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683-图说-开国大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征租赋,户口剧增,隋朝的财政收入也在急剧增长。经过几年时间,府库藏满,只好堆积在廊庑之下。丰收之年不忘灾荒。杨坚命人在洛阳、河南、河北等地大造粮仓,广积谷物,以防凶年。隋文帝筑的粮仓有两类:一类是官仓,一类是义仓。    
    官仓为国家掌握,内储租米,供朝廷之用。隋文帝建都长安,关中粮食不够京城消费,漕运又受到三门峡的阻碍,一遇荒年,关中军民便没有粮食。公元583年,隋朝在卫州筑黎阳仓,陕州筑常平仓,在华州筑广通仓,三仓逐次转运,供给关中。后来,隋朝迁都洛阳,又在洛口筑兴洛仓。    
    义仓也称社仓,是民间自筑的公共粮仓。公元585年,杨坚采纳大臣的建议,初置义仓。义仓设在乡间,不让州官管理,开仓方便,一遇灾荒,随时可以开仓,就地赈给。公元596年,又令诸州百姓及军人收获时,按照贫富分为三等,各出粮若干,在当地筑仓储蓄,委托乡官管理。    
    官仓可以防大灾,义仓可以防小灾,城乡共置粮仓,官民共同管理。这种积谷防灾的办法,确是杨坚的又一高明之处。    
    由于有了这些有效的措施,所以,整个隋朝都是很富足的。


《图说…开国大帝》  隋文帝杨坚猜忌功臣 佞信佛道

    杨坚代周建隋,北抚突厥,南灭陈国,完成全国统一,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进行一系列成功的改革,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杨坚又有猜疑、苛察、喜怒无常的一面,他迷信佛道,废除学校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杨坚做皇帝,使用了阴谋诡计,由独揽朝政发展为取周自代。由此,杨坚也把它作为教训,在避免使宗亲、亲信把持大权的同时,极力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对朝廷百官,特别是功勋卓著的大臣,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他们的言行密切注意,惟恐他们也采取同样的手段,颠覆杨家的天下。    
    杨坚在开国初期成功地排除了曾为他做皇帝立下汗马功劳、但实际没有治国能力的刘防、郑译等人,使用了苏威、李德林等一批真正能帮他治国的人才。在隋文帝巩固统治的同时,他所重用的文臣武将都获得了高官勋爵,但他们又引起了杨坚的猜疑。至杨坚晚年,开国功臣、平定三方武装反抗的地方将领、南平北抚的文武大将、帮他在中央主持一系列改革的重臣,已所剩无几,或遭杀戮,或被废弃,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恶迹,只是充当了杨坚猜忌的牺牲品。    
    梁睿本是北周旧臣,在征讨王谦时立下大功,出任益州总管。只因他在益州颇得人心,杨坚便怀疑他有地方割据之意。梁睿也深知杨坚怀疑自己,便主动辞去益州总管的职务,到长安去做京官,接受杨坚的直接监督,终因招致非议,被免官。    
    王世积也是北周官僚,在平尉迟迥和灭陈时,数有大功,进位上柱国。王世积亲眼看到许多功臣被杀,从此嗜酒如命,不参与任何政事。公元599年杨坚征辽东,王世积的一个亲信皇甫孝谐犯罪,被官府缉捕,投奔王世积,王世积没有接收。皇甫孝谐被捕,判以发配。为报复王世积不肯包庇,皇甫孝谐诬陷王世积谋反,杨坚明知并无任何根据,仍下令处死王世积。    
    高与杨坚的关系非同一般。高的父亲本是独孤信的部下,被赐姓独孤氏。杨坚的妻子是独孤信的女儿,故杨坚和高的关系一直十分融洽。杨坚在实施废周静帝自立为帝的过程中,高是高参。杨坚做皇帝后,高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政治、经济改革的许多重大决策,杨坚都得之于高。高是杨坚最得力的助手。杨坚对高也非常信任,常把高比作镜子,说他可以矫正自己的过失;有人说高的坏话,杨坚一律不听,甚至治告状者的罪;对于高,杨坚封官职,晋爵位都到了极限,赏赐的财物更是无数。杨坚晚年对长子杨勇越来越不满意,准备把帝位传给次子杨广。高却反对废杨勇而立杨广。杨坚为削弱杨勇的力量要从东宫挑选卫士,高不同意。因为杨勇的女儿是高的儿媳妇,若杨勇继位,高则是地位显赫的皇亲国戚。杨坚认为高坚持让杨勇做皇帝并为其着想实是想效仿自己代周的办法取代隋朝。不久,杨坚以别人告高谋反为由将其贬为平民。    
    杨坚不仅提倡佛道,对当时民间流行的各种迷信他都十分相信,包括山神、土地、河海龙王等等,甚至对于各种妖怪也不怀疑。杨坚的妻子独孤氏和杨素的妻子郑氏都得了病,医生认为这是有人故意利用猫妖作怪,杨坚对此专门下了诏书:凡有意饲养并利用猫妖等怪物而害人者,一律流入边境。    
    杨坚做皇帝的第二年,便嫌旧长安规模太小,且宫中又常闹鬼,下令在旧城西北修筑新都城,同年底完工。因杨坚最早的封爵是大兴郡公,新城便被命名为大兴城,皇宫称大兴宫,主要宫殿称大兴殿。    
    猜疑功臣使隋文帝失去了大批可以利用的臣僚,崇尚迷信又招来许多专事献媚的小人,大兴土木开奢侈之风,劳民伤财。隋文帝的晚年虽是隋朝盛世,但潜在的社会危机已露出端倪。


《图说…开国大帝》  隋文帝杨坚同朝二圣 灭太子党

    杨坚由专权而称帝,独孤氏家庭的地位和影响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杨坚对独孤氏一直存在畏惧的心理。杨坚称帝后,独孤氏直接参与政事。独孤氏实际成为皇帝的皇帝,故宫中把二人合称“二圣”。    
    独孤氏嫉妒心非常强,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杨坚和其他女人接近。虽然当时在后宫也有嫔妃几十人,但杨坚根本不能与她们亲近。由于独孤氏喜欢次子杨广,杨坚最后也废除了长子杨勇继承皇位的资格。    
    杨勇是杨坚的长子,幼时颇得父母喜爱,故在杨坚做隋王时便被立为世子,后来确立为太子。开国之初,杨坚为提高儿子的地位,凡有军国大事,都要杨勇参与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勇越来越迷恋女色,东宫嫔妃多被宠幸。独孤氏最讨厌和除妻子外的女人生孩子的男人,当然对杨勇的行为也不满意。杨勇的第一个儿子是与尚未选入东宫的云氏在外边生的,杨坚对此也大为不满,指责杨勇。但杨勇不服,依然我行我素,从此逐渐失宠。但杨勇既为皇太子,当然会有一批人为了将来的利益为他出谋划策,于是杨勇周围逐渐形成一派势力。当杨勇在父母面前失宠时,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广便开始策划取而代之,在他周围以当朝重臣杨素为首形成另一派势力。    
    公元598年冬至日,朝廷百官都到东宫朝见杨勇,杨勇大张旗鼓地接受朝贺,这实际上是对杨坚的示威。杨坚不能容忍,专门为此下诏,严禁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杨坚废除杨勇的决心此时已经正式形成。其后,父子互相猜疑。为防备杨勇,杨坚把东宫强壮的警卫全部挑走,并将警卫经常轮换,侍卫以上的官吏全由皇宫卫队统一指挥,不受东宫调遣。杨勇本来就没有雄才大略,依附者在皇帝的再三警告下也不敢妄动,杨勇便也束手无策。公元600年,杨坚正式废杨勇,并杀掉和罢免杨勇的一大批臣僚,彻底消灭了太子党。    
    杨广是杨坚的次子,善于讨好父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君王。    
    公元604年正月,杨坚要到仁寿宫游玩,把朝廷的日常工作全部交给了杨广。4月,杨坚染病;7月,病重,召杨广等入宫侍候。然而,杨广为尽快处理杨坚的善后事宜,写信征求杨素的意见,但杨素的回信却被人送到杨坚手中,杨坚阅信后,勃然大怒,这对他的病情是很大的刺激。同时,在独孤氏死后,杨坚最宠爱的宣华夫人向杨坚诉说杨广夜里调戏了她,杨坚一怒之下,怨恨已故的独孤氏怂恿他废杨勇而让杨广做了自己的继承人,便让人赶快召杨勇进见。杨广听说此事,便派亲信进宫,把侍候杨坚的人全部赶出去。不久,杨坚病死,享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杨坚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动荡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他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科取士,奠定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他对行政机构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创造出一套适合时代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他创建的三省六部制和进行的一系列精简机构、裁汰冗官的改革,为以后历代所遵循。他以身作则,严肃吏治的有效措施,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他实行均田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他减轻剥削和检查户口的办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力有重要作用。他继承了汉代以后的儒法兼用的统治手法,又掺进了不少佛家、道家的因素,这就使得他的文化政策更多包容兼蓄,而较少专宗一派。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杨坚是一位功名赫赫的开国皇帝。


《图说…开国大帝》  唐高祖李渊奠基立业 冠冕“唐”皇

    建立和初创唐王朝,有着过人的军事谋略,宏大的政治抱负。正是他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才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基础。他在位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四夷归服,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图说…开国大帝》  唐高祖李渊出身贵族 智勇起兵

    李渊祖籍陇西成纪,祖父李虎,是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官至太尉,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位极尊贵,死后被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晒,袭封唐国公,北周时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不久世袭唐国公。    
    青年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率真,宽仁容众,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隋文帝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因此,李渊在朝廷中十分受宠,历任潐州(今安徽宅县)、陇州(今陕西陇县)、岐州(今陕西凤翔县)刺史。    
    李渊的妻子窦氏,是京兆平陵人,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所以窦氏就是武帝的外甥女。窦氏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深受武帝喜爱,被留在宫中。武帝当时的皇后是突厥女,其时突厥犯境,武帝不得已与之成婚,婚后始终耿耿于怀。窦氏却劝说舅舅隐忍,保持与突厥的婚姻,以消除北方的威胁,全力对付南陈和北齐。    
    在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说!这是灭门之罪!”    
    窦毅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在选女婿时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轮到李渊之时,两箭都射中孔雀的眼睛。窦毅十分高兴,便把女儿嫁给了李渊。    
    窦氏的聪明超出了一般人。一次,杨广看到李渊的脸上皱纹较多,便戏称李渊是“阿婆”。李渊回到家中很不高兴,窦氏问清原因,马上贺喜道:“这是吉兆啊,你继承的是唐国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窦氏指的是李渊将来要做皇帝,取代杨广。窦氏育有4子,分别为建成、世民、元霸、元吉。元霸16岁夭折。    
    隋初,李渊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不久,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公元613年,升为卫尉少卿。这一年,杨广发动了侵略高丽的战争,李渊受命在怀远镇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民不堪苦,怨声载道,大贵族杨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起兵反隋。李渊飞书奏闻,杨广命李渊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以备抵御杨玄感。杨玄感兵败,李渊留守如故。在这期间,李渊广树恩德,结纳豪杰。    
    公元617年,李渊被任命担任太原留守。太原是军事重镇,不仅兵源充沛,而且饷粮丰厚,军粮可供10年之用,因此李渊十分高兴,意欲在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大举。    
    李渊刚到太原之初,有“历山飞”农民起义军结营于太原之南,上党、西河、京都道路都被断绝。李渊出兵击败义军,巩固了自己在太原的统治地位。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豪绅也纷纷投靠李渊。李渊又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密招豪杰,倾财赈施,广纳贤才。其长子李建成也在河东暗中交结英俊,发展势力,而此时的杨广又远在江都,沉湎酒色,鞭长莫及。李渊在太原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图说…开国大帝》  唐高祖李渊步步为营 西图长安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使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就大兴土木,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聊生。    
    杨广好大喜功,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武力;出兵边塞,侵略高丽,以显示自己的威风。由于徭役深重,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广大群众无法生活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武力反抗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    
    公元611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有的隋军将领也割据一方。天下沸腾,群雄割据,全国有100多支反隋大军。    
    在反隋斗争中起义军逐渐走向联合,逐渐形成了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三支主要力量。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同时,隋朝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目睹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从中看到了举兵起事的时机。    
    公元617年2月,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阳。李渊遂以讨伐刘武周为名,积极募兵。李渊以维护隋朝统治者的身份出现,远近的武装纷纷云集,不几天就有近万人加入李渊直接控制的军队。    
    李渊的行动,引起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公元617年5月14日的夜里,李渊命李世民在晋阳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议事。晋阳(今山西太原)令刘文静领开阳府的司马刘政会到庭中,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