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林宝典-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稹⒆畹撞恪⒆钗蠹沂焓兜模褪且桓龀苑棺龇沟牡胤健?删褪窃谡庋桓龅胤剑蝗浩铀氐摹⒖砂摹⑸瞪档哪昵崛苏煸谝黄鸸餐独郑坏┯龅嚼眩滞沤嵋恢拢美硐搿⒂缕椭腔廴フ绞にK窃谡飧龉讨谐沙ぃ樗孀潘堑陌椤⒎璺枭瞪档牧蛋陀岩辍T谀昵崛丝蠢矗庑┥疃际俏沂熘模彩俏业南敕ǎ岫哉庑┏【昂腿宋锊蛲J导噬纤俏谕邪睢�
  编者:怎么会想到设置“同福客栈”这样一个环境?
  尚敬:我讨厌武侠片当中绷着胡子、假模假式的形象,以及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动不动就开打的做派。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群无聊的大傻子。在解构传统,颠覆那些假模假式的、貌似庄严的、道貌岸然的腔调、理论、形象和文化方面,喜剧是最有功能的、最有力量的。其实武侠就是一个被架起来的东西。我们通常认识的武侠都是超常的,有超常的能力,动不动就上房,一纵冲天,从树的这头跳到那头,甚至可以从山底下一路打到山上。这都是假的,都是被架空的,这种英雄是超人。我们就想拿这个来做文章。
  编者:你讨厌的是单指这一类型的武侠剧还是包括武侠小说?
  尚敬:不是讨厌这类武侠剧,是这类武侠剧当中的那些武侠形象,和他们假模假式地要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那种口号。我极其反感。
  编者:为什么?世间有这种“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英雄不好吗?
  尚敬:真有吗?没有,没有啊!
  编者: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没有的?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2)



  尚敬:早就发现没有了,这都是骗人的!你学过中国近代史吧?你知道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几次鸦片战争啊?第一次就是几千个英国人,弄了个木船从英国开了几天,跑到广州打了一通没打进来,从塘沽打进来了。几千人,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多少人吗?真有英雄拯救苍生?而且八国联军不就使枪使炮吗,以英雄那么超常的武功,呼风唤雨,你有这本事来一场雨给它浇灭了,不是全给灭了吗?
  编者:有一位编剧叫史航,他说“我不是要写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我要写历史上应该有的人物。”美国电影也经常会塑造美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而你现在要做的正好不是这样,是吧?
  尚敬:你用那样的语气塑造了那些虚假英雄,而且已经塑造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要这样去塑造英雄。我不是说我要让你这个东西消失,我的颠覆不是说把你拍死,谁也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让人们看到,武侠也可以是这样的,我今天想用一种方式来塑造新武侠。新武侠是什么?普通人,不但是普通人,还是最底层的,就是年轻人自己。江湖险恶,尔虞我诈,但是尔虞我诈、险恶多端的江湖里头,也能看到人性中的美好和温暖,因为人们向往这个。所以就做了这样一个同福客栈,有福同享,主人公在客栈里经历了江湖的各种事,但是最终他们总能战胜困难,包括战胜自己,这是我们表达的一个理想。
  编者:这一点和传统的英雄主义还是很不同的。
  尚敬:传统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作品总是塑造出超常的英雄,到了《堂吉诃德》,骑士小说的时代被终结了。骑士是什么?耀武扬威,横扫一切。英雄拯救别人,可是哪儿有真正拯救人的人?即便是那些“英雄”,也是打着拯救别人的口号实现自己的权力梦想。当然了,我们的颠覆也是建设性的,我觉得《武林外传》当中,所有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令人尊重的——向往好的爱情,要求好好地做人、好好过日子,追求幸福,诚实、不欺骗,碰到问题大家共同面对,不逃避,一点点建立起责任感。我一直坚持认为《武林外传》是自己狂欢的场所,喜欢的人在这里尽情狂欢。这份狂欢不包含对他人的攻击。你自己玩,就像它是一个游戏。
  编者:恰好这本书里有篇文章叫做《庶民的胜利,草根的狂欢》,作者应该是感受到了你所说的这一点。
  尚敬:其实就是真实的、朴素的生活,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这些。另外有两部电影对我影响挺大——当然很多电影对我影响很大,但有两部电影最特别。一个是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那些看似无聊的人,那些最底层的人,甚至小混混、瘾君子、黑社会的喽罗、黑社会老大的情妇,他们有他们的逻辑,有他们的情感追求,有他们的羞涩,有他们的向往,也有他们的痛苦。他们真实的内心,以及人性当中的那种真实和美好,打动了我。反过来,还有一部电影叫《地下》,前南联盟的一部影片,让我看到了所谓英雄豪杰、大人物,也有极其龌龊、卑微和欺骗的一面。小混混有美好的东西,大人物有龌龊的东西,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所以我就觉得,毁誉参半的人性才是真实的人性,毁誉参半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但是也应该要制造梦幻。
  编者:我有一位朋友,三十来岁,平时不看电视,无意间在中央八套黄金时段看见《武林外传》,非常惊讶。
  尚敬: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白了,中央台也不是铁板一块,中央台的文艺领导部门从来对我们要求的都是三性统一: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这也是各级领导部门对艺术作品的一个高境界的要求。我觉得思想性在我们这个民族、在我们这个社会不成问题;艺术性通过一些专业技巧的训练,通过艰苦的磨炼,一定的创作积累,也不难达到;惟独趣味性在今天还需要去探讨。创作者在内心一定要培养出娱乐的精神,要重视娱乐精神,只有认真地考虑健康的娱乐和健康的娱乐精神,才是真正地在做影视剧时为大众着想,而过去是轻视这个的。
  编者:当初制作的时候就希望在中央台播出?
  尚敬:那会儿我就希望在中央台播出。宁财神写剧本的时候,希望更犀利、更尖刻、更刻薄、更彻底,他是剧本的创作者,非常有才华。我作为导演,可能更有制作和运作的意识,你做出来的这套戏,进入到一个播出时段或者一个播出平台的时候,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你要考虑受众,你要考虑审查的因素、播出的环节等等。我希望把这个喜剧不单是做成一个纯粹的喜剧,还必须通过里面的情感刻画或主题揭示,赢得更多的受众,或者能赢得一个更好的播出平台。如果说没有财神的才华,就没有这么好的剧情和喜剧元素,那么这个剧的质量就会有问题,那就什么都不要谈了。反过来讲,如果仅仅是做出了喜剧,情感的部分做得不结实,不像现在这样,里面有这么好的友情的刻画,每个人物都有爱情生活,甜蜜的、多变的、辛酸的,就像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那种令人向往的爱情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喜剧的影响力就不会那么深远。不管做什么,你做悲剧、做喜剧、做正剧都是离不开情感的。另外,我在部队多年,我知道在部队做一个话剧或影视作品的话,这个路线应该怎么去走,怎么能达到一个最佳效果,怎么能把你的艺术趣味、个人趣味和我们的主流媒体,包括我们的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起来,也就是所谓的三性统一。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3)



  编者:《武林外传》播出后,喜欢的人近乎痴迷,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恶搞”和“无聊”,当初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顾及收视率的问题?
  尚敬:我有这个认识,但是我不去顾虑。当时我们就认定这是个小东西,它不会有那么广泛的受众,但是我不管。因为你要顾虑的话就会缩手缩脚,就不会那么纯粹,做起来就会缺乏锋芒和极致,那样你反而什么也不是了。正是因为我们做得天马行空、光怪陆离,做得纯粹和尽兴,才赢得了一部分人对它的狂喜和迷恋。他们的态度,他们的话语,使得《武林外传》成为一种现象,带动更多的人去探索。还有,这是《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里面讲到的,其实每一套情景喜剧,包括情景喜剧剧种本身,是要专门制造和培养自己的观众的,使这批观众对自己的戏形成共识。这是情景喜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本书里还有一点很有意思,作者研究了几十年发现,在美国和欧洲,知识分子喜欢看肥皂剧,这和他们的政治姿态和理论姿态无关,看情景喜剧不等于你就肤浅,不是。通俗的东西不等于格调不高;相反假模假式、做点唯美的东西,不等于就是格调高。问题在于,你的内质是什么?你的情感是不是朴素的?
  编者:你刚才提到《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是你的“武功秘籍”吗?
  尚敬:《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是美国的一位社会学家写的,她是一位女博士,专门研究电视剧的受众、女性、电视剧的文本、肥皂剧、文化。我是左手《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右手苗棣的《美国电视剧》。这两本书在技术上给我很大的指导。其实我也是误打误撞,也是实践了一段了以后才明白:我所做的事,我的做事方式,做电视剧的方式,暗合了苗棣在《美国电视剧》里讲的一些理论。我很喜欢这本书,你别看那本书不厚,但是很实用。国内研究肥皂剧的人不多,很多人割裂地把肥皂剧认为是一种粗制滥造的产品。其实肥皂剧有很多重要元素都是娱乐的。比如我现在做的《房前屋后》,它其实属于肥皂剧当中的一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这一类型的剧情里,一定会有身世之谜、房产或者遗产之争、恩怨情仇等,在《房前屋后》当中我就要用到。就是说《武林外传》做完后,我把要把喜剧搁一搁,去尝试做肥皂剧当中的这类超长连续剧。
  编者:你的这些情景喜剧作品,和之前多年的小品创作实践也是分不开的吧?
  尚敬:中央电视台1987年办过第一届“中央电视台全国小品大赛”,之后沉寂了很多年,在七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办了第二届,当时我有一个作品叫《悲喜交加》。这个作品代表成都军区去参赛,最后获得最佳编剧的奖项。后来空政话剧团,也就是我现在的单位把我要过来了。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职业地做喜剧。九十年代,国内各种综艺晚会上,小品是最热的,当然也是最容易泛滥的。几乎每一个晚会,包括各地的演出、各电视台的晚会,包括我们部队系统内部或业余或专业的各种汇演,都需要小品。从1994年到2002年,我自己编、导、修改、排练、指导的各类小品加起来,几百个是有的。这个训练实际上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它教会我对多余的东西怎么去砍伐、去删减,对缺少的东西怎么给它凸现出来,长的给如何给它缩短,没有效果地方如何加些佐料。大量精短喜剧对我的锤炼,让我在技术上变得很娴熟了。但这只是技术层面的,你所有的阅读,你所有的经历,你看的成百上千的好电影,你阅读的大量剧本,你所有的生活给你的那些影响,都会构成你的喜剧或者你的悲剧。
  编者:你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毕业的,当年对于艺术或者影视的梦想,与现在的创作状态是一致的吗?
  尚敬:我刚毕业也没有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个专业做喜剧的人。但是我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有自选片断这门课。我记得当时改过一篇小说,把它改成一个独幕戏,那当中我认为就有喜剧成分。
  编者:有些人刚开始入行时候,可能选择从情景喜剧入手,一旦上手或者有了名气,就去做正剧或者电影,有点登堂入室的感觉。你之前也做过一部电影,为什么做完电影还是回到了情景喜剧上?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4)



  尚敬:我喜欢情景喜剧。我一直认为情景喜剧的精神气质是非常内敛而且质朴的。为什么呢?它不讲多余的话,不用虚假的感情,不骗人。而且它质朴,没有滥情的东西,不掺水分。不像有时候我们看见的,一堆空镜头摆在那儿,一个人坐在那儿思考、抽烟,完了放两分钟音乐,耗时间。这种情节你在情景喜剧里看不到,都是货真价实的,这种趣味让我向往。说白了,情景喜剧和电影或其他门类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情景喜剧做好了不比一部好的话剧或者一部好电影差。功能不一样,都有难度。而且情景喜剧可能更有难度。我认为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拍一部电影,但我可不敢说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一部情景喜剧。其实之前我还拍过《向阳理发店》,虽然收视率比较高,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技术上不娴熟,直到《炊事班的故事》,我才坚定了。做喜剧就要做这种底层的、普通人的,所谓“草根”的喜剧,写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最贴近大众。我有时候说《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是哥儿俩,相比之下《炊事班的故事》像老大,聪明、风趣、可爱,喜欢他们的人很多;老二就是《武林外传》,顽皮、更灵性一些,因为精灵古怪,可能喜欢它的人就挚爱它、就迷恋它,不喜欢的就觉得它太调皮捣蛋了。所以很多人,包括一些上岁数的人,都喜欢《炊事班的故事》,因为它更大众、更生活。其实它们各有各的优势。
  编者:从《炊事班的故事》一直到《武林外传》,这些演员们也是特别出彩的,很难想像如果是另一个班底,会是什么样子。
  尚敬:这个没法评价,但是我相信你给我另外一班演员我会拍成另外的一个《武林外传》。我承认我在认识和开掘演员,以及让演员结合角色在现场怎么更大限度地发挥灵感、使角色生辉方面是有追求的,也有一些办法。但是反过来讲,这样做的时候,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耗神、费劲。我是学表演的,再加上我觉得电视剧这个东西,剧本你要重视,表演你要重视,这两样抓住的话,导演的功夫就会凸现出来了。人们看不到你的导演痕迹,演员却异常地光彩,剧本的优势被你彰显出来,你这个电视剧导演就成功了。其实我们的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