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766-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照片毁掉,其中有两张显示雷纳和爱因斯坦在一起。
在所有和爱因斯坦有过交往的女性中,他的妹妹玛娅很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人。由于墨索里尼开始实行迫害犹太人的种族主义法律,她于1939年离开意大利的家去普林斯顿和哥哥同住,她的丈夫保罗?温特勒则定居在瑞士。她希望能在战争结束后去那儿和丈夫团聚。
所有见过爱因斯坦和玛娅在一起的人都感到,他们俩不仅非常合得来,而且在外貌、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上都惊人地相似。“她说话的方式和声音,以及那既单纯又略带几分怀疑的陈述,都和她哥哥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爱因斯坦的朋友和传记作者菲利普?弗兰克写道。“听她说话常使人感到惊讶和不安,因为即使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你都会看到那位天才的复制品。”
玛娅在1949年患过一次中风,越来越严重的动脉硬化使她长期卧床不起。玛戈特成了她的看护。
在他们的朋友艾丽斯?卡勒看来,爱因斯坦兄妹之间的关系“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美。他们的眼睛经常看着对方。即使在她还没有生病的时候,他每晚都要大声念书给她听。在纽约的萨拉纳克湖度假的时候,我经常在这个时候到他们家坐坐。有一次,他在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正好碰上一个不那么有趣的章节。于是我就说,‘也许我们应该跳过这一段。’爱因斯坦吃惊地说,‘这怎么行!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这里的每一句都不能漏掉。’”
玛娅病倒后,爱因斯坦仍旧每天晚上念书给她听。虽然她说话已经很吃力,但是她的思维却高度活跃,这使爱因斯坦感到宽慰。她于1951年6月25日死于肺炎。火葬过后一个月,爱因斯坦对朋友说,难以想象他对她的想念是多么强烈。
在普林斯顿的那些年里,爱因斯坦身边一直有女性陪伴。玛戈特和杜卡斯和他住在一起,他的朋友约翰娜?范托娃是他家的常客。她经常和他一起在附近的卡内基湖上泛舟,差不多每天都要和他通电话。她还为他理发、给他读哥德的诗。
爱因斯坦和范托娃的朋友吉勒特?格里芬说,爱因斯坦同意范托娃记下他们之间的谈话,因为他知道她家境比较困难,他们的谈话也许会使她在经济上多一份保障。他还送给她他关于统一场理论的手稿和他写的诗。格里芬说,他们之间的谈话生动地显示爱因斯坦是个多么“智力超群、谦虚热情的人”。
爱因斯坦和范托娃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9年的柏林。当时范托娃的丈夫奥托?范塔教授建议爱因斯坦让范托娃来帮他整理那些乱七八糟地堆放在房子各个角落里的“奇特的藏书”。
十年后,范托娃从捷克斯洛伐克移居美国,爱因斯坦建议她当个图书管理员。1944年秋天,在完成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学业之后,范托娃成了普林斯顿大学费尔斯通图书馆的雇员。1952年,她成了该图书馆的地图部第一任主任。
据格里芬说,爱因斯坦写诗给范托娃是为了让她振作起来,因为他觉得她对生活的看法太悲观。
有一首诗是在他多日没见到她的情况下写的:
漫长的寂静使我精疲力竭,
但愿你能看到,
在我的大脑里有个小小的阁楼,
那里永远藏着对你的思念。
有一次,爱因斯坦对范托娃谈起他收到的潮水般的信件,他说自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世界上所有的疯子和怪人”,不过他承认,他发现“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个非常有趣的尝试。他说他同情他们,并且常常设法帮助他们……在一封1953年的来信中,某个女士哀叹自己太穷,以至于没有能力给孩子留下任何遗产。她要求爱因斯坦给她七个亲笔签名,因为他的签名一定很值钱。那个女人很可能在夸大事实,爱因斯坦对范托娃说。'她也可能是个不择手段专门猎取名人手迹的人。'不过,也许是因为佩服这位女士的胆量,他打算满足她的要求。”
有一位女士赢得了爱因斯坦无保留的佩服和尊重,她就是美国的非裔女低音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爱因斯坦第一次听她歌唱是在三十年代卡内基大厅的一次音乐会上,演出结束后他特地去后台祝贺她。后来,当他听说安德森计划来普林斯顿演唱,但是当地的旅馆却拒绝让她订房间时,他就请她住到自己家来。安德森接受了这个邀请。1955年1月,安德森又一次成了爱因斯坦的客人。那时他已经因贫血卧床不起,但是当安德森来到的时候,他仍旧起身亲自下楼迎接她。当她在演出结束后即将离开他家时,他又一次挣扎着下楼和她告别。“那次告别,当时我并不知道,”她写道,“成了真正的告别。”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是仇视妇女和玩弄女性的人?(7)
爱因斯坦最后一次和范托娃交谈是在1955年4月12日,也就是他去世前六天。他谈到自己还没有写完的支持以色列的演讲,还兴奋地和她谈起新的索尔克脊髓灰质炎疫苗。当他听说索尔克是个犹太人时,他感到特别高兴。
一天下午,爱因斯坦瘫倒在卫生间里,杜卡斯立即打电话求救。三位医生来到他家。尽管病得很重,爱因斯坦拒绝去医院。医生们用吗啡来减轻他的疼痛。夜里,杜卡斯守在他卧室隔壁的书房里。为了防止他脱水,她得不断地喂他喝矿泉水。后来,当得知自己已成为杜卡斯的沉重负担时,他才同意去医院。几天之后,他就去世了。
他的朋友艾丽斯?卡勒悲伤地在一封信里写道:“全世界失去了一个最优秀的人,我们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
爱因斯坦将两万美元、他在默瑟街112号的房子、家具和室内用品都留给了玛戈特。他留给海伦?杜卡斯两万美元、他的衣服和除了那把小提琴以外的所有个人用品。他把小提琴留给了他的孙子伯恩哈德?西泽?爱因斯坦。他留给儿子爱德华一万五千美元,汉斯?阿尔伯特一万美元。
托马斯?布基医生很了解爱因斯坦,他的父亲古斯塔夫?布基医生是爱因斯坦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在一次访谈中,我提到他曾说爱因斯坦喜欢难看的女人。
布基:不错。'他笑了起来。'不是难看的女人,而是我觉得不怎么可爱的女人。
布赖恩:杜卡斯崇拜爱因斯坦吗?
布基:所有的人都崇拜他。
布赖恩:杜卡斯有没有爱过任何男人?
布基:没有。
布赖恩:埃尔莎死后,他和几个女人有过浪漫关系?
布基:两三个,这种关系只持续几个星期或几个月。
布赖恩:他对她们的态度怎样?打逗调情?
布基:不。他不和任何人打逗调情。他对每个人都非常可爱。
布赖恩:有些作家说他鄙视女人,依你看,这种看法是从哪里来的?
布基: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为了赚钱。
布赖恩:他对妻子埃尔莎是不是和对待一个女管家差不多?
布基:不,他对她很好。
布赖恩: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他对她很冷淡?
布基:那是超然,不是冷淡,他对所有的人都这样。埃尔莎死后,爱因斯坦对我父母说,“这好比失去了一条腿。没有她,我可以瘸着走。可是我毕竟失去了一条腿。”
布赖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私人生活》一书的作者罗杰?海菲尔德和保罗?卡特说爱因斯坦可能死于梅毒,伦敦《星期日泰伍士报》的书评认为这种想法“颇具诱惑力”。
布基:他死于破裂的动脉瘤,那是由老年动脉硬化症引起的。
布赖恩:那么他们那些关于梅毒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布基: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等会儿,胸部大动脉上的动脉瘤常和梅毒有关。腹部大动脉上的动脉瘤和梅毒很少有任何关系。那些个给作者当参谋的人犯了一个错误。“哈!动脉瘤!那一定是梅毒!”可是他们没搞清楚是哪个部位的大动脉。这是彻头彻尾的胡言乱语。作出这个结论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横隔膜以上是胸部,那是梅毒第三期即梅毒型动脉瘤发生的地方。但是不在横隔膜以下。你可以去查任何一本医学书。
也许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根本就不该结婚,既然他认为婚姻是一种违反自然的,甚至是野蛮的习俗。可是他无法阻止自己恋爱。
对于爱因斯坦,理想的生活应该像他在普林斯顿的朋友艾丽斯?卡勒所建议的那样,在避免结婚的同时找一个像海伦?杜卡斯那样的人做管家和秘书,外加一系列非常随和、从不干扰他工作的情人。想想吧,这不正是他在那最后二十年相对宁静的日子里享受到的生活?怪不得他看上去似乎总是在笑。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是个极不称职的父亲?(1)
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阿尔伯特长大后成了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工程师。他住在加利福尼亚,有过两次幸福的婚姻(他的第一个妻子去世了)。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儿子爱德华患了精神分裂症,他成年后的大部分岁月是在瑞士的一家精神病医院里度过的。他责怪父亲毁掉了他的一生。爱因斯坦是否应该对他第二个儿子的不幸负责?在抚养儿子的问题上,作为母亲的米列娃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事实。
汉斯?阿尔伯特生于1903年12月5日。据推测,爱因斯坦的女儿莉赛尔大概死于一年前。爱因斯坦当时在伯尔尼的瑞士联邦专利局任技术鉴定员,他把业余时间都用来探索宇宙的秘密。与此同时,他还要履行丈夫和父亲的职责。
去过他家的人不久就会注意到爱因斯坦独特的同步行动原理:如何在搞研究的同时帮助米列娃照顾孩子。客人们一走进他们居住的套间,就会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怪味,那是挂在炉子旁边的潮湿衣服以及爱因斯坦的烟草散发出来的气味;然后就会看到坐在房间里的爱因斯坦一边看书,一边用脚摇着婴儿的摇篮(或者用一只手翻书,另一只手推着摇篮)。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问题,即使在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他也不间断自己的研究。当他推着婴儿车在街上走时,他会常常停下来,拿起放在婴儿车里的笔记本,随时记下出现在脑子里的想法。
夫妻俩都为他们聪明伶俐、“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宝贝儿子而骄傲。米列娃高兴地告诉她最亲密的朋友海琳?萨维克,爱因斯坦一有空就在家和儿子玩。
1966年,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一套关于爱因斯坦的节目。在这套节目里,汉斯?阿尔伯特回忆起他在四岁时如何兴奋地看着父亲把一盒火柴变成一辆小缆车。那是他曾经拥有的最好的玩具。“只要有一根小绳和一些火柴之类的东西,他就能做出最奇妙的玩艺儿。我们一起玩这些玩具,但他同时也在教育我,那是一种和学校不同的教育。他常对我说,音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每当他感到自己在工作上陷入困境时,他就会在音乐中寻找安慰,这通常能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也非常喜欢大自然,喜欢温暖怡人、色彩鲜艳的环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需要在这种环境里放松一下。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家庭。我们常常一起出去游玩,有时还走得挺远。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任何迹象暗示日后的分离。”
每当父亲得出了一个重大发现,汉斯?阿尔伯特说,他就“兴奋得像个孩子。他会跑去告诉所有的人,还会突然吹起口哨。不过他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总是非常谨慎。这就是说,在用各种方式证实这些结果之前,他是不会接受任何结论的。”
爱因斯坦是孩子的玩伴,但他有时也会变得非常严厉。如果“小恶棍”汉斯?阿尔伯特不听话,爱因斯坦就会让他的小屁股吃点儿苦头。
汉斯?阿尔伯特六岁的时候,爱德华出生了,那是1910年7月28日。爱德华是个柔弱的孩子,有些人认为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易患肺结核的体质。他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头痛和耳痛,常常被疼痛折磨得尖声哭叫。爱因斯坦还发觉到爱德华的头脑似乎有些毛病。他在一位当医生的朋友海因里希?赞格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担忧和沮丧。他害怕自己的儿子活不到成年,可是,一想到孩子有可能变成严重的残疾,他又觉得还不如让孩子早点离开这个世界。不过,米列娃的一位朋友却把五岁的爱德华描绘成一个活泼快乐的孩子。
1913年的夏天,爱德华病得很重,以至于不能和家里人一起去阿尔卑斯山度假。那年夏天他们往南一直走到科摩湖。和他们一起度假的还有爱因斯坦在巴黎结交的朋友玛丽?居里和她的女儿伊雷娜和夏娃。爱德华留在家里由朋友们照顾。
第二年,爱因斯坦夫妇的婚姻已陷入破裂的边缘,米列娃带着两个儿子离开柏林去了瑞士。看着儿子们离开,爱因斯坦哭了。不过他得到表姐埃尔莎?洛温塔尔的安慰,而洛温塔尔至少是爱因斯坦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到了12月,米列娃和她的两个孩子住进了苏黎世的一套公寓房。那里的家具都是爱因斯坦提供的。他只在自己的单身汉套间里留了必须用的几样东西,其余的都运给了米列娃。他还履行每隔三个月给米列娃寄一次钱的承诺,从未间断过。不过她仍旧需要靠教数学和钢琴来贴补家用。
他非常想念两个儿子,常常写信关怀和勉励他们。当他得知五岁的爱德华在读莎士比亚,十岁的汉斯?阿尔伯特对几何很感兴趣时,他感到特别高兴。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在位于波罗的海的一个岛上度过了一个夏天。陪伴他的是埃尔莎,她也是离了婚的人,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女儿——伊尔丝和玛戈特。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假期过后,他就到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