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66-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因斯坦有时确实使人觉得他是个鄙视妇女的人。他曾说女人都是没有头脑的。当他发现无法将玛丽?居里归入这一类时,就说她有鲱鱼般冷峻的灵魂,还说她的女儿伊雷娜抱怨起来就像个猛掷手榴弹的士兵。他把这两位女性都看成自己的朋友。    
    当他爱恋的对象不再是第一个妻子米列娃而是表妹埃尔莎时,他对米列娃的冷酷和轻篾就足以让他戴上厌恶女性的帽子。爱因斯坦甚至承认他从未真正爱过他的母亲保利娜,因为她总想把一切都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然而女人在他的生活中仍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身边几乎总是有女人陪伴,不是妻子,就是情人或女友,有时还不止一个。她们大多把他当作崇拜和宠爱的对象。    
    罗纳德?克拉克是最早写爱因斯坦传记的知名作家。他在书中写道:“爱因斯坦在他的整个一生中都喜欢有女性陪伴。不仅如此,像大多数出了名的男人一样,他吸引了很多追随者、崇拜者和准骗子。”克拉克很可能从爱因斯坦的财产受托人奥托?内森和海伦?杜卡斯那里得到了一些错误的信息。    
    爱因斯坦和埃尔莎结婚后,确实不顾妻子的抗议对好几位女性发生兴趣,不过他从来不允许这些关系干扰自己的工作。    
    即使在尚未成名的时候,爱因斯坦对女性也颇具吸引力,不过名气确实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追求者。不论是婚内还是婚外,他在生活中肯定比单身汉牛顿或他的朋友、模范丈夫尼尔斯?博尔有过更多的浪漫插曲。不过也有人说,爱因斯坦的大多数恋情都是柏拉图式的。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还是请读者们自己来判断吧。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和他有过肉体关系的女子向别人泄漏过这种关系的性质。不知是因为谨慎还是因为羞辱,他的两个妻子都拒绝公开谈论任何与此相关的内容。不过,他的女佣、当医生的朋友,以及那些在他去世后被研究者们发现的信件都证明,爱因斯坦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并没有使他忘记谈情说爱。    
    他知道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丈夫。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承认自己没能和长期以来忍气吞声的妻子和睦相处。正如著名的传记作家布伦达?马多克斯所说:“看来爱因斯坦确实是个非常糟糕的丈夫,一个深感内疚的不称职的父亲,一个漂亮的喜欢交际的男人,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和不错的徒步旅行家——或者说,一个典型的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中欧男子……他的妻子米列娃则成了一个喋喋不休的只知道指责和抱怨的漫画式人物,不是郁郁寡欢,就是妒火中烧;与此同时,她还要和婆婆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因为婆婆是犹太人,而她却不是。”    
    大多数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们都会同意马多克斯的看法,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对他的音乐才华提出异议。有位听过爱因斯坦演奏的人说,他拉起小提琴来像个伐木工。还有人说,他把握时间的能力不行。    
    十七岁那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尝到恋爱的滋味。那时,他在瑞士的阿劳读高中,住在温特勒家。温特勒家有三个女儿,他爱上了敏感而温柔的玛丽。她当时十八岁,刚刚在一所乡村小学里开始她的教师生涯。她叫爱因斯坦“我亲爱的卷毛”和“我亲爱的大哲学家”。他们在玛丽父亲的陪伴下到附近开满鲜花的乡村去观鸟。他们还一起演奏音乐,玛丽弹钢琴,爱因斯坦拉小提琴。    
    不久,爱因斯坦在回意大利度春假的时候给玛丽写了一封信,说他每天都在想念他的心上人、他可爱的小天使。他还说,她对他的灵魂比整个世界都更加重要。    
    这是一段田园诗般的短暂恋情。当他进入20英里之外的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开始对物理班里唯一的年轻女性米列娃?马利克发生兴趣后,他和玛丽的关系就变得不那么亲密了。其实米列娃不及玛丽漂亮,而且她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走起路来有点儿瘸。当朋友们问他为什么喜欢米列娃时,他说他不在乎她走路的样子,他被她柔和悦耳的声音迷住了。    
    爱因斯坦从来不否认他确实很爱玛丽?温特勒。他说,和她分手后,他努力避免和她见面,因为他害怕双方都会感情冲动,他担心自己抵挡不住,担心她会逼得他发疯。他所说的发疯究竟指什么?是情欲的冲动还是思维的混乱?这是另一个爱因斯坦之谜。    
    当玛丽到苏黎世去看爱因斯坦时,她犯了个大错误。她试图按照她的喜好来重新布置他的书房。这样做必定会遭到他的抵制。不过爱因斯坦那时仍旧继续给她写情书,并在信的末尾附上要洗的脏衣服,指望她把它们洗干净后寄还给他。与此同时,他却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女子。    
    当玛丽意识到她和爱因斯坦之间的恋爱关系已经了结,她身心交瘁,大病了一场。爱因斯坦承认这是他的过错,他太轻浮,太不体谅她的感情。在玛丽的记忆中,爱因斯坦“像画一样美好”,他们“真诚地相互爱着,不过这完全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    
    爱因斯坦曾把玛丽的父母看成自己的“第二父母”并始终和他们以及温特勒家的其他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爱因斯坦的妹妹玛娅和温特勒家的第二个儿子保罗结为夫妻,爱因斯坦的密友米歇尔?贝索取了温特勒家的大女儿安娜。    
    和爱因斯坦分手10年后,玛丽?温特勒嫁给了比她小10岁的手表厂领班阿尔伯特?马勒并和他生了两个儿子。他们于1927年离婚。此后,她以教钢琴和在餐馆当招待员来养活自己和最小的儿子,同时还写诗。    
    玛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时候从苏黎世给爱因斯坦写了封信,当时他正在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妻子已经去世。玛丽在信中提醒爱因斯坦,他曾保证永远不会忘记她,她的母亲曾为他和他的妹妹做过许多好事。她问他能否借给她一百法朗,如果他能给她一个肯定的答复,她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再给他写类似的信。她说在上帝的引导下,她有过很不错的生活。她还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是多么天真无邪,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生。三个月后,玛丽又给他写了第二封信,请求他寄钱给她,帮助她和儿子移居美国。她说她已经有一年没吃午饭了,她的儿子很有才华,可是现在只能干报酬微薄的体力活。迄今为止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玛丽在寄出这两封信后收到过任何回音。她的信很可能被爱因斯坦的秘书海伦?杜卡斯或他的密友奥托?内森藏了起来。他们这样做多半是为了保护爱因斯坦。玛丽于1957年9月24日死于瑞士迈林根的一所精神病医院。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曾使许多不同年龄的女性为之倾倒,尤其是那些在钢琴上和他的小提琴相伴过的女子。不过,他说他宁可找年龄大的女人,特别是老祖母们做他的音乐搭档,因为他太多情,太容易成为女人的俘虏。“他有一种男性美,”有位朋友说,“这种美在二十世纪初特别容易给人带来麻烦。”    
    总的来说,爱因斯坦对女性的评价不高。他认为女人比男人弱;她们依赖男人,缺少主见;她们中间有才华的只是极少数,而这些才女通常对男人没什么吸引力。虽然他后来非常赞赏玛丽?居里的才智和性格,但他嘲笑那些关于她和他的朋友保罗?郎之万有婚外情的谣言。他说,尽管玛丽?居里是个才华出众并富有激情的女子,但她并不具备成为一个危险女人的足够的吸引力。    
    从1897年的夏季开始,米列娃?马里克取代了玛丽?温特勒成了爱因斯坦爱情生活中的主角。爱因斯坦的母亲非常恼火,她坚决反对儿子和米列娃的关系。可是没有用——米列娃怀孕了。(请参见第四章《谁是爱因斯坦的女儿?》)在米列娃第二次怀孕的时候,爱因斯坦和她举行了婚礼。婚后米列娃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七年后,他们有了第二个儿子爱德华。    
    婚后不久,爱因斯坦给他青少年时代的女友安娜?迈耶?施密德写了封回信,请她到他工作的地方和他会面。那时她已结婚。米列娃截住了那封信,逼着爱因斯坦和安娜断绝来往。这使爱因斯坦感到羞辱和愤怒,他觉得米列娃是小题大做。这件事给他们的婚姻蒙上了阴影。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是仇视妇女和玩弄女性的人?(2)

    这时的米列娃已经放弃了自己在科学上的抱负,爱因斯坦也对她渐渐疏远。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工作和朋友。终于,他的表妹也是他童年时代的玩伴埃尔莎占据了他的感情世界。在此之前,爱因斯坦还和埃尔莎的妹妹葆拉有过短暂的恋情。埃尔莎热情爽直,有一副慈母心肠。她不是才女,并不热衷于追求学问。    
    爱因斯坦很爱自己的父亲,但是对母亲却非常不满。他认为他的母亲为人“刻薄而不值得信赖”,她对待儿媳米列娃简直像个“真正的魔鬼”。不过他自己那张“极其刻薄的嘴”(米列娃的话)倒是和他母亲的嘴不相上下,爱因斯坦给米列娃带来的打击并不亚于他的母亲,尤其在离婚和抚养儿子的问题上。爱因斯坦和米列娃都担心对方夺走儿子对自己的感情。    
    如今,这个他曾如此热烈地爱过的女人在他的眼里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用他对埃尔莎的话来说,她已经变得“异常令人厌恶。嫉妒遮蔽了她的眼睛,把她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敌视一切的斯拉夫人、一个冷酷的阴谋家”,他从来没有见过像她这样“整天铁着脸、令人无法忍受的怪人”。在一封给贝索的信里,爱因斯坦写道:米列娃鼻子里呼出来的难闻气味使他们家的空气变得像墓地那样恶浊。    
    米列娃则抱怨爱因斯坦对她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这一切都是事实。爱因斯坦的名气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他越来越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对于他,工作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且能使他逃避私人生活中的烦恼。而米列娃却只能独自呆在家里照看两个孩子。    
    1914年的春天,当米列娃正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将婚姻关系维持下去的时候,爱因斯坦向她提出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条件:她必须在家为他洗衣做饭,必须把三顿饭都拿到他的房间里来(就是说,他永远不会和她一起吃饭了);她必须把他的书房和卧室收拾得井井有条,但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包括她本人――碰他的书桌;除了在公开场合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他们将不会有任何个人之间的关系。她无权要求他呆在家里、走出家门或者和她一起旅行。她必须保证不再指责他对她缺乏感情;当他和她说话的时候,她必须立即回答他的问话;当他要求她离开他的卧室时,她必须马上离开。她必须保证不在孩子面前诋毁他。    
    爱因斯坦在提出了这些“霸王条款”后还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伟人”。看来,他实在算不上谦谦君子。或许,他其实是在挖苦自己?当米列娃带着两个儿子离开柏林去瑞士的时候,爱因斯坦就变得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他的孩子。    
    不过他不久就振作起来,过起了自由自在的单身汉生活。他没日没夜地埋头搞研究,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的健康。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面临严重的食品短缺。爱因斯坦常常不吃饭,或者忘记吃饭,直到差点儿死于严重的胃溃疡。幸亏埃尔莎前来救他。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爱因斯坦又恢复了健康。埃尔莎有理由相信,这位被她从半死不活的状态下抢救过来的重病人会成为她的第二个丈夫,因为爱因斯坦已经向埃尔莎表示过他对她的爱,而且还把她的女儿称做自己的继女。但她显然没有想到,她那年方二十的漂亮女儿伊尔丝居然会是她的竞争对手。    
    爱因斯坦的爱情生活完全乱了套,他不知道选哪个才好:是埃尔莎,还是伊尔丝。伊尔丝在一封给朋友乔治?尼古莱的信中描述了自己的窘境(她要求尼古莱读完后就把信毁掉,但尼古莱显然并没有照办):    
    昨天,这个问题突然提了出来:阿尔伯特究竟想和妈妈结婚还是和我结婚。阿尔伯特拒绝作出任何决定,他可以和两人中的任何一个结婚。我知道他非常喜欢我,也许没有任何男人会比他更爱我,他昨天也对我这样说过。不过我从来没有想到要和他在肉体上亲近,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欲望。而他却相反——至少在最近。他本人甚至对我承认,对他来说,要管住自己是多么困难。可是我仍旧认为我对他的感情还不足以使我和他结为夫妻。到头来我会觉得自己像个卖身为奴的女人。必须承认,这有点儿不合常情。(虽然阿尔伯特坚持说这些都是社会偏见。)他还说,如果我不想和他生孩子,那我最好还是别和他结婚。我确实没有这种愿望。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的母亲才刚刚接近自己的目标。如果我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她竞争,我实在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公平。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我这个二十来岁的傻丫头居然要做出如此严肃的决定。我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这使我感到非常难过。帮助我!    
    好在她并不需要帮助。爱因斯坦决定和埃尔莎结婚。    
    当米列娃意识到离婚已难以避免,她在如何对待埃尔莎的问题上给爱因斯坦提了条建议。根据传记作家罗纳德?克拉克的说法,她的意思(可以从他的回答来推断)是:“如果他有朝一日希望离开他的第二个妻子,地球上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    
    爱因斯坦于1919年2月14日和米列娃离婚,他们的两个儿子由米列娃照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寄给她;与此同时,他还要赡养寡居的母亲。现在他又许诺,在得到诺贝尔奖之后把奖金都寄给米列娃——他后来履行了这一承诺。她对儿子们说:“他仍旧是他们的父亲,仍旧希望得到他们的爱和尊重。他在许多方面都是个奇特的人,但他是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