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联邦调查局档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料在7月份或者8月份发生……总之,情报机构永远不会对恐怖事件作出100%的预测。这当然是联邦调查局的辩解之词。拉登的行动是不断受到联邦调查局监视的,2000年1月,联邦调查局就盯上了“9·11”劫机犯中的两人,并对他们在马来西亚参加“基地”组织一个秘密会议的活动进行了监视,但直至两人重新进入美国并最终酿成“9·11”这场悲剧前,FBI迟迟没有采取行动。2000年1月,约12名“基地”组织重要人物假扮成游客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郊区一所豪华公寓内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策划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但让这些恐怖分子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费尽心机策划的秘密会议竟然早在FBI的严密监视之下,甚至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也为FBI所掌握。在征得马来西亚情报部门的同意后,FBI对这些恐怖分子进行了监视,并拍摄了他们观光及出入网吧的照片。吉隆坡会议结束后,FBI注意到会议参加人员之一纳瓦夫·阿尔哈兹米于1月15日从马来西亚经曼谷飞抵了洛杉矶。特工人员还发现另一人哈利德·阿尔米达尔此前已经获得允许多次入境美国的签证,这可以让他随时自由出入美国。后来的情报表明,阿尔米达尔事实上是与阿尔哈兹米同机进入美国的。从联邦调查局2000年1月发现他们与“基地”组织有联系,到2001年9月11日他们登上美国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并将其撞入美国五角大楼,阿尔哈兹米和阿尔米达尔一直公开在美国生活着,但令人奇怪的是,FBI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结果两人日后有机会学会了恐怖技术,并于2001年7月4日飞回纽约,在东海岸逗留了一段时间,另外在拉斯维加斯与“9·11”事件主要嫌犯阿塔及其他策划者至少会面了一次。事实上,如果当时FBI想抓他们的话,简直易如反掌,以致丧失原本可以阻止“9·11”事件发生的契机。    
      FBI的工作难题    
      针对国会和舆论对于政府情报工作的批评,布什总统发表演说,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可以事先阻止“9·11”事件的发生。布什在马里兰州米德堡视察专门收集国外情报的国家安全局时说,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在“9·11”事件之前没有很好地交流与共享情报。但他称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两家机构已经开始密切合作,认真总结在“9·11”事件中情报失误的教训,决不能再发生在“9·11”事件之前已经部分掌握了恐怖分子可能袭击美国的情报,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或者没有及时相互沟通的错误。国会6月4日开始举行闭门听证会,调查情报机构是否忽略了也许能够预防这次恐怖攻击的有关线索。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两党委员组成的这个调查小组希望查明的是:在“9·11”之前“谁知道什么”和“各单位采取了什么行动”。近来,国内不断传出恐怖分子有可能发动新袭击的消息。这些关于恐怖袭击的警报大都笼统含糊,没有确切时间、确切地点、恐怖分子会采取的确切方式。结果,恐怖没有发生,却造成人心不稳,社会动荡。这主要是因为,联邦调查局不愿意再承担知情不报的责任,而对情报不管真假,都快速上报。这些假情报表明,在整个美国情报界都存有重收集、轻分析的倾向,在情报收集过程中又存在重科技、轻人力的现象。联邦调查局收集和递交情报的过程就是情报收集部门把用科技和人力手段获取的大量信息交给分析部门,由后者对这些原始情报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并以简明扼要的形式编写出来,每天送呈白宫,以便总统了解美国国家安全环境。而培养一个情报分析人员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仅掌握分析对象相关知识就需要多年培训,再加上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情报收集领域,分析工作往往被忽略,包括各种推测性的评估工作。但通过高科技手段获得的信息即使再精确,如果没有或缺乏高质量的情报分析,也不能成为有价值的情报产品,因为人的动机无法用技术手段测定。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夕,国防情报局已得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伊科边境集结的清晰图片,但萨达姆的行动仍然让人震惊,因为这些图片不能自然告诉你诸如“这意味着什么?萨达姆的动机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仍然需要进行情报分析。 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获取手段不断增多的今天,情报界获取信息的数量及方便程度是过去所无法想像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情报分析工作,才能从众多的信息中分辨和提取有价值的情报。 联邦调查局正因为忽略了情报分析才会眼睁睁地看着“9·11”袭击的发生。    
          
      FBI改组    
      “9·11”事件后,情报界充分认识到情报分享的重要性,除加强国际合作外,各机构之间以及各个机构内部都广泛开展了情报分享活动。但是国会和公众在“9·11”事件后对情报界提出了严厉批评,公众普遍存在对情报界不信任危机,因为在目前的不安全气氛中,人们谈论的只是通过改革,提高情报界打击恐怖主义的效率,而对情报机构改革后安全保障却不信任。联邦调查局不得不进一步完善职能、健全组织机构。    
      面对舆论的批评,司法部长艾许克洛夫与FBI局长米勒立即商议了改组方案,他们将联邦调查局的目标和任务重新定义,把反恐怖活动列为FBI今后的工作重心;通过人员调整和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以加强情报分析技能,集中更多力量防范恐怖活动,提高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的能力。    
      为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9。11”前发生的“情报共享失误”等尴尬,联邦调查局将加强与中央情报局的合作。改组方案决定,在FBI内部成立一个情报办公室,由CIA(中央情报局)直接派人员管理;同时要求CIA抽调一个专家组来协助调查局进行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面对恐怖分子使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联邦调查局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新了内部的电脑系统,还专门成立一个反网络犯罪部门。    
      此外,调查局局长米勒增设了4个局长助理职位,分别负责犯罪调查、反恐怖主义、反间谍、执法和行政等四方面的事务。同时在FBI反恐怖主义部门增设了14个新单位,专门负责恐怖主义、科技、世界文化、语言及情报收集工作,它们将配合新成立的美国联合恐怖主义专案小组进行情报的分析工作,且拥有彻底的调查权。FBI的反情报部门也将设立间谍组,负责监视对美国进行侦察活动的外国间谍。拥有7000名职员的联邦调查局将把其中的600人从刑事调查调到反恐怖部门,并计划招收900名分析师、计算机专家、语言学家分析等特工人员全部投入反恐工作。    
      FBI还公布了重新确定的10大工作重点:保护美国免遭恐怖袭击;保护美国不受外国情报和间谍活动危害;保护美国免遭网络袭击,防止高科技犯罪;在各级公职人员中反腐败;打击跨国或全国性犯罪组织;保护公民权利;打击重要暴力犯罪活动;打击主要的白领犯罪;向美国国内各级执法部门和国际伙伴提供相关支持;提高科技水平,确保FBI的使命得以执行。    
    


麻烦档案恶梦,仍将继续

      恶梦,仍将继续    
      基地组织新动向    
      9.11事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它释放的硝烟仍然弥漫在世界各个角落。恐怖分子在给全世界一个大震惊之后,还想制造一连串的余震。    
      反恐专家们认为,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基地”组织对内部领导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大改组,更换了领导层。一位名叫卡伊斯的男子在发给伦敦一家阿拉伯文报纸的邮件中自称是“基地”的新发言人。他说,该组织已经“完成了领导层的更迭,取代了‘9·11’时的那帮领导层。”,“新的领导层将担负起未来的任务。美国情报机构根本无法打进这个领导层。而老的领导层也根本不知道新领导层的任何一位成员的名字。” 如果一些成员被杀或者被捕,他们的职责就自动由其他人接管。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自我发展,令组织机构能延续下去。    
      “基地”组织高层头目、“军师”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被媒体称做“基地老三”)的被捕曾对“基地”是个沉重打击。不过,据说,一名叫赛义夫·阿德尔的恐怖分子目前已逐渐取代了他的位置,充当恐怖行动幕后总策划。    
      有迹象显示,“基地”组织领导人将伊拉克战争视为征召更多新鲜血液的难得契机,加紧招募新成员,再次向西方发出恐怖威胁。这项工作主要由那些阿富汗战争后秘密回到自己国家的“基地”骨干们在当地操作。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在世界上,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引起的反美情绪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基地”招募更多新成员。《纽约时报》称,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非得到迅速发展后,“基地”在苏丹、肯尼亚、车臣等国家和地区又发展了大量新成员。在苏丹甚至有了一个新的恐怖训练营。    
      〃基地”网络重点发展东非分支。“基地”组织虽已转入地下,但仍然拥有完整的财政支持系统和通讯网络,因此从北非的摩洛哥到东非的肯尼亚和苏丹到亚洲的菲律宾,“基地”组织的影响无处不在。    
      从“9·11”事件以后,“基地”似乎已经从原来那种集中训练模式转变为相对松散的自由模式。集中训练自然能够“专业化”地提升袭击能力,但在美国反恐战争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松散状态的“自由联盟”自然更加易于“基地”组织的自我隐藏。因为清理一盘散沙远比打扫一堆沙要艰难得多。    
      联邦调查局认为,在美国有40个州隐藏着基地组织的人员,他们随时等待命令发动恐怖袭击。现在大约有400名恐怖分子在国外接受了或者正在接受训练,他们对美国威胁很大,需要认真对待。    
      美国的零地带    
      在阿拉巴马州,FBI发现一个训练营,竟然专门招收“反美”分子,并对这些人进行袭美“圣战”培训。该训练营名为“美国的零地带”,位于马里恩,是FBI在抓获了一个基地组织的支持者之后,顺藤摸瓜调查发现的。“美国的零地带”的经营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武器、城市战争、特种部队和武术的训练。在营地里面,有弹痕累累的警察巡逻车和满载人体模型的校车,而房子里也有弹痕累累的人体模型。 联邦调查局已在全美展开调查,试图找出可能参加过培训的疑犯。    
      政府认为,训练营拥有者们是不知不觉成了好战分子的同谋。他们提供自动武器、城市战争和武术训练,旨在对抗游击队的袭击。    
      恐怖组织之所以胆敢在政府眼皮底下训练“反美”分子,梦想“借腹生子”。主要瞄准了政府的一大严重漏洞——枪枝管理制度比较松散。一名伊斯兰极端分子在描述将美国看做绝佳的隐蔽之地的理由时,嚣张地形容:“在美国搞军事训练,就像是出去野餐一样容易”。    
      掌握全球制造炸弹网络的命脉    
      担任美国国内反恐任务的联邦调查局不得不严阵以待,除了加强反恐演习和日常的训练外,一系列反恐研究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目前,专门研究恐怖分子如何制造临时炸弹的调查人员已经掌握全球制造炸弹网络的命脉。他们认为伊斯兰好战分子在非洲、中东及亚洲所发动的汽车炸弹袭击中所用的炸弹设计方法都如出一辙。    
      一名专门负责调查此事的专业人士透露:〃恐怖分子在不同的大洲都使用的相同的炸弹装备。我们认为他们可能有相同的炸弹制造专家或不同的炸弹制造者使用了相同的炸弹制造法。〃    
      先前未被公开的情报调查人员已经将调查范围扩展到了2001年12月巴黎开往迈阿密航班的〃鞋子炸弹〃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现,这种类似的〃鞋子炸弹〃在着陆的飞机上的爆炸力可以达到方圆两平方英尺的范围。这种在飞机上突发性的灾难也为定期航班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炸弹分析专家已经收集了成千上万的在伊拉克临时炸弹爆炸后的碎片,其中包括大型的小汽车及卡车以及小型的用空弹壳制成的炸弹碎片甚至还包括混凝土块。这种做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炸弹的设计,也能更好地为伊拉克官员提供准确信息,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驻伊美军的安全。    
      但仍然有问题无法解释,包括谁是那些在伊拉克进行的大型自杀性爆炸袭击的幕后主使。情报分析专家认为,随着全球对反恐战役的加强,而〃基地〃中心领导的经济援助和新兵的征募等匮乏,〃基地〃的势力在逐步弱化。但是,对炸弹的调查表明恐怖主义网络仍然在向新一代全球好战分子散布这种炸弹制造技法。    
      在20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本·拉登训练营,许多炸弹制造者已经学会了怎样制造这种临时炸药,而且这种技法已经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情报分析人士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恐怖分子所发动的致命的大型汽车炸弹袭击是由一个幕后组织进行操纵的。但是他们确定有许多人已经掌握了大型炸弹的技法。一些反恐专员已经强调那些声称对大多数爆炸袭击负责的炸弹制造者身份鉴定的必要性。    
      该项研究是由美国恐怖分子爆炸装备分析中心进行的。FBI是该组织的直接领导。在近五年的调查中发现,针对美国的90%的恐怖袭击都使用了这种临时性炸弹。恐怖分子爆炸装备分析中心的工作先前一直在秘密进行,直到2004年2月中旬,国会的恐怖主义专家才将其公布于众。但是对于谁是伊拉克爆炸袭击的幕后指使仍无定论。大型的致命的自杀性袭击的案件无一解决。情报分析专家认为〃基地〃的追随者可能参与了其中的一些爆炸袭击。但是对在伊拉克所使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