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班教子学手艺——谈严要求严训练
鲁班,原名公输般或公愉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因为他生活在鲁国,“般”
与“班”同音,故称之为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和发明家,曾经创造作战攻城用的云梯
和磨粉的磨,相传还发明了木作工具。过去,木匠们都称他为“祖师”,非
常崇敬他。
传说鲁班有个儿子叫伢子,从小聪明怜俐,父母十分喜爱。希望儿子长
大以后能有出息。那么,儿子快长大了,干点什么事呢?父母很关心儿子的
发展前途。
转眼间。儿子15 岁了。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人认为15
岁正是人们立志学技艺的年龄。有一天,鲁班问儿子:“伢子,你已经不小
了,想于点什么呢?”
伢子想了想说:“我要去种地。”
父亲说:“种地好啊。不种地,就没有饭吃。”于是。他把儿子送到有
经验的农民家去学种地。
一年过去了,伢子回家来了,对父亲说:“种田这活太累了,我可不干
了。”
父亲问:“你不愿种田,那想干什么呢?”
儿子说:“我要去织布。”
父亲说:“织布好啊。没有布就没有衣服穿。”于是,又把儿子送到一
个织匠那里去学艺。
一年过去了,儿子又回来了,对父亲说:“织布可忙死人了,也没什么
意思。我不于了。”
父亲问:“你究竟想干什么呢?”
儿子很果断他说:”我要当木匠。”
父亲说:”当木匠也好。没有木匠就没有房子住。”于是,他又把儿子
交给他的大徒弟张班,让儿子跟张班学木匠活。
还是只干了一年,儿子又回来了,对父亲说:“这木匠活,我也不想干
了。”
“为什么又不想干了呢?”父亲诧异地问。
儿子说:“师傅要求也大严了,活儿也太苦,这个张师傅的心也太狠了。”
父亲问:“你说,是怎么个严法、苦法、狠法?”
儿子说:“这师傅,专挑那带节子的木头让我砍,还要求我砍得平如镜
面,光得发亮,上边圆来下边方。师傅一天从早到晚不让我闲着,让我早砍
见星,晚砍戴灯,刮风下雨不停工!师傅要求我斧把儿磨出凹,斧刃磨平牙,
手上老茧要开花!你看,这有多严、多苦、多狠呀!”
父亲听了,一切都明白了,严肃地对儿子说:“不严、不苦、不狠,你
能学出手艺吗?你既然怕苦、怕累、怕忙、怕严、怕狠,什么都怕,那好吧,
从今天起,你就别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田;从今天起,你就别穿衣了,因
为你不愿织布;从今天起,你就从这屋子里搬出去吧,因为你不想当木匠!”
儿子一听,愣住了,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这时候,只见鲁班搬来一把梯子,从屋子的顶棚上取出一个沉甸甸的木
箱子,那里边装的都是父亲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儿都磨出深深的凹,
刃都磨平了牙。
伢子感到很奇怪:父亲折腾出这些旧斧子干什么呀!
正在伢子感到莫明其妙的时候,只听父亲说:“伢子,你看,我磨损了
这一箱子斧子,还不能说我的手艺就尽善尽美了。你连一把斧子都没有磨到
这个程度,就不想干了,那怎么能学出手艺来呢!”
儿子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了。
最后,鲁班从柜子里取出另外3 把新斧子,对儿子说:“伢子,要学到
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功夫,什么也学不成。给你这3 把斧子,拿
去练。这3 把斧子的把儿攥不出凹,斧刃磨不到顶,就别来见我!”
儿子只好提着斧子,又回到张师傅那里去了。这回他可下了狠心,苦学
苦练,终于把木匠手艺学成了,也成为一名能工巧匠。
鲁班在儿子到了15 岁的时候,开始要求孩子学手艺,这实际上是要培养
儿子的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对任何人都是十分必要的。鲁班作为一个古代人,
从孩子15 岁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儿子自力更生的能力,不让儿子依靠父母过
寄生虫的生活,这是很有远见的。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给
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对人们的生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竟
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处处
都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家长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早做
考虑。
儿子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谋主之道,鲁班没有以家长的身分给以强行规
定,而是让儿子自己选择,在实践中选择。这样做,反映鲁班在这个问题的
处理上是开明的。儿子的道路,是要儿子自己走的。家长包办代替,按照家
长的主观意图给儿子指定一条谋生的道路,规定一种职业,如果儿子不适应,
不乐意,他就不可能勇往直前、执著追求,不可能有什么作为。鲁班让儿子
自己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让他亲自去体验,这不仅符合认识论的观点,
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而且,让儿子亲身尝试,也可以在实践中暴露出儿子的
弱点,宜于对儿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效果要比“空口说教”好得多。
鲁班让儿子自己选择要从事的职业,要他亲身实践,这实际上也是对儿
子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他不是在静止状态中了解儿子,而是在“动态”中
了解。这样,他对儿子的了解,是真实的、客观的。儿子在实践的考验中暴
露出来了弱点,家长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他会心服口服,不会强词夺
理、拒绝教育鲁班教子学艺的故事,最值得今天做父母学习的是:他对儿子
的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他让儿子拿去3 把新的斧子学术匠活儿,要求他“斧
子把儿攥不出凹,斧刃磨不到顶,就别来见我!”要他下苦功夫练。鲁班作
为一个具有高超技艺的木工工匠,他知道对儿子的这种要求意味着什么,儿
子将要吃大苦耐大劳,要经受极大痛苦的磨难。一般人看来,鲁班对亲生儿
子是够“残忍”的了。其实不然,鲁班对儿子极为严格的要求和训练,恰恰
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从十几岁就经受了非常艰苦的磨练,他不
仅一定能把手艺学好,而且,吃大苦耐大劳的磨难和锻炼。对他来说也是将
来自立于社会的重要“资本”,会在一生中受用无穷。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都会立于不败之地。我想,我们今天的父母,
应当比古人鲁班考虑得更加深远才是。
该管则管该放则放——谈管与放结合
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严加管教呢,还是大胆放手呢?这在家长当中有着
不同的认识,并且各自有自己的理由。认为应该严加管教的家长说:“没有
规矩不能成方圆,必须严加管教,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认为应该大胆放
手的家长则说:“要发展孩子的个性,必须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愿做的事,管
得太严,会压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应当说,家长们所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些片面性。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绝对化。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对不同的事物应该采
取不同的态度,这才符合辩证法。教育子女,也要按照辩证法的规律办事。
对孩子进行教育,究竟是该“严加管教”还是“大胆放手”,无产阶级
革命家刘少奇对这个问题有他独到的见解。有一次,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对于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管什么呢?学习不好,品德不好,
没有礼貌。。这都要管。什么要放呢?吃苦耐劳的事,经风雨见世面的事,
要放手让孩子去60 年代初,少奇同志的儿了源源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
次。有一次,学校食堂吃枣窝窝头,源源把大枣挖出来吃了,把窝窝头给扔
了。少奇同志知道了这事,严厉地批评了儿子,并在给老师的联系簿上写道:
“要爱惜劳动人民的果实,粮食来之不易,不容糟踏!”
还有一次,少奇同志听说源源让学校的阿姨给洗了衣服,就在联系簿上
给老师写了一段话:“源源应当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衣服要自己
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作为国家主席,少奇同志如此严格要求子女,使老师们深受感动。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少奇同志到首都机场迎接外宾。他的女儿平平也正
好由学校选上给外宾献花。通常情况,献花以后,学校用汽车把同学们送到
市内,再由老师一个个分别送回家里。这一天,天已很晚,正好少奇同志又
在机场,学校的阿姨为了不让平平再白跑一趟学校,就把平平交给了少奇同
志的警卫员,委托警卫员把平平带回家。
少奇同志平日是不准孩子乘坐专车的,听了警卫员的情况说明,才同意
下来。平平跑过去见爸爸,少奇同志问她:“你跟班主任老师讲过了吗?”
平平听了爸爸的话,转身走到班主任老师面前说:“老师,姬阿姨让我跟爸
爸回家,我可以走吗?”老师说:“我知道了,你走吧。”
当平平回到爸爸跟前时,少奇同志又问她:“你跟老师说‘再见’了吗?”
平平一伸舌头,扭头又跑到老师跟前,恭恭敬敬地说:“老师,再见!”
当她又回到爸爸身边时,少奇同志望望一群少先队员,又郑重其事地说:
“你跟同学们说‘再见’了吗?要懂得礼貌。”
这样三番五次的,平平被弄得不好意思了,但她还是返回队伍前,向小
朋友们挥手告别。
少奇同志对子女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采取的是严格要求、严加管
理的态度,丝毫不放任;而在子女吃苦耐劳和经风雨见世面方面,则采取的
是大胆放手的态度。
1965 年夏天,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正在河北新城蹲点。一天,少奇同
志把一位秘书找来,告诉他说:“我写了一封信,让平平给她妈妈送去。你
们不要给她买车票,不要送她上车站,更不要用小车送她。也别通知光美或
县委的同志去接她,让她自己走一趟。”当时平平刚15 岁,没单独出过远门,
又是个女孩子。新城县离北京有一二百里地,她又从未去过。秘书不免很担
心。少奇同志说:“这就是‘放’嘛!只有这样,才能使她得到锻炼。”
当她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平平,你是怎
么来的呀?”平平自豪地说:“是我自己来的呀。买火车票,坐火车,找到
妈妈。。全是我自己!”当人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少奇同志亲自“导演”的,
无不从内心深处佩服”导演”的意图和良苦用心。
少奇同志对子女教育,不论是“管”还是“放”,都体现了一个“严”
字,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很令人回味。
我们培养教育孩子,就要像刘少奇同志那样,该“管”则管,该“放”
则放。对于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管”,因为孩子们生活
经验少,不大懂得什么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具
体的指导,做得对的,要及时给以鼓励,做得不对的,要及时给以纠正。只
有这样,他们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吃苦耐劳
的精神、独立活动能力的培养,则不是采取“管”的做法,而应当采用“放”
的方式方法,就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自去学习、体验。不通过孩子的亲自实
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独立活动的能力也不可能在“说
教”中养成。
一个问题两种回答——谈因材施教
学生请老师解答问题,只要是问同一个问题,不论是哪个学生问,一般
都是只有一个答案,也就是所谓“标准答案”。我们做父母的虽然多数都没
有当过老师,但这个常识大家还都是知道的。然而,我们中国古代的儒学大
师孔夫子,在他的两个学生问同一个问题时,却出现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次,孔子一个叫子路的学生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是
不是在听到指令以后,就应当立即去行动呢?”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
应当先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行动。怎么能听到指令就行动呢?”
过了一会儿。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冉求,向孔子提出了跟子路一样的问
题。孔子的回答却是:“是的。听到了指令,就应当立即去行动,不要迟疑。”
在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求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公西华恰好就在旁边,老师
的回答他都听到了。他感到很奇怪:两个学生提出的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为
什么老师的回答却是完全相反的呢?他实在不明白。于是,公西华就问老师
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因为这两个人的禀性完全不同。冉求的性格怯懦。
遇事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勇敢自信,敢于实践,胆子要大一些,而子
路呢,与他完全相反,他平时是好胜过人,性格比较鲁莽,因此我对他是抑
而退之,要他遇事要谨慎一些。”
这个故事,说明孔子教育学生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
的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孔子对学生是因材施教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造就了一大批有才华有作为的人材。他之
所以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就,除了他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外。他还能深入了解
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恐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它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然而,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当中,有许多做父母的不顾自己孩子的个性特
征,简单地模仿或照抄照搬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而一旦教育工作未能达到
预期的目的,没有获得同别人同样的效果,就武断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
不可造就,是“朽木不可雕”,从而采取不理智的态度,斥责、谩骂、殴打,
或者完全丧失信心,放弃不管。像这种情况,教育效果不理想,其实并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