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总统是抱有希望的,但是我的希望被出卖了!现在,我怎么能够让苏联人
民走上街头欢迎这位亲爱的客人呢?他刚刚还允许飞机到我们头顶上搞间谍
活动啊!”
记者又问:“那你是否考虑推迟美国总统来访的日期呢?”
赫鲁晓夫笑了,他说:“我不想同你们讨论这个问题。我将在巴黎同美
国总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想找到办法来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赫鲁晓夫巧妙地借此机会又向美国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他不会放弃
巴黎最高级会谈。可是,与此同时,还没有接到这个信息的美国总统正在华
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亲自宣读了一个声明,说苏联人在U—2飞机上小题
大作,搞得太过分了!
事情越搞越复杂了。
5月1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汤普森给华盛顿的电报中说:“现在,种种
迹象都说明,赫鲁晓夫是打算从最高级会谈中捞取最大的宣传上的好处,而
并不想进行认真的谈判。”艾森豪威尔读完电报,显得紧张而急躁,并且说
他的血压太高了。
然而,他又没法不到巴黎去同赫鲁晓夫摊牌。
1960年5月14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乘“空军一号”专机前往巴黎。这
一天是星期六,苏、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最高级会谈,将在下星期一开始。
5月16日,因为首脑会谈面临危机而几乎一夜未眠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
克米伦上午8时就前往美国官邸,同艾森豪威尔总统共进早餐。艾森豪威尔
显得心神不定,谈话的气氛相当紧张。麦克米伦明确表示,不管遇到怎样严
重的情况,英国都将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听到这句话,艾森豪威尔的情绪似
乎好按照原计划,四国首脑将只带翻译参加会谈。可是现在,赫鲁晓夫提出,
应该让顾问也参加会晤。这样,每个国家参加会晤的人便从两个人增加为 6
个人。美、英、法三国虽然同意了赫鲁晓夫的提议,但都已预感到结局不妙。
美国国务卿赫脱在去会场前,向白宫发了一份电报,说,“越来越多的迹象
表明,苏联打算在第一次会议上抓住U—2飞机问题破坏会谈。请告副总统。”
上午10时半以后,各国首脑相继来到爱丽舍宫。戴高乐总统先把赫鲁晓
夫及其随行人员引进一间绿色的、金碧辉煌的小房间。3分钟后,他又把英
国人领进房间。又过了3分钟,戴高乐领进了美国人。
艾森豪威尔向赫鲁晓夫点了点头。
在场的24人各自就座。上午11点01分,戴高乐总统身后的门关上了。
戴高乐总统宣布会议开始。
赫鲁晓夫立即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要发言!”
艾森豪威尔也说:“我也要作简短发言。”
戴高乐总统是主人,他表示,艾森豪威尔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应该
首先发言。赫鲁晓夫反对,他说:“是我首先要求发言的。”
艾森豪威尔做了让步,点头同意让赫鲁晓夫先发言。
赫鲁晓夫戴上他的无框眼镜,拿着讲稿的手激动得直哆嗦,开始怒斥美
国的间谍活动和侵略行为,还激烈地抨击艾森豪威尔公然声称将继续进行U
… Page 316…
—2飞机的间谍飞行。他慷慨激昂地一连讲了45分钟。当赫鲁晓夫的嗓门太
大时,戴高乐便有礼貌地提醒他说:“这个房间的音响效果非常好,大家都
能听到主席台讲话。”
艾森豪威尔气得直咬牙,连秃脑门都发红了。赫鲁晓夫宣布:“我们要
平等地参加会谈。只有美国宣布今后不再侵犯苏联边界,对过去采取的间谍
行为道歉,并且惩罚直接参与这些罪恶活动的人,才有可能进行会谈。”因
此,他要求将会议推迟6—8个月,到那时,美国将选出新一届总统来了。赫
鲁晓夫还表示无法欢迎艾森豪威尔对苏联的访问。
艾森豪威尔发言说,赫鲁晓夫了解的情况不够准确。美国政府并没有表
示要继续飞越苏联领空;实际上,自从“五一节事件”之后,U—2飞机的这
种飞行已经停止,今后也不准备恢复了。他并且说:“我到巴黎来,就是为
了争取同苏联达成一些协议。如能达成协议,就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形式
的间谍活动,包括越境飞行。我认为利用这次事件破坏会议是没有道理的。”
麦克米伦首相说:“为了这次首脑会议的召开,各国进行了长期、艰苦
的准备。现在我们头上出现了这片乌云,对此,我当然感到惋惜。我理解U
—2飞机事件所引起的种种情绪,但是我想指出两点:一,过去的事情已经
过去。二,大家都知道,间谍活动是现实生活中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而且
大多数间谍活动会侵犯别国的主权。”麦克米伦接着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已
明确表示以后不再进行越境飞行,而赫鲁晓夫先生也没有提议取消这次首脑
会议,而仅仅要求推迟举行,这都是令人高兴的现象。但是麦克米伦希望,
最好不要推迟会期。
戴高乐总统也表示对推迟会期很不满意。他对赫鲁晓夫说:“U—2飞机
被击落之后,你对我国大使说,这次会议应该照常举行,而且会有成果的。
你让麦克米伦先生从伦敦赶来,又让艾森豪威尔将军从美国远道而来,我本
人组织、参加这么一次会议也非易事,现在由于一桩枝节事件使会议破裂,
是不利于全人类利益的。”他提议休会一天。
赫鲁晓夫不同意,理由是艾森豪威尔没有对美国的侵略行径表示歉意。
戴高乐说:“昨天,就在你离开莫斯科之前,你们发射的那颗卫星未经
我们的许可已飞越法国上空18次。我怎么知道卫星上有没有照相机对我国拍
照呢?”
赫鲁晓夫随口回答:“我们最新发射的卫星上没有照相机。”
戴高乐反问:“那么,你们是怎样拍下月球背面那些照片的?你不是很
得意地让我们看过那些照片吗?”
赫鲁晓夫毫不迟疑地回答:“那颗卫星上是有照相机的。”
艾森豪威尔接口说:“噢,在那颗卫星上你们安了照相机!请说下去。”
很明显,他的意思是说,苏联卫星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也拍下了别国的照片。
赫鲁晓夫这才面对面同艾森豪威尔说话。他说:“我们不能理解,你们
究竟为什么在首脑会议前夕对我们采取这一挑衅行动。如果不出这种事,我
们就会在友谊和最佳气氛中来这里会晤!”
艾森豪威尔说:“我不知道下任总统会做出什么决策。但是,无论在本
次会议期间,还是我今后的整个任期内,都不会恢复这类飞行。”
赫鲁晓夫坚持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不够的,你们没有对侵略行为表
示歉意。”
至此,会谈已无法继续下去。麦克米伦说:“最好确定一下明天会晤的
… Page 317…
时间,否则新闻界会认为首脑会议已经告吹。当然,有这种可能。”赫鲁晓
夫当即纠正他说:“会议还没有开始呢!”
下午2时零16分,赫鲁晓夫一行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艾森豪威尔大声说道:“那个人要求得到什么样的道歉呀?”
戴高乐拉着他的手说:“我不知道赫鲁晓夫会干出什么事,但是,我自
始至终同你站在一起!”
5月17日上午10时,美、英、法三国领导人为挽救这次濒临破产的首
脑会议,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他们在爱丽舍宫决定向赫鲁晓夫发出书面邀请,
请他下午3时来开会。
可是赫鲁晓夫没有到会场来。他表示,在美国总统表示歉意之前,他不
会参加事实上的最高级会晤。
三位西方国家首脑终于意识到,危机已无法度过。他们无可奈何地发表
公报,宣布这次最高级会议失败。
5月18日,赫鲁晓夫在巴黎夏约宫对几千名听众发表讲话,再一次抨击
美国U—2飞机的间谍飞行和美国政府拒不认错的态度。
一次失败的间谍活动引发的危机,最终导致了这次筹划已久的东西方首
脑会议的失败。
(薛兵)
… Page 318…
加勒比暴君的下场
在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加勒比海上,有许多岛国,靠近北部,有个岛
国叫多米尼加共和国。
1961年6月1日,对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人民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日
子。清早,国家广播电台的电波将哀乐传遍全国;播音员用哭丧的声调宣布:
“在特鲁希略当政三十一年后,我们的救星、国父、劳动人民的伟大捍卫者、
当今世界的天才、共产主义的头号敌人拉斐尔·莱昂尼达斯·特鲁希略·莫
利纳大元帅不幸遇刺身亡……”
这位“伟人”其实是个头号暴君,是个作恶多端的独裁者。在他统治多
米尼加漫长的三十一年中,欠下了无数血债。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上也是个屈
指可数的恶人。
特鲁希略把自己吹嘘为民族的大救星、经济独立的创造者,自封为“大
元帅”和共和国的“国父”、“民族解放者”、“母亲的保护人”、“全国
第一教师”、“第一记者”等等。他还把首都圣多明各改名为特鲁希略城,
并下令在首都的各条街道上为自己建造数以百计的纪念碑。他还决定将全国
最高的科尔基列山更名为特鲁希略峰;国内以特鲁希略命名的街道、医院、
学校、村镇更是举不胜举。他甚至还为自己心爱的坐骑建造了一座纪念碑,
并在纪念碑落成之际,破天荒地给这匹马授以总参谋部上校的军衔。像这佯
的荒唐事还有不少。他的儿子刚满五岁就获得了上校的称号。到十岁的时候,
已经是准将旅长了。
特鲁希略不惜使用最野蛮的血腥手段来巩固他的政权,从而获得了“加
勒比狼狗”的称号。1937年,他下令屠杀了一万二千名在多米尼加劳动的海
地工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他不能容忍任何反对他的人存在,在他统治
的岛国上,他的“国家安全局”为反对者准备了监狱、集中营和死刑。
此外,为了对付为数众多的政治流亡者,他派出了大量间谍和杀手,这
些人遍及美国、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古巴、海地、洪都拉斯等地,进
行绑架和暗杀活动。
塞尔希奥·本科斯梅是一个流亡的民族解放组织的卓越领导人,长期以
来,他为反对特鲁希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在美国著书立说,发表政
论文章,揭露特鲁希略一伙的种种罪行。正因为这样,他成了特鲁希略的头
号敌人,招来杀身之祸。
两名刺客——鲁多维诺·菲尔南德斯和路易斯·德·鲁比罗沙接受了行
刺的秘密指令。他们潜入纽约,布置跟踪,并盗得本科斯梅住宅的钥匙,闯
入他的家。
本科斯梅正在浴室里刮胡子。鲁比罗沙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枪响,本
科斯梅栽倒在地上。凶手顺手关上门逃走了。但本科斯梅并没有立刻死去。
当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赶到现场时,他还有一口气,竭尽最后的力量说出了
凶手的姓名。
刑事侦察人员开始搜捕鲁比罗沙,并很快就掌握了他的行踪。然而,突
然从上面来了立即停止调查的命令,使侦探们大惑不解。后来才知道,特鲁
希略已经通过美国政府使了手脚。
两名刺客平安地回到特鲁希略城,并获得到高额的奖赏。
1953年10月2日凌晨,在纽约的麦迪逊广场附近又发现一名男尸。警
… Page 319…
方检查后确认死者名叫安德列斯·列肯尼亚,是流亡国外的多米尼加共产党
员。凶手就是上次刺杀本科斯梅的杀手之一菲尔南德斯。
继列肯尼亚之后遇害的是赦苏斯·玛利亚·德·加林德斯教授。他原是
西班牙人,三十年代曾参加过反佛朗哥的战斗,并在革命报刊上发表过许多
文章。当佛朗哥夺回西班牙政权后,加林德斯流亡国外,他选中多米尼加作
为自己新的祖国。主要是因为这里也讲西班牙语。此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特鲁希略本人建议他担任一个报酬优厚的工作——做他的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家庭的一员,因此,特鲁希略一家在他
面前讲话几乎没有什么顾忌。这些谈话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欺诈行为,以
及如何镇压反对派的反抗,如何屠杀人民,盗窃国家和人民财富等等。
加林德斯在特鲁希略家一住就是七年。在此期间,他痛切地认识到自己
实际上是充当了普天之下最凶残的一个罪犯的帮闲文人。教授开始搜集特鲁
希略犯罪活动和暴政牺牲者的材料,并准备有朝一日利用这些材料向独裁者
清算。
加林德斯于 1946年来到纽约,成为多米尼加流亡者革命党的领导人之
一。在各种英文和西班牙文版的报刊上接连不断地发表揭露特鲁希略暴政的
文章。同时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开始撰写《特鲁希略时代》一书,
并准备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发表。
1956年3月12日晚9时许,加林德斯教授从哥伦比亚大学下课回家。
一个学生建议用车送他回去,加林德斯同意了,但随即又客气地补充说,他
就在中央公园角上的哥伦布地铁下车,从那里乘地铁回家一样方便。
后来的调查表明,加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