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行之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侨说木耩б溃渤J侨松南质狄螅诮叹褪钦庋豢梢『车卮嬖谟谌思涞摹!   �
    大堂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白人,黑人,黄人,棕色人,无一人高声喧哗,大家全都笼罩在虔诚的气氛之中,但万众低语,闭目听之,大堂中如山洪爆发般轰响。我闲目站着,感到自己越沉越深,待我睁开眼,感到自己是被浑沉的大涛漂到一个极远的世界了。惟站着,不想说任何话,也不想动,心中有种就此凝固的愿望。一个大教堂的力量切断了我的现实,一个天主教的现实耸立在我的面前,一个从来不曾到来的我来到了我的前方。    
    出来时见阳光射目,如到了另一个人间。梵蒂冈兮,何人故乡?    
    大地苍苍,人间茫茫,一生百世,风高天长!    
    


第三部分 大洋洲上的独特风光第14节 大洋洲,神秘的地方

    我躯体中的箭,嗖地一声向南射去,去南半球星空与阳光下的土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我等中国人来说,去澳大利亚就是去远方,而去新西兰是去另一个远方。一次能去两个远方,我精神的箭,就不能不嗖嗖地自己飞翔。    
    此次的出境点是广州,航班CZ3102,先从北京飞广州,然后再转机飞澳大利亚,两起两落,头尾相连,前后应有20多个小时。    
    澳大利亚不是一个大岛,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块孤独的陆地。翻开世界地图,世界上大的国家有6个: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还一个就是澳大利亚。它三面被茫茫的海水包围,只有北部海面借助密集的马来群岛与亚洲相连接。它右印度洋,左太平洋,这两大洋像两个翅膀,而它像一只飞翔的风筝,它遥遥南去的神气,是要飞临南极洲了。    
    澳大利亚不是独自拥有人类生灵之光的土地,但它4万年前就有土著人种了,这些人来自何处?有说来自亚洲,有说来自非洲,有说来自大洋洲诸岛,还有很多别的说法,直到1943年,人类学家根据考古发现,才大致认为,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种来自亚洲。在全球冰期气候时,海水下降,陆地增多,从而形成“陆桥”,东南亚的人为了寻找生存空间,千百年日积月累地向南行动,终于移到了澳大利亚。冰期过后,海水上升,澳大利亚又与外部世界失去了联系,孤独地漂在太平洋中央了。它是浮游在人类文明世界之外的土地。    
    但大陆人类的思想力从未放弃过到达这里。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天文学家和地球学家就想象印度洋南边一定有一块大陆,他们觉得如果不是的话,地球就不可能保持平衡;公元2世纪的时候,他们还在地图上绘出了这个地方,称之为“未知的南方大陆”。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旅行记问世以后,如同火球放到了枯草的荒原上,西方人火焰般不可遏止的激情被点燃,他们开始了伟大的探险。    
    在当时的欧洲大陆,有这样一种新思维:“我们正被现代文化冲击,要去未知、自由的世界去扩展。”16世纪初,葡萄牙人麦哲伦第一个出现在太平洋上;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又以南美的秘鲁作为后方,大规模探险,前赴后继。先是一个叫基罗斯的人率舰队到达了澳大利亚附近的一个群岛,他以为是找到了那个人类心仪很久的大陆,于是就给这群岛起了个名叫“圣灵的澳大利亚”,这就是澳大利亚名字的由来;后来另一个西班牙人真的到达了澳大利亚,但可惜的是他自已却认为没有到达,因为在马可·波罗的旅行记里,东方和远方通常是“香料盈野”、“黄金遍地”,可是他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他放弃了。最后,真正实质性到达的,是有世界雄心又带有帝国意志的英国人库克,他率船队到来,宣布了对澳大利亚的占领,正式把澳大利亚与欧洲文明结合起来。    
    研究澳大利亚的“被发现史”,作为中国人,心里是很别扭的,发现澳大利亚这块地方的,应是中国人。中国航海家郑和到达过这里。但遗憾的有两点,一是郑和的出发点与西方人完全不同,他的四处冒死出行不是为了探险、征服和占有,而是为了“恩泽万邦”,用现在的时髦语说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文明”,中国对外的“不征服性”在这也竖起了大碑;二是郑和的航海资料秘藏故宫,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这种不可再生的史料,再也不可能出世了。    
    飞机到广州落地后,广州正下大雨,白云机场寒气四飞。我坐下来写日记,之后又去喝了点小酒,晕乎乎的。到了晚上8点,上飞机了。从广州飞澳大利亚的上墨尔本,空中飞程有7800公里,约8个小时。邻座的王先生,河北人,情绪极坏,口中的国骂排成一串儿。一问,才知他此行交了15万元的押金,办了很长的时间才签了澳大利亚的证。不能怪他。去年国家禁止了欧美旅游,却并没有禁止澳大利亚,按说去澳大利亚是很容易的,实则不然。现在只有北京、上海、广东的护照在澳大利亚使馆好用,而这几个地方的人,也得交5万元的押金;其他省市的,一则极难办,二则要押金多。出国旅行“难办”、“交押金”、怕旅行者“跑了不回来了”,这样的事,在发达国家和未来的中国都是笑谈,但现在它是一个事实。    
    现实是不完美的。这也是一个“被动”,我们没有选择它不完美,但它不完美了,除了这个现实之外,没有别的现实。现实是我们的鞋子,生活是我们的山,我们希望穿一双完美的鞋子爬山,但当鞋子因不完美而激怒我们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宗教的话:“忍耐使灵魂宁静。”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哲人的有点激进的观点:“易怒是一种卑贱的素质,受它摆布的往往是生活中的弱者。”    
    波音777算是21世纪第一年的飞行骄子了,设备好,每人面前有一个小电视,频道不少,亦可随时显示当前飞行情况。看屏幕,高度是10100米,机外是零下37°C,飞行时速是960公里。不能入睡。过赤道时,看窗外的宇宙一片星斗,一个一个的,大,亮,逼人,全都生动地、一闪一闪地活在天上。它们下面就是茫茫的大海。可以想象当年探险者的船在茫茫夜海中寻找澳洲大陆的浩茫情景。不说结果,单说以木船漂在星空下的夜海上,那就是博大境界中的英雄。麦哲伦、郑和、库克、哥伦布、塔斯曼,他们都是英雄。咱不是英雄,咱提了个箱子东逛西逛,只是自己操纵了自己,是自己的王。    
    


第三部分 大洋洲上的独特风光第15节 “新金山”墨尔本

    天亮时,飞机自北向南,正穿越澳大利亚。北京时间3点多,已看见窗外的淡淡曙光了,南半球的黎明按照自己的时间到来了。从飞机上看,苍穹星空下似有一种无边的寂静。星大如拳,如同在西藏高原所见的一样。渐渐就看见了晨曦。漫漫云海上,最初能看见一两缕白云染上旭日的红光,艳如火焰,十分的瑰丽,转眼间早阳出来,白云之上,如金,如银,如冰山,如雪落玉林,令人心花四飞。再看旭日,它巨大,孤独、艳红、强烈夺人,正升腾得不息,机冀后被照出一个彩虹光环,真是好。    
    渐渐就靠近了墨尔本,飞机下降,向下看,看到地上黄秃秃的,有很少的瘦丁丁的树,给人的感觉整个是一个穷山恶水,心中好生奇怪,此就是发达的澳大利亚?飞机越来越低,看见的景象仍旧荒凉,干干的土地上没有草,只有一点荒土地上的房子,房子间有少数的树,它们是挣扎活在那里的样子。渐渐地房子多了,树多了,汽车多了,荒地隐去了,随着飞机跑道的出现,墨尔本出现了。走下飞机,眼前已是个明丽光亮的文明城市,左看右看,人立刻就忘了外面的荒凉地,觉得“这才是澳大利亚”了。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人称“墨尔本是南太平洋的伦敦”,它在堪培拉之前曾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它有数百座足以傲视世界的漂亮花园。这是一座在金子闪光下迸现出来的城市,就是它的金矿、它的“新金山”把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的称呼变成了“旧金山”。它近在1843年之前还没有人居住。它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移民都是金子光芒下的移民。金子给墨尔本带来了人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1956年的奥运会,也带来了不能穷尽的荣誉。金子是墨尔本神圣的母亲,墨尔本应该有拜金馆、有拜金名著、有100个歌颂金子的诗人,哈哈!    
    办了入关手续,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时间正是北京的6点半,澳大利亚早中国两小时,加上实行夏时制,这会儿,正是上午9点半。阳光充沛,大地高洁,空气一尘不染,空气是真正没有任何东西的那种“空”——一切发达国家,给人最突出感觉的不是城市、道路、汽车和各种漂亮的装饰,而是空气。空气是环境的集中体现,一个繁华的城市如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它就必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同时闪光。    
    墨尔本正是夏末。澳大利亚已越过了赤道很远,也不是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了,它也有四季,但它的四季与北半球正好是相反的,它的春天是9~11月,夏天是12~2月,秋天是3~5月,而冬天是6~8月。不但季节相反,这南半球的许多东西都与北半球相反,比如藤子爬树的方向和螺丝壳上螺旋的方向,都是与北半球相反的。反方向的南半球,反方向的澳大利亚,反方向的遥远的现实成分,我们到达这里,是不用太连连称奇的,我们的任何“海外奇谈”,在这里都很可能就是最普通的现实。这是自然在向人类展示它的巨大的自由。面对这种自由,人会感到远方的存在,会相信世界上确实有很多空间,而我们自己的生存地或故乡只是众多空间中的一个,因此我们的眼界是急需要扩展的。    
    在市区的参观立刻就开始了。澳大利亚的面积有77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900万的样子,其中墨尔本占300万还多。澳大利亚人口中有77%是英国后裔,因此澳大利亚的痕迹多是英国的。墨尔本也一样,这里的车靠左行,是很英国佬的,第一眼看上去十分别扭。这里的本地车是一种叫河顿的车,中国见不到这种车,其他国家也很难见到。进口车中以日本车最多,也有一些德国车和美国车。但大排量的车很少,偶尔能看见500毫升的车,但600毫升的车一辆也没有。    
    往访著名的库克故居,这是墨尔本的“圣迹”之一。詹姆斯·库克是航海和探险明星,被人称为“澳大利亚之父”。他在英国从小家境贫寒,后来参加海军,从水手一直干到船长,有坚强的意志和许多好品质,对大海一往情深并始终充满激情。后来他在南半球的大洋上探险10年,下了“十年寒窗苦”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功夫,用自己的行为和成果成功地复制了自己的思想,他为文明人类在南太平洋上竖起了丰碑。库克到达澳大利亚东海岸是1770年4月,他从船上跳到岸上,一声嚎叫,就像公狼嗥的一样,这就宣布英国把澳大利亚占领了。    
    英国那时的思想,就是“看见了,就征服了”。当库克宣布占领时,当时的土著人并不知道占领的意义,也不知道这些白人就是入侵者,他们很惊奇地围过来看,以为这些白白的躯体是天上掉下来的鲜美食物。当时的航海日志上写道:“没有一个人不停下来看我们的大船。”后来,英国的第一任总督率团登岸,将780名囚犯、1200名海军队员和他们的家属放到岸上,从而开始了对澳大利亚的正式“统”和“治”。澳大利亚是作为英国人的罪犯流放地产生的。这一天是1788年的1月26日,这个日子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库克故居在这儿称为“库克小屋”或“石屋”,它是库克的祖上盖在英国土地上的,它越洋来到南半球,是一个叫拉塞尔·格里姆韦德的人的灵感。他从英国买了这座房子,全部拆卸,每块砖石都编了号,装船远运,有两百多吨。到了墨尔本,原样复制。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库克小屋作为礼物献给了墨尔本。一座英国沉寂的小建筑,因为库克的价值加上格里姆韦德的行为艺术,它获得了灵魂,成了墨尔本一颗闪光的星辰了。    
    这里现在是个很有诗意的园林,“库克小屋”在园林之中,花草遍地,大树临风,一些南半球的奇鸟飞来飞去,它们一叫,感觉天地之间鲜灵灵的。小屋的样子是英国式的,两层,外面有一尊库克的铜雕像,这哥们儿手里拿着个长筒的望远镜,很有神。拍一拍铜像,啪啪响,似有海浪之声。进屋,见里面确实是很劳动人民的,用具炊具都很粗糙,没有一点生气勃勃的意思。站在这样的屋子里,能想象彼时的屋子主人对于生活要求的有限高度,是要老老实实过一辈子的,不太能想到自家会出一条好汉。然而这里却出了一条好汉。这叫“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任何一个人只要自心一强,就有可能拔地而起。自强者强,自强者高飞,库克是自强而高飞的。    
    往访澳大利亚最大的教堂圣派克教堂等处,傍晚驱车往企鹅岛看企鹅。    
    企鹅岛在墨尔本数百里之外,靠海,岛与陆地有桥相连,上面有一个仙境一般的小镇,镇上有大松树,古意拙拙,有十分的味道。上岛如同上到世外,车走在岛上,人闭了眼,感觉就是仙儿闭了眼。这个岛上的风是从南极来的,企鹅天黑之前也不上来,我们早早地在岸上守着,海风吹得我们晃晃的。天黑下来,黑色的海上实在显得荒凉,人在这里,有被世界遗弃之感。海浪一阵一阵的,因为海上的黑色,海风显得更加夺人,绝望的情绪也随海风一股股吹上海岸来。慢慢地,看到企鹅了,它们寂静地从黑色的海浪中一跳,跳出来,上了海滩,小不点的小个子,不是大企鹅,一扭一扭地走上来,我们在旁边看它们,这些南极味的小东西,这些大海中的小强者,真是可怜的小弱样子。    
    


第三部分 大洋洲上的独特风光第16节 欧洲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