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山政治-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处叫做“三要。“一要利民,就是要时刻想着让众人受益,让大家有好处,让百姓有实惠;二要敬士,就是要给做贡献的中坚力量以应有的待遇,赏罚分明;三要用才,就是做事情要选合适的人,择人任势,人尽其才。孔子说这三条是大节,大节定了,在其他小事情上有些过错也不失为一个出色的领导。大节把握不住,在其他的事情上再努力也是枉然。  
  第二处叫做“五忧“。要忧贤才,看看自己是不是选拔了合适的人才,是不是给了人才应有的待遇;要忧决断,看看自己的决策是不是正确,战略方向对不对,有没有风险防范措施;要忧谋略,看看自己有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解决;要忧众寡,看看分配是不是公平,大家的意见和要求是什么,能不能满足;要忧德行,看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标准,能不能令大家佩服。“静“说的是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静“的要领是“见利不动,遇事不慌,半只冷眼,一颗素心“。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有静气,遇到大事件的时候,要稳住心神,压住阵脚,这样下属们的心神才能稳定,局面才不会乱;而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则要兢兢业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样下属做事情才能够不松懈、不荒废。这叫做“以有事之心处无事,以无事之心处有事。“平时待人接物,首先要冷静,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能从局外人的角度冷眼评价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大局不犯错误。能做到“仁和止静“的程度,那么一个领导者的心术就可以说是完整了,这个时候再去驾驭那些五花八门的治术谋略,就可以得心应手、顺理成章了。  
  一番道理说得宋大哥频频点头。不知不觉明月偏西,夜色渐深,前山那边的宴席也散了。,分别的时候,我特意推荐了苏学士的父亲苏洵写的《心术》给宋大哥。他非常感兴趣,再三嘱咐我抄录一份给他。我就录了一份。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日:“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鸟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意思是说:  
  当将领的道理,首先应当培养智谋胆略,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要脸不改色;麋鹿在前面突然出现,也要眼睛不眨,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才可以应付敌人。  
  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如果不义,即使于我有好处,也不轻易举动。并不是一动就会造成失败,而是怕将来会弄到手足无措的地步。只有正义才能激怒士卒,当士卒激起义愤时,就可驱使他们百战而不殆。一切战争的道理是:战前要积蓄财力物力,临战时要养精蓄锐,战争打响后要鼓足勇气,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做好警报工作,严密地做好侦察嘹望工作,使得耕种者一心生产,用这来积蓄财力物力;给士兵丰厚的给养,使他们得到休息,用这来养精蓄锐;打了小胜仗不松劲,吃了小败仗更要加强训练,用这来提高士气;用人时不要一下子满足他的欲望,用这来保持其斗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怀义愤,心中有欲望而总不满足。义愤不能全部爆发就勇气十足,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继续追求。所以即使统一了天下,而士兵仍不厌战,这就是黄帝经历了七十多次战争后,他的士兵依然斗志不衰的原因。如果不保持斗志,只要打了一次胜仗,这军队就用不得了。  
  凡是做将帅的,必须足智多谋而又威严;当士兵的,应当愚昧一点。足智多谋使人感到高深莫测,威严使人感到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就能使士兵都紧跟将帅而听从号令。这样,怎么不要求士兵愚昧一点呢?只有士兵愚昧了,将帅才能够与他们同生共死。  
  凡是军事行动,必须了解敌方的主帅,了解敌方的其他将领,然后可以进行冒险行动。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刘禅的昏庸,那么百万大军就会束手被擒,邓艾本来就是觉得可以轻视他们才冒险行动的。所以,古时候贤明的将帅,既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试探敌人,又能以敌人来检验自己的军队,因此,可以决断自己军队的行止。  
  凡是担任主将的法则是:必须通晓事理后才可以起兵,了解作战形势后才可以打仗,知道节制后才可以指挥军事。通晓事理则理不亏,了解作战形势则能保持不败,知道节制则不会陷入困境。见了小利不发兵,见了小患不避让,因为这些小利小患,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大利大患。只有留一手而不轻易施展本领,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个忍字可以对付各种轻率的勇猛,一个静字可以镇定各种轻举妄动。  
  军队各有长处及短处,无论是敌军或我军都是一样。那么请教:“我军的长处,我拿出来发挥它,但敌军不与我较量;我军的短处,我掩藏起来搁置一边,而敌军却偏要与我较量,怎么办呢?“回答说:“我军的短处,我把它显眼地暴露出来,使敌军疑虑而退却;我军的长处,我暗中藏起保护起来,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善于用兵的,要使士卒既无所顾恋而又有所依赖。无所顾恋,就知道死不足惜;有所依赖,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会大声喊叫,用棍去击虎;两手空空,遇到一条四脚蛇,也会吓得脸上变色而后退。这是一般人的通常心理。明白这道理的,就可以带兵了。脱掉上衣露出胸臂而手执利剑,则连乌获也不敢逼近;戴着头盔,身穿战甲,却靠着武器睡大觉,那么连小孩也能弯弓射箭把他杀死。所以善于用兵的,能利用形势来巩固军队的阵容。能够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的,那么战斗力就会无穷无尽。“         
第十二回之——水上烹鱼     
  排座次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因为一直在等正式的任命,我基本上处于闲居的状态。每天就是读读闲书种种花,而且还培养了一个新的爱好——做菜。偶尔樊瑞过来,我们两个就下下棋,凑凑对联解闷。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对子。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花深浅;  
  高塔楼,低塔楼,高低塔楼塔高低。  
  琴棋书画诗酒花,人间雅趣;  
  柴米油盐酱醋茶,世道真情。  
  山青水白风乍起;  
  道远马迟路难行。  
  樊瑞开始喜欢吃我做的鱼了。我们发明了新的做法,就是在泊里打鱼,然后在船上现做现吃,味道鲜美非常。  
  樊瑞几次拉公孙先生一起去尝鲜,这天公孙先生终于答应了。我们找了一个大点儿的船趁亮就出发了。公孙先生问我习惯不习惯这样的闲居,我点点头。樊瑞搭腔道:“就这么闲着,好人也闷出毛病了,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先生见樊瑞替我发牢骚,微微一笑道:“智者要能待时,可知道什么是‘待时’?“我摇摇头说:“愿听先生高见。“  
  公孙先生就讲起来。  
  当年甘罗一十二岁拜相,姜子牙八十一岁受封,人生发达各有早晚,这都是机缘造化的结果。所以孔夫子说:“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一个人的才华,开始形成的时候往往是偶然因素促成的,后来的发展壮大全靠个人努力,至于最后是不是有所成,则要看有没有机会。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学会“待时“。鬼谷子所说的“抵隙“之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天下万事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不足。当不足是很微小的时候,事物就会很平稳,很少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缝隙的逐渐扩大,变化就发生了。一旦有变化,就会有新的机会到来。所以“抵隙“,之策对人来说,就是要把握所学,关注变化,任何一个问题点、矛盾点都可能变成自己的机会。等待时机的过程不能着急。“那要是没有人来发现,可怎么办?“樊瑞说。  
  先生摇摇头,说:“德不孤,必有邻;才不隐,必有传。“有修养的人一定会遇到同样的人,彼此互相欣赏;有才华的人一定会遇到钦佩的人,广泛为他传名。人要有这份自信才行。这个就叫做智者不忧!  
  说话之间太阳已经完全沉落下去,苍茫的暮色在水上铺散开,慢慢包围了小船。小喽哕忙着处理刚打的两尾大鱼。我则挽袖管、扎围裙开始上灶掌勺。公孙先生见我的样子不住点头,我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现在就是练习练习。“樊瑞提议,三个人每人对“治大国若烹小鲜“做一个解释。  
  樊瑞的解释是:做菜调和五味,掌握先后,安排次序,正好和治理国家过程中的用人和做事的道理一样。  
  我的解释是:做菜是小事,治理国家是大事,但是大小同理,做大事就是要有一份做小事的心情,举重若轻,保持自信、从容、镇定。公孙先生却又道出了新的道理:管理智慧的积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只要有心,身边的小事中一样有治国大道。用心揣摩,细心领会,就能不断进步。过人的智慧往往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练就的。边说边做,不一会儿鱼就好了。我为公孙先生斟满了第一杯酒,先生催促我和樊瑞也斟满,然后才说:“来!先喝了这杯酒,我还有话说。“我和樊瑞举杯一饮而尽,公孙先生便又讲起新的道理来:有才华的人往往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要“待时“,需要的是“智者不忧“的自信和从容;另一个是要“守位“,就是要选择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找准位置,需要的是“智者在侧“的敏锐与灵活。“智者在侧“就是说一个智者要能隐蔽锋芒,学会做幕后工作。这个谋略来自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可见,张良的过人才智是受到广泛肯定的。但是张良很聪明,从来不卖弄。他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犯口、不犯手“。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好点子,但是他从来不说这是自己的开创,而是托于黄石公的传授,告诉大家自己的点子是老神仙传的,而且专门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里边。这样,既增加了说服力,又减少了猜忌。大封功臣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特殊待遇,只要一个小小的留地,做了留侯。后来,刘邦要废太子而立赵王,吕后来求张良,张良授意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借助他们四位说服了刘邦,而自己依然居于幕后没有出面。这样做既帮助了太子,也降低了政治风险。这些足以说明他的高明之处,值得后来人细细揣摩。有人说张良是多此一举,这就正如老子说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公孙先生的分析让我深深佩服,樊瑞和我一同举杯朝他敬酒。先生谈得很有兴致,酒落肚就继续讲出了第三个问题: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保持“显“与“隐“的平衡。古语说“智者无功“。为什么智慧的人反而不易立功呢?春秋名医扁鹊有两位兄长,扁鹊经常给人说自己的两位哥哥医术比自己高明许多。可是众人都不相信,因为大家从来不知道扁鹊这两个哥哥的名声,只知道扁鹊。于是,扁鹊就给大家解释说,两位哥哥医术高超,一位能在疾病刚有倾向的时候就把疾病消于无形;一位在疾病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就能把疾病根除于萌芽。而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只能在疾病严重的时候救死扶伤。  
  正因为这样,被两位哥哥医治的人外表看起来很正常,大家都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也不觉得他俩的医术高明;而扁鹊自己,由于每次医治的都是病情严重的人,所以人们就认为他的作用更大,从而让他名扬天下。  
  这就是智者无功的道理所在。连孙子也说:“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不过,我们生活在一个靠印象决定一切的现实中。如果都是大智慧大技巧,把问题消于无形,那么你肯定是一个扁鹊哥哥型的无名者,不会被大家认同的。所以,要把握好火候,有些问题是属于形象树立的,可以采取“不到火候不揭锅“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了再解决问题。这就是把握显与隐的平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