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320-犁与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翻版。可是涌入上海的犹太人,几乎都身无分文。在一份当时日本人做的关于上海犹太人的秘密报告中,一位日本人失望地写道:“来沪(犹太)难民大多数为被逐出德国者,限带现金10马克以下,富裕者换了照相机及精密机械等物品来沪,后靠出售度日,但此等人不足总数的二成,其余大多数渡来时身无一文。”
注释:
①参见《从宫本武藏到东条英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及其侵华史众人谈》,作者:沙林,原载《科技文萃》,1995年第10期。
②参见《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③参见《铁与犁——百年中日沉思关系录》,余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④参见《为什么日本不认账》,李正堂著,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⑤据《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⑥资料来源: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参见《中原大地:勿忘日军暴行》一文,原载《大河报》,2001年7月7日。
⑦以上参考《中国的“辛德勒”——追记荣获以色列“国际义人”称号的何凤山先生》,陈克勤文,原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9日。
《犁与刀》 第一部分再看日本(1)
3。 再看日本人
中国《北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战争后期叫嚣的“一亿玉碎”之“玉碎”就来源于此。但是,这个词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那里竟是这样的含义——要用一亿人的生命对抗那些遭其蹂躏的民族的反抗。
《中国人与日本人》一书的作者这样评价道:日本军国主义者赋予了这一崇高词汇残酷的含义,但这种残酷在他们看来却是像樱花败落时一样浪漫和悲壮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原本还声称要打大规模本土战争的,可美军在冲绳登陆之后二战随之就结束了。①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惊叹道:人们都认为那些有着像神风敢死队队员那副表情的日本人,即使失败了也绝不会轻而易举让美国军队登陆的,但事实是,那些日本人却突然一变脸,以一副和蔼可亲的表情欢迎胜利者,这与当时日本神风敢死队的行为一样让世界吃惊,这就是受军国主义教化的日本人善变的特性。对此,不懂变脸术的西方人难以理解是可想而知的。
黑泽明② 在他的自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幕:
1945年8月15日,为了听天皇诏书的广播,我被叫到制片厂。那时我在路上看到的情景是永远难忘的。去的时候,从祖师谷到制片厂的路上,街道的情况好像真有一亿人准备宁为玉碎一般,非常紧张。有的老板拿出日本刀来,拔出刀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刀身。
可是,在他听完结束战争的诏书回家的路上,却见到了截然不同的情景:那气氛完全变了。街上的人们仿佛都在节日的前夜一般,喜不自胜地在干活。
同样,日本投降后,南京方面的官员看到那些在战时杀人如麻的日本兵,这个时候却乖乖地帮民国政府站岗、维护秩序,甚至没有中国军队的监督,甚至他们肩上还扛着战争时期用的步枪,并且没有发生任何的骚乱。
著名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自传《黄河青山》③ 中,也描述过类似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气焰嚣张的日军投降,一夜之间骄横凶残的性格如冰雪消融,个个成为“谦谦君子”。百万降兵一时回不了国,中国当局安排他们修路、修机场,他们全都积极努力,绝无抵触情绪。一天,他们在工作中烤火取暖,不小心飘出火星,烧毁了一间中国民房。为表示歉意,日军竟全体自动饿饭,用一天的伙食费进行赔偿。当时,中国当局并无追讨损失和惩罚的意思,相反一些中国人太善良了,见日本兵这样自觉悔罪,反而生出“过意不去”和“可怜”的心情。
这就是日本军人,在没有投降和放下武器之前,他们是“尽职”的军人,无比冷血,为取乐可以把婴儿挑在刺刀尖上;一旦服输,又即刻成为低眉顺眼的降兵,勤快工作,谦和有礼,更以自动饿饭来弥补无心之过,世上有哪个国家的军人会有这番表现?在他们身上,两种人性竟以“酷暑”和“严寒”的方式“冰炭同炉”,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和交融。同一批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才是最恐怖的,就是这样的铁蹄践踏了神州大地。
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能不让外国人感到奇怪,但是对于视力量为正义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这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强大时,他们惨无人道,为所欲为,“道德”一词和他们是完全绝缘的;失败了,他们就甘心屈从于人,并且不以为耻。
在另一本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例子:“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和信仰上的宗教教义,可以牢牢控制许多中国人或西方人,但却控制不了(大多数)日本人。不受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支配,使(大多数)日本人常常将两个极端集于一身。说得尖刻一点,他们可以既是狼,又是羊;对下级是狼,对上级是羊;对强者是羊,对弱者是狼;或今天是羊,明天是狼。老上海的人都知道‘伊藤先生’这么个称呼。‘伊藤’是日本人的大姓,就像中国人说的张三李四。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许多日本人经商,在那些店铺里,日本人对中国顾客真像上帝一样,热情、礼貌、周到备至,因此老上海人说起‘伊藤先生’,那感觉就像后来我们说起的‘雷锋叔叔’。可是,‘一·二八’事变日军攻入上海的第二天,这些‘伊藤先生’拿起刀来杀中国人,比谁都凶。”④
日本批评家山崎正和这样评价自己的民族:“美国国旗有它的思想和主张,国旗本身就表明合众国之国家性质;法国的国旗上写着自由、平等、博爱;再看一下日本的国旗,上面什么也没有。太阳在国家形成以前就受到尊敬,把这样的东西画在纸上悬挂起来的国家,是什么主张也没有的。”日本人确实具有无理念和主义的一面,日本学者中村元也指出过,在共同信仰的佛教里,中国的天台宗重视“理”,日本则强调“事”。不重视理的世界是没有理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能把“实用主义”作为行为准则。
在军事家蒋百里的《日本人》短篇文章中,结尾一句着实有趣:“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对这样一个“惟力是从”的民族,他们也是不会同别人讲和的。一旦发生战争,对方和他们,都只有两种选择——或者失败或者胜利!
一位不会说汉语的美籍华裔女性张纯如,在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写道:“人类残酷对待同类的历史纪事,是一段漫长而悲伤的故事。如果要将这类恐怖的故事作一比较,那么,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强度与规模上,能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抗衡。”
此书是一部完整、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前因后果的权威性著作。该书作者对西方世界长期漠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痛历史事件深感震惊,为此,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赴中国实地采访大屠杀幸存者,现在出版的《拉贝日记》就是在她的寻访和促成下公之于世的。该书出版后,在欧美引起强烈反响,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她在书中告诉我们:“为了准备向中国发动一场被认为是必然的战争,日本花了几十年时间训练男人。日本学校的运作就像一个小的军事单位,教师就像是军官,教育学生要肩负起征服亚洲的神圣使命。他们教年幼的男孩子怎样使用木枪,教年长的男孩子怎样打真枪。教科书成了宣传战争的工具。教师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的仇恨和蔑视,为他们将来入侵中国而作心理上的准备。”
《犁与刀》 第一部分再看日本(2)
“一位历史学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 年代,有一位日本教师要一位胆小的日本小男生解剖青蛙,他吓哭了。他的老师就用拳头打他的脑袋,还吼叫着说:‘你为什么要为一只臭青蛙而哭?等你长大后,你还要杀一百、两百个中国人呢。’”
“经过60 年的反思,永富博道这个曾经参与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在日本行医,在诊所的客厅里还建了个悔过祭坛。病人可以看他在南京接受审判和完全认罪的录像。这位医生和蔼热情的风度,掩饰了他可怕的过去,使人难以想像他曾经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和其他日本士兵一起用刺刀把婴儿挑起来,然后把他们活活投入滚烫的开水锅里。永富博道说:‘我们集体强奸12 岁到80 岁的妇女,在满足性欲之后,就把她们杀死。我砍头杀人、饿死人、冻死人、活埋人,总共杀害了200人。太可怕了,我竟会变成野兽来干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人的语言可以解释我的行为,我的确是一只魔鬼。’”
张纯如说:“在世界舆论的法庭上,日本对其战时行径毫无悔意,直至今天仍如此。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即使战争法庭判定日本的一些领袖触犯战争罪,日本人仍处心积虑地设法避免文明世界的道德审判。德国受到这种道德审判,对自己的罪行坦承不讳;日本却持续逃避审判,遂成另一种罪行的罪魁祸首。”
张纯如特别引述了诺贝尔奖得主维厄瑟尔的警告:“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有人这样评论:“因为张纯如,使许多的美国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对美国和世界了解中国,对现在的一代人了解过去的历史,对中国人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张纯如是有大功劳的。一个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美籍华裔,能够在刚成年时,如此专注地投入到母国中国的历史之中,如此为中国的前途忧思,这,是什么主义?这,就是中国主义!”
而就在4年前,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惟一关于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就是张纯如的文章!
可是,就在笔者编写这部书稿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传出张纯如女士自杀的消息,坊间传出自杀原因是张女士不堪忍受恐吓刺激,精神忧郁而寻绝路。
有人作此联悼念张纯如:“历经千辛示倭鬼恶昭告世界中华第一人,自古有死太息青云一瞬如君摇落更堪悲。”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历史上犯下的暴行吞噬了无数无辜的生命,如今又让历史学家张纯如走上了绝路,但愿张纯如的死能给我们和我们的民族带来一些反思和启迪。
房子倒塌了,可以重盖;一代人牺牲了,另一代人会站起来。可是,这种被历史翻印出的精神屈辱,却是永远无法愈合的,那是一种带着伤痕的种子生长出的树。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与践踏的中国了。可是,我们仍有必要重温这一段残酷历史,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那单纯而脆弱的心灵,多一份坚强,多一份凝重,如同在铁的刀片上,多凝一层钢。那么在未来,不管再发生什么,他们都能有一种坚强。⑤
注释:
①参见《中国人与日本人》,(日)松本一男著,渤海湾出版公司1983年版。
②黑泽明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味,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尊称。黑泽明在他50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他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③《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黄仁宇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④转引自薛君度、陆忠伟《颠簸的日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⑤引自《重温残酷》一文,作者:雷抒雁,原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11日。
《犁与刀》 第二部分日本“右翼”仍不死心
第二编 日本,在大国路上越走越远
引 言
成为世界大国,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挥之不去的梦想。甲午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今天一次又一次的跃跃欲试,日本在不断的冒险中前行。
当年“田中奏折”提出的日本实现世界大国目标的战略步骤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于是,日本“皇军”忠实履行既定计划,鲸吞中国,却招致惨败,作恶者最终被押上断头台!
如今日本右翼势力实行的新战略可以概括为:欲征服中国,必先分裂中国;欲分裂中国,必先消灭中国人的凝聚力;欲消灭中国人的凝聚力,必先摧毁中国人的共同利益。
日本新一代右翼分子身居要职,左右政治。他们不顾各受害国的强烈反对,挑衅正义,侮辱英灵,一再参拜供有14个甲级战犯以及2000多个乙、丙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他们将教科书一改再改,否认侵略历史;他们出兵钓鱼岛,抢夺我东海之上的璀璨明珠;他们明火执仗,支持分裂势力,公然挑战中国国家主权!
对于日益右倾化的日本社会,对于军国主义势力日益沉渣泛起,对于日本不思悔改,谋取所谓世界大国地位,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绝不会视而不见!
《犁与刀》 第二部分所谓靖国神社(1)
1。 所谓靖国神社
在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坐落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