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所亲历的三次国共谈判-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23年祖父在乡去世,张由穗回籍奔丧。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三十四岁
1月20日,孙中山先生总结过去革命失败的经验,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决定创办黄埔军校。张治中当时任桂军军官学校校长。
6月16日,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先后担任领导工作。张治中接受和拥护三大政策,任军校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参与军事教育训练方案等的研讨制订工作。18日,中国国民党部分监察委员提出反共提案。
12月,桂军军官学校结束,张调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团长、学生代总队长、军官团团长等职。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三十五岁
2月1日,广东政府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张调任东征军总指挥部上校参谋。同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黄埔军校、桂军军官学校、粤军武备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均参加大会,其中黄埔会员六百余人,桂军军校二百九十余人。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国民党失去重心。
4月11日,王懋功调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广州卫戍司令。
6月23日,黄埔学生和广州工人学生为支援上海“五三”惨案举行游行示威,行至沙基,遭英帝射杀,酿成“六二三”惨案。
7月1日,广东军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7月7日,广州国民政府宣布誓师北伐。
8月26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刺杀,群情震动愤激,胡汉民受嫌去职。
10月1日,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王懋功任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二师负责广州卫戍任务,张治中调兼二师参谋长和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留守广州。
11月8日,国民党右派邹鲁、谢持、张继、居正、林森等在北平西山举行会议,另立中央,大肆反共、反三大政策。
12月30日,主要由国民党右派搞的孙文主义学会成立。
从此和由左派支持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斗争更趋剧烈,张治中当时态度是中间偏左,偏向后者。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丙寅)三十六岁
1月19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代表中,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占优势,中委、候补中委60人中,共产党员占14人。2月5日,王懋功的第二师是粤军精锐部队,王当时又兼广州卫戍司令,是重要的实力派,汪拉拢王做后盾,为蒋介石所发觉,蒋即采取卑劣手段,将王缴械押送上船驱逐出境,王部多受牵连,但张治中仍任参谋长。
3月20日,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排除异己,制造了“中山舰事件”。第一军和黄埔军校共产党员自周恩来、李文龙以下均遭软禁,苏联顾问住宅被包围。事后蒋召见邓演达、张治中。张不以蒋做法为然,当面侃侃而谈,言词激昂。蒋不置一词。退出时邓对张说:“你太胆大,太冒失!”
5月22日,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四届特别党部改选,张治中由于态度偏向青年军人联合会,得到中共支持,他又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当时校内军事领导和教官以保定学生占多数),因而也得到孙文主义学会的支持,当选为执行委员。
在黄埔期间,张治中与邓演达、周恩来、恽代英、熊雄、高语罕等往来甚多,与苏联顾问加伦将军、李糜、尼拉等亦多接触,思想上颇受影响,曾一度要求参加中共,未成。
5月15至22日,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准备清共,还当上了国民党中央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大权独揽。
6月6日,蒋介石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张治中任副官处长,主管人事、编制、事务。张曾向蒋建议,请周恩来任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以恢复由于“中山舰事件”而中断的两党合作。蒋不同意说:此职已定邓演达担任,周可任财经委员会主任。张转告周,遭周拒绝。
第七部分十四、张治中将军年谱话(2)
7月1日,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在广州东校场举行。蒋介石主持大会,张治中任会场指挥,口齿清晰,指挥有条不紊,引人注目。
8月,北伐军进展顺利,继7月17日攻占长沙之后,向汀泗桥、贺胜桥推进,蒋介石由衡阳坐船去长沙,张治中送蒋说:武汉会师不成问题,会师后请特别注意两党问题,一定要保持合作,避免破裂。
9月7日,北伐军占领汉阳、汉口。
10月10日攻占武昌,蒋介石先任张治中为学兵团团长,后又派兼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政治部主任为周佛海,主任政治教官为恽代英。
某日,蒋介石在汉口举行公宴,李立三在会上有一篇措辞委婉而含意极其锋利的讲话。由于蒋在反共、大权独揽和人事上的不恰当做法,已引起国共两党许多人的反感和反对,两党裂痕渐露,张治中对此甚感焦虑。
11月,北伐军攻占九江、南昌,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都武汉,蒋介石反对,阴谋在南昌另成立中央。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三十七岁
1月,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蒋介石与武汉的矛盾日趋激烈,邓演达反蒋的言论不断发表。蒋电召张治中去南昌,斥责邓的种种不是,并说:他的言论完全在骂我。张尚不知蒋还想利用张在武汉分校的力量与邓对抗,就急急为邓申辩说:他的言论是一时冲动,如你能约邓来一谈,误会即可冰释。一再建议蒋约邓秉见。蒋略表犹豫后说:你真想我约邓来谈吗?他肯来吗?张连声答是。
2月,蒋介石派戴季陶赴日,进行勾结。张治中在1月、2月两月内还集中全力筹备武汉军分校,于2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从踊跃报名的六千多青年中考取约一千人(学兵团不在内)。以后炮兵大队、工兵大队又先后从黄埔、南昌投来,人数日益增多。
3月,蒋介石在南昌制造一连串反革命事件,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举行,通过维护三大政策,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等项决议。
同月中旬,蒋介石第二次电召张治中去南昌说:你要是不愿意做俘虏的话,应该听我的话,赶快把学兵团带到江西来。分校一千多学生中已有共党分子混入,你能一同带来最好,否则只带学兵团来,我拨船只给你使用。张看蒋的态度很坚决,知不能劝说,便说:我回去想想办法看。
张返汉后,邓演达、恽代英等劝张反蒋,否则辞职。张说:我可以劝蒋,但不能反蒋。我是坚决主张联共,反对两党分裂的,既不愿站在国民党立场来反共,也不愿站在共产党立场来反蒋。当时国共两党关系日趋恶化,无法挽救,内心十分痛苦。
同月,陈赓突然到武汉见张治中,说需要旅费去上海。张帮解决后问周恩来现在何处。陈言已去上海。张叮嘱到沪后转告周,务必注意行动安全。张当时已意识到政局将有变化。
4月初,蒋介石在上海策划反共大屠杀,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15日广州反动势力响应,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被杀害。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7日,武汉国民政府开会,斥责蒋介石叛变革命,宣布开除其党籍,免去本兼各职,并下令讨伐。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通过清党决议。
4月中旬,张治中被迫由武汉去上海见蒋介石,请求考虑出洋。蒋不许,还派他到南京筹办大本营军事训练处(即军训部的前身)。
4月下旬,国共两党斗争十分激烈,重大事件不断发生。4月底,李大钊等共产党员二十人在北平被杀,5月,夏斗寅叛变进攻武汉,湖南马日事变,许克祥大肆杀戮,6月,蒋介石、冯玉祥举行徐州会议,实行合作,共同反共,8月,中共在南昌举行轰轰烈烈的起义……在这一段时间,张治中的心情十分沉重和复杂。
7月9日为北伐誓师一周年纪念,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举行纪念仪式,蒋介石亲临主持。当时参谋长是朱绍良,总政治部主任是吴稚晖,副主任是陈绍枢,而蒋独指定军训处处长张治中在会上作报告,引人注意。当时还是反共高潮,而张在长篇报告中,只谈一年来的军事发展与成就,只字不提两党分裂,亦无一语涉及中共,在场者议论纷纷。
8月13日,蒋介石被迫下野,先回奉化再赴日本。张治中趁此机会获准出国考察,行前赴溪口见蒋,住了一周,详细谈谈个人的意见,对蒋在领导上的种种缺陷,特别是对两党问题的处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为了充分做好准备,张直到年底才出国。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三十八岁
张治中在出国考察期间,目睹欧、美、日各国国势强大,中国人在外备受凌辱。在途经新加坡海上,船上举行晚会,一英国人化装清朝官僚,戴雁翎帽,拖猪尾巴长辫,丑态百出,张向船主强烈抗议无效。归途到美加交界处的大瀑布,张向美国官员要求过加拿大国境。美国官员说:可惜你是中国人,如果是日本人就可以了。张受此刺激,一股富国强兵的思想油然而生。
7月,张由海外归国,被派为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厅长。不久,请求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工作,先任教育处长,张当时动机有二:一是对军事教育颇有兴趣,军事富国强兵的思想在起作用;二是看到国共两党斗争日趋激烈,他以军校做避风港,从而避免了正面冲突,一生从未参与反共战争。他任教育长,继续十年之久,桃李遍全国,但张从不利用此搞派系,以深得蒋信赖。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巳巳)三十九岁
年初,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反对蒋介石编遣军队的计划,同时又由于其他因素,爆发平汉路之役。10月,张出任武汉行营主任,支持蒋的军事行动。12月战事结束,张返军校原职。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四十岁
是年春,第三集团军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反蒋,爆发陇海路战争。张奉令率教导第二师并指挥第五师、第二十一师参加。11月战事结束,张仍回军校。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四十一岁
“九一八”事件发生,全国轰动,张力主抗日,表示愿往第一线指挥。10月,平津沪穗等地学生大规模集中南京请愿,众推张出面解围,张对学生作长篇讲话。首先叙述国家民族灾难深重。同情学生行动,然后指出日寇力量强大,我们需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一致对外,方能有成,劝学生不要轻举妄动,最后誓言:治中本人守土有责,一旦战争爆发,定当身临第一线与敌周旋,马革裹尸誓不后退。侃侃而谈,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学生均为之动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四十二岁
1月28日,日寇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举国轰动,群情激愤,张面见蒋介石,力言非支援十九路军不可。蒋派张任第五军军长率八十七、八十八两师及军校教导总队参战。经庙行、浏河、葛隆镇诸役,战况惨烈,予日寇以沉重打击,第五军亦伤亡惨重。3月,蒋介石接受十三太保之一的刘健全建议,仿效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组织,建立复兴社,即蓝衣社,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商派张治中主持其事。张婉拒,但仍担任辅导委员。并在军校不断发表讲话,讲题为《领袖的一天生活》、《革命青年应皈依三宝》、《蒋先生的人格和修养》、《拥护领袖之真谛》、《开明专制》等,为蒋吹捧,甚至到抗日期间,在中央训练团仍反复重讲。
5月《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张仍回军校。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四十三岁
是年冬,李济琛、陈绍枢、陈明仁、蒋光鼐、蔡廷锴等在闽组织人民政府,举旗反蒋。蒋派张任第四路军总指挥,轻取古田,进入福州。年底战事结束,仍回军校。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四十四岁
6月16日为军校成立十周年,在张主持下举行三天盛大庆祝,全国各方代表四千余人,进行多种活动。张发起编纂《中央军校校史》,从黄埔建军第四期开始,历时两年始编成。共约二百万字,计分十卷:本校创办,成立后环境艰难与奋斗,组织沿革,军事教育,军事工作,党务,政治训练与政治工作,本校先烈,校务行政,建设等,采用纪年本末体,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计二百余万字。但还未定稿,不久抗日军兴,故未能正式印行,试刊稿于1949年散失。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仅存一套。
第七部分十四、张治中将军年谱话(3)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四十五岁
继续主持军校工作及《中央军校校史》编纂工作。秋季,率军校学生参加首都南京军事大演习,任东军司令官。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戌)四十六岁
2月,南京政府鉴于“一二八”之役缺乏准备,损失惨重,特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国防区,张被派为京沪军分区主任。蒋介石认为中共已龟缩陕北一隅之地,力量大大削弱,无能捣鬼,因而除加紧封锁外,对抗日方面只稍加顾及。制订了一份抗日纲要,并分发各军分区据此拟订实施计划,从军事、经济各方面作准备。张以苏州留园做机密策划据点,拟就该区作战计划,积极准备抗日战争。他反复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只抗日,不反共,对两党事件、地方纠纷,一律不介入。7月,京沪军分区改为京沪警备区司令部,张任司令官。
12月,西安事变发生,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软禁,南京政府内部分裂。何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