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66-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人把莉赛尔带走了。达姆雅诺夫和'约翰?'菲利普证明莉赛尔的健康有问题 。。。 他们都说她在两岁左右的时候突然消失了。”    
    舒尔曼的评论:“消失了?如果塞尔维亚的证人们对莉赛尔如此熟悉,她怎么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扎克海姆接着写道:“除此之外,专为儿童写诗的塞尔维亚诗人亚历科维克于1997年3月29日写道:‘诺维萨德附近的科维尔隐修院里的人说,那个孩子被米洛斯?马利克的姐妹朱尔卡带走了,她把孩子交给了一个德国女人,为的是让她学说德语。我听奶奶说,孩子是在1903年死的。他们叫她莉泽尔。’”    
    舒尔曼却不那么看:“为了学德语把一岁或一岁不到的孩子送给德国女人?”    
    没有一个人能够证明,莉赛尔活了下来。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三部分谁是爱因斯坦的女儿?(5)

    米歇尔?扎克海姆的结论是,莉赛尔?爱因斯坦生下来就在精神上有严重问题。“米列娃和她的家庭将莉赛尔藏在家里。米列娃不愿将一个不正常的孩子带回伯尔尼。这时阿尔伯特正处在事业的顶峰。”    
    舒尔曼:“不是1902/1903年。阿尔伯特的研究第一次得到真正的认可是在1909年,在萨尔茨堡召开的一次由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参加的会议上。”    
    扎克海姆接着写道:“他们没有钱来照顾这个孩子,他们得不到任何社会组织的帮助。于是他们只好把她留在马利克家。。。。 除了精神上的障碍,莉赛尔还患有生理上的疾病。我们知道,米列娃于1903年9月回到伯尔尼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把所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个人的’不幸,并把它们永久地藏在心里。”    
    经过更多的侦查,扎克海姆计算出莉赛尔是在21个月大的时候死于猩红热的,那是“1903年9月21日,那天出现了日食,太阳从天空消失了。”    
    舒尔曼:“她怎么会知道莉赛尔死的那天发生了日食?她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得出这个结论的?她有任何证据吗?或者这只是纯粹的想象?我之所以不赞成扎克海姆的做法,不是因为她的那些耸人听闻的结论,而是因为她把这些推论说成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她在和‘目击者’打交道时所表现出来的幼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1996年,当扎克海姆在采访心理分析家约翰?菲利普的时候,他回忆起他在一次晚餐会上和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一位朋友之间的交谈。他是历史学家埃里克?冯?卡勒(已于1970年去世)。卡勒说:“爱因斯坦教授告诉我,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先天型白痴。”菲利普相信爱因斯坦说的肯定不是他的第三个孩子爱德华,而是莉赛尔。“相信我,”菲利普说,“我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先天型白痴之间的区别。爱因斯坦也知道。”    
    舒尔曼:“这只是道听途说,当中隔了两个人!!!”    
    爱因斯坦的朋友、物理学家马克斯?博恩则不会对他的行为感到特别震惊。博恩在谈到爱因斯坦时说过:“虽然他仁慈善良、喜欢交际、关心人类的命运,但他却在感情上超然于周围的环境以及这个环境里的人。”    
    扎克海姆那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幅据称是唯一保存下来的莉赛尔的照片。有一位名叫马诺拉?萨默菲尔德的网络书评作者认为这幅照片中的形象太模糊,完全可以把它看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一只山羊、一根围栏上的柱子,或一棵大丽花”。他还说,“扎克海姆还猜测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在离婚后是否还有性关系,爱因斯坦的孩子所患的疾病是否和他的梅毒有关”,所有这些猜测不久就使他感到“有点儿恶心”。    
    舒尔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于爱因斯坦嫖娼和患梅毒之类的话是普莱施医生说的。用德国人的话来说,普莱施是个‘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地与其交往’的人物。要说重现历史,他和扎克海姆一样滥。他说爱因斯坦患了梅毒,理由之一是,爱因斯坦的动脉瘤就是梅毒造成的结果。这就是他的证据!”    
    没有任何合理的证据能够证实爱因斯坦患过梅毒。说句公道话,如果莉赛尔和爱德华的精神病是遗传的,那么这种病更可能来自米列娃,因为米列娃的亲姐妹卓尔卡患有精神错乱型酗酒病,在她五十五岁那年(1938年),人们发现她僵硬地躺在一堆干草上,她的尸体被她收养的43只猫包围着。    
    《出版商周刊》的评论员认为扎克海姆的著作所描绘的是一个“破坏性极大的片面的形象,有迷惑力但是缺乏说服力,它所依赖的只是几个证人的回忆。”    
    美联社的报道认为:“这本书只是近来出现的一些旨在揭示爱因斯坦个人生活的出版物之一,它们促使学者们重新评价那位长着一头乱发、对传统不屑一顾的相对论发明者。波士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因斯坦文集项目的负责人罗伯特?舒尔曼告诉《时代》杂志,在关于孩子的命运方面,这本书的结论‘确实非常有趣。但这毕竟只是猜测。’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杰拉尔德?霍尔顿对这本书的批评则更加严厉:‘她不辞辛苦地走遍了那些塞尔维亚墓地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路易斯安娜大学的研究员刘易斯?派恩森博士则激烈反对其他爱因斯坦专家的看法。他写道:“'扎克海姆的'书用优美的令人信服的语言记录了爱因斯坦如何虐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何玩弄女性、如何煞费苦心地隐藏关于莉赛尔的信息。。。。扎克海姆成功地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那条横在他的高谈阔论和他的个人行为之间的鸿沟;她使我们看到在爱因斯坦的道德观里所包含的赎罪成份,并为此提供了明确的解释。”    
    在最早出版的爱因斯坦传记中,有一部是他的继女伊尔丝的丈夫鲁道夫?凯泽所著,他用了安东?赖泽这个笔名。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这部传记,在爱因斯坦的勉强同意下,排除了“非理性的、相互矛盾的、离奇可笑的、甚至和精神错乱有关的内容。”事实上,被排除在外的还有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孩子莉赛尔。奇怪的是,他用了“精神错乱”这个词,虽然书中并没有提到卓尔卡或他的儿子爱德华的精神病。尽管如此,爱因斯坦在序言中确认,该书的内容是忠实于现实的。    
    看来,爱因斯坦不仅是探索宇宙秘密的大师,也是隐藏个人秘密的高手。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三部分朋友和同事眼中的爱因斯坦(1)

        
    多年来,许多和爱因斯坦有过直接交往的人在各种访谈或出版物中讲述他们对爱因斯坦的印象。这些人中有爱因斯坦的妻子以及他继女的丈夫和传记作者,他的医生、学生和同事,他的朋友、邻居和房东太太的女儿,还有科学界的同行、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闻记者、小说家、编辑、摄影师、画家、剧作家、以色列政治家、以色列总理和来自俄罗斯的政治委员,甚至还有陌生人。    
    苏珊娜?马克沃尔德,教师,爱因斯坦在瑞士读书时第二个房东太太的女儿    
    米列娃?马利克根本配不上仪表堂堂、腼腆直率、热情冲动、魅力十足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他听到有人在邻近的一所房子里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他问这是谁,我说这一定是住在阁楼上的那个钢琴教师。他立刻夹着他的小提琴冲了出去,连领子和领带都没系上。“你不能这样出去,爱因斯坦先生,”我大叫,可是他头也不回,也许他根本就没听见,或者假装没听见。花园的门砰的一响,然后我们就听到小提琴的声音伴着莫扎特的奏鸣曲。回来后,爱因斯坦兴奋地说,“那老太太真是可爱极了。我要天天去找她合奏。”几个小时后,我们就见到了她。那是弗罗莱恩?韦格林,她穿着一件黑色丝绸套裙,羞怯地问我们,那个不寻常的年轻人叫什么名字。我们安慰她说,他只是个不懂事的学生。她说,那个陌生的小提琴手把她吓了一跳,他一头冲进她的房间,嘴里嚷着,“继续弹吧。”    
    汉斯?坦纳,爱因斯坦的学生,后来成为物理教授。    
    我们第一次'1910年'见到新来的教授就对他有很深的印象,他是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31岁',他的裤子太短,手里拿着一张名片似的小纸片。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上面写着他讲课的要点。他没说上几句就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心。他鼓励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向他提问。课间休息时,他常常像老朋友那样挽着同学们的胳膊和他们讨论问题。我们每周都要聚一次,从晚上八点到十点,由学生们提供讨论的题目。结束的时候他就会说,“谁想去泰拉斯咖啡馆?”于是我们就去咖啡馆继续高谈阔论。有一次,我们在那儿一直聊到关门。当我们离开咖啡馆的时候,爱因斯坦说,“有没有人想跟我一起回家?今天早上,我收到'马克斯?'普兰克的文章,那里面肯定有个错误。”进了他的房间,他就把普兰克的小册子拿给我们,“看你们能不能在我煮咖啡的时候找到那个错误。”当他看我们没能找到时,就告诉我们那个错误在哪里,还说,“我们给他写信时不要说他的文章里有错误。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验证有问题。我们只需告诉他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验证。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数学运算。你可以用数学来验证任何东西。”    
    阿道夫?菲什,爱因斯坦的学生    
    他对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语气说话,不论是大学的主要负责人、食品杂货商,还是实验室里的清洁女工。    
    海曼?利维,爱因斯坦的学生,后来成为数学教授。    
    1912年到1914年期间,我在哥廷根学习,当时那地方是个了不起的科研活动中心。我记得爱因斯坦来哥廷根做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他说他要把变化看成是带根本性的规律,他的基本概念将是一种叫作空间…时间的概念,即空间和时间的特殊结合。他的观点使那些在场的工程学教授们大惊失色。对他们来说,现实就是机器中的轮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而这个演讲者却在玩弄一些抽象的术语,抽象得令人摸不着头脑。有一位教授愤怒地离开了会场,我听到他说,“完全是一派胡言。”他的话确实反映了大多数工程界学者的态度。其他的人则认为演讲者不过是个聪明的数学家,从数学家嘴里什么样的古怪想法都可以听到!    
    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林德曼。在1911年的索尔维研讨会上,林德曼是沃尔瑟?能斯脱的秘书。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了温斯顿?丘吉尔的科学顾问。    
    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许多杰出的论文,'但是'没有一条理论实际上被验证过,人们倾向于将他的理论看成了不起的杰作而不是对科学知识的可靠的无可辩驳的贡献。但是,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观察者都能清楚地看到他在当代十二位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的突出地位。我清楚地记得M?德布罗意'索尔维研讨会秘书长,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的哥哥'在谈到出席该研讨会的科学家们'包括亨德里克?洛伦茨、欧内斯特?拉瑟福德、保罗?兰格文、玛丽?居里、卡默林?奥内斯、詹姆斯?琼斯、琼?佩林'时,把爱因斯坦和普安卡雷单独分为一类。爱因斯坦还是个年轻人'32岁',看上去格外单纯、友好、朴实无华。我当时只是个年青的大学生,但他很愿意和像我这样的人讨论物理学方面的问题。不论他后来得到了多少足以使任何人晕头转向的奉承和赞扬,他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色。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和平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在瑞士的沃韦和他长谈过一次。此后,罗兰于1915年9月6日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以下这段文字。    
    爱因斯坦的法语说得结结巴巴,间或夹杂着德语。他是个非常活跃、非常爱笑的人。他常常情不自禁地拿最严肃的思想开点儿风趣的玩笑。谈到他生活的德国,爱因斯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坦率。要是换了另一个人,他很可能在过去那可怕的一年里饱受孤独的煎熬,可是他却在笑。他发现,在战争年代里他也能写出最重要的科学论文。我问他有没有对他的德国朋友说过或讨论过自己的想法。他说没有。他只是像帕拉图那样向他们提问,向他们的妄自尊大发起挑战。他说,这样做是不讨人喜欢的。'罗兰的结论是'在普遍的奴颜婢膝中,他是少数几个能够保持精神自由的人之一。    
    伊尔丝?罗森塔尔…施耐德,大学生,有时和爱因斯坦一起乘电车从柏林大学回各自的家。    
    他一有机会就和我开玩笑。他知道我喜欢读康德的书,于是他就把康德的直觉比作皇帝的衣服。有一次,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辩论康德的某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提到了不同哲学流派的康德信徒们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解释。在讲德语的国家里,差不多每一所大学都有一个流派,有的大学还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流派。爱因斯坦是这样表达他的观点的:“康德好比是一条有着很多里程碑的公路。于是所有的小狗都跑了过来,每只小狗都爬到其中的一块里程碑上拉屎撒尿,这就是它们的贡献。”我假装愤愤不平:”这算什么比较!”爱因斯坦大笑起来:“可是你的康德仍旧是个里程碑啊,那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I?I?拉比,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    
    我听过他1921年在城市学院所作的四次演讲中的一次。担任翻译的是莫里斯?科恩。就在我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伟大的爱因斯坦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次他谈的是当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理论。作为演讲者,他是清晰明了的典范,而且富有幽默感。他给人一种在政治上非常天真幼稚、在科学问题上又非常固执的印象。不过我不认为他真的如此天真,他是个非常高明非常复杂的人。他只是看上去比较单纯,因为他直截了当地深入问题的本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