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姓氏:中国姓氏地图-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汉时,窦氏虽有窦太后之盛,但自窦婴被田害死,诸窦被逐离长安后,窦氏一蹶不振达百年之久。王莽时,窦融力助汉室,中兴窦门。
窦融初时投在王莽军王邑旗下,后来王邑兵败,他辗转降于刘玄手下赵萌,更始(公元23~25年)时被封为巨鹿太守。当时,战乱未止,他决定联合来自河西的昆弟窦士,不往巨鹿,而是举族西迁,屯垦河西。窦融在张掖郡为都尉,联合酒泉、金城、敦煌、威武四郡,割据河西。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窦融归附光武帝,任凉州牧。后他助东汉攻灭隗嚣,封安丰侯,任冀州牧。光武帝对窦融封赏有加,而窦融却更加小心谨慎,谦虚恭和,宽待上下。他后来官至大司空。
窦融数次想要辞官,光武帝均未准可,并尽量少与他单独会面,以免飨他开口的机会。
光武帝初年,北方边疆问题突出。有一天,他单独召见窦融,一见面就说:“今天我们只谈军国大事,你不要再提辞职。那天我让你出殿凉快,也是为了不让你辞职。”
窦融只好称是,他建议在北疆修亭立台,让边军灵活机警地作战,再开边市进行交易,这样就能安定北方。光武帝采用他的计策,果然使北方得以安定下来。
窦融居功至伟,不仅自己封侯,而且使整个家族显赫一时,公侯满门,权倾朝野。
虽然窦融一生谨慎,但他家族中人却渐渐骄纵。他从弟窦林一案后,获准辞职归家。但其子窦穆又因伪造太后诏书获罪,举族被逐扶风,后虽又被追回安丰,但窦氏自此衰落。
窦融不久死于洛阳,汉明帝下诏厚葬,加谥为戴侯。
3。隋末起义领袖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时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他家世代务农,建德有勇力,曾为里长。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窦建德任二百人长。他为同县人孙安祖招募了几百人,助他起义。建德被官府怀疑,家属全遭杀害,他遂率众投高士达。后高士达不听建德劝,被杨义臣斩杀。建德整部称将军,广招人马,包括归顺的隋将,得十几万人。
大业十三年,建德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率军攻取河北大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国号为夏,并擒杀了弑隋炀帝自立的宇文化及。建德不杀隋吏,自奉俭约,还兴修水利。
李世民围困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往救,被阻于虎牢。国子祭酒凌敬建议转而渡河东上,却因听信被王世充贿赂的部将之言,建德不予采纳。其妻曹氏也建议他转向,既可轻取河山,又可解除洛阳之围。建德却说:“这不是女人家所能理解的。我既然答应救他,就不能失信。”他过于轻敌,贸然进击,被李世民设计击溃。建德受伤被俘,解至长安后遇害,时年49岁。
窦建德爱民节俭,不重杀戮,河北人感念其恩德,建“窦王庙”于大名县。
第四部分:源出多门的窦姓章 姜子牙的后代
据史书记载,章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后代,在周代出了一个姜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并建立鄣国。鄣国后来为齐国所灭,鄣国君主的后代子孙去邑旁留章,以国为姓,沿用章姓。又据史书记载,黄帝把12个姓赐给了他12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一个姓任。任姓后来十分昌盛,分成十支,其中有一支在章,他们便以地名为姓,繁衍生息。
一、章姓名人录
章姓自出,辈有名人:秦朝有将领章邯,北宋出了大才子章,还有南宋陶瓷家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元末明初官至御史中丞的章溢,清代史学家章学诚,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曾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以及五四运动中被免职的章宗祥等。此外,还有七君子中的章乃器、爱国民主人士章伯钧、医学家章次公、地质学家章鸿钊、新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等。
二、章姓名人
史学家章学诚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乾隆时考中进士,授国子监典籍一职。
章学诚少年时便博览群书,“自命史才,大言不逊”,曾试图将《左传》、《国语》等书改编为《东周书》,并尝试着做了三年,后来被馆师阻止,方才作罢。
章学诚一生贫困窘迫,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家中没有什么资产,不过藏书非常丰富。章学诚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在学术上多有创建。他早年结识戴震,深受其影响,后来,他们俩就方志体例等进行过讨论。章学诚反驳戴震的主张,直至戴震无言以对。从此,他心中的权威垮掉了,他开始走自己的治学之路。
章学诚在史学理论上多有创见。《校雠通义》的修订和《史籍考》的编纂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章学诚在失去了文正书院讲席以后,举家辗转于安徽,虽然困厄,但其学术思想却大有进展。他在近一年之内写有二十几篇文章,其中好些篇目是《文史通义》的精粹。在这些文章中,章学诚的主张得到系统的阐发和论述。《文史通义》后来成为史学理论名著。
章学诚的一生,可谓著作等身,学术是他的第一生命。他的史学创见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第四部分:源出多门的窦姓苏 司寇后人,广播华夏
黄帝的六世孙共有6人,长孙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史称昆吾氏。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史称有苏氏,建苏国。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姓,开始向四处迁徙。但留在苏岭的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岔生入朝做了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地,国都温(今河南温县)。苏岔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始祖。
一、苏姓迁变
先秦时期,苏姓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河北,战国时期其中一支南迁湖南、湖北,一支西迁陕西。秦汉时,苏姓又东迁到山东,而定居于陕西西部的苏姓已发展成为望族。魏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有很多外族改姓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苏姓。
唐朝时,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北宋时苏姓进一步移民贵州和两广。明清两朝,苏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苏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苏姓的历史从有苏氏算起,已经有3800年了。苏姓的普遍使用是在苏国灭亡之后,至今也有2600年的历史了。
二、苏姓名人录
苏姓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人才济济,历史上著名的苏姓人物有: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苏代;西汉名臣苏武;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东晋苏峻;南北朝西魏大臣苏绰;隋朝大将苏威;唐朝大将苏定方,诗人苏源明及五位宰相苏良嗣、苏、苏味道、苏、苏检;十六国前秦女诗人苏;北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轼,散文家苏洵、苏辙,文学家苏过,诗人苏舜钦,天文学家兼药学家苏颂;南宋画家苏汉臣;元朝名臣苏天爵;明朝篆刻家苏宣;清代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起义军首领苏四十三,太平天国女将苏三娘,清末湘军将领苏元春,捻军首领苏天福;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苏兆征,当代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流行病学家苏德隆等。
三、苏姓名人
1。纵横家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字季子,是有名的纵横家,奉燕昭王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以便攻齐复仇。曾任齐国丞相,主张六国合纵攻秦。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
苏秦游说六国采取合纵之计,共同攻秦,被推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他的这些才能与年青时的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
苏秦曾游说秦王,10次上书均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秦惠王刚杀商鞅不久,对客居游说的策士很不信任。所以苏秦在秦一年有余,很不得志。时间一久,其黑貂皮袍破旧,百斤黄金耗尽。资用乏绝,只好狼狈归家。他容颜枯槁,疲惫不堪。家人待他十分冷漠,妻子不下织机相迎,嫂子不燃灶做饭,父母也无话可说。苏秦仰天长叹道:“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此皆秦不用之罪啊!”
从此,苏秦暗自发奋,当夜搬出数十箱书,从中找出《太公阴符经》,以后每天都伏案读书,择其精要,揣摩文旨,对天下大势、列国情况做了大量研究。有时候实在太困了,苏秦就用针锥扎腿,血流到脚跟也全然不顾,以此驱除睡意、秉烛夜读。如此一年,他就掌握了兵书谋略。他信心十足地说:“可凭此游说当世之君了!”不久苏秦果然被赵拜为丞相。
2。不辱使命的苏武
苏武(公元前?~前60年),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其副使张胜参与匈奴贵族内部斗争,事发投降,使得苏武被扣留。但任凭匈奴威逼利诱,他总是威武不屈。
匈奴为了使苏武屈服,将他禁闭于地窖,并且不给饮食。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苏武在地窖中一口毡毛、一口雪,竟然维持多日。匈奴以为有神灵保佑,便没敢杀他,而是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放羊,并说:“如果公羊能产仔,就放你回去。”北海地处荒漠,渺无人烟,甚至无食可吃,苏武只能挖老鼠洞,搜寻里面的草籽当食物。尽管如此,苏武每天还是手握汉节(使者凭证)放羊,时刻不忘使命,坚持19年不屈。
到汉昭帝时,匈奴又想和汉朝和好。汉朝提出释放苏武等使节,但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朝使节来到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常惠想办法把苏武流放北海的事告诉了使节,并想出了营救办法。汉朝使节见到单于后,说:“汉朝皇上在上林苑狩猎时,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缠有帛书,解开一看,原来是苏武手笔,述说了北海牧羊的事。”单于听说后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把他送回了汉朝。苏武一直活到80多岁。
3。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在嘉六年(公元1061年)24岁时就中了进士,并和弟弟苏辙同时通过了贤良方正科主持的谏科的考试。宋仁宗满心欢喜地对皇后曹氏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
可是苏轼的仕途却坎坷崎岖。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谪调杭州任职,后又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铜山)、湖州(浙江吴兴)等地。由于作诗讽刺变法,被逮捕入狱,后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汝州(今河南汝南)等地。宋哲宗即位后,废除变法,但这时苏轼已快50岁了。在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后不久,又被流放岭南,徽宗即位后才结束了7年流放生涯,在归途中病逝。
苏轼一生浮沉不定,历尽沧桑,心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只有通过诗歌来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另一方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愉悦,来保持心理平衡。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文章恣肆汪洋、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词属豪放一派,如《前赤壁赋》、《水调歌头》等。他还擅长行书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且自创新意,是“宋四家”之首。
苏轼喜欢吃烧猪肉,常教人将猪肉切成方块,上锅烧煮之后食用。其好友佛印是金山寺的禅师,常将猪肉烧煮好了之后,等着苏轼来吃。一天,准备给苏轼吃的猪肉被别人偷吃了。苏轼知道后,戏作小诗云: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轼在黄冈时,还曾戏作食猪肉诗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苏轼的这种烧煮猪肉的吃法流传开来。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东坡肉”。
第四部分:源出多门的窦姓潘 芈姓潘氏始于春秋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史传商朝时,舜的后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因舜姓姚,故称姚姓潘国。至商朝末期,周武王灭商,将潘地封与其弟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他们也以潘地为姓,是为姬姓潘国。两姓潘国由于势弱国小,均不见于经传。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封为邑,子孙以潘为姓,即芈姓潘氏。楚国公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今潘氏人群主要由芈姓潘氏组成。
除此之外,赐姓为潘、外姓改潘以及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改为潘姓,也是潘姓由来的重要途径。
一、潘姓迁变
历史上潘姓并无大的变迁,先秦时期,潘姓最初活跃于陕西、河南、山西和湖北地区。唐朝以后,潘姓向甘肃、河北及山东等地发展。潘姓在南方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原两次南下移民福建之时。
潘姓自立姓以来,名人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古代有东汉尚书左丞潘勖,三国时代东吴名将潘、潘璋,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北宋名将潘美,明文学家潘之恒,明清思想家潘平格等。而在近现代历史上,潘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京剧演员潘心源、著名女画家兼雕塑家潘玉良、哲学家潘梓年、社会和人口学家潘光旦和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潘汉年等。
二、潘姓名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