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683-图说-开国大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驻营扎垒。交战时,他先派骑兵冲击敌阵,敌方松动后则长驱直入;如前队冲击不利,则中队、后队接踵而来,轮番连续冲击,直到把敌军冲垮为止。然后成吉思汗又指挥蒙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歼灭敌人。有时蒙军进攻时用牛马搅敌,弓箭手开路,退兵时用土撒、拖木,使尘土冲天,阻止敌人追击。攻城时常用火炮发射、挖掘地道、或用引水灌城等战术。在强大无比的蒙古军面前,花剌子模的军事重镇撒马耳干、不花刺、玉龙杰赤等城池接连丢失,国王最后被迫逃到黑海的一个小岛上,不久病死。花剌子模国王的儿子札兰丁继续组织残余力量抵抗,并屯兵于八鲁湾。成吉思汗派兵围剿,最后,蒙军在中河边大败札兰丁,札兰丁逃入印度境内。从公元1219年到公元1222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在中亚、波斯的广大地区到处驰骋,给花剌子模国王以毁灭性的打击。公元1222年,蒙军占领整个花剌子模和中亚。在进攻花剌子模的同时,成吉思汗又派哲别、速不台等北越太多和岭(高加索岭),进入东欧翰罗思(俄罗斯境内),公元1223年歼灭南俄联军8万人于迦勒迦河(喀尔科河)畔(乌克兰境内)。不久,成吉思汗班师东归。
成吉思汗的西征,同时也打开了东西方交通的道路。从这时候起,中国各族人民不断进入中亚、波斯等地,中亚、波斯、钦察、阿拉伯以至欧洲的人民,也不断来到中国,这样,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蒙军铁骑的后面相互沟通,彼此加强了联系。
《图说…开国大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分封领地 安定边疆
为了巩固统治,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作为“兀鲁思”(汗国封建领地),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
成吉思汗将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封给长子术赤,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之地皆属之。术赤比成吉思汗早死,这一封地归于其子拔都。
将西辽及畏吾儿故地封给次子察合台,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南北路等地,后来称为察合台汗国。
将乃蛮故地封给三子窝阔台,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均属之,后来被称为窝阔台汗国。
依照蒙古惯例,在成吉思汗死后,幼子拖雷获得其父的直接领地,即斡难河及客鲁连河流域一带蒙古本部地方。
公元1234年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围攻金,金末代皇帝完颜守绪自杀,金国灭亡。公元1235年窝阔台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议),决议远征欧洲。当时成吉思汗除了在经济上希图掠夺外,也希望通过西征来缓和内部权力之争的矛盾。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之子拔都。
在公元1236年至公元1241年间,拔都统帅蒙古军渡过札牙黑河(乌拉尔河),在亦的勒河(伏尔加河)中游击溃不里阿耳部(保加利亚)。然后蒙古军队继续西进,占领了钦察以及从宽田吉思海、亚速海直到斡罗思东南的广大领土,又分兵进入孛烈儿(波兰)和马扎儿(匈牙利)等地。在今捷克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拔都西进受阻。
公元1242年4月,窝阔台汗去世,蒙古大军便乘机回师。拔都则领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编年史》称钦察汗国为金帐汗国,这个名称在文献里一直沿用下来。
公元1246年春,窝阔台之子贵由继汗位。拔都与贵由不合,另举拖雷之子蒙哥为大汗。贵由在远征拔都途中病死,蒙哥即位。蒙哥决定由四弟忽必烈总管漠南,另外又派遣其六弟旭烈兀向西方进军。从公元1252年至公元1259年间的第三次西征,其目的是征服波斯(伊朗)。
公元1256年,旭烈兀灭亡了木刺夷国,接着,又攻下阿拔斯哈里发的报达国(巴格达)。公元1259年,旭烈兀进军苫国(叙利亚)京城大马司(大马士革),算端(今译苏丹,回教国君主)纳昔儿弃城逃走。但在密昔儿(埃及)援军的反攻下,蒙古军又退出苫国境。旭烈兀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国。
由成吉思汗一手建立起的蒙古国家,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的三次西征,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汗是中央分封出去的四个最高军政首领,与中央保持有藩属关系,直接向大汗负责。
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蒙古各统治集团为争夺大汗权位,彼此间矛盾激化,加上各汗国间缺乏必要和有力的经济联系,因而使大蒙古国这个复杂的政治混合体日趋瓦解。其中,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走上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窝阔台汗国由于窝阔台(太宗)和他儿子贵由(定宗)相继被选为大汗,其领地一直归中央管辖,实际上没有形成单独的汗国。
《图说…开国大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病死征途 临终授策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接纳仇人亦刺合•;桑昆、不送质子和拒绝征调,兴兵攻打西夏。
然而不幸的是成吉思汗在射猎野马时再次落马负伤,蒙古军被迫驻营休息。年迈的成吉思汗忍着伤痛没有采纳皇子、大臣们暂时后撤的建议,决定先派遣使臣到西夏责问其不派兵随从西征且出言不逊之罪。接着,蒙古军攻西凉府,西夏主将力屈投降,蒙古军遂进至河曲,取应里等县。这时,夏献宗得旺忧惧而死,夏众臣立其侄南平王为主。11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进攻灵州,西夏王派遣嵬名令公统率10万军队来援。蒙古军渡河进击,消灭西夏军,杀死无数,尸横遍野。随后,成吉思汗到盐州川驻军。
由于西夏军主力已基本被歼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成吉思汗只留一部分军队攻打中兴,并派察罕入城招降,他自己则率军南下,进入金境,攻陷临洮府和洮河、叮咛、德顺等州,另遣一军攻入宁境掳掠。公元1227年4月,成吉思汗驻军于六盘山;6月,继续向南进兵,至秦州清水县。同年6月,西夏王请降被蒙古军处死,西夏灭亡。
同年7月,成吉思汗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他自知寿命将尽,便招其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于近前,叮嘱兄弟之间要亲密相处,并面授征服金国的策略。
安排完军国大事,这位“一代天骄”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终年66岁。
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他的尸体被送回蒙古故土,埋葬在斡难河、客鲁涟河、土拉河三河发源的圣山不儿罕山上。陵墓向北深埋,以万马踏平。
成吉思汗死后,其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公元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追谥成吉思汗为“圣武皇帝”;公元1309年,加谥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成吉思汗从建立蒙古国开始,锐意进取,实行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改革,从而大大巩固了已经建立的蒙古政权和各部统一的局面,也大大推动了蒙古社会的发展。同时,他创制蒙古族文字,一改立国前无文字的落后局面。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但有力地加强了成吉思汗的统治,而且加速了蒙古汗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大大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除其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外,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成吉思汗将草原上落后、分裂的蒙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功地建立了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重开了“丝绸之路”,推进了东西方以及阿拉伯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巨大贡献令世人瞩目。
《图说…开国大帝》 元世祖忽必烈开元辟地 统一全国
他结束了中国数百年来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其版图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他革故鼎新,实行汉法,劝课农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图说…开国大帝》 元世祖忽必烈文治武功 抢先登位
忽必烈生于公元1215年9月2日,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孙子,拖雷之子,蒙哥之弟。
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四子拖雷曾临时担任监国,后由拖雷之兄窝阔台继汗位,即太宗。太宗死后,将汗位转给拖雷之子蒙哥,即宪宗。忽必烈则为藩王。
在太宗担任汗位时,忽必烈就已显露出与其他皇室子弟的不同之处,他经常同中原汉族士大夫、有识之士聚会联系,虚心向他们请教治国方略。在忽必烈的周围渐渐形成了一个汉儒幕僚集团,使得他的治国思想朝着不同于同辈皇子的方向发展。
汉儒刘秉忠曾对忽必烈提出了“以马上得到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大问题,并以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分析其中的利害。他还进一步论述旧制度造成的弊害,主张建朝省、立法度、定官职、饬赋税,采用汉法,这对忽必烈思想意识的转变具有极大的影响。
通过这些汉儒幕僚的帮助,忽必烈对中国前代王朝的治乱兴衰有了充分的了解。忽必烈不仅自己努力接受、学习汉文化,还要其他蒙古贵族跟着学。他的儿子真金太子从小就跟姚枢、窦默学习《孝经》;当上中书左丞的阔阔,原为忽必烈在“潜邸”时的近侍,忽必烈让他拜王鹗为师,学习“治道”。
公元1251年6月,忽必烈之兄蒙哥继承汗位。为了把权力确保在拖雷系家族手中,蒙哥即位之后即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全部委托给忽必烈掌管。
但是,由于蒙古军进入中原之初,进行了赤裸裸的直接抢掠,忽必烈所面临的漠南地区只是一片荒凉之地。到蒙哥继位前夕,汉地不治的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了逃避债务催逼,人们纷纷逃亡,使土地大量荒芜。
忽必烈在掌管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革新措施:一方面进一步拉拢汉族人士,一方面为积聚雄厚的物资、军事基础,断然采取了招抚流亡、禁止妄杀、屯田积粮、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措施,并任用熟悉汉族法令的宋金官僚、知识分子进行统治,大大扭转了这种局面。
漠南汉地,由于当时典章未备,法制不立,蒙古贵族、官吏随便杀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安定民心,忽必烈屡次禁止诸将乱杀无辜,军士有违令的,斩首示众,大大改善了扰民侵民的状况。
忽必烈封地内的邢台,金朝时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在蒙古军入侵之后,忽必烈受封之初,当地居民已急剧下降。忽必烈决定以邢台为试点,派张耕、李简等人去邢台。他们到邢台后,齐心协力革除贪暴、积极安民,不到数月,人口便增加了几十倍。忽必烈从邢台的治理效果中大有感触,更加器重文人,逐步委以重任。他又派遣杨惟中、史天泽、赵壁等治理河南,使河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另外,为了筹备进攻南宋的军粮、军费,忽必烈还十分注意屯田;以盐换粮,供应军饷;并在京兆设立交钞提举司,印发纸钞。这样,忽必烈逐渐控制了当时蒙古政权在中原汉地的相当部分的财权。
忽必烈采用汉法治理汉地,损坏了那些蒙古游牧贵族和西域商人的利益。但他在中原威望的日增,在治理陕西、河南过程中大量财力、物力的积聚,客观上又形成了对蒙哥汗权的威胁。
忽必烈的日益壮大,引起了哥哥蒙哥的疑虑。公元1257年,蒙哥借口忽必烈刚打完仗,又患有脚疾,让他留在家中休息,而以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不久,蒙哥又突然决定亲征南宋。忽必烈处境十分不利!当时,忽必烈虽身为藩王,调动军马及粮饷的权力却都在大汗手里,因而断难与蒙哥一决雄雌。不得已,忽必烈听从了姚枢的建议,将妻子、儿女送去作人质,表示自己并无异志。随后,忽必烈又亲自谒见蒙哥,兄弟相见之下,蒙哥尴尬万分,终于消除疑虑。忽必烈又撤消了设在邢州、陕西、河南的机构,调回了自己派出的官员。这样,忽必烈以谦恭忍让保全了自己,避免了一场不测之祸。
但是,忽必烈并没有放弃控制中原汉地的雄心。公元1259年春天,蒙哥分兵三路,南下灭宋,命忽必烈重率左路军征宋。
蒙哥则亲率一队主力进入四川。8月,蒙哥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遭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多日,蒙军受到重创,蒙哥被宋军炮石射中,死于军中。
这时,忽必烈正率领军队,越过淮河,准备强渡长江。不久,忽必烈接到异母弟弟末哥的急信,说蒙哥在合州死于军中,请他速速北返。
忽必烈思索再三,决定继续率兵强渡长江,把宋军守城鄂州团团围住。但由于城内宋军的拼命抵抗,蒙军久攻不下,双方对峙到12月。这时,忽必烈又接到妻子来信,告诉他其弟阿里不哥正在加紧策划,准备继承王位,请他务必北返。忽必烈这才接受谋臣郝径的建议,放弃攻宋,整顿内乱,以防腹背受敌。此时,正好南宋贾似道派使讲和,忽必烈当即同意,同宋军议和,以江、淮一带为中立地带,将大军留守在江北,自己率亲军开始向北回撤。
1260年3月1日,忽必烈到达开平。4月,在众将领和部分蒙古贵族的帮助下,忽必烈自称奉蒙哥遗诏,抢先宣布登上了王位。
《图说…开国大帝》 元世祖忽必烈巩固汗位 统一全国
根据蒙古国的习俗,继承汗位必须在蒙古人的发祥地进行,必须有各系宗王参加,才算合法。而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后称上都)继承汗位,是有违蒙古人的传统习惯的。因此,他的行为引起了不少贵族诸王的不满。
特别是早在忽必烈南征未回时,其皇弟阿里不哥就已经拉拢一些人在策划夺取王位。当阿里不哥听到忽必烈自立为王以后,也于公元1260年5月在阿尔泰山的驻守之所,宣布继承王位,与忽必烈相对抗,从而引起了长达4年多的内乱。
当时,阿里不哥占有明显的优势。当时蒙哥南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