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用力呼吸-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姿。可是,走过这些与石块纠缠着、奇形怪状的树木,我的心战栗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场无声无息的、赤手空拳的搏斗,那样持久,那样壮烈,为争取生命,为活的权利。在天荒地老的大自然中,生死轮回和新陈代谢时时都在发生,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既渺小又珍贵,都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理解,所谓“神奇”,就是“生”的伟大。正因为生命之物蕴藏着这种“伟大”的精神,大自然才会在如此横行的灾祸中保持勃勃生机和繁荣昌盛的丰收景象。    
    歌唱的金鞭溪,向我呈现了“伟大”的具体形象,这对于我,真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我跟着同伴们一口气走了两个多小时,不落伍、不掉队,好像完全把身上的病赶跑了。当然,我希望自己也能逐渐地被“伟大”武装起来,我知道,这是克敌至胜的最好武器。    
    坐缆车到天子山顶,已近正午,当空的太阳在云里穿行,好像有点害羞,匆匆地露出脸,又马上躲进云团。随着阳光的忽隐忽现,天子山顶那近千座奇异的巨峰,剪影似地变幻着深浅不一的色彩,相间相宜,美妙无穷。而从不同的角度举目远眺,你会觉得,有无数个姿态不同的大盆景铺展天下,都是天斧神工。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些寸土不生的石峰间,竟伸长出一棵棵形小枝茂的树木,树木虽不多,却恰到好处,绿茵茵地点缀着冷峻的山石,添加一点生命之色,使得那一个个巨大的“盆景”活了起来。可是,这一棵棵扎根岩石的树木是从哪儿飞来的种?又是怎么生根长叶?没人能回答,如同这些巨大的“盆景”是如何形成的?天子山确有一连串的谜。    
    久久地站在被神秘与奇观所笼罩的天子山顶,我觉得心里突然没有了语言和感受,整个人仿佛都被飘渺的气场融化了,两天腿软软的,只想默默地跪下来,面对着奇妙的山峰和长在山峰上的小树。2002年6月11日    
    


“癌”——病中品山人参的启示

    去过桂林以后,我对看洞不再有兴趣。可来到张家界仍有看黄龙洞的安排,当然,客随主便。只是,一钻进黑暗、潮湿的洞穴,我浑身没劲。牛耕见我无精打采,很体贴地、很及时地作出决定:“星儿,别往前走了,我陪你等在这儿。”    
    洞里阴气逼人,无所事事地干等着也不好受。导游带着大部队走了,空旷的洞里没了人气,更是阴森森、冷飕飕,有点恐怖了。没过多久,我浑身哆嗦,不由地缩头缩脑地,思绪绷紧着,钻进牛角尖,奇怪地想到白毛女喜儿:“她不就是躲在山洞里熬白了头发?!”这突发的联想,有点莫名其妙。    
    “我给你发功吧,你会暖过来的。”牛耕说。    
    我获救似地一个箭步离开湿乎乎的洞壁,站到一块比较干燥的石头上,心想,幸好有牛耕作伴,如果是孤单一人被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里,简直不敢想象。于是,我格外虔诚地闭上眼睛,准备接受气场的作用。    
    就在这时,一行旅游者由导游引路,有说有笑地迂回过来,我们只得让开几步,先让这队人马通过。但那位导游小姐在走过我身边时却停住了脚步,拧开了握在手里的电筒,并把一束强光直直地举过头顶,一边用脆亮的声音提醒游客:“请大家注意,就在这里长着一颗千年的仙参!”我不由地随那束菊黄色手电光侧身仰望,果然,就在我头顶的正上方,倒挂着一颗硕大的人参。游客们异口同声地惊呼:“啊呀,像,像,太像了,活脱脱的一颗人参!”    
    我心里不禁一动,惊讶又欣喜,因为今天一早醒来,我刚翻阅过那本《癌症的食物疗法》,而且,正好读到有关“人参”这一章,这章节中有长长一段,专题介绍人参对肿瘤细胞所具有的抑制作用及杀伤力,明确指出:“人参是抗肿瘤的增效剂”,还特别提到:“人参皂甙可抑制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分裂能力……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及增长的作用。”我边读边劝告自己:“回去一定要认真吃参啊!”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进黄龙洞懒得参观才止步不前的,却偏偏停在了这样一颗千年的“仙参”下面。对这样的偶然性,牛耕解释道:“冥冥中,与一物有缘,那是神给你启示。”我也愿意相信,这不仅仅是偶然。等游人一过,我迫不及待地让牛耕用他的数码相机把这颗“人参”拍下来,牛耕担心没有了那束手电光,他的相机也无能为力。奇怪的是,在这样幽暗的山洞里,数码相机竟然把那颗“仙参”非常清晰地照了出来。    
    走出黄龙洞,“神的启示”这句话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我确认,黄龙洞内那颗“人参”传递给我的启示一定有着更广的含义。回到宾馆,我又翻阅那本有关食物疗法的小册子,从“前言”开始看起,逐字逐句地读,而被我疏忽的“前言”部分所谈及的问题,提纲挈领,对我的治疗有着意义至关的指导性:“利用食物防治疾病,在我国已有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据粗略统计,百分之三十五的肿瘤患者因于饮食。既然“病从口入”,那么,防治疾病,也要从饮食着手。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对人体的影响,有着最经常的作用。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早在公元510年就著有《食治》一卷,他在《千金方》中指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用药。”    
    短短数言,金玉良言啊,读来如获至宝。我毅然决定中止化疗,那么,除了看中医、吃中药,还得学会食疗、运用食疗、加强食疗,增强自身防癌、抗癌的保护因素,我相信,再困难的事都经不住你天天磨、日日做,再疑难的病也经不住你天天治、日日防,持之以恒必有成果,抵抗癌细胞,也是这个道理。明白道理,就得落实行动,我从书中仔细寻找适合自己身体、生活的食物,譬如,早晚煮粥可以放进薏米仁,白扁豆、南瓜、山芋,这些粮谷类食物都有抗癌作用;譬如,水果中的猕猴桃能防止消化系统的肿瘤;譬如,蔬菜中的芦笋、刀豆和菌类食品蘑菇、猴头菇也能增强人体对癌症的抵抗力。把这些有利于我治疗的食品,有序地摆进食谱,保证每天的饭菜里都有一两种抗癌食品,长此以往,难道还有“抗”不住之理?!    
    坐上离开张家界的飞机,我才发现,此行的“病中品山”所收获的启示,远远超出我的预想。而黄龙洞神奇的“人参”,更是一种象征,有精神意味,还实实在在地教给了方法,让我对抗病治病有了加倍的信心。    
    2002年6月20日    
    


“癌”——病中品山群舞

    从张家界一回来便拿到体检报告,胸透、B超以及血常规的所有指标都正常。这消息很鼓舞人,皆大欢喜。西医认为:“尽管只做了两次化疗,多少有效果。”中医说:“你能坚持喝汤药,扶正去邪了。”中医、西医都有理。确实,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是最全面、最科学的。我自己还有一条体会:体内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恢复,除了药物和食物的作用,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用健康与平衡的心理来对抗有病的、失衡的生理,而人的心理因素、精神作用之强大,不可估量,可以说,是任何灵丹妙药所不及的。    
    为调节心理、为振作精神,我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并从清早开始做起。一日之计在于晨,醒来就出去散步、呼吸,然后,和弄堂里那些退休职员、下岗女工一起做做操、练练拳。过去,我也时常出来晨练,跑跑步、跳跳绳,却是独自行动,从来没想到要和里弄里那些陌生的老伯伯、老妈妈们为伍。曾有过一段时间,为赶写《郎平自传》,必须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我便在晚饭后去超市前的小区广场,混在老年迪斯科的队伍里活动活动,但我总是夹在队伍中间,生怕被过路的熟人认出,毕竟不是高级、高雅的健身房,而在露天、在大庭广众蹦蹦跳跳么,好像这很丢份,总有点降低了什么的感觉,好在有朦胧的夜色遮掩。但这次生病后,我很愿意、很自觉地回归到最平实的生活中,回归到最平凡的人群里。其实,最平凡、最平实的生活往往是最健康的。    
    别的不说,小区晨练队伍长练不衰,数年如一日,光是这种“坚持”的精神,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我们常说“贵在坚持”,但真要做到“坚持”,确是难上加难的。仔细想来,在这纷繁的世上,众多的人与事,所以有高低之分、成败之别,归根到底就在于“坚持”与否,而所有的成功者,最共同的品质,就是持之以恒。健身的效果,同样也在于坚持。当我知道,那些七八十岁仍健步如飞的老人,都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坚持晨练雷打不动的,即使刮风下雨,他们有的会打着伞出来散步,虽然,对雨天锻炼有不同说法,可无论怎样,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习惯、对生活规律的坚守,不屈不挠。特别是一位负责保管录音机的老伯伯,每天都像带着武器上岗的战士,天刚蒙蒙亮就出门了,兢兢业业地拎着那台用旧布缝了套子的老式录音机,总是第一个到小花园,用接线板插上电源,整理好磁带,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一到六点半,大批人马一到,他分秒不差地为大家播放练功十八法或四十八法太极拳的音乐,然后,他又主动领操、领拳,当大伙儿跟着音乐、跟着他的动作,翩翩起舞时,那个老伯伯一脸自豪又满足的神情,就像一个统帅着千军万马的将军。但我听说,这位老伯伯真有将军般暴躁如雷的脾气,气跑了老伴,现在他一个人过,倔倔的,晚景凄凉却也热闹,大小还是“领导”。    
    而对于我的加入,这些老伯伯和老妈妈们不仅欢迎,他们向居委会作汇报时,甚至还有点骄傲:“我们这里有个作家唉!”这使我相形见绌,对自己曾有过那种“丢份”的想法感到惭愧。和大家相处长了,每天一早的见面,便渐渐地成为生活很有机的一部分,如果哪天出门,不能按时去锻炼,我会提前向大家说明,不然,大家会惦着,还会生出一些挂念的猜想。有两个和我同龄、同做过下乡知青的退休女工,有一次还相约着上门来探望我:“陆老师,你昨天怎么没来,我们以为你病了,身体吃不消了,顺便走过来看看你。”她们的问候简单、朴实,我却深感近邻的亲切。在社会中,她们生活在最底层,她们每天关心的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哪家超市的鸡蛋最便宜?今天的股市跌了还是涨了?她们的喜怒平凡又真实。我把自己放到了她们中间,我的心平实了许多也健康了许多,并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我好像不怕再失去什么了,因为我又重新站在了最广阔的地平线上。    
    2002年6月23日    
    


“癌”——病中品山健康日记

    每星期四去张医生那里看病,他的询问很周到,无微不至。因此,我的汇报,要把一周的身体及生活情况从吃饭到睡眠、从心情到“胃情”,像报流水账,尽量全面、详细。为做到“情报”不遗漏,我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海蓝色封面的、画有卡通人物的笔记簿,要求自己记录每天的身体状况,哪怕寥寥数语,以便保证我的“汇报”确切无误,有根有据。    
    翻看海蓝色封面,我在扉页上郑重其事地写下四个大字:“健康日记”。接着,便正式开始第一天的记录:    
    “6月26日。    
    “看来,这件事早该做,但也为时不晚,赶紧弥补还来得及。    
    “首先,需要追记两件事:1。 曾茵茵从美国来,在我家住一夜。交谈中,茵茵严肃地劝告我必须化疗,她说,她舅妈和我生一样的病,她详细咨询了,其他任何办法无效。2。 徐老虎带杭州胡庆余堂药业公司的两个小伙子来看我,他们认为依靠中药对身体进行宏观调理的思路和决定都很好,还建议我,去杭州参观中药博物馆。他们其中一个是经理,姓李,他说:中药的疗效确实比较慢,中医俗称‘慢郎中’,急不得,耐心吃药,慢慢调理,顺便磨磨性子、换换心情。    
    “我不会再动摇。生活,就是各取所需,各走各的路。    
    “胡庆余堂那两个小伙子所说的‘急不得’是一句忠告。切记,任何动作都要放慢速度。生活的味道、生命的味道都是慢慢品出来的。有一天,儿子对我说的话更生动:‘妈,你看乌龟寿命多长,就因为它干什么都不慌不忙、慢吞吞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难的就是改变习惯。我天生是个急性子,要改‘天生’的东西,难上加难。这一阵,又常犯急躁的老毛病,心一急,胃跟着有反应,昨天半夜又被胃里的灼热感闹醒几次。一闹胃,我心会慌张,忍不住地手忙脚乱,一次次爬起来喝水,希望能尽快压住那种不知原因的‘灼热感’。起床、喝水,来回一折腾,把困意折腾没了,神志清醒,再睡就难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更加心急。恶性循环了。一夜的觉,就像一块床单,被扯成了零零碎碎的布条。”    
    这是第一天的“健康日记”,虽然杂乱,但写在兴头上,一五一十的还算完整。只是,开了个虎头,卡通簿上有了大半页的字,却再没下文了,后面一直空白着,我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忙些什么,或者说,我养病的这些闲工夫,都不知闲哪儿去了。    
    今天早晨,在儿子的桌上又看到这本卡通簿,我不由责怪自己:不写也罢,怎么到处扔?!随手翻开本子,我惊讶地看到,在我几天前写下的“日记”后面,出现了满满两页字,字迹不算端正,但一笔一划都认真,并写一行空一行地留有整齐的间隙,读来舒畅:    
    “怎么不继续记下去?    
    “现在,我觉得你比任何人都坚强,比任何人都健康。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应该为自己。    
    “你不是喜欢自然吗?想象一下吧,躺在草地上看天,那种蓝,还有泥的味道,而任何人、任何东西在你周围都是那么不相称!这时,你是否只感觉自己的存在,还有天和地。无论爱情,无论金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