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荣-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岂有此理。你我知交多年,何事敢存欺骗之念?”相士有些愠怒了。    
    众人一看,知道相士来真格的了,忙催道:“往下说,往下说。”    
    相士扶正自己头上的毡帽,手指着婴孩侃侃而言道:    
    “众高邻请看:新贵天圆地方,华高日朗,眉有青彩,功挟三山,正与易书像传应合。不是一品当朝之貌又是什么?”    
    相士随手端过桌上不知哪位喝剩的茶水,一咕噜灌进肚里,抹抹嘴唇继续说:    
    “怪不得昨夜方士观星,见斗母增辉,太白掩月,苏南之地云气蒸腾,华宝之光冲太凌霄。在下当夜大喜,推知这方域要天降灵星,地出显贵。一宿未眠,晨未卜爻,寻踪而至。嘿嘿!万想不到,这天宝地灵却莅临我炳泉仁兄之府。真是大喜大喜,全福独贵,可贺可敬也!”    
    相士一番话,惊得众人恭敬,多少热眼全扑到婴孩身上,皆想在这刚满月的孩子脸上寻出颗灵通宝玉来。    
    突然,新贵哇哇啼哭起来,一发而不可收。    
    相士微微笑道:    
    “好大嗓音,果然是一呼而百应,龙吟虎啸之声!炳泉兄,由此而下十五载,新贵将命星初动。而立之年宝福禄临身。那时,一切应验,便知在下今日之占绝非胡云了。”    
    相士说毕,便飘然要走,众人岂肯答应,着其同入席中。    
    黄炳泉满面春风,当下踱起老太爷的方步,催家人重摆酒席,拉相士坐了上位。    
    席间,黄炳泉殷勤备至,左敬右劝,使得众人酒兴大增。那个老书办接上原来的话题,说道:“刚才我说要到玄妙观前刘铁口那儿去合八字,现在不用去了,这位相士仁兄已讲得很透彻了。现在,能否请相士仁兄再给新贵赐一官名呢?”    
    相士抹抹满是油的嘴巴,说道:“官名吗?应该由炳泉仁兄来取。我就不打搅了。”    
    “大哥通文墨,脑子又灵,一定能取个好名字,快取吧,让我们听听。”黄炳泉的心腹兄弟刘正康要求道。    
    “我想人生在世,”黄炳泉带着感叹的口气分析道:“无非是‘富贵’两字。家有千金,才是富;荣宗耀祖,才算贵。我想这孩子就叫金荣吧。各位帮我想想,这名字是否响亮。”    
    “好!”几个兄弟一股气地叫好。原来那提议让相士和老道赐名的书办先生,也不住地点头称是。    
    黄金荣三字,从此叫开了。    
    黄炳泉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取名杏仙,黄金荣成了独养儿子。黄家就这一条根儿,当然是爹娘的宝贝,因此对他娇宠有加,不让他早读书,怕伤心思,有损身体。    
    就这样,黄金荣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转眼到了1877年。    
    


第一章 “新贵”传奇,突然降临姑苏城外四、“麻皮金荣”绰号的由来

     “如今世道不看面皮,要看手段、心窍。”这是黄氏家族混世的秘诀。    
    1877年时,黄金荣已是9周岁了,黄炳泉这才把宝贝儿子送到一家私塾去读《三字经》。    
    那私塾先生见“黄金荣”三字,满眼都是俗气,便皱着眉沉思了片刻,提笔写了“锦镛”两字,作为这孩子的字。    
    黄金荣在私塾里,一本簿簿的《三字经》足足读了半年,之后是读《百家姓》与《千字文》。    
    由于私塾先生要求严格,使得在学业方面没有多少天份的黄金荣痛苦万分,再加上他生性顽皮好动,给望子成龙的父母添了许多麻烦。    
    后来有人吹捧说黄金荣“幼以孝行闻于乡里”,纯属虚谈。但不管怎样,黄金荣的毛笔字总算打下了点基础,比日后的杜月笙和张啸林要强得多。    
    就在黄金荣开始读《神童诗》的时候,一场铺天盖地的天花在苏州城里流行起来。黄金荣也未能幸免。    
    三天的高烧,把黄金荣烧得昏昏沉沉,急得黄炳泉与妻子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转不出路。几个深夜,黄炳泉都跪在大客厅的关老爷像下祷告,求神明保佑。    
    骗捕卫老爷,陷害罗寡妇,诱奸母女俩,凌迟处死被冤枉的刺客,一件又一件亏心的事在黄炳泉眼前一一涌上来,他不由得又想起:“莫非报应——”    
    此时,黄炳泉心中直打冷战,充满悔意,不由得又磕了两个头,添了几炷香。    
    直到第四天,小金荣的烧退下来一点,可是面部、四肢密密麻麻地生出红斑疹。以至延续六天,红斑疹变为疱疹,又过两天,疱疹里全是黄脓,奇痒无比。    
    生性好动的黄金荣哪能受得了这般苦楚,即使睡着了,也不时地伸出小手往脸上乱抓,那脓水流得满脸都是。炳泉娘子见了,慌忙按住小手,在床边跪下来哀求道:    
    “小祖宗,忍着点吧,千万别抓呀!”    
    黄金荣哪里能够忍住,还想抓。黄炳泉奔过去用裤带将他双手缚住,哄他说:    
    “阿荣,这是菩萨在你身上种花,你可要忍着些。过了这一关,以后便百无禁忌了。”    
    连哄带骗,缚住手,又蒙上脸,小心看护了半个月之久,那些脓疱才开始结痂。又过了几天,一只只痂盖头脱落下来,脸孔上便留下了黄豆大小的凹坑坑,一只挨一只,分布在额角上、面颊中。    
    炳泉娘子看了,咬住嘴唇奔出房门,钻进灶披间后,扑在饭桌上“哇”地一声哭将起来。她这个儿子,五官端正,方脸大眼浓眉,只是皮肤黑了一些,也还讨人喜欢,想不到现在是一脸的麻子,这……    
    炳泉娘子越想越伤心,越伤心哭得越厉害。黄炳泉到底是男子汉,与妇道人家不一般见识,他开导道:“好险呀,差点儿我断了种……”    
    炳泉娘子哭声大了起来,对男人说:“肯定是你造了孽,报应在孩子身上了。”    
    其实,黄炳泉心里也难过不已,但他嘴硬说:    
    “你知道不知道,前些年北京也流行这种病,我们的同治皇上时常溜出皇宫逛窑子,嫖妓女,结果也传染上了,你猜怎么着,连太医院里的高明御医都没法子想,眼睁睁地看着他死掉,才19岁哩!我看阿荣这孩子福大命大,是有出息的胚子……”    
    “可那一脸的麻子……”妇人悻悻地插了一句。    
    “麻子怕什么?”黄炳泉大声吼道:“那当朝的刘墉刘罗锅还是个罗锅呢,还不照样做上朝廷的一品宰相。”    
    黄炳泉随后放低声音,怕房内的阿荣听到,又说:“十个麻子九个俏,十个癞子九个刁。如今世道不看面皮,要看手段、心窍。小白脸有什么用?我阿荣本来就是黑皮,再加上麻皮,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两个月后,黄金荣病痊愈了,身子也养得胖墩墩的。早上,黄炳泉送他去上学,不到中午就跑回来了。    
    一到家,黄金荣就打开衣橱找那玻璃镜子照,他看见自己脸上布满了坑坑凹凹的麻点子,“哗”的一声,将这面镜子摔得粉碎,蒙头大哭大喊起来。    
    原来,大人们怕孩子伤心,在他病后,谁也不提起麻子的事,他母亲还偷偷地将那面玻璃镜子藏在衣橱的抽屉里。    
    黄金荣自己呢,到底是个孩子,当时只觉得脸蛋上不十分光滑,也想不到有别的什么重大变化,及至跨进私塾的门,那些小同窗围拢来看他的麻脸,扑哧一声笑了,内中一个小调皮还喊了声“麻皮金荣”。黄金荣这才猛然醒悟过来,他便别转屁股往回跑,连书、书包和文房四宝也不要了。    
    从此,黄金荣再也不肯上学了。不过,“麻皮金荣”的绰号从此传播开来。黄金荣一旦不去上学,便更加无赖成性,其父黄炳泉由于公务在身和疼爱心理,对他也只好听之任之。其母邹氏终日为生活所累,对这个独生子有溺爱之心,不加管束,任其散漫成性。    
    麻皮金荣在小儿群中强蛮霸道,欺凌小孩,已是野马难羁。不管天气寒暑,每日里脸上拖着鼻涕,双手乌黑得赛似墨鱼,脚上拖着没后跟的破鞋,衣服穿得破破烂烂,形同一个小乞丐,终日在玄妙观一带逛荡。    
    当时小孩群中喜欢香烟牌子和打梭角等戏耍。孩子们远远看到麻皮金荣来时,就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小麻皮来了!小麻皮来了!”就此一哄而散,不肯和他嬉玩。因这群小娃娃怕麻皮金荣横蛮无理,动辄打人,因此不愿和他接近。    
    麻皮金荣到了12岁时,邹氏因念黄门只此一子,老不上学总不是办法,总想他长大成人后改换门庭,也不柱自己一生的辛劳。因此,她和丈夫商量,准备让麻皮金荣重新回到学校里去。    
    谁知这个小麻皮早已闲散懒惰成性,哪肯坐在学校里甘受约束!不到几日,便瞒着父母亲,仍在街上东逛西荡,不再上学校读书,直把邹氏气得病上加病,心肝欲裂。    
    就在黄炳泉夫妇无计可施的时候,嫁到上海的大女儿凤仙捎信回来,请父母亲带弟弟金荣、妹妹杏仙去吃满月酒。读书之事再未提起,又可到上海游玩一番,小黄金荣满心欢喜。    
    这一次去上海,12岁的黄金荣第一次目睹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    
    


第一章 “新贵”传奇,突然降临姑苏城外五、风流招致皮肉之苦(1)

    三言两语之后,有些人便同几十年的情人一样,那感觉真是妙极了。    
    黄炳泉向衙门请了几天假。他一来去看看女儿和刚满月的外孙,同时,也带了儿子去上海十里洋场见见世面,散散心。    
    黄金荣的姐姐凤仙许配给上海城内梅家弄邹家为媳。其亲翁邹松甫,是个沿街收买旧货的小商贩。女婿乳名小海,原来在城隍庙附近一家饮食店当小伙计,后来成了上海凌云阁裱画店的小老板。    
    这凌云阁坐落在老城隍庙的九曲桥边,终日里,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当时,这儿是中国地界最热闹的地方。    
    到上海的第二天,黄炳泉便拉着儿子在人群中闲逛,小金荣东瞧西瞧,双眼忙不过来,有时还向父亲发感叹:    
    “爸爸,这里比苏州玄妙观热闹多了,也好玩,姐姐住在这里,真开心,我们家也搬来就好了!”    
    黄炳泉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劝小金荣回学校读书,便说道:    
    “阿荣,只要你有志气,用心读书做事,将来要住上海,有什么难?还可以到租界里去住洋房呢!”    
    “学本事就学本事,用心读书做啥?”小金荣根本就不买父亲的账。    
    黄炳泉这才知道,这“读书”二字,在这孩子面前,简直和“麻子”相同,都得避讳,以后也不再提起。    
    他们拐进一座石牌坊,迎面有个大殿,这是老城隍庙的前殿——金山庙。跨进门,一尊金脸红须身披红袍的神像,瞪眼弹睛地看着他们。殿内两旁,侍立着八个泥胎,那是判官皂隶们。    
    黄炳泉点起香烛,拉着儿子在供桌前的蒲团上跪拜起来。    
    黄金荣磕了两个头以后,问:“爸爸,这金面孔的菩萨叫啥?”    
    “金山神。”    
    “上海没有山,哪来的山神?”黄金荣追根求源。    
    “这位菩萨原是汉朝大司马霍光将军,因为他防治华亭谷咸塘风潮有功,便封为金山神。”    
    黄金荣左右看了起来,在金山神的两侧,各站着四个泥塑人像,有的手里拿着块令牌,有的手里提着水火棍,有的捏着手铐、铁锁链,还有两个双手拢在袖子里,胸前拄着根打屁股用的竹板子,黑衣白袜红帽的泥胎,弹眼露睛,煞是凶恶。    
    黄金荣嘴里闲不着,又问道:“爸爸,这八个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他们呀,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哩!你先看看这边四位,”黄炳泉拉着儿子到东边依次介绍:    
    “这四位叫杨福、朱明、房昌、钱升。”    
    黄炳泉每说一个名字,便双手合十,深深一揖,态度极为虔诚。    
    介绍完东边之人物,黄炳泉带儿子又来到西边,对另外四个皂隶作揖介绍:    
    “这四位叫陶祥、周嘉、金齐、王昌。”    
    对于这些名字,黄金荣不感兴趣,他奇怪的是爸爸对他们这样敬重、熟悉,好生奇怪地问:“你认得他们?”    
    “他们是爸爸的祖师爷,”黄炳泉得意地夸耀着,“我在苏州衙门里干的就是这一行。你看他们抓人,抓来打板子,多神气威风!”    
    他接着对儿子进行“捕快行业”的“动员”教育,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接自己的班。    
    黄金荣对父亲这些“捕快行业”的教育很能听得进去,他高兴地说:“爸爸,当捕快开心,我也去当。”    
    听了这句话,黄炳泉咧开嘴大笑起来。    
    他扶着儿子的肩膀,来到后殿,这才是城隍庙的正殿。    
    说起城隍庙,实在是有一番来历的。    
    据当时上海人的传说,城隍老爷姓秦,单名俊,字裕伯。他是北宋词人秦少游的第七代孙子,1296年生于上海,历任山东高密县县尹、福建行省郎中等职,卓有成就。    
    元末世乱,秦裕伯遂辞去官职,在家侍奉老母。元末义举,张士诚在苏州时,曾请他去做官,他不愿前往。明太祖朱元璋曾三次手书召他入仕,也被他拒绝。    
    他说:“裕伯受元爵禄二十余年,背之是不忠也;母丧不终,忘哀而出是不孝也。不忠不孝之人,何益于国?”    
    明洪武十年(1377年),秦裕伯去世,朱元璋闻讯后大哭道:“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当即敕封他为上海城隍神。明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金山庙改为城隍庙。    
    当初,城隍庙改建时,极为简陋,不像现在这样规模巨大。直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城隍庙才分为东西两院,殿堂设置渐趋宏伟,前启台门,后营寝殿。    
    在极盛时期,城隍庙设置的殿堂有:大殿、财神殿、星宿殿、雷祖殿、鄂王庙等,规模可观,庙貌焕然,不但香客膜拜,络绎如织,而且还成了市民游观登瞧、相叙欢愉的地方。    
    城隍庙的主要宗教活动是“三节城隍会”,即城隍出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