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考吃-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清之际,又称做“米”。宋诩《宋氏养生部》:“米,音烂,谢叠山云‘米线’。”其制法记有两种。其一:“粳米甚洁,碓筛绝细粉,汤溲稍坚,置锅中煮熟。杂生粉少许,擀使开,摺切细条,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酱油、葱调和。”其二:“粉中加米浆为糨,揉如索绿豆粉,入汤釜中,取起。”    
    今米线以云南生产者为最好,米线吃法,可煮可炒,亦以云南“过桥米线”之吃法最为有名。    
    “过桥米线”发明于云南蒙自,至今有两百年历史。据民间传说,云南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岛,岛上有茂林修竹。传说昔有一位秀才天天到岛上读书,其贤妻天天送饭上岛。丈夫埋头苦读,常常饭菜凉了还顾不上吃,日见消瘦,妻子就杀了家中老母鸡为其补养身子。母鸡炖好后,妻子上岛送给丈夫,就回家了。过了好久,妻子上岛,见丈夫埋头读书,饭菜没动一点,鸡汤却还是热的。原来,鸡汤上一层厚厚的鸡油把热气给盖住了。聪明的妻子因此发明了把米线下进油汤的方法。此事传为美谈,人们就纷纷仿效食用。因妻子送饭上岛要经过一座石桥,这种吃法就叫做“过桥米线”。


《考吃》第二部分米线(2)

    “过桥米线”的原料甚多。其汤用壮鸡、肥鸭、鲜猪排骨、筒子骨等入一锅炖五至六小时,要使汤面上的油有铜钱厚,汤中不冒一丝热气。将鸡脯、猪脊、肝、鸭子、肚头、乌鱼、鱼肚等都切成均匀薄片。作料则有豌豆尖、菠菜、弯葱、芫荽、草芽、姜丝、豆腐皮、豆托、笋片、鹌鹑蛋、鸽蛋等。吃“过桥米线”要用高深的大碗。碗内先放入熟猪油、鸡油、鸭油、鹅油和胡椒面,然后把炖成的沸滚的汤舀入碗里。汤上桌后,先要将鸽蛋、鹌鹑蛋打入汤里,然后依次放入各种生肉片,用筷子轻轻拨动,霎时就熟。肉熟后再入各种鲜菜,淋    
    以辣椒油、芝麻油,最后再下米线。吃“过桥米线”所用的米线,最优良者是云南富民所产,其用长颗白米制成,极其洁白细软,在沸汤中烫即刻就熟。入米线后,碗中红白绿黄交映,颜色十分好看;各种主配料调和成浓郁的香味,米线在浓汤中呈半透明状,在浓汤中被泡透后鲜美无比。“过桥米线”在各类风味小吃之中滋味独特,品格高雅,实在可称各类小吃中独领风骚、独占鳌头者,应评为各类传统风味小吃之首。    
    


《考吃》第二部分馄饨(1)

    馄饨,又写做“肫”、饨”。广东人称为“云吞”,四川人称“抄手”,山东人又有称“”的。    
    张岱《夜航船》记:“石崇作馄饨。”石崇是西晋人,曾官至荆州刺史,因劫掠客商而致财产无数。《晋书》记他:“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尽水陆之珍。”石崇风流一生,曾以蜡代薪,做锦步障五十里,与王恺斗富    
    。情史中吹笛美女绿珠,就是石崇之爱妾。石崇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有可能赋予馄饨偃月之形态。但馄饨之发明,应该不晚于汉代。    
    馄饨之名,最早见文字者,是汉扬雄的《方言》:“饼谓之,或谓之、饨。”三国时魏人张辑《广雅》已注明:“肫,饼也。”据《事物纪原》考,饼始于七国时代,馄饨是饼的一种。早时的肫,就是饼中夹馅,入汤煮之,所以也称“煮饼”与“汤饼”。《李固别传》:“质帝暴得疾,云食煮饼,腹中闷遂崩。”这里的“煮饼”,有可能指“肫”。    
    馄饨之成形态之记载,最早见于颜之推,唐人段公路称馄饨为“馄饨饼”,崔龟图注曰:“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北齐人,可惜他只说明了当时馄饨之形态,而没记当时馄饨之大小。    
    唐宋时,都市内多馄饨店,馄饨作为一种面点,已成为重要食品。当时的馄饨,讲究汤清馅细。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肥汤,可以瀹茗。”北宋陶谷的《清异录》中有“建康七妙”,说“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结带,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可研墨,可泡茶,多少有些夸张。倪云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煮馄饨”法为:“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可见,非常讲究。难怪陆游有诗:“春前腊后物华催,时拌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喟叹的是精致的馄饨,一般居家难做。    
    唐宋以后,冬至日有吃馄饨之俗。冬至之日阴极而阳始,古人称为冬节。所谓“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冬至节,周代起就有祭神仪式,至唐宋,有过小年之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还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陆游的《剑南诗稿 ·岁首书事》中有“中夕祭余分,黎明人起唤钟馗”之句,陆游自注:“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以馄饨祭祖,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清代。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考吃》第二部分馄饨(2)

    明人宋诩《宋氏养生部》和高濂《遵生八笺》所记馄饨法,与今之馄饨大抵相同。《宋氏养生部》记其方为:“取盐水或乳饼、鸡子匀面,轴开薄,切小方片,内之以馅料,摺为兜,抵其尖而缄,有露缘,则煎齑汤中煮浮熟,漉起,以冷水淋。此种则今之凉拌。其底以油润,夏蒸蒸食。。有宜以甘草、葱、醋调和,汤深瀹。有宜以油煎。”馅料除猪肉外,还可各种鱼去骨,还可解熟蟹肉、脱鲜虾肉,还可鸡肉、野鸡肉加去皮胡桃、松榛仁,还可竹笋、菠菜、荠菜、紫藤花、金雀花杂之。《遵生八笺》中记其方为:“白面一斤,盐三钱,和如落索面,更频入水,搜和为饼剂,少顷操百遍,拗为小块擀开。绿豆粉为,四边要薄,入馅,其皮坚。膘脂不可搭在精肉,用葱白先以油炒熟,则不荤气。花椒、姜末、杏仁、砂仁酱调和得所。更宜笋菜过,莱菔之类或虾肉、蟹肉、藤花,诸鱼肉尤妙。下锅煮时,先用汤搅动,置竹筱在汤内,沸,频频洒水,令汤常如鱼津样滚,则不破,其皮坚而滑。”清人《调鼎集》中,有对此方做说明与补充:“白面一斤,盐三钱,入水和匀,揉百遍,掺绿豆粉擀皮,以薄为妙。馅取精肉(去净皮、筋、膘、脂),加椒末、杏仁粉、甜酱调和作馅。开水不可宽,锅内先放竹衬底,水沸时便不破。加入鲜汤(凡笋、蕈、鸡、鸭汁俱可)。馄饨下锅,先为搅动,汤沸频洒冷水,勿盖锅,浮便盛起,皮坚而滑(馅内忌用砂仁,葱花下用)。”    
    《调鼎集》中记,苏州馄饨擀做圆皮。苏州馄饨,又叫做“绉纱馄饨”,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扬州小馒头如胡桃大,一筷子可以夹一双,小馄饨则小如龙眼。而相映成趣的是清人陆友仁在《砚北杂志》所记。陆友仁记:“一日作馄饨八枚,召知府早食之。其法每枚用肉四两,名为‘满江’,知府不能半其一。”馅用肉四两,成馄饨后,一枚大约需要半斤了吧。    
    自唐宋起,除有馄饨铺子专营外,就有沿街串巷担馄饨挑子卖馄饨者。《一岁货声》中记馄饨叫卖声:“馄饨——开锅啊!——”注云:“前锅灶,后方柜,杂卖面、元宵,煮炸货类略同。偏于晚间卖,或赶或当,以其担设摊。”其挑子,前面有一块晾盘,中间圆洞处坐锅,下面是小炉子。盘四周可放碗、酱油壶等。后面方柜上层放肉馅,中间有抽屉,可放皮子、汤匙和各种作料,下层放一桶水,随时加汤,可边包、边煮、边卖。    
    近世馆子里卖的馄饨,北京致美斋的双馅馄饨极为精致。清人杨静亭在其同治年间所作的《都门纪略》中,曾有赞誉曰:“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馄饨之名,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曾考曰,此为虏中浑屯氏所创,因此而命名。虏人:胡人。此说未必可信。《鼠璞续·释常谈》引《资暇录》云:“馄饨,以象浑沌。”    
    《不正书》:“混沌从食,不载故事。《事物纪原》并无此名件。《唐逸史》载:李宗回客,知人饮馔,将同谒华阴令。客曰,与公五般馄饨。及见果然。”钱绎《方言笺疏》因此认为:“混沌又并与馄饨相近,盖馄饨叠韵为浑屯。”    
    不管怎么说,馄饨作为面与馅料之合和,似朵朵飘浮不定之云,在沸汤中浮沉,其名多少与浑沌之意有棒打不开之关系。昔阿英先生因此作文论曰:“浑沌乃浑之一气,阴阳不分之象亦作‘混沌’。按:《庄子》‘中央之帝为浑沌’,释者诸家中,以简文(帝)的‘浑沌以合和为貌’之说,最能切合馄饨之义。良以这种食物的特色,就是把若干种作料混集在一个小天地中,使之合和,故称之为‘浑沌’。食旁是指明为食物。”    
    


《考吃》第三部分豆腐(1)

    清代汪汲的《事物原会》记,周代已有豆腐,可惜在先秦古籍中,至今未找到证据。现今较普遍的说法,豆腐乃前汉淮南王刘安所创。刘安,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之孙,一生好招致宾客方术之士,袭父封为“淮南王”,曾聚集数千才子共同编写《淮南鸿烈》即《淮南子》。,宣扬自然天道观。刘安好与八公八位方士。精研炼丹之术,豆腐据说是在炼丹之闲无意中创成。因刘安当年炼丹地在安徽淮南八公山北山。珍珠泉,因此也叫“八公山豆腐”。    
    刘安是儒家的死敌。他活着时一直攻击儒家为“俗世之学”,他死后,孔庙祭器因此而绝不用豆腐。    
    豆腐原名叫“菽乳”。菽就是大豆。《广雅疏证》:“《吕氏春秋·审时篇》云‘大菽则圆,小菽则抟以芳’。是大小豆皆名菽也。但小豆别名为,而大豆乃名为菽,故菽之称专在大豆矣。”元代江阴孙司业有诗《菽乳》云:“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入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异方营斋味,数度见琦瑰。传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奇才。戎寂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顷待晴浪翻,坐见雪峰皑。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从这首诗中看出,当时豆腐的制作已与现时基本相同:先磨豆浆,后入锅上灶煮,然后用青盐点卤,使豆浆凝固。豆腐之名据说则始于北宋,乃从寇宗《本草衍义》中来。《本草衍义》中说:“生大豆炒熟以枣……又可,就是石磨。为腐食之。”豆腐在古时有许多别名。汪日桢《湖雅》:“今四川两湖等处设豆腐肆,谓之甘脂店。”陶谷《清异录》:“邑人称豆腐为小宰羊。”陆游《豆腐》诗:“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新舂滑如珠,旋压黎祁软胜酥”。自注:“蜀人名豆腐为黎祁。”    
    古人对豆腐,有很多赞颂。元人郑允端有很著名的豆腐诗:“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归纳豆腐共有十德:“水者柔德。干者刚德。无处无之,广德。水土不服,食之则愈,和德。姚可成《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一钱可买,俭德。徽州一两一,贵德。徽州八公山豆腐,一两银子一碗,故又贵德。食乳有补,厚德。《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而谓寒能动气。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可去垢,清德。《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投之污则不成,圣德。建甯糟者,隐德。”清人尤侗还专门作文《豆腐戒》,借豆腐之清廉安贫,论儒者立戒修身。文中说,儒士须立大戒三小戒五,总名为豆腐戒。大戒三指味戒、色戒、声戒。小戒五指:赌戒、酒戒、足戒、口戒、笔戒。为何总名为豆腐戒?因为“非吃豆腐人不能持此戒也”。    
    好豆腐须用泉水,以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讲究者还用好磨。明代李日华《蓬栊夜话》:“歙人工制腐,皆紫石细棱,一具值二三金,盖砚材也。菽受磨,绝腻滑无滓,煮食不用盐豉,有自然之甘。”制好豆腐,在大豆中还须加一点绿豆。明人吴氏《墨娥小录》:“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是筋韧,秘之又秘。”淮南八公山珍珠泉之豆腐,大约至今乃是豆腐中之佳品。别地,一斤大豆可制豆腐三斤,八公山豆腐可一斤制四五斤。别地豆腐做汤,豆腐均沉于水;八公山豆腐做汤,豆腐则都浮于水。    
    再好的豆腐,关键还在制作。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是好做豆腐的。《随园轶事》中记有他两则佳话。一则,说他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惊异于程立万能把豆腐做成这般精绝。其豆腐做得两面干黄,无丝毫卤汁,微微有些车螯的鲜味,而盘中却全无车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