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683-图说-开国大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在享受的同时他也积极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
他日夜放心不下的首先就是各地的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手里都有兵将,有的与刘邦不是一条心。其次就是其他将领,他们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休,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
正是因为刘邦的政权依然存在威胁,所以他要着手杀掉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人物。刘邦最先动手的对象是韩信。公元前201年,即高祖六年,朝中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当时半信半疑,他问诸将如何是好,诸将说:“赶快发兵杀了他。”陈平却认为,楚国兵精,韩信又善于用兵,如果发兵攻之,无异于自己挑起战端,不如假装巡游云梦,通知各个异姓王到陈县会面,韩信必定也会前来谒见,到那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抓起来。高祖按计实行。韩信一到陈县,立即被高祖逮捕。韩信大喊冤枉,他感慨道:“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将领已经没用了,本来就该给烹了。”高祖见状便说:“有人告你谋反。”说完就命令随从把韩信捆绑起来,押上囚车。可到了洛阳,因查无实据,高祖又赦免了韩信,将其降为淮阴侯。经过这件事,韩信对刘邦的戒备心理更强了,也更加怀恨刘邦了。
公元前200年,韩信密谋让刘侯陈欷在外地起兵造反,引得高祖亲自率兵平叛,自己则在都城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不料被人告密,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把他骗入宫中逮捕,然后斩首于长乐宫的钟室。
刘邦的同乡燕王卢绾,自刘邦浪迹沛县市井之时,就与刘邦结为患难与共的朋友。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韩信被杀不到三个月,刘邦灭了陈欷,回到洛阳,又有彭越的手下人告发彭越谋反。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派人把彭越逮住,下了监狱。后来因为没有查到彭越谋反的真凭实据,就把他贬为平民,遣送到蜀中。
彭越在去蜀中的路上,苦苦央告吕后在刘邦面前替他说句好话,让他回自己的老家。吕后一口答应,她把彭越带回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是个壮士,把他送到蜀中,这不是放虎归山,自找麻烦吗?”于是,刘邦杀了彭越,并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以示威胁与警告。功臣们因此更加胆战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他鼓舞部下说:“皇上已经老了,自己一定不能来。大将中只有韩信、彭越最有能耐,但他们都已经死了,别的将军不是我的对手,没什么可怕的。”
英布一出兵,果然打了几个胜仗,把荆楚一带土地都占领了。刘邦只好亲自发兵去对敌。
刘邦在阵前骂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何苦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说:“想做皇帝啰!”
刘邦大怒,指挥大军猛击英布。英布手下兵士弓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亏箭伤不太重,他忍住创痛,继续进攻。英布大败逃走,在半路上被人杀了。
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偏守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巩固新生的政权,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在客观上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汉高祖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也不忘妥当地解决安置中小将领的问题。公元前201年,他分封萧何等大功臣20多人后,由于中小将领很多人都争功不绝,暂时没有行封。有一次,高祖在洛阳南宫望见很多将领坐在沙地上窃窃私语,就问张良:“他们都在议论什么呢?”张良说:“陛下,他们是在谋反。”高祖百思不得其解地说:“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张良解释说:“他们是怕你不能尽封,还怕你记仇杀掉他们。”高祖问怎么办,张良则问他平生最恨而又人所共知的人是谁。高祖便说是雍齿,并说曾想把他杀掉,但是他功劳大。张良便说:“现在应赶快封雍齿为侯,大家看到雍齿都能先受封,自然人人安心,不会忧虑了。”不久,高祖大摆宴席,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赶快“定功行封”。这一招果然很灵验,酒后众多将领高兴地说:“雍齿还能封侯,我们肯定也都能封侯了。”这样,众将领才稍安定。
对于六国的残余贵族,汉高祖也同样没有忘记要消除他们。
公元前198年,他接受娄敬的建议,并命令娄敬把六国的残余贵族和各地的一些名门豪族十几万人都迁到了关中。这样一来,表面上是对他们的恩宠关怀,实际上是便于高祖对他们进行控制,也使他们丧失了当地的社会基础。
为了更加稳固统治,高祖即位后还极力强化皇权。这是因为,尽管当时封建专制已经建立,但不少人仍然保持着战国以来那种“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故此,高祖认为必须从礼仪规制和道德观念上加以引导、整肃。他采取了一些方法。
一是尊父亲为太上皇。高祖为了表示孝顺,每隔5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太公习以为常,可是他的属官却认为这不符合礼法,就对太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王。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是他的地位在万人之上;虽然您是他父亲,可事实改变不了你是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皇帝的威信都没有了。”于是高祖再来拜见太公时,太公就手持扫帚出门迎着退行,不再让高祖拜见。高祖看到大惊,赶快下车去扶着父亲。太公说:“你是皇帝,怎么能为我乱了天下礼法!”高祖知道是太公的属官所劝后,对属官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很欣赏,就赐给他们黄金500两,然后下诏尊太公为太上皇。以后,他既可以名正言顺地拜见太上皇,又借机宣扬了皇帝的至高无上。
二是对季布、丁公的不同处理。季布和丁公两人是异父同母的兄弟。楚汉战争时,他们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季布曾率兵几次把高祖打得很狼狈,一点不留情。丁公也曾率兵追击过高祖,但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高祖称帝后,想起季布给自己的难堪,就下令捉拿季布。但他考虑到自己正需要忠臣来巩固统治,于是就改变初衷,抓住后又下令赦免季布,并拜季布为郎中。丁公听说季布都能赦免拜官,想到自己曾对高祖有恩,如果去见高祖肯定更会受到重赏,于是他就去谒见高祖。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高祖却把他抓了起来,对群臣说:“丁公作为项王的臣子不忠,以致项王失去了天下。”接着就把他杀了,在军中示威,并对群臣说:“请诸位都不要像丁公那样!”
除了引导、整肃,刘邦也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权臣,巩固皇权。刘邦感到相权太重,对皇权已构成威胁。公元前195年,刘邦的少年朋友萧何代表老百姓对他建议说:“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已经废弃。希望陛下能下令允许百姓进去耕作,不要把它变成了养兽的场所。”刘邦听了大怒,认为对萧何下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说萧何是受了商贾的贿赂,才来为他们请求开放上林苑的,便不顾多年交情,下令把萧何逮捕,关进监狱。过了几天有人问他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解释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功都归于秦始皇,有坏事都算在自己头上,现在相国不仅接受商贾的许多贿赂,还请求开放我的上林苑,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进监狱治罪。”通过整治萧何,刘邦打击了相权,进一步提高了皇帝的权威。
《图说…开国大帝》 汉高祖刘邦轻徭薄赋 重农抑商
刘邦即位之初,由于秦王朝严重的赋税、暴政,加上3年农民起义和5年楚汉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创伤。人口散亡,经济凋敝,物价上涨,民不聊生。米至1万钱1石,马100金1匹,“人相食,死者过半”。连刘邦所乘坐的马车,也配不齐4匹一样颜色的马,将相们只能坐着牛车上朝,整个社会呈现一片残破凄凉的景象。
大臣陆贾曾对刘邦说:“过去骑马打天下,现在不能骑马治天下了,只有用文和武两手,才能得到长治久安。我认为对农民应该采取宽松的政策,让大家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刘邦就采用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如下。
1。增加劳动力
战乱造成劳动力不足,是当时农业生产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刘邦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兵卒复员,“兵皆罢归家”。刘邦对很多当年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兵卒,根据他们的不同战功,赐给他们爵位和土地,动员他们复员回乡,进行农业生产,以充实农村劳动力。
招还流散人口。刘邦登基当年的5月,颁布了一道“复故爵田宅”令,号召各地流散人口返回原籍,原来有爵位的恢复他们的爵位,原先有田地、房屋的,还给他们田地和房屋。而且命令地方官吏对这些返乡人员好好安置,不得歧视、刁难和侮辱。
释放奴婢。作为奴婢,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即使参加一些劳动,积极性也不高。刘邦在诏令中规定:“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奴婢们获得自由后,可以参加个体生产劳动,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释放非死刑的犯人。这是刘邦挖掘人口潜力的又一个措施。他在消灭项羽之后,就立即向全国下了一道大赦令:“今天下之事已毕,当赦天下殊死以下。”把死刑以外的犯人统统释放,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鼓励生育。为了刺激人口迅速增长,刘邦从长计议,鼓励人民多生多育。“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是说,生了儿子,可以免除徭役二年。
2。调整土地政策
要发展农业经济,除了劳动力,还必须有土地。刘邦早在楚汉战争中,就注意到了土地问题。他把过去秦朝围禁的“苑囿园池”,分给农民耕种,暂时解决了部分贫苦农民的需要。
要解决土地问题,就要大规模地调整土地政策。西汉实行土地私有制,刘邦除了给流亡回乡的流民、“诸侯子弟及从军归者”分配土地之外,还规定:凡有军功、爵位的人,也要分到相当的土地,“有功劳,行田宅”。大小官吏及有军功者,很快有一部分成了军功地主。不少从军者原先都是下层人民,个别地主官吏不愿给他们较多的土地,为此,刘邦一再训斥地方官吏,让任何人不得拖延怠慢,违者以重罪论处。
土地的多少,与分土地者的爵位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汉王二年,刘邦就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之内,普遍“赐民爵”一级,使一般人民的社会身份普遍提高了一级。汉高祖五年,刘邦又规定给那些逃亡回乡的人,原先有爵位的,一律“复故爵”。对于那些军吏士卒因犯了罪而被赦免的,或者无罪而失去爵位的,以及爵位不到大夫一级的,一律赐给大夫的爵位。原来就有大夫爵位以上的,再另增一级爵位。爵位成了社会身份的标志。许多人社会地位高了,分得土地多了,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3。轻徭薄赋
自秦朝以来,广大百姓最痛恨的就是重徭厚赋制度。为了使人民能够有时间、有条件进行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刘邦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
早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就规定:关中从军者免除其全家徭役1年。他称帝之后,又规定: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徭役12年,回原籍的免除6年,军吏士卒爵位在6级以上的,免除本人和全家的徭役。后又规定:吏卒从军到达平城以及守卫城邑的,都免除终身徭役。汉高祖十一年又规定:士卒随从进入蜀、汉、关中的,都免除终身徭役。汉高祖十二年又规定:二千石官吏进入蜀、汉、平定三秦的,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据说,有一次刘邦到长安,看到宫殿建设非常宏大,很生气,责备萧何“治宫室过度”,会加重徭役,妨碍农业生产。其实,汉初的徭役制度并不算太重,男子从23岁到56岁是服役年龄,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1个月,称为更卒。每人一生中到京师服役1年,称为正卒。到边疆戍守1年,称为屯戍。尽管这样,刘邦还是尽量减轻群众的徭役。
薄收赋税,是刘邦采取的又一种措施。他让中央财政有关官吏,根据政府的各项开支,制定征收赋税的总额,额度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当时的赋税规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田租:原先为十税一,刘邦减为“十五税一”。
人口税: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人头税,从15岁到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向政府交纳一百二十钱,叫一算,故叫算赋。口赋是儿童税,从7岁到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
更赋:是一种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23岁至56岁之间,每人要到京师和边疆服兵役2年,每人每年要到本郡服役1个月,如有不愿去的,可出钱两千,叫践更。
这样的赋税,比起秦朝来说,减轻了许多。除此之外,遇到天灾歉收或遭受战乱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刘邦还临时豁免租税。这种轻徭薄赋制度,在汉初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除此之外,刘邦还采取了抑商的办法,主要内容有:
商贾及其子孙,一律不准从政,不准做官为吏;
商贾一律不得拥有私有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