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来接收器-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士卿掌握着全息技术,在座各位都是知道的,这一点,在刘士卿送给猎豹特种大队那套装备中,已经显lou出来了。洪大磊他们现在对全息技术不太感兴趣,他们也相信刘士卿不是让他们来看全息技术的,而是看全息投影出来的那个东西的。

那是一个大长筒,两翼还有面积不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大圆筒的上下两端,还安装着卫星灶一样的东西。在场各位都不是普通人,尤其是叶秋燕和卢永祥两个人,一看这个全息投影,就把这个东西认出来了。

“空间望远镜?刘总,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造空间望远镜了?”卢永祥第一个反应过来。

大气层中的大气湍流与散射,以及会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这些因素都限定了地面上望远镜做进一步的

观测。太空望远镜的出现使天文学家成功地摆拖地面条件的限制,并获得更加清晰与更广泛波段的观测图像。

空间望远镜的概念最早出现上个世纪40年代,但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哈勃空间望远镜才正式发射升空,并观测迄今。

哈勃空间望远镜属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合作项目,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长期在太空中进行观测的轨道天文台。它的名字来源于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 “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它以2。8万公里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由于没有大气湍流的干扰,它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哈勃空间望远镜在2014年完成了使命,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控制着哈勃空间望远镜坠入地球大气层,在坠入的过程中焚毁了,残骸坠入了大西洋中。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又将他们合作建造的第二台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2014年6月。发射升空,正式取代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位置。

太空望远镜是人类太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普通人总是把太空望远镜的作用停留在观察天象的层面,但是太空望远镜同样有着探路的功能,如果想在太空中寻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线路,太空望远镜是不可或缺的。

第903章 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航天事业包含了很多方面的事情,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空间站这四样高精尖的装备并不能够涵盖住一切,甚至可以说只不过是整个航天系统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无论是从纵向,还是从横向比较,华夏虽然是全世界有数的航天大国,但是和占领着地球航天事业最高峰的美国、俄罗斯、欧洲相比,特别是与美国人相比,华夏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不说别的,单说太空望远镜,天空一号空间站都已经上天建设多年了,可是国内新闻媒体鲜少有太空望远镜方面的报道。

当然,也不能说国内的天文工作者们没有往这个方面努力,早在2001年神舟二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的时候,就搭载了一台轨道太空望远镜,但是无论从使用寿命来讲,还是从专业性、功能性等方面来说,这台轨道太空望远镜是远远比不上哈勃空间望远镜。更重要的是在这台轨道太空望远镜之后,华夏再也没有后续的开发计划。

目前,华夏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正在和国内的几所高校,联合展开科研攻关,希望能够尽快的研究出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以及质量低于一百公斤的微型天文卫星。不过这些事情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够做到的,太空望远镜和卫星一样,都是属于美欧日等国对华夏严格控制输入、交流的高精尖技术,华夏的科研工作者们能够做的,就是依kao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完成一系列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只能让人疲于应命。

在所有的太空望远镜中,哈勃空间望远镜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个,但却不是唯一的一个。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都先后往太空中输送过太空望远镜。这些太空望远镜的功能不一,一直在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茫茫宇宙展开解读。

例如日本2006年夏天发射升空的第三代太阳观察卫星“阳光B”所携带的太空望远镜,主要用来对太阳进行观察,韩国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联合研发的太空望远镜,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世界上首次绘制出远红外领域的“全天地图”。

对太空展开观察,不仅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的起源,建立整个宇宙的模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探测到太空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天象,为人类进行星际旅行,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线路出来。刘士卿虽然可以用信号接收器搜索到相关的资料,但是对这方面的资料,他并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毕竟资料是死的,太空活动是活的,谁能够保证银河联邦的相关记载,就一定准确无误,毕竟这玩意儿容不得半点差错。但凡是有一点错误,就很有可能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无论如何,太空望远镜一定要建造,而且要发射升空,为银河太空的后续建设、研究做铺垫。如此一来,这里面就有了一个问题,银河实业现在根本不具备制造宇宙飞船的条件,无论是技术人员的储备,还是设备方面的情况,都存在着不足。

和国家合作,就成了刘士卿唯一的选择了,何况,他要搞太空望远镜,就算是保密措施再好,再到位,等到发射升空的那一天,想保密都保密不了。不仅仅太空望远镜是这样,银河太空所要造的太空站、太空工厂、月球基地等等,都是没有任何可能做到完全保密的。毕竟地球上的专业的天文观察站数以百计,天文爱好者更是数以万计,他们所拥有的专业或者业务的天文望远镜一天没事干就盯着地球周边的太空。随便多个什么东西出来,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刘士卿想得很清楚,与其等到最后关头,再和国家、军方进行沟通,倒不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说明白,和国家的科研力量一直来搞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制造。何况,刘士卿也有借用国家和军方力量打草惊蛇的目的。等到把欧美这两条蛇吓出来之后,还需要国家和军方帮着他遮风挡雨呢。

“我设计的这台太空望远镜,叫做千里眼,它的主镜口径为八点六米,搭载有高敏度红外线传感器、光谱器等十几种专业设备,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一台太空望远镜。它的设计使用寿命为十五年,如果能够及时对其进行保养、维护的话,我想使用二十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刘士卿一边简单的介绍着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性能,一边给卢永祥、叶秋燕、洪大磊和毕泉水四个人散发着一些资料。



刘士卿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介绍他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说的是口干舌燥,天花乱坠。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洪大磊、毕泉水等四个人,在他说了半天之后,愣是没有一个表态的。

“我说各位,你们能不能别用这种眼光看着我?我没拧D忝堑故潜砀鎏剑俊绷跏壳溆行┯裘频乃档馈�

洪大磊看着卢永祥,“卢院长,你是咱们国家科研学术界的首脑人物,你先说说你的意见吧?”

卢永祥点点头,“既然洪将军点名了,那我就说两句。刘总,咱们先不说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所涉及到的技术是否成熟,哪怕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你算过它的制造周期和总体花费没有?

哈勃空间望远镜,在1990年升空,在当时的物价条件下,花费三十亿美元,它的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造价大概在四十六亿美元,扣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造价也相当于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一半左右。

你现在所说的这个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主镜口径笔韦伯太空望远镜还要大,搭载的设备比韦伯太空望远镜还要多不少,就算是咱们华夏的成本比美国要低,我估摸着光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也需要两百亿华夏币左右。这还仅仅是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花费,还没有算上别的。

现在,咱们再算算别的账,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体积这么大,使用当今的长征系列火箭,肯定是没有办法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的火箭都比较苗条,腰比较细,没有欧美俄等国家和地区的火箭粗,就连勉强用来发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都办不到。必须研究新型号的火箭。这方面的投资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而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火箭都是在燕京造好,然后使用火车运往卫星发射中心,组装之后,发射升空。从燕京到卫星发射中心,火车需要穿越很多的隧道,这些隧道的横截面是有限制的,鲜少有能够达到直径在八点六米以上的,如果在燕京造火箭,使用火车运往卫星发射中心,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用飞机运输。飞机的平稳性又无法保证,一旦遭遇大气湍流,飞机颠簸,就有可能会对火箭造成破坏。何况,现在也没有地方能够找到直径这么大的飞机呀。欧洲人的空客A380,最大直径处也不过是七米多,和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八点六的主镜口径差了不少。

如果我们抛弃现有的手段不用,选择在卫星发射中心制造火箭的话,当地又没有这方面的设备,需要把燕京的设备撤除下来,运到哪里,或者重新购买一份。

刘总,这么多的问题,不但花费多,而且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也多的让人挠头,造体积那么大的太空望远镜,对我们来讲,是否合适?这个问题,还希望你好好的斟酌一下。

当然,我不是反对建造太空望远镜,我认为咱们还是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出成绩的,我的意见是咱们造一些小口径的太空望远镜就可以了,一米以下,或者一两米,两三米,都可以,足以满足我们在很多方面的需要了。如果一个不够,咱们就造两个三个。刘总,你觉得呢?”

卢永祥的意思非常明确,也就是不看好刘士卿提出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计划,在他看在,这玩意儿有些不切实际,华而不实。

卢永祥的发言无疑为他们四个人的发言定下了一个基调,之后洪大磊、叶秋燕和毕泉水都表了态,都不太愿意让刘士卿制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理由和卢永祥大同小异,都是一些很基本、很现实的问题。

刘士卿淡淡一笑。“各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如果是几年前,不用各位说,我也不会想着要造什么太空望远镜,一方面我还没有那个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没有资金实力,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像卢院长说的那样,现实条件不允许,限制太多了。但是各位,现在毕竟不是几年前了,你们所说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第904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你说有办法解决?你说怎么解决吧?总不能把全国铁路沿线的所有隧道。重新扒开,往大了修吧?另外,刘总,我个人还有一句话想说,建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就那么有用吗?”洪大磊说道。

“洪将军,你这话说得就有点不太专业了。咱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人类基因图谱计划,这个计划的提出,可不是咱们华夏人,甚至在当时,我们国内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了这个计划的重要性,要不是这极少数人极力的向中央政府建议,咱们华夏说不定就错过了参与到人类基因图谱计划的机会了?

如今,人类基因图谱计划早就完成了,整个测定成功还申请了专利,可想而知,当时要不是我们抓住了人类基因图谱计划的尾巴,幸运的赶上了末班车,我们就要为错过这趟车,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太空计划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直盯着眼前的这一点利益。不能够放长远看,将来估计很多人又要拿出大笔的资金,白白的送给欧美人士,还美其名曰交学费了。”

刘士卿这话说得可一点都不客气,洪大磊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反驳什么。

刘士卿接着说道:“目前对太空的研究,主要都局限在少数几个国家和组织中,这些国家和组织就是将来争夺太空资源的主要力量。我们可以仔细的回想一下,我们现在对宇宙深处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欧美公开的一些资料,也就是说仅仅局限在他们愿意告诉我们的范围之内,他们有没有隐瞒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更主要的是我们同样没有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的权力,即便是有这个权利,我们肯定也是付出了相当大代价,才得到的。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进入到了对太空资源进行争夺的一天,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奢望欧美俄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用太空望远镜看到了些什么”

毕泉水打断了刘士卿的话,“刘总,这些道理,不用你讲,我们都明白。我们的疑虑主要在于在现阶段条件下,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送上天的目标。如果你真的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这件事倒不是不能够商量。”

洪大磊、叶秋燕和卢永祥三个人一起点点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反正他们都很清楚刘士卿既然提出了这个计划,只怕这个计划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将会窝在银河实业的手中。如此一来,花费的大头肯定是银河实业承担,他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相反还乐得坐享其成,分享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带来的成果。

“其实要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送到太空,很简单。洪部长,我把X…37太空飞机的资料送给你们,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吧?咱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太空飞机建设计划?”刘士卿问道。

洪大磊没想到刘士卿在这个时候,会提出这个问题。华夏的太空飞机计划一直是在绝密状态下进行的,这两年军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方面的技术攻关。如果刘士卿是在别的场合问到这个问题,洪大磊一定会说刘士卿泄密,不过在第二实验室的贵宾室中,屋里面的几个人不是跟刘士卿极为亲密之人,就是层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资格知道这方面的进展,他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洪大磊沉吟片刻,说道:“这方面我倒是可以透lou一点消息给大家,目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