券”的崩溃,蒋介石政府的财政金融再也无法挽救。而蒋家
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也就走到了末日。
(薛之兵)
… Page 301…
蓝光行动
1979年元月,伊朗国内矛盾更加激化,一直亲西方的巴列维君主制王
朝,随着国王的出走很快解体。同年2月,一直住在国外的伊朗宗教领袖霍
梅尼回国,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执政后,奉行“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政
策,美国被视为“魔鬼撒旦”。
1979年11月4日,伊朗激进分子冲进美国大使馆,要求美国引渡巴列
维国王回国接受审判,并抓走几十名使馆工作人员作为人质。美伊关系骤然
紧张起来。
两天后,美国召开特别会议,研究营救人质计划。
各种建议都有。有人主张交出巴列维国王接受审判,甚至还有人建议向
伊朗首都德黑兰投掷一颗炸弹……有的建议尽管滑稽荒唐,卡特总统却一一
仔细听着。结果决定,为避免流血,尽可能不采取军事行动,分别通过外交
途径和经济制裁等办法,以求得解决。
但是,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直到1980年4月,卡特总统才最后作出决
定:派遣飞机,武装潜入伊朗营救人质。行动计划制定得详尽而周密。参加
行动的特种部队的代号是“蓝光”,全名为德尔塔部队。总部设在北卡罗来
纳州的布雷登堡。
4月24日,格林尼治时间22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防部五角大楼的
指挥室里,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琼斯将军指挥的“蓝光”秘密军事行动开
始了。
在伊朗的海岸附近,8架绰号叫“快活的绿色巨人”的武装直升飞机,
从“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载着90名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突击队员,
配备最先进的武器和各种使人软弱无力的的毒气,朝着伊朗南部飞去。
三小时之后,直升飞机到达第一个停留的地点波什特巴达姆。这是距德
黑兰东南300公里的塔巴斯城的沙漠地区,即行动方案中的“一号沙漠”。
在那里,这些直升飞机同几小时之前由中东一个基地起飞的特遣部队汇
合。这支部队包括满载汽油、化学药品和装备的6架C—130运输机,以及
90名美国志愿军人。
按原定计划,会师后,直升飞机将从运输机上补充汽油,然后飞往德黑
兰郊外的预先选好的第二个基地降落。凌晨4点隐藏在深山之中。第二天夜
晚,改乘特工人员开来的卡车潜入德黑兰市内,在预定时间里进入外交部大
楼和使馆大院,制服看守人员,释放人质;然后,直升飞机根据无线电指令,
在上述两处救出人质,以飞快的速度赶往德黑兰以东的第三个基地——一个
废弃的简易机场,由两架C—141飞机将所有的人质送到安全地带,直升飞机
则扔在伊朗。
但是,这个秘密行动一开始就出了毛病。8架直升飞机到达伊朗海岸不
久,其中有一架直升飞机的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被迫降落。机组人员只好由
另一架直升飞机运走。
不久,第二架直升飞机遇上了沙暴,迷失方向两个小时,最后不得不返
回“尼米兹”号航空母舰。
按原计划规定,必须有6架直升飞机参加行动,现在已到了最低数字。
在到达目的地时,第三架直升飞机“快活的绿色巨人”又发生故障,水管功
… Page 302…
能失灵而降落,这时飞机只剩下5架了。整个行动计划遭到破坏。
琼斯将军立即向卡特总统报告一连串发生的意外情况,建议中止这次行
动。卡特总统一筹莫展,只好批准。
“蓝光”行动就这样流了产。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美军准备撤离时,突然一辆伊朗公共汽
车进入军队的集结地点。公共汽车上的人犹如突然见到了外星人一样,正惊
诧得不知所措时,这支美国特遣部队持枪将50名乘客全部扣留了。乘客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